130 likes | 269 Views
第三章 旅游需求预测 学习目的 1. 掌握影响旅游需求的要素和旅游需求的时空分布集中性的因素 2. 了解趋势外推模型和引力模型的建立方法 3. 影响旅游需求的要素 4. 影响旅游需求的要素. 第一节影响旅游需求的要素. 旅游需求 —— 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上,旅游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旅游产品数量(类型)即旅游者对某一旅游项目所需求的数量。 1. 影响旅游需求的要素:旅游客源地,旅游某的地 ( 1 )经济发展水平 客源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旅游需求的决定因素。 人口特征:总人口、人口增长速度、城乡分布人口密度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家庭结构对旅游需求有一定的影响。
E N D
第三章 旅游需求预测 学习目的 1.掌握影响旅游需求的要素和旅游需求的时空分布集中性的因素 2. 了解趋势外推模型和引力模型的建立方法 3. 影响旅游需求的要素 4. 影响旅游需求的要素
第一节影响旅游需求的要素 • 旅游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上,旅游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旅游产品数量(类型)即旅游者对某一旅游项目所需求的数量。 • 1. 影响旅游需求的要素:旅游客源地,旅游某的地 • (1)经济发展水平 客源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旅游需求的决定因素。 • 人口特征:总人口、人口增长速度、城乡分布人口密度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家庭结构对旅游需求有一定的影响。 • 收入和闲暇 旅游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必须在经济上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并且必须有空闲时间,决定旅游需求的是可支配收入,人类活动时间可分为4种:谋生活动时间,生理必须时间家务社会活动时间和闲暇时间
(2)职业和教育水平 (3)资源和交通 (4)价格和汇率:旅游需求总是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呈现反向变换,汇率的变化影响国际旅游需求汇率下跌如果旅游价格不变,等于旅游价格下降,旅游需求增加 二、旅游需求预测的资料获取 旅游需求预测的资料从其来源可以分为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 1.第一手资料。通过问卷调查、野外考察或从实验室获得,收集第一手资料的方法有调查法和观察法。调查法: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普查等。观察法:直接观察、实际痕迹测量和行为记录法。 2.第二手资料:科研档案资料、地图、统计报表、人口普查资料等。来源:企业内部材料、旅游报刊、杂志、调研专辑和国际和区域旅游组织和专业市场调研机构年报表及其其他资料。
第二节 旅游需求的时空分布集中性 旅游需求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需求随时间变化而出现剧烈的变化,另一个特点是每一个旅游地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客源地。从睡莲上度量旅游需求随时间的变化和客源地的空间变化对旅游规划和经营是有帮助的。 一、旅游需求时间分布的集中性 1.季节性强度指数 旅游需求的时间分布集中性由旅游季节性引起的,可以用季节性强度指数来定量分析其计算公式是: R=[∑(xi-8.33)2]1/2 ( i=1,2,3…12) 高峰指数旅游需求随时间的变化还可以用高峰指数来度量,表示某一时期相对于其他时期利用旅游设施的趋势。其计算公式为: Pn=(V1—V2)/(n—1)V1×100
二、旅游需求的空间分布指数 G=100×∑[(xi/T)2]1/2 式中:G为客源地的地理集中指数; xi为第i个客源地的游客数量;N 为客源地总数; T为旅游地接待游客的总量; 游客来源地越集中,G越接近100;G值越小则客源地越多越分散。用地理集中指数可以表示旅游者的地理来源和强度。
第三节 旅游需求预测模型 旅游需求的模型可以分为四类: 1.趋势外推模型 2.结构模型 3.仿真模型 4.定性模型 四种模型的相互关系 一、 趋势外推模型 依据一系列历史资料推测未来形式。最简单的趋势外推模型是图形法。 (一)简单回归分析: y=a+bx (二)时间序列模型:通过对过去需求量的历史资料秋初统计形式的拟合曲线,然后向前延伸这条拟合曲线,来估计未来不同时段的需求量。
二、 引力模型 克郎篷(CramponLJ,1966)第一个清楚地证明了引力模型在旅游研究中的作用,其模型为:Tij=GPiAj/Dij,式中: Tij为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行次数的某种量度; Pi为客源地人口规模、财富或旅行倾向的量度; Aj为目的地吸引力或容量的某重量度 Dij 为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 G、b为经验参数.
三、 特尔菲法 由美国兰德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处创立,以问卷的形式对一组专家进行咨询,经过几轮证询,使专家的一件趋于一致,从而得到预测结果。 工作步骤: 1.确定预测的问题; 2.制定和分发问卷; 3.第一轮问卷回收后,整理结果; 4.再次征询专家对问卷结果修改; 5.回收第二轮问卷并整理结果; 6.第三轮专家修改预测意见。看是否需要进行第四轮咨询; 7.对结果整理得出结论。
引力模型实例分析 • 影响北京游客量的因素分析: 受地理的空间分布、旅游者的收入水平、文化教育程度、职业、性别、年龄到京目地等因素影响。 北京市国内游客地区分布 2.预测模型的建立。 (1) 修改基本模型 Tij=GPiAi/Dij为:
TIJ=GX1αXβ2/dφij • (i=1,2,3,,,27,j=1) • TIJ某时段全国各地到北京的游客量; • X1各地人均收入; • X2各地到京距离; G, α,β,Φ为参数。 (2)建模数学方法。采用多元回归方法从影像北京的游客量的因素分析中,求参数。将上式两边取对数。应用多元回归求出G, α,β,Φ值。 (3)指标的选取及模型的建立。 • TIJ=3.1623X10.262X0.62232/d0.4216ij (4)讨论。
讨论: 设各省市自治区单位时间内输送游客到京的能力为Pij北京市单位时间接待国内游客的旅游环境容量为M,那么: Tij≤ Pij 27 ∑≤M (j=1.2.┅,27) i=1 模型没有上县属非约束性模型,dij一般较为稳定, X1和X2不但增大, Tij也将不断增大。但运输能力 和北京旅游容量有限,控制Tij不断增大的办法是减少X1,也就是提高火车票价用经济手段限制Tij扩大。
讨论与思考 1.影响旅游需求的要素有哪些? 2.旅游需求的时空分布集中指数用什么度量? 3.旅游需求的预测模型分为那几类?各类有什么特点? 4.以某个风景区为例,收集资料建立一个趋势预测模型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