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336 Views
2013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補救教學」 暨「新北教育城社區夥伴關係模式研究」研討會. 以繪圖表徵題意輔助學生進行解題之行動研究 - 以國小六年級速度單元文字題為例. 高志偉 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生 吳純萍 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助理教授. 教學對象簡述:. 一對一的教學環境。 六年級學生,對於數學沒有興趣與自信心。 數學成績很少及格。 解數學文字題時經常在不是很了解題意的前題下就開始解題。 忘記寫功課或將文字題空著不寫。. 學生解題時的問題. 題目解讀 :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就開始解題。 相關知識連結 :無法有效將新舊知識連結。
E N D
201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補救教學」 暨「新北教育城社區夥伴關係模式研究」研討會 以繪圖表徵題意輔助學生進行解題之行動研究 -以國小六年級速度單元文字題為例 高志偉 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生 吳純萍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助理教授
教學對象簡述: • 一對一的教學環境。 • 六年級學生,對於數學沒有興趣與自信心。 • 數學成績很少及格。 • 解數學文字題時經常在不是很了解題意的前題下就開始解題。 • 忘記寫功課或將文字題空著不寫。
學生解題時的問題 • 題目解讀: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就開始解題。 • 相關知識連結:無法有效將新舊知識連結。 • 教師適時輔導:當學生在解題過程遇到問題時。
以一對一的方式輔導個案學生先以自行繪圖的方式表徵題意之後,再擬訂解題計劃進行解題,再則個案學生亦是屬於需要教師在旁指導的對象,當學生在解題歷程有問題時即立即給予協助,並適時的鼓勵學生,使其有學習上的動力,讓學生能夠透過這個方式改變其原有的解題方式,能夠在數學上獲得好成績,重新建立對數學的興趣與自信心。以一對一的方式輔導個案學生先以自行繪圖的方式表徵題意之後,再擬訂解題計劃進行解題,再則個案學生亦是屬於需要教師在旁指導的對象,當學生在解題歷程有問題時即立即給予協助,並適時的鼓勵學生,使其有學習上的動力,讓學生能夠透過這個方式改變其原有的解題方式,能夠在數學上獲得好成績,重新建立對數學的興趣與自信心。
輔導策略與過程 • 第一階段:教師教學 選擇速度單元中具有方向性的文字題進行範例教 學,教師必須逐步解釋題意並示範如何繪圖表徵 題意,藉由繪圖表徵題意後再進行解題。 • 建議: (1)時間上的限制。 (2)孩子是否增加負荷。
鳴人1秒前進2.5公尺 佐助1秒前進3.5公尺 甲、乙兩地相距1800公尺 甲地 乙地 範例:甲、乙兩地相距1800公尺,鳴人和佐助分別從甲、乙兩 地相向而行,鳴人以秒速2.5公尺前進,佐助以秒速3.5 公尺前進,幾分鐘後二人會相遇。
鳴人1秒前進2.5公尺 佐助1秒前進3.5公尺 甲、乙兩地相距1800公尺 甲地 乙地 範例:甲、乙兩地相距1800公尺,鳴人和佐助分別從甲、乙兩 地相向而行,鳴人以秒速2.5公尺前進,佐助以秒速3.5 公尺前進,幾分鐘後二人會相遇。 解題步驟: (1)2.5+3.5=6 (每秒鐘二人共走了6公尺) (2)1800÷6=300(全程1800公尺需走300秒) (3)300÷60=5(換算成題目所要求的答案)
第二階段:學生練習 以具有方向性的的速度文字題進行評量,題目分 為簡單、普通、困難三種題型,並從旁觀察學生 的解題歷程,記錄學生的問題點以作為輔導的依 據。 建議: (1)適時的提醒、鼓勵學生畫圖。 (2)題數上的考量。
小結:在簡易題型中,學生可以藉由文字的敘述了小結:在簡易題型中,學生可以藉由文字的敘述了 解題意,因此,在解題歷程中縱使沒有畫圖 也可以順利解題,但若是學生的先備知識( 如單位換算與小數除法)沒有學好,也可能 影響到解題結果。
2.具有方向性的速度文字題(普通) 學生誤解題意 沒有進行單位化聚
小結:在普通題型的文字題解題歷程中,學生 可能因為沒有把題目中的文字看懂,再加上時 間單位的換算問題,最後導致解題錯誤。
3.具有方向性的速度文字題(困難) 學生不懂題目的意思,因此以題目中的數字拼湊出計算過程。
藉由圖示的輔助輔導學生一步一步列出算式。 教師先指導學生按照題意畫圖後,再帶領學生列出計算過程。
小結: 在困難題型中,學生有可能完全無法下筆計算 ,縱使有計算也可能是拼湊題目中的數字來計算, 以本題例子而言,學生就直接以180除以30,完全 沒有以速率的公式進行思考、計算。此時教師必須 再輔導學生進行畫圖,再藉由圖形引導學生進行思 考、解題。
結論與建議 • 解題前學生沒有先畫圖: 建議:評量階段規定學生先畫圖再解題,一方面確 認學生是否可藉由畫圖幫助解題,另一方面了解學 生是否還有其他問題產生,才能適時給予輔導。
繪圖並非補救教學的萬靈單: 建議:學生的自信心與先備知識也會影響到解題的 成效。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對於學生概念不清楚的 地方要及時給予輔導,並適時的鼓勵學生以增加其 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