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434 Views
Introduction of helminth 蠕虫学概述. Department of Parasitology,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Cui yu. 主要教学内容. 1. 线虫在动物界的地位。 2. 线虫的形态特点 3. 线虫的生活史特点及生活史类型: 土源性线虫,生物源性线虫。 4. 重要虫种 主要教学要求 1. 掌握线虫的一般形态特点。 2. 掌握线虫的生活史特点,了解其生活史类型。 3. 了解重要虫种。. 一、有关蠕虫定义 :. (一)什么是蠕虫:
E N D
Introduction of helminth蠕虫学概述 Department of Parasitology,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Cui yu
主要教学内容 1.线虫在动物界的地位。 2.线虫的形态特点 3.线虫的生活史特点及生活史类型: 土源性线虫,生物源性线虫。 4.重要虫种 主要教学要求 1.掌握线虫的一般形态特点。 2.掌握线虫的生活史特点,了解其生活史类型。 3.了解重要虫种。
一、有关蠕虫定义: (一)什么是蠕虫: 蠕虫(helminth)是多细胞无脊椎动物,因其借肌肉伸缩而作蠕形运动,故通称蠕虫。 (二)医学蠕虫: 能寄生人体与医学有关的蠕虫称为医学蠕虫。 (三)医学蠕虫学: 研究医学蠕虫的学科称之为医学蠕虫学。 (四)蠕虫病: 由蠕虫引起的疾病称蠕虫病(helminthiasis)。
二、蠕虫分类: (一)动物学分类方法: 1、线形动物门(Phylum Nemathelminthes): 蛔虫、蛲虫、钩虫、鞭虫 、丝虫、旋毛虫。 2、扁形动物门(Phylum Platyhelminthes): 肝吸虫、肺吸虫、血吸虫、猪带绦虫和牛 带绦虫。 3、棘头动物门(Phylum Acanthocephala): 猪巨吻棘头虫。
(二)生活史发育方式: 蠕虫从卵、幼虫到成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过程中,需要环境条件不同,生活史多种多样,繁简不一,可将其分为两种类型,即土源性蠕虫和生物源性蠕虫。 1、土源性蠕虫(geohelminth): 生活史简单,完成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虫卵或幼虫在外界环境中发育到感染期后直接感染人。如人体肠道寄生的蛔虫、蛲虫、钩虫、鞭虫等都属于这类蠕虫。 2、生物源性蠕虫(biohelminth): 生活史复杂,完成生活史需要中间宿主,幼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到感染期后才能感染人。如所有的吸虫,大部分绦虫和个别线虫(如丝虫、旋毛虫)以及棘头虫属于此型。
三、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 某些寄生于动物的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人或动物)后,不能发育为成虫,在体内长期移行造成局部或全身的病变,引起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根据幼虫在人体组织中引起的病变部位及症状,幼虫移行症分为皮肤幼虫移行症和内脏幼虫移行症。 (一)皮肤幼虫移行症(skin larva migrans): 以皮肤损害为主,幼虫在浅部皮肤内长期移行引起丘疹,疱疹及水肿。幼虫在皮肤深部移行,出现移动性的结节或包块。 (二)内脏幼虫移行症(viscera larva migrans): 是幼虫在脏器内移行引起局部组织损害及全身症状。嗜酸性肉芽肿是内脏幼虫移行症的主要病理损害过程。
线虫概述 线虫隶属线形动物门的线虫纲(Class Nematoda),是无脊椎动物中一个很大的类群,不但种类多,而且数目也极大,估计全球约有1万余种。大多数线虫营自生生活,广泛分布在淡水、海水、沙漠和土壤等自然环境中;营寄生生活的只是其中很少的种类,常见的寄生于人体并能导致严重疾患的线虫约有10余种。重要的有蛔虫、钩虫、丝虫、旋毛虫等。
一、线虫的一般特征: (一)成虫形态: 1、成虫外形:圆柱形或线形,两侧对称,不分节。 2、大小:虫体大小悬殊,小者不及1cm,如旋毛虫;大者可达1m,如麦地那龙线虫。雌雄异体,通常雌虫较大,尾尖直;雄虫较小,尾卷曲或膨大呈交合伞,见蛔虫图片。 3、体壁:自外向内由角皮层、皮下层及纵肌层组成。角皮层是由皮下层分泌形成的无细胞结构、质地坚韧,覆盖于虫体表面。 4、消化系统 线虫有完整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管(食道)、中肠、直肠和肛门。口腔周围通常有2~3片唇瓣,口腔大而深者称为口囊,其内有齿或切板(如钩虫)。线虫体壁与消化管之间有一原体腔。 5、生殖系统 为细长弯曲的管状结构。 雄性生殖系统: 单管形,由睾丸、储精囊、输精管、射精管及其交配附器构成,射精管最后入泄殖腔。 雌性生殖系统: 多双管型,也有单管型者(如旋毛虫)。每一管道均由卵巢、输卵管、受精囊和子宫构成。两个子宫末端汇合于阴道,以阴门开口于虫体腹面,肛门之前。
(二)虫卵形态 1、虫卵外形: 寄生线虫卵一般为椭圆形。 2、大小: 不同种虫卵大小不一。 3、颜色: 黄色、棕黄色或无色,无卵盖。 4、卵壳: 由三层组成,外层薄,来源于受精卵的卵膜,称卵黄膜或受精膜,光镜下不易见到,有加固虫卵的作用;中层较厚为壳质层,能抗一定的机械压力;内层为脂层或称蛔甙层,有调节渗透压的作用。另外,蛔虫卵在通过子宫时,卵壳外包被了一层子宫分泌物即蛋白质膜,有保持水分防止虫卵干燥的作用。 5、卵内容物: 因虫种而异,如蛔虫卵内含一个卵细胞;钩虫卵内含正在分裂中的二个以上卵细胞;蛲虫卵内含已发育成蝌蚪期胚胎;而丝虫为卵胎生,直接产出幼虫。
二、Important Human Nematodes Nematodes of human About ten species in total 1、Ascaris lumbricoides(似蚓蛔线虫,蛔虫) 2、Hookworm (钩虫) 3、Enterobius vermicularis (蠕形住肠线虫,蛲虫) 4、Filaria (丝虫) 5、Trichinella spiralis (旋毛形线虫,旋毛虫) 6、Trichuris trichiura (毛首鞭形线虫 )
华支睾吸虫 日本血吸虫
美洲钩虫 十二指肠钩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