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0 likes | 1.08k Views
Balance Sheet. Income Statement. Statement of Cash Flows. 第十二章 财务报告. 主要内容. 财务报告的基本列报要求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利润表的编制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 附注. 第一节 财务报告概述. 财务报告(又称财务会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 一、本准则适用范围和财务报表组成. (一)适用范围
E N D
Balance Sheet IncomeStatement Statement of Cash Flows 第十二章 财务报告
主要内容 • 财务报告的基本列报要求 •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 利润表的编制 •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 • 附注
第一节 财务报告概述 • 财务报告(又称财务会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
一、本准则适用范围和财务报表组成 (一)适用范围 对包括一般企业和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企业在内各类企业财务报表列报的基本要求、结构和内容作了规定,适用于: • 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 • 中期财务报表和年度财务报表
一、本准则适用范围和财务报表组成 (二)财务报表组成:(4表+附注) 1、资产负债表 2、利润表 3、现金流量表 4、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 5、附注 注意: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成为一张主表,现行利润分配表只是报表附注。
二、财务报告的基本列报要求 (一)列报基础 • 本准则规范企业持续经营条件下的报表列报 • 企业管理层应当评价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 (1)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严重怀疑的:在附注中披露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怀疑的不确定因素。
(2)判断非持续经营:企业在当期已经决定或正式决定下一个会计期间进行清算或停止营业(2)判断非持续经营:企业在当期已经决定或正式决定下一个会计期间进行清算或停止营业 ——应当采用其他基础编制财务报表 ——在附注中声明财务报表未以持续经营为基础列报,披露未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的原因、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二)重要性和项目列报 性质或功能不同且具有重要性的项目,应当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性质或功能类似的项目,可以合并列报 • 判断项目的重要性 ——项目的性质:是否属于企业日常活动、是否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较大影响等 ——项目金额大小:通过单项金额占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营业收入总额、净利润等直接相关项目金额的比重加以确定
三、财务报表格式和附注的适用范围 原则: 企业应当根据其经营活动的性质,确定适合本企业的财务报表格式及附注。 • 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典当公司——以商业银行财务报表格式为基础进行必要调整。 • 担保公司——以保险公司财务报表格式为基础进行必要调整。 • 基金公司——以证券公司财务报表格式为基础进行必要调整。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 一、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及结构(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它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时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
(二)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列示 1、列示原则 • 按照流动和非流动分别列示,金融企业如按流动性列示能提供更可靠相关信息,可以按流动性顺序列示 2、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的分类标准 现行制度:1年或1个正常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 列报准则:除现行标准以外,增加: • 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 • 清偿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正常营业周期:企业从购买用于加工的资产起至实现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期间 • 通常短于一年 • 也存在长于一年的情况(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用于出售的房地产开发产品、造船企业制造的用于对外出售的大型船只等),往往超过一年才变现、出售或耗用——仍应划分为流动资产
应付账款等经营性项目,属于企业正常经营周期中使用的营运资金的一部分,有时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超过一年才到期清偿——应划分为流动负债 • 正常营业周期不能确定时,以一年(12个月)作为划分标准
3、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对负债分类的影响 (1)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的负债 • 预计且能自主将清偿义务展期一年以上——非流动负债 • 不能自主展期的,即使资产负债表日后、报表批准报出前签订了重新安排清偿计划的协议——流动负债
(2)长期借款违约 • 导致可随时要求清偿——流动负债 • 资产负债表日或之前,贷款人同意提供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以上的宽限期,企业能够在其期间改正违约行为,且贷款人不能要求随时清偿——非流动负债 二、资产负债表的填列方法(P373)
第三节 利润表 一、利润表的内容和格式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
二、利润表的编制(一)“本期金额”栏反映各项目的本期实际发生数。如果上年度利润表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与本年度利润表不相一致,应对上年度利润表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报表的“上期金额”栏。(二)报表中各项目主要根据各损益类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二、利润表的编制(一)“本期金额”栏反映各项目的本期实际发生数。如果上年度利润表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与本年度利润表不相一致,应对上年度利润表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报表的“上期金额”栏。(二)报表中各项目主要根据各损益类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表式体现了按“费用功能法”分类的费用,每股收益数据在利润表中列示表式体现了按“费用功能法”分类的费用,每股收益数据在利润表中列示 • 营业成本 • 管理费用 • 财务费用 • 企业可选择在附注中补充披露按“费用性质法”分类的费用 • 原材料 • 折旧和摊销额 • 职工薪酬
一、主营业务收入 减: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二、主营业务利润 加:其他业务利润 减: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三、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加: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补贴收入 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四、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 减:所得税 五、 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一、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 营业税费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收益以“-”号填列) 资产减值损失 加: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净损失以“-”号填列) 投资净收益(净损失以“-”号填列)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失(净收益以“—”号填列) 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减:所得税费用 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五、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 (二)稀释每股收益 新准则
四、每股收益企业应当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 企业应当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基本每股收益。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和已回购时间一般按照天数计算;在不影响计算结果合理性的前提下,也可以采用简化的计算方法。四、每股收益企业应当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 企业应当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基本每股收益。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和已回购时间一般按照天数计算;在不影响计算结果合理性的前提下,也可以采用简化的计算方法。
(二)稀释每股收益 企业存在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应当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和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并据以计算稀释每股收益。 稀释性潜在普通股,是指假设当期转换为普通股会减少每股收益的潜在普通股。潜在普通股,是指赋予其持有者在报告期或以后期间享有取得普通股权利的一种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等。(二)稀释每股收益 企业存在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应当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和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并据以计算稀释每股收益。 稀释性潜在普通股,是指假设当期转换为普通股会减少每股收益的潜在普通股。潜在普通股,是指赋予其持有者在报告期或以后期间享有取得普通股权利的一种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等。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一、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和结构(一)现金流量表的概念 现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现金,是指企业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不能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不属于现金
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期限短,一般是指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现金等价物通常包括三个月内到期的债券投资等。权益性投资变现的金额通常不确定,因而不属于现金等价物。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期限短,一般是指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现金等价物通常包括三个月内到期的债券投资等。权益性投资变现的金额通常不确定,因而不属于现金等价物。
(二)现金流量的分类 现金流量,是指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可以分为三类,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包括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收到的税费返还、支付职工薪酬、支付的各项税费、支付广告费用等。(二)现金流量的分类 现金流量,是指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可以分为三类,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包括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收到的税费返还、支付职工薪酬、支付的各项税费、支付广告费用等。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包括取得和收回投资、购建和处置固定资产、购买和处置无形资产等。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包括发行股票或接受投入资本、分派现金股利、取得和偿还银行借款、发行和偿还公司债券等。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包括取得和收回投资、购建和处置固定资产、购买和处置无形资产等。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包括发行股票或接受投入资本、分派现金股利、取得和偿还银行借款、发行和偿还公司债券等。
二、现金流量表的填列方法 现金流量表主表中各项目的确定,可通过以下途径之一取得: (1)根据本期发生的影响现金流量的经济业务确定; (2)调整法:根据本期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通过对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中的全部项目进行调整编制现金流量表。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当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当期收回前期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当期预收的款项—当期销售退回支付的现金+当期收回前期核销的坏账损失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实际收到的现金(含销售收入和应向购买者收取的增值税额)。主要包括:本期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本期收到的现金,前期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本期收到的现金,本期预收的商品款和劳务款等,本期发生销货退回而支付的现金应从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入款项中扣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实际收到的现金(含销售收入和应向购买者收取的增值税额)。主要包括:本期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本期收到的现金,前期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本期收到的现金,本期预收的商品款和劳务款等,本期发生销货退回而支付的现金应从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入款项中扣除。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1000+170)+(100-80)+30-50=1170销售商品收到现金=(1000+170)+(100-80)+30-50=1170
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期末余额 本期减少额=本期增加额+(期初余额-期末余额) 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期末余额-期初余额)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 0+(100-98)= 2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 + 应收账款本期减少额(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收票据本期减少额(期初余额-期末余额)+预收款项本期增加额(期末余额-期初余额)± 特殊调整业务
【例题1】某企业2008年度有关资料如下:(1)应收账款项目:年初数100万元,年末数120万元;(2)应收票据项目:年初数40万元,年末数20万元;(3)预收款项项目:年初数80万元,年末数90万元;(4)主营业务收入6000万元;(5)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20万元;(6)其他有关资料如下:本期计提坏账准备5万元(该企业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本期发生坏账回收2万元,收到客户用11.7万元商品(货款10万元,增值税1.7万元)抵偿前欠账款12万元。【例题1】某企业2008年度有关资料如下:(1)应收账款项目:年初数100万元,年末数120万元;(2)应收票据项目:年初数40万元,年末数20万元;(3)预收款项项目:年初数80万元,年末数90万元;(4)主营业务收入6000万元;(5)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20万元;(6)其他有关资料如下:本期计提坏账准备5万元(该企业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本期发生坏账回收2万元,收到客户用11.7万元商品(货款10万元,增值税1.7万元)抵偿前欠账款12万元。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 =(6000+1020)+(100-120)+(40-20)+(90-80)-5-12 =7013万元。 值得说明的是,若题目中的资料给定的是“应收账款”账户的余额,而不是报表中“应收账款”项目的余额,则在计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金额时,应将“本期发生的坏账回收”作为加项处理,将本期实际发生的坏账作为减项处理,本期计提或冲回的“坏账准备”不需作特殊处理。
【例题2】某企业2008年度有关资料如下:(1)“应收账款”账户:年初数100万元,年末数127万元;(2)“应收票据”账户:年初数40万元,年末数20万元;(3)“预收款项”账户:年初数80万元,年末数90万元;(4)主营业务收入6000万元;(5)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20万元;(6)其他有关资料如下:本期计提坏账准备5万元(该企业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本期发生坏账回收2万元,收到客户用11.7万元商品(货款10万元,增值税1.7万元)抵偿前欠账款12万元。【例题2】某企业2008年度有关资料如下:(1)“应收账款”账户:年初数100万元,年末数127万元;(2)“应收票据”账户:年初数40万元,年末数20万元;(3)“预收款项”账户:年初数80万元,年末数90万元;(4)主营业务收入6000万元;(5)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20万元;(6)其他有关资料如下:本期计提坏账准备5万元(该企业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本期发生坏账回收2万元,收到客户用11.7万元商品(货款10万元,增值税1.7万元)抵偿前欠账款12万元。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收票据(期初余额-期末余额)+预收款项(期末余额-期初余额)+特殊调整业务=(6000+1020)+(100-127)+(40-20)+(90-80)+2-12 =7013万元。
注意:特殊调整业务中与“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有关的业务会计处理如下: ①若题目中给定的是报表中“应收账款”项目余额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注意:特殊调整业务中与“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有关的业务会计处理如下: ①若题目中给定的是报表中“应收账款”项目余额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 + 应收账款项目(期初余额-期末余额)-本期计提坏账准备+本期冲回前期多提坏账准备 “本期发生坏账” 和“本期发生坏账回收”不需作特殊处理。
②若题目中给定的是 “应收账款”账户余额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 + 应收账款账户(期初余额-期末余额)-本期发生坏账+本期发生坏账回收 “本期计提坏账准备”和“本期冲回前期多提坏账准备”不需作特殊处理。
2.收到的税费返还 该项目反映企业收到返还的各种税费,包括收到返还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所得税、教育费附加等。本项目可以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营业外收入”、“其他应收款”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2.收到的税费返还 该项目反映企业收到返还的各种税费,包括收到返还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所得税、教育费附加等。本项目可以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营业外收入”、“其他应收款”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包括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主要包括:本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本期支付的现金,本期支付前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的未付款项和本期预付款项。本期发生购货退回而收到的现金应从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支付的款项中扣除。“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包括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主要包括:本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本期支付的现金,本期支付前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的未付款项和本期预付款项。本期发生购货退回而收到的现金应从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支付的款项中扣除。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产生的“销售成本和增值税进项税额” + 应付账款本期减少额(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付票据本期减少额(期初余额-期末余额)+预付款项本期增加额(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存货本期增加额(期末余额-期初余额)± 特殊调整业务
【例题3】某企业2008年度有关资料如下:(1)应付账款项目:年初数100万元,年末数120万元;(2)应付票据项目:年初数40万元,年末数20万元;(3)预付款项项目:年初数80万元,年末数90万元;(4)存货项目的年初数为100万元,年末数为80万元;(5)主营业务成本4000万元;(6)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00万元;(7)其他有关资料如下:用固定资产偿还应付账款10万元,生产成本中直接工资项目含有本期发生的生产工人工资费用100万元,本期制造费用发生额为60万元(其中消耗的物料为55万元),工程项目领用的本企业产品10万元。【例题3】某企业2008年度有关资料如下:(1)应付账款项目:年初数100万元,年末数120万元;(2)应付票据项目:年初数40万元,年末数20万元;(3)预付款项项目:年初数80万元,年末数90万元;(4)存货项目的年初数为100万元,年末数为80万元;(5)主营业务成本4000万元;(6)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00万元;(7)其他有关资料如下:用固定资产偿还应付账款10万元,生产成本中直接工资项目含有本期发生的生产工人工资费用100万元,本期制造费用发生额为60万元(其中消耗的物料为55万元),工程项目领用的本企业产品10万元。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 =(4000+600)+(100-120)+(40-20)+(90-80)+(80-100)-(10+100+55)+10=4435万元。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不包括支付给离退休人员的各项费用及支付给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及其他费用。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不包括支付给离退休人员的各项费用及支付给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及其他费用。
本期用银行存款支付离退休人员工资500000元。假定应付职工薪酬本期减少数均以银行存款支付,应付职工薪酬为贷方余额。假定不考虑其他事项。要求计算:本期用银行存款支付离退休人员工资500000元。假定应付职工薪酬本期减少数均以银行存款支付,应付职工薪酬为贷方余额。假定不考虑其他事项。要求计算: • ①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②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③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①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100000+40000+60000)+(1000000+500000+800000)-(80000+30000+45000)= 2345000元。②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500000元③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20000+300000-15000= 30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