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 likes | 604 Views
临床麻醉学 CLINICAL ANESTHESIA. 第三章 麻醉前准备与麻醉前用药 ( Preanaesthetic preparations and Premedication ) 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麻醉医学系 二○一一年二月. 教学要求. 了解麻醉前病人体格和精神方面准备的基本内容,麻醉选择的原则。 熟悉麻醉设备的准备和检查内容。(自学) 掌握麻醉前用药的目的和种类,熟悉麻醉前用药的注意事项。. 重点 : 麻醉前病人体格和精神方面准备的基本内容。 麻醉前用药的目的、种类和基本原则。 难点 : 麻醉选择的原则.
E N D
临床麻醉学 CLINICAL ANESTHESIA 第三章 麻醉前准备与麻醉前用药( Preanaesthetic preparations and Premedication ) 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麻醉医学系 二○一一年二月
教学要求 • 了解麻醉前病人体格和精神方面准备的基本内容,麻醉选择的原则。 • 熟悉麻醉设备的准备和检查内容。(自学) • 掌握麻醉前用药的目的和种类,熟悉麻醉前用药的注意事项。
重点: • 麻醉前病人体格和精神方面准备的基本内容。 • 麻醉前用药的目的、种类和基本原则。 • 难点: • 麻醉选择的原则
第一节 麻醉前准备的目的和任务Goal and duty of anaesthesia prepares
1.目 的: • 使病人在体格和精神两方面均处于可能达到的最佳状态,以增强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能力,提高病人在麻醉中的安全性,避免麻醉意外的发生,减少麻醉后的并发症。
2. 任 务: • ①做好病人体格和精神方面的准备,这是首要的任务; • ②给予病人恰当的麻醉前用药; • ③做好麻醉用具、设备、监测仪器和药品(包括急救药品)等的准备。
第二节 病人体格与精神方面的准备 • 体格方面的准备 • 精神方面的准备
一、体格方面的准备 • 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 • 纠正紊乱的生理功能与治疗并存症 • 及时停用在术前应停用的药物 • 严格执行临麻醉前的禁食、禁饮 • 其他的一般准备(体位、肠道、膀胱) • 对急症手术病人的准备
二、精神方面的准备: • 解除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恐惧、顾虑 • 增强病人对战胜疾病的信心 • 病人对麻醉医师的信任将比任何镇静药都有效
第三节 麻醉选择的原则 • 总的原则是要在能够满足手术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对病人最为有利的麻醉方法和药物
一、病人的情况: • 年龄 • 拟手术治疗的疾病 • 并存症及其严重程度 • 重要脏器功能 • 情绪与合作程度 • 肥胖程度 • 病人意愿
二、手术方面: • 手术部位 • 手术方式 • 术者的特殊要求 • 技术水平
三、麻醉方面: • 麻醉者的业务水平 • 麻醉者经验或习惯 • 麻醉设备和药品方面的条件 • 更重要的是麻醉管理
第四节 麻醉前用药 (掌握) • 麻醉前用药的目的 • 常用药物 • 麻醉前用药的基本原则
一、麻醉前用药的目的 • 镇静 sedation • 催眠 hypnosis • 镇痛 analgesia • 抑制腺体分泌 不良反射 • 缓解术前疼痛 • 减少某些麻醉药的副作用
二、常用药物: • (一)、安定镇静药sedative • 1.苯二氮桌类 benzodiazepines • 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 • 中枢性肌肉松弛 • 顺行性遗忘 • 不具镇痛作用 • 可引起呼吸、循环抑制
地西泮(diazepam,安定) • 成人5-l0mg或0.1-0.15mg/kg于诱导前lh口服,不宜肌注 • 氟硝西泮(flunitrazepam,氟硝安定) • 成人1-2mg于诱导前lh口服。 • 咪达唑仑(midazolam,速眠安) • 0.05-0.1mg/kg于诱导前1h肌肉注射。
2.丁酰苯类(butyrophenones) • 有较强的镇静、安定、解焦虑和制吐作用; • 对心肌收缩力无影响; • 有轻度的α-肾上腺素受体阻滞作用; • 可致轻度血压下降,在低血容量者则降压显著; • 可出现锥体外系症状。
氟哌利多(droperido) • 麻醉前用药:成人一般用2.5-5mg肌注 • 氟芬合剂:氟哌利多与芬太尼按50:1的比例混合(如氟哌利多5mg与芬太尼0.1mg混合)组成神经安定镇痛液,商品名英诺佛(Innovar)
3.吩噻嗪类(phenothiazines) • 异丙嗪(promethazine):商品名非那根(Phenergan) • 有较强的镇静、抗吐作用和抗组胺作用(用于抗过敏性疾病) • 成人剂量为25-50mg于麻醉前lh肌注,一般用25mg • 少数病人用药后可出现谵妄 • 度非合剂:异丙嗪与哌替啶配成
(二)催眠药(hypnotics) • 主要为巴比妥类药; • 有镇静、催眠、抗惊厥的作用; • 常用于预防局麻药的毒性反应; • 苯巴比妥钠1-2mg/kg术前1h肌注
(三)麻醉性镇痛药(中枢镇痛药) • 较强的镇痛作用,提高痛阈 • 明显的镇静作用 • 协同全身麻醉药 • 作为辅助药改善其他麻醉的效果 • 用于术后镇痛
缺点: • 呼吸抑制(与剂量有关) • 血压下降、低血容量、衰弱、老年病人血压下降较为显著。 • 恶心、呕吐 • 阿片受体激动药
吗啡(morphine) • 0.lmg/kg于麻醉前lh肌注。用于心脏瓣膜病人建议用 0.05-0.07mg/kg • 哌替啶(pethidine)或称度冷丁(dolantin) • 常用剂量为0.6-1.2mg/kg,一般用lmg/kg于麻醉前lh肌注
(四)、抗胆碱(anticholinergics) • 为M胆碱受体阻滞药。 • 能阻滞节后胆碱能神经支配的效应器上的胆碱受体,抑制多种平滑肌,抑制多种腺体分泌,抑制迷走神经反射。 • 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阿托品(atropine) • 在抑制迷走神经的作用方面,强于东莨菪碱。 • 东莨菪碱(scopolamine) • 在扩瞳、抑制腺体分泌和中枢性镇静作用方面,强于阿托品; • 在心脏病病人需用抗胆碱药时一般均用东莨菪碱而不用阿托品。
东莨菪碱 • 两药均忌用于青光眼病人,东莨菪碱尤甚。 • 如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必须用阿托品时,可先在病人结合膜囊内滴入毛果芸香碱(pilocarpine),然后再静脉注入很小量阿托品。 阿托品
(五)、H2-组胺受体拮抗药 • 为可逆性、竞争性H2组胺受体拮抗剂; • 能抑制组胺、胃泌素和M-胆碱受体激动剂所起的胃酸分泌,使胃液量及胃液中[H+]下降。
三、麻醉前用药的基本原则: • (一)麻醉前用药的确定 • 1.病人情况: • 精神状态、有无疼痛 • 过去应用镇静、催眠、镇痛药物的情况 • 并存症的用药 • 2.拟用的麻醉方法和麻醉药: • 各种麻醉方法的特点 • 麻醉药的药理特点
(二)适当增减麻醉前用药剂量的一些考虑 • 1.需酌减镇静安定药、催眠药、中枢性镇痛药等抑制性药物剂量者:一般情况差、衰弱、年老、休克、甲状腺功能低下等;1岁以下婴儿一般不用。 • 2.需酌增抑制性药物剂量者:年轻、体壮、情绪紧张或激动、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3.禁用或慎用中枢性镇痛药者:呼吸功能不全、呼吸道梗阻、颅内压增高等禁用。对临产妇最好不用,如必须用,应考虑胎儿的娩出时间,用哌替啶以在胎儿娩出前lh以内或4h以上为宜。吗啡禁用于临产妇。 3.禁用或慎用中枢性镇痛药者:呼吸功能不全、呼吸道梗阻、颅内压增高等禁用。对临产妇最好不用,如必须用,应考虑胎儿的娩出时间,用哌替啶以在胎儿娩出前lh以内或4h以上为宜。吗啡禁用于临产妇。 • 4.抗胆碱药剂量直较大者:施用硫喷妥钠、氯胺酮、羟丁酸钠、氟烷等麻醉药或作椎管内麻醉(低位阻滞者不一定用),或病人原有心动过缓(用阿托品),或需借助于东莨菪碱的镇静作用。小儿腺体分泌旺盛,按体重计算其剂量较成人用量为大。
5.宜不用或少用抗胆碱药者:病人有心动过速、甲状腺功能亢进、高热等,气候炎热或室温过高。如必须用抗胆碱药,以用东莨菪碱为宜。 5.宜不用或少用抗胆碱药者:病人有心动过速、甲状腺功能亢进、高热等,气候炎热或室温过高。如必须用抗胆碱药,以用东莨菪碱为宜。 • 6.多种麻醉前用药复合应用时,应根据药物的作用相应前减剂量。 • 7.对于急症病人,必要时以经静脉小量用药为宜。
第五节 麻醉设备的准备与检查 • 气源的检查 • 麻醉机的检查 • 气管插管用具和药品等的检查 • 监测仪器的检查
全身麻醉的设备用具: • 适用的麻醉机及相应气源 • 气管内插管用具,吸引用具及吸引管 • 不同粗细的动、静脉穿刺用套管针 • 各种输液用的液体 • 听诊器,监测血压、脉搏、心电图、血氧饱和度、体温等的装置或监测仪 • 常用的麻醉药和肌松弛药 • 心血管药物和其他急救用药等
(1)气源的检查: • 氧气管道——蓝色 • N2O管道——灰色 • 压缩空气管道——黄色
(2)麻醉机的检查: • 开启氧气后,气体流量表的旋转子是否活动自如?吸气和呼气活瓣是否启闭正常?气体逸出是否正常?快速充氧开关是否失灵? • 如也使用其他气体,应检查相应的气体流量表的旋转子活动情况。 • 检查报警装置,特别是低氧报警装置是否工作正常。
麻醉机上的呼吸器能否正常工作? • 钠石灰罐内是否装有钻石灰?该钠石灰是否有效? • 挥发器内是否已装人相应的麻醉药?挥发器开关是否置于关闭位?可试行拨开开关,吸入微量以检验其浓度差别。 • 麻醉机与病人气管导管相衔接的接头是否合用或是否缺如?
(3)气管插管用具和药品等的检查: • 应检查必要的用具是否齐备。 • 用注射器抽好的各种药品是否已贴好明确的标签并集中放好?急救药品是否已备好? • 如系作椎管内麻醉或神经阻滞,应检查麻醉包(盒)消毒的可靠性。
(4)监测仪器的检查: • 对麻醉中拟应用的监测仪或装置,应检查其能否正常工作。 • 特别应注意检查电除颤器是否处于正常的备用状态。
第六节 病人入手术室后的复核 • 问候病人,询问睡眠情况以及有无特殊情况发生 • 逐项检查、询问姓名、拟施手术。 • 禁食情况。 • 麻醉前用药是否已执行及给药时间 。 • 观察麻醉前用药效果。 • 了解最新化验结果 • 血型化验单及输血准备情况
对义齿是否已取出。 • 指甲染色和唇膏是否已揩拭干净。 • 了解皮肤准备是否合乎要求。 • 贵重饰物和手表等是否均已取下。 • 监测各项重要生理指标及心电图。 • 建立好静脉输液通道并开始输液。
思考题: • 简述麻醉前用药的目的? • 麻醉前禁饮、禁食的目的和原则是什么? • 常用的麻醉前用药有哪些? • 患儿女,2岁,体重11Kg。诊断腹部皮下血管瘤,拟行血管瘤切除术。讨论:1.应该选择何种麻醉方法? 2.如何进行麻醉前禁饮、禁食?3.如何给术前用药? 。
基本教材和参考书: • 《临床麻醉学》第2版 徐启明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现代麻醉学》第三版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主编; • 《Anesthesiology》Miller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