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0 likes | 1.35k Views
城市规划原理 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建筑与艺术学院 2005 级城市规划专业. 合肥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 . 城市规划系 Depart. of Urban Planning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 Art Hefei Industrial University Min Wu mint0624@126.com 13955126030. Contents (Ⅰ) : ★ 城市与城市化 ★ 城市规划理论与编制 ★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 ★ 城市发展战略.
E N D
城市规划原理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建筑与艺术学院2005级城市规划专业
合肥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 . 城市规划系 Depart. of Urban Planning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 Art Hefei Industrial University Min Wu mint0624@126.com 13955126030
Contents (Ⅰ): ★城市与城市化 ★ 城市规划理论与编制 ★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 ★ 城市发展战略 Contents (Ⅱ): ★ 城市总体布局 ★ 居住区详细规划 ★ 城市公共空间 ★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 城市规划的实施 ★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
第五章 城市总体布局(Urban Overall Layout) ★ 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 ★ 城市总体布局基本原则 ★ 城市总体布局形式 ★ 近期建设规划 ★ 结构规划和远景规划
陶松龄 ——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系第一任系主任,曾担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院长职务,并曾长期担任城市规划原理的讲课工作。 陶先生开创性的探索和研究了城市发展动力机制与城市功能结构。
作业:小论文 题目:自理 (近三日各类报纸城市建设相关内容评价与感想) 要求: 1.2000字以上 . 2.可手写(字迹工整)或打印. 时间: 3月11日交(第三周).
原始资料的调查、收集、分析与整理 ① 确定城市性质、规模 用地评定 确定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 各组成要素分析 ② 道路交通系统分析 公共建筑布局分析 居住用地布局分析 园林绿地系统分析 总体布局艺术构图 城市艺术风貌探求 工程管线综合分析 城市发展方向和形态 工业布局分析 …… …… 城市总体布局初步方案 • 城市总体规划过程 ③ 分析、论证、多方案比较 ①现状调查 ②分析比较 ③规划设计 ④批准执行 确定方案并绘制正图 审批与立法、执行与实施 ④
城市总体布局,是通过城市主要用地 组成的不同形态表现出来的。
第一节 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 • 城市总体布局重点——“综合”: • 各类用地要求的综合 对城市功能的满足 • 用地间相互关系的协调 对城市结构的满足 • 城市空间艺术的要求 对城市形态的满足
1. 城市功能(Urban Function) ——城市发展与城市功能的演化 城市功能是城市存在的本质特征,是城市系统对外部环境的作用和秩序。
2. 城市结构(Urban Structure) ——城市问题与城市结构的优化 GB《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结构是“构成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主要要素,在一定时间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关系。” (即城市各组成部分间的内 在联系。良好的结构是规划 目标实现的保证。)
2.1 城市结构的内容 ——经济结构 ——社会结构 ——政治结构 ——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是社会经济结构在土地使用上的反映。)
2.2 城市规划的结构理论 (1)有机疏散理论(Theory of Organic Decentralization) E.Saarinen 1918.
(2)城市并非树形(A City Is Not A Tree) ChristopherAlexander 树形结构强调事物单向联系,脉络清晰,是人工制造物的特征。 网络结构(半网络结构)强调事物的联系,承认事物的交叉与重叠运动,是自然界产物的常有特征。
城市的结构关系绝不仅是单向树形,而是多向网络形. ——城市的复杂性 eg:城市空间多种功能的并合
(3)城市功能结构理论(Theories of urban Functional Structure) 形成于芝加哥学派,运用社会经济学理论分析城市用地。
社会学家伯吉斯: E.W.Burgess. 1923 ——同心圆理论 Concentric Zone Theory • 城市分为五个同心圆区域: ——中心商务区(CBD) ——过渡区(Transition Zone) ——工人居住区 ——良好住宅区(Zone of better residenses) ——通勤区(Commuters zone)
经济学家霍伊特: H.Hoyt,1939 ——扇形区理论 Sector Theory
根据64个美国中小城市住房租金分布状况的统计,和几个大城市居住状况的调查,结论是:根据64个美国中小城市住房租金分布状况的统计,和几个大城市居住状况的调查,结论是: 1、城市整体而言为圆形,核心只有一个; 2、交通线路由市中心向外放射状分布; 3、随着人口增加,城市将沿交通线路向外扩大,同一使用方式的土地从市中心附近开始逐渐向周围移动,由轴状延伸而形成扇形。
地理学家哈里斯:C.D.Harris. • 厄尔曼:E.L.Ullman. 1945 ——多核心理论 Multiple-nuclei Theory
影响城市活动分布的因素: (1)有些活动要求位于城市中为数不多的地区; (2)有些活动受益于位置的互相接近; (3)有些活动对其他易产生对抗或消极影响,应避免同时存在; (4)有些因负担不起理想场所费用,不得不布置于不合适地点。 四个因素共同作用,加上 历史遗留习惯和局部地区特征 ,相互协调功能在特定地点的 彼此强化,不相协调功能在空 间上的分离,因此形成地域分 化,形成各自的核心,从而构 成整个城市的多中心。
(1)匀质分布结构 无明显核心,生长机会“均等”; 增长饱和时,可能出现“匀质”堵塞,制约城市发展; 平坦的北方地区多采用此方式; 符合“中规中矩”、“中庸”传统哲学。 2.3 城市的八种结构形式 eg:北京、西安、 Los Angeles、 Tokyo.etc.
(2)蛛网状结构(Spider Web/Ring-radial) 一种常见的结构形态; 描述了城市自发的生长过程; 结构弱点:“中心”问题加剧、交通堵塞、城市发展无序等。 eg:Paris、Vienna、 Shanghai.etc.
(3)海星状结构 当蛛网的发展非全方位而在几个方向进行,便形成海星状; 多条向外延伸的走廊; 有强烈的向心性和开放性, 走廊作为生长个体,其数 量、长度、强度等均与市 中心容量及交通联系有关。
(4)卫星状结构(Satellite) 多种大小不等的“Satellite” 围绕一个起主导作用的核心城市, 两者间以交通加以联系。 eg:London,Paris,Stockholm.etc.
(5)带状结构(Linear,Zonary) 海星状的一个特例; 城市的发展方向仅沿一条轴线向两个端点。 eg:兰州
(6)环状结构(Ring) 由带状城市首尾相接; 多半因自然地理因素或城市发展的历史沿革造成。
(7)星系结构(Galaxy) 一般在大区域内出现; 一些互有联系的城市以一定距离分散在一定区域范围内; 并非有明确中心,但各城市间 互相联系、互为依赖。 eg:苏南地区、辽中地区.etc.
(8)多中心网络结构(Poly-centric Net) 地区间的各城市因不同发展机制而发展起来; 城市间的相互依赖较为薄弱,城市的发展完全开放。 eg:底特律、珠江三角洲(深圳、珠海、江门、东莞、惠州 etc.)
3. 城市形态( Urban Morphology,Form, Landscape) ——城市用地在外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GB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形态是“城市整体和内部各组成部分在空间地域的分布状态。” ——通常指城市建成区的平面形状、内部功能结构和道路系统的结构与形态。
城市形态的形成: —或为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 —或为自然发展的结果; —或为规划建设的结果。 (三者交替起作用) 探讨城市空间形态的历史发展过程及主要影响因素; 寻求产生、发展、扩延或紧缩、迅速或缓慢等变化特征; 分析现状城市形态利弊,运用空间形态一般规律对未来 发展作出评估和科学决策; 研究引导城市形态的对策与措施。
3.1 城市形态的演变过程 ——城市用地在外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1)从城市发展阶段看 静态城市时期 (工业革命前) 动态发展时期 自发向心集中形式和放射路网 通过规划营建的城市多由城墙确定为矩形和方格路网结构 城市数量增加、功能充实、人口集聚、设施完善、用地扩张,形态演化 (2)总体特征 同时具整体上绝对的动态性和阶段上相对的稳定性的特征。
3.2 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因素 • (1)直接因素 (2)间接因素 地理、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城市建设条件 各历史时期发展特征 国家政策、行政体制 规划设计理论、建设法规 文化传统理念
3.3 城市形态的 主要类型 绝对的多样性和 相对的类似性 城市空间形态可转化 规划学术界采用“图解式分类法” ( 以城市行政区划边界以内,主题建成区总平面外轮廓形状为差别标准。)
——集中团块型(Focal Form)子类型:方形、圆形、扇形等 ——最常见的基本类型——带 型(Linear Form) 子类型:U型、S型、L型等 ——明显呈单向或双向发展——放射型(Radial Form)子类型:指状、星状、花状等——星座型(Conurbation Form)——组团型(Cluster Form)——散点型(Scattered Form)
(1)集中团块型(Focal Form) ——最常见的基本类型 子类型:方形、圆形、扇形等 特点: 长期紧湊发展; 以圈式向四周全方位扩展; 城市中心多处于几何中心附近,呈一元化结构; 道路网较规整,多为格网状。 优点: 利于合理利用土地、集中设置基础设施、合理组织市内交通。 缺点: 随城市人口和建筑高度不断提高,交通堵塞、环境质量下降,有“摊大饼”之称。
(2)带型(Linear Form) ——明显呈单向或双向发展 子类型:U型、S型、L型等 形成因素: 或依赖交通干线,呈长条带状发展; 或沿湖海水面一侧、江河两岸延伸而成; 或因地处山谷狭长地带扩展而成; 或受“带形城市”理论影响按既定规划实施而成。 特点: 城市各部分均能接近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空间布局和交通组织较单一; 除市级中心外,需形成多个分区中心,呈多元化结构。
(3)放射型(Radial Form) 子类型:指状、星状、花状等 特征: 城区主体团块有3个以上明确发展方向; 多位于地形较平坦、对外交通便利的平原地区; 由原建成区沿交通干线自发或按规划多向多轴向外延伸而成; 道路系统在中心地区为格网状,外围呈放射状; 一定规模时期内有一个主中心,属一元化结构;形成大城市后发展出多个副中心,属多元化结构; 优点: 易组织多交通流向及各种城市功能; 放射轴间可保留楔形绿化。 缺点: 易引起过境交通穿越; 易演变为同心圆式,在更大范围上蔓延扩展。
(4)组团型 (Cluster Form) 特征: 城市建成区由2个以上相对独立主体团块和若干基本团块组成,属于多元化复合结构; 多因河流或地形等自然条件影响,城市被分割成几个具一定规模的分区,有各自中心和道路系统,团块间有便捷通道使之联系成一个实体; 既有较高效率,亦可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5)星座型(Conurbation Form) 特征: 由1个相当大规模主体团块和3个以上次级基本团块组成; 通常为首都或特大地区中心城市,一定距离内建设若干相对独立新区或卫星城镇; 规模较大,空间结构似大型星座,具主城中心区及若干副中心或分区中心,为多元化结构; 联系团块之间以及对外交通的环形、放射性干道网,使之成为复杂而高度发展的综合区域; 特大城市在多方向对外交通干线上间隔地串联建设一系列独立且较大新区或城镇,形成放射性走廊或更大型城市群体。
(6)散点型(Scattered Form) 特征 无明确主体团块; 各基本团块在较大区域内呈散点状分布; 或为资源分散的矿业城市,或处地形复杂的山地丘陵,或由若干相距较远、独立发展、规模相近的城镇组合而成(因特殊历史或行政体制等原因); 各组团需分别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布局; 通常交通联系不便,难以组织较合理的城市功能。
(1)城市地段的空间扩张 C.Alexander 实验研究表明: 地段的生长始终围绕生长点进行,以一种连续的和“蛙跳”相结合的方式反复进行。新的生长点的产生带动周围发展,达到新的均衡,同时孕育着新的生长点。
4. 三者关系 城市的功能是主导的、本质的 ——城市发展的动力 城市的结构是内涵的、抽象的 ——城市增长的活力 城市的形态是表象的 ——城市形象的魅力 良好的城市: 功能、结构和形态的高度协调和统一。 强调城市综合功能 完善城市空间结构 创造完美空间形态 几乎所有的城市空间形态理论都是城市功能理论。
1.1 现状条件的限制和引导 (1)地区交通 阻隔作用 第二节 城市总体布局基本原则 The Essential Principles of Urban Overall Layout 1. 正确选择城市的发展方向 eg:阜阳市
(2)自然地形、地质条件 不良地形、地质 地形平坦、地势高亢 ——发展的有利方向 (注意良好的用地条件 与良田间关系的处理) (3)其它 对老城区的放弃,另建新城 ←→ 改造、利用老城 对水城河流的利用 eg:宁国市
1.2 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方向的影响 (1)城市间的 “引力空间场 ”导致城镇相向发展 eg:歙县 (2)地区城镇分布 情况决定城市发展方向 eg:苏锡常
2. 功能明确,重点安排城市主要用地 2.1 工业用地和其它经济支柱产业用地的布局 (1)分散式布局(小城市、小城镇) 优点:建设容易,投资少 缺点: 对城市生活干扰严重,污 染防治不利。 对策: 污染工业尽量集中,利于 隔离和治理。
(2)集中组团式(中等城市) 形成原因: 工业或产业数量和规模增加 城市规模和功能扩大 城市和产业间干扰加剧 布局: 工业相对自成体系,并与城市 关系密切 工业用地紧紧围绕主城区呈集 中组团式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