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356 Views
亚洲国家发展(减贫)理论与实践研修班 2010 年 5 月 16-22 日,重庆. 越南的减贫实践 Nguyen Thi Hien ( 阮氏贤 ) 越南计划投资部中央经济管理研究院. 越南的一些基本信息. 造成贫困的原因是什么 ?. 经济增长和包容性发展理念:快速增长需要政府的有效干预 主要资源配置中宏观干预无效 一些群体不能抓住机遇和参与经济发展进程 地区之间,社会群体之间的差距扩大 经济和地理条件处于劣势. 越南的经济增长率. 贫困人群的组成,居住地和致贫原因. 生活在山区,海岛,偏远地区,以及经济困难和地理条件恶劣地区的弱势群体。
E N D
亚洲国家发展(减贫)理论与实践研修班2010年5月16-22日,重庆亚洲国家发展(减贫)理论与实践研修班2010年5月16-22日,重庆 越南的减贫实践 Nguyen Thi Hien(阮氏贤) 越南计划投资部中央经济管理研究院
造成贫困的原因是什么? • 经济增长和包容性发展理念:快速增长需要政府的有效干预 • 主要资源配置中宏观干预无效 • 一些群体不能抓住机遇和参与经济发展进程 • 地区之间,社会群体之间的差距扩大 • 经济和地理条件处于劣势
贫困人群的组成,居住地和致贫原因 • 生活在山区,海岛,偏远地区,以及经济困难和地理条件恶劣地区的弱势群体。 • 受教育水平低,技能差的人群,农民 • 少数民族 • 移民 • 残疾人 • 老年人 • 实习生 • 及其他群体 (懒惰)
贫富差距 • 城镇地区的贫富差距相当小 • 农村地区的贫富差距很大 • 不同种族之间贫富差距悬殊 • 贫富差距正在扩大,似乎缩小贫富差距变得更加艰难 • 目前: 收入差距为7倍,且正在扩大
资源配置失效 投资政策差异 发展战略不佳 社会政策低效率 => => 投资短缺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基本社会服务体系缺乏:学校,医院,诊所,市场 缺乏获得教育和医疗卫生的渠道 不能主动参与经济发展 造成贫困的原因是什么?
各地区拥有中学的社区比率 . Nguồn: Tổng cục Thống kê. Kết quả tổng điều tra nông thôn, nông nghiệp và thuỷ sản năm 2006
1. 土地和农业改革:资源配置政策 • 将农业转变为商业生产,解放生产力; • 将土地分配给农户,发展农村经济; • 生产足够的粮食作物,允许其自由买卖。
2. 统筹减贫和经济发展战略 (CPRGS) • 2002年实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以证明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 • 统筹扶贫和经济发展战略– 一个有序推出诸多扶贫政策措施的重要文件;一个让穷人参与和分享经济快速增长成果的法律通道。
统筹扶贫和经济发展战略证明: • 减贫 – 确保社会公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 减贫 – 鉴于高质量和高附加值产业带动经济广泛快速增长,贫困群体和贫困地区将获得更多参与和分享发展成果的机会; • 减贫 – 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 减贫 – 不仅是国家,越南共产党和政府的任务,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贫困群体还应该抓住机遇依靠自身努力摆脱贫困命运。
政府在减贫中扮演的角色 • 政府使用国家预算和其他资源用于缩小贫富差距;这只有在连续二十年经济取得快速稳定增长时才会发生。 • 经济发展的特殊阶段,及时进行经济政策的干预和调整。 • 减贫计划和项目: 135计划,134计划,132计划,143计划等。
如何筹集资金? • 国家预算 (57%): 89%投向地方政府;11%投向直线部委和社会组织用于提供技术支持; • 成本分担原则: 根据人数进行分配 (38%); • 贷款 (5%) => 减贫事业中的成本分担规则运行良好。
3. 成本分担方式饮用水计划的案例 • 总共花费16.40万亿越南盾, + 国家预算 22%, + 预算外资金 19%, + 地方预算 38%, + 外国资金 16% + 贷款 5% (低息贷款,月利率仅为0.5%,表明农民饮用水和环境保护项目可通过低息贷款方式筹集资金。)
各个政府机构实施的减贫项目 来源:NTP对PRHE和减贫的评估报告,135. VIE/02/001 河内省,2004年6月
在山区,少数民族和困难地区的学校发展状况(建设的学校数量和小学生入学人数)在山区,少数民族和困难地区的学校发展状况(建设的学校数量和小学生入学人数)
经济发展和减贫成就 • 经济发展为贫困群体提供了致富,工作和增加收入的机会 • 减贫事业依赖于经济发展
当前面临的问题:地区之间、群体之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硬核贫困当前面临的问题:地区之间、群体之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硬核贫困 7 倍 6 倍 5,5 倍 5 倍 2004 (24.1%) 2002 (28.9%) 1998 (37.4%) 1993 (58.1%)
制约因素和问题 • 资金分配中的数量不足,不公平和低效率。 • 贫困群体参与减贫的效果不佳 • 接受扶贫援助的对象缺乏致富信息和能力。 • 对实施减贫计划和项目的监控措施有限,各利益相关方的协调以及资源整合。 • 缺乏有效的评估,后续扶贫措施和统计数据以确保减贫事业的可持续性(地方政府当局更关注建设工程项目,而不是减贫的可持续性)。 • 对建设项目的运营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重视不够。 • 国家之外的投资者很少参与减贫事业,导致政府资金持等待观望态度。
减贫政策的启示 • 国家和人民在减贫事业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 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 政策聚焦: 调整农业和水稻产品的结构;实现农业生产的多样化和结构调整;种植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增加非农收入 • 私营企业和家庭/贫困户发挥的重要作用 • 增加对减贫事业的资源投入,弥补国家预算资金不足的缺口 • 兼顾社会发展状况: 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改革,确保社会稳定 • 增大经济总量 (把馅饼做大) • 稳步发展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