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 likes | 1.14k Views
高中新课程 : 机遇与挑战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126.com. 国家在行动. 7 月 11 日 ,7.6 万名教师参加国家级高中新课程远程研修 7 月 25 日 ,20 万名教师参加国家级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远程研修 国务院成立了以温家宝总理为组长的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领导小组. 地方在行动 6 月 10 日 -20 日,北京市教委“祥云行动-提高高中校长课改领导力跟进培训”,覆盖全部正副校长 6 月 18 日 -28 日,山东省教育厅举办高中校长培训班, 6 百多位正校长“一个不许少”
E N D
高中新课程:机遇与挑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126.com
国家在行动 • 7月11日,7.6万名教师参加国家级高中新课程远程研修 • 7月25日,20万名教师参加国家级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远程研修 • 国务院成立了以温家宝总理为组长的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领导小组
地方在行动 • 6月10日-20日,北京市教委“祥云行动-提高高中校长课改领导力跟进培训”,覆盖全部正副校长 • 6月18日-28日,山东省教育厅举办高中校长培训班,6百多位正校长“一个不许少” • 7月13日,10.8万名山东教师参加省高中新课程远程研修
我们有这样的校长(一) • 校长实行“重奖重罚”,口号是“奖得叫人眼红,罚得叫人心疼,不疼不痒激不起热情”; • “一年四次考试名次公示,让好的香坏的臭”; • “下岗分流按考试名次来定” [人民来信]
我们有这样的校长(二) • 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上一所好的学校,何错之有? • 学生希望自己考一个好的成绩,何错之有? • 学校帮助学生和家长实现他们的愿望,何错之有? [中国教育报]
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 办对人民负责的教育
我们也有这样的校长(一) “高考后一位校长的真实生活” • 6月25日,高考成绩揭晓,分数线、达标人数、状元郎、落榜生,各类消息如潮水般涌来。 • 捧着连夜从招生办取回的高考分数册,一夜间我愁白了头。数了一遍又一遍,33人,达线率只有4%,怎样向师生、社会交代?我把自己关在校长室,一连几个小时,沉浸在茫然的麻术中。心痛、委屈、羞愧凝聚成涩涩的两行苦泪---
不择手段抢学生、加班加点、办复读班都不能拯救我和我的学校,此刻真有些术讷了。觉得自己像一位老农,面对干涸的土地,只能用一滴眼泪来拯救它。不择手段抢学生、加班加点、办复读班都不能拯救我和我的学校,此刻真有些术讷了。觉得自己像一位老农,面对干涸的土地,只能用一滴眼泪来拯救它。 • 现代校长不应该是这样,我真的不想这样当校长,真的不想当这样的校长!然而,走出困境的出口又在哪里?
这是一位退休了的校长 • 我上一世纪50年代参加工作,亲身经历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各个阶段,既看到了巨大的进步,也看到了严重的积弊。 • 特别是看到几亿人的教育,现在为之奋斗的还是考试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学习负担是如此之重,承受的压力是如此之大,而教育的效率又是如此之低,我的成就感就不多,而愧疚感很深,现在还天天想着教育,有时甚至夜不能寐。
我们还有这样的校长(一)(2008.05.15,16:40,高中校园,校长讲话)我们还有这样的校长(一)(2008.05.15,16:40,高中校园,校长讲话) • 不能让学生把捐款献爱心转嫁为家长的责任,使爱心的表达变成了“学生捐款,父母付钱” • 特别是高三学生正值高考冲刺阶段,可能有学生还没来得及真正关注这场灾难,他们需要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下来表达他们的善良,这对他们一生都很重要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唐江澎
我们还有这样的校长(二) • 在不少人的观念中,实施素质教育是小学和初中的事情,到了高中,目标就是升学。于是,为了升学率:加班加点、没有节假日、很少有课外活动时间等。 • 然而,在山东省青岛二中,却一如既往地实践着素质教育。于是,校长孙先亮就成了人们或反对或欣赏的焦点人物。
还搞素质教育吗?孙先亮一次又一次叩问自己的心灵还搞素质教育吗?孙先亮一次又一次叩问自己的心灵 • 他说:“当我有些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最能触动我的是责任与良心。走回应试的老路,可以平息风波,可以让社会、家长一时满意。可是,谁对学生一生的生命成长负责?谁对二中能否可持续发展承担责任?一个有使命感的校长,没有任何推卸的理由。 ”
“山东教育新政”—履行政府职能【核心词】新课程,山东再出发“山东教育新政”—履行政府职能【核心词】新课程,山东再出发
课程改革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课程设计、文本制定 实验试点、全面实施 制度建设、常规运行 目前已经进入第二阶段,即实施阶段
课程改革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课程设计、文本制定 实验试点、全面实施 制度建设、常规运行 目前已经进入第二阶段,即实施阶段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情况的介绍 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推进 2004年,广东、山东、海南、宁夏 2005年,江苏省 2006年,福建、浙江、辽宁、安徽、天津 2007年,北京、黑龙江、吉林、陕西、湖南 2008年,山西、江西、河南、新疆、新疆兵团
所有东部9省(市):山东、广东、上海、江苏、天津、辽宁、浙江、北京、福建所有东部9省(市):山东、广东、上海、江苏、天津、辽宁、浙江、北京、福建 • 中部:海南、安徽、吉林、黑龙江、湖南、山西、江西、河南 • 西部:宁夏、陕西、新疆、新疆兵团
新课程覆盖10489所高中学校,占全国学校总数的66.89% 。 • 学习新课程在校生数:1311万人,占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 52%。 • 学习新课程的高中毕业生数:316万人。
高中新课程实验取得了宝贵的工作经验 1、建立有效工作机制 • 教育部成立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指导组,统筹协调有关政策措施。 • 建立实验省联席会议制度,与实验省共同研究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 成立专家工作组,围绕新课程试验的重点和难点开展专题研究,指导实验工作。
2、各实验省强化政府行为,加强统筹协调 • 半数以上省份成立了主管副省长为组长的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纳入教育事业发展整体规划。
省级财政拨付课程改革专项经费 • 福建:每年500万元; • 浙江:启动经费1300万元; • 吉林:专项1600万; • 黑龙江:每年800万元培训经费,设备2000万元; • 北京:启动经费2500万; • 山西:2008年课改专项经费300万元; • 新疆:2007年—2011年,专项经费1315万元; • 新疆兵团:专项经费1180余万元。
省政府、省教育厅积极调整编制 如:黑龙江省《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实施意见》对教师编制等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适当考虑高中课改后课程变化带来的新增因素,对教职工事业编制进行重新分配。” 吉林省结合新课程实施的实际需要,对普通高中教师编制进行了调整,各地充实了专任教师队伍,配备新开设学科任课教师编制。
3、基本建立了高中新课研修工作机制 • 国家和地方组织的培训:2003-2007年,国家先后组织对2004-2007年实验省份教育行政管理者、骨干培训者、校长等通识培训,以及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共计约15000余人,各实验省份也积极组织了省、地(市)、县三级培训。
网络远程培训:今年暑期组织面向2008年新进入的实验省学科教师约7.6万余人,开展国家级远程培训。网络远程培训:今年暑期组织面向2008年新进入的实验省学科教师约7.6万余人,开展国家级远程培训。
4、科研引路、课题先行,专业化推进改革 • 广东省:教学管理、教学评价、高考模式和招生制度改革、学生学业水平及综合素质评价、学校教学水平评估、教师教学及专业发展 • 北京市:学科指导、实验监控和评价、考试改革、课程资源建设、舆论宣传和传播与理解 • 山西省:学校课程建设与教学管理、教材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评价与考试改革
5、以样本校为基地,以点带面推进改革 • 2008年秋季,21个省(区、市、兵团)共有样本校1019所。 • 各地样本校在理解课程方案、课程开设、教学改革、课程管理、评价改革、校本教研、师资建设、设备配置使用、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提出主要问题,率先实验探索,形成基本经验,辐射并形成基层学校相互支持的机制,使样本校成为本省(区、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研究和实验基地、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培养基地、实验成果总结和推广基地。
6、在构建新课程教学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各地制定了一系列推进改革的指导性政策6、在构建新课程教学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各地制定了一系列推进改革的指导性政策 课程设置与管理 选修课开设 选课指导 学科教学指导 教学水平评估 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学分管理 学业水平考试 综合素质评价
7、聚焦课堂,在核心问题上推进改革 • 浙江省在华东师大指导下,今年1月在杭州余杭高中召开了“课堂观察分析”现场观摩研讨会,对教学设计、教学组织过程和教学评价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 天津市举办了“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开展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生物、地理、通用技术等学科“同课异构” 展示研讨活动,邀请部分实验省份教师参与。
海南省针对资源不足,教师水平不高的问题,创新工作机制,借助网络实行资源共建共享,开展网络教研和专业指导,逐步形成新课程的网络支持和咨询系统,率先创建国内第一个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网站,开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素质评价等网络支持平台,为课程开设提供专业引领。海南省针对资源不足,教师水平不高的问题,创新工作机制,借助网络实行资源共建共享,开展网络教研和专业指导,逐步形成新课程的网络支持和咨询系统,率先创建国内第一个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网站,开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素质评价等网络支持平台,为课程开设提供专业引领。
北京市开展信息化促进教学方式改革研讨活动,对基于信息化的高中选修模块教学新模式进行深入探讨,为高中选修模块的开设和网络资源建设积累经验。北京市开展信息化促进教学方式改革研讨活动,对基于信息化的高中选修模块教学新模式进行深入探讨,为高中选修模块的开设和网络资源建设积累经验。 • 天津市开通了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空中课堂,尝试面对市直属五所中学的高二学生推出“德语”、“名著与名片”、“宗教与中国文化”、“漫话近代天津”、 “走进韩国”、 “古诗词鉴赏”等9门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
8.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1)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在实验省全面推进 • 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推进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是评价制度的创新。 • 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方式的开放以及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占主导,成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方式,加之认真吸收教师和家长的评价意见,重视了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新的学生评价制度。
建立和完善诚信机制 • 各实验省建设了电子化管理平台,形成统一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档案; • 建立学校诚信承诺、电子档案、公示、质询、责任追究等一系列诚信制度; • 学校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制定本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建立公示、申诉和复议等评价程序。
结果使用: • 衡量学生能否毕业; • 评价高中学校办学水平; • 高等院校招生录取的参考依据; •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管理、指导和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的重要手段 。
(2)建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 性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国家考试,旨在全面反映高中学生在各学科所达到的学业水平。
功能: • 衡量学生是否毕业的主要依据 • 反映普通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普通高中课程管理,督促学校认真执行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重要手段 • 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3)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取得突破 • 教育部组成了由主管部长牵头,学生司、基础司、考试中心参加的高考招生改革工作小组,各高中新课程实验省(区、市)也形成了相应的工作机制 • 2008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
明确了高考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方向: • 促进高校招生考试改革与高中课程改革结合 • 促进国家统一考试与高中综合评价结合 • 促进考试改革与高校录取模式改革结合 • 逐步建立和完善在国家统一考试录取基础上的全面、综合、多元化的考试评价制度和高等学校多样化的选拔录取制度,并逐步纳入高校招生选拔评价体系
进一步深化考试内容改革: • 实现与新课程内容的衔接; • 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考生实际; • 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 在必考内容的基础上增加“选考”内容并逐步加大“选考”比例
面临的挑战 • 总体看,很不平衡(地区间、学校间) 少数学校全面开花,多数学校点上突破: 最愿意尝试的:开发建设校本课程(但理解和操作不一定到位); 最困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通用技术课程 最具挑战性的:建立一个开放的选修课体系,让学生自主选择
最左右摇摆的:教学改革 • 最担心的:高考改革 • 各级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下大力气组织推进,面上工作扎扎实实,但学校典型经验不突出、不深入。
认识问题:有人干,有人看 有人在为成功找办法 有人在为不干找理由 资源条件:师资、设备、设施、资源 配套制度:相对滞后 专业力量:支持不到位
推荐《基础教育课程》杂志 • 教育部主管 课程中心主办 • 010-66096176 • www.jcjykc.com
《基础教育课程》是专门宣传报道从而推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国家级刊物,承担着深度解读国家课程改革方针政策,广泛传播来自课程改革一线具有普遍意义的先进经验,从而引领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责任与使命。《基础教育课程》是专门宣传报道从而推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国家级刊物,承担着深度解读国家课程改革方针政策,广泛传播来自课程改革一线具有普遍意义的先进经验,从而引领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责任与使命。 • 《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内聚焦并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唯一专业性刊物。
1、新课程历程回顾 • 第一阶段:课程理想的萌芽及其酝酿阶段 (1996-1998年) • 第二阶段:课程文件的研制、出台与实验准备 阶段(1999-2001年7月) • 第三阶段:义务教育课程实验与高中新课程方 案形成阶段(2001年7月—2004年) • 第四阶段:义务教育课程反思、全面推广与高中 新课程实验阶段(2004年7月——2007年) • 第五阶段:???
在全国范围内课程改革经历了一个重 要的发展历程—— • 激动、兴奋; • 困惑、苦恼; • 论争、反思; • 理性、行动。 ? ? ?
一直以来,尤其是04 、05 、06、07年,一系列冲突的观点相互交锋,在凸显学术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深深的隐忧。
数学课程标准被数学家叫停!? (光明日报05年3月) • 上千年的体系破坏了 • 平面几何的要求降低了 • 老师教不了啦 • 质量下降了啦
课程界的争论 • 理论基础 • 国情 • 速度 • 传统 • 知识体系
争论的本质 1、我们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2、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 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