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3

圣犹达公司 ICD 现代功能

圣犹达公司 ICD 现代功能.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郭继鸿. 历 史. ICD 是人类控制和征服猝死艰难曲折道路上的一座丰碑。先驱者 Miro w ski 的开拓性工作永远被世人怀念。. Dr. Michel Mirowski 1924 - 1990. 历 史.

elliot
Download Presentation

圣犹达公司 ICD 现代功能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圣犹达公司ICD现代功能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郭继鸿

  2. 历 史 ICD是人类控制和征服猝死艰难曲折道路上的一座丰碑。先驱者Mirowski的开拓性工作永远被世人怀念。 Dr. Michel Mirowski 1924 - 1990

  3. 历 史 Mirowski1924年生于波兰华沙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38年9月德国从西,俄国从东同时进攻波兰时,他是14岁的少年,1939年,德国对华沙实施空袭并拉开二战序幕,15岁的Mirowski在希特勒对犹太人大屠杀中,被迫来到俄国。1941年加入苏联红军,加入了反法西斯的波兰分队。

  4. 历 史 • 1945年二战胜利后,他又回到波兰学习医学,转而到了以色列、法国学习医学。1954年法国医学院毕业回到以色列工作。1966年他 所崇拜的老师Heller教授在 进晚餐时发生猝死,使之 决心研究猝死的防治。

  5. 历 史 1966年,44岁的Mirowski带着夫人及三个孩子,移居美国巴尔的摩Sinai医院工作。并结识了心脏中心的Mower,并成终生挚友。最初应用导管转复的想法被Mower否定了。1969年8月,首次狗体上转复成功,并发表了文章。

  6. 历 史 • 并录制了狗试验的无声电影,但被人说成是一只经过训练的狗。以后又做了25支狗试验,平均存活了3年,完成了动物试验。

  7. 历 史 • 1980年2月4日,一位57岁心肌梗死和心脏搭桥术后的女病人因多次室颤和晕厥,与Roger Winkle医生从加州飞往霍普金斯医院,做了第一例ICD手术,随后5年800人植入了ICD,1985年CPI公司买下了这一技术。 • 1997年5万人植入,1998年20万人植入。

  8. 历 史 • 1985年Mirowski患了多发性骨髓瘤,1989年演变为白血病,1990年3月26日,65岁的Mirowski不幸逝世。 • Mirowski与中国有着深深的情结,这是他与夫人和中国学者一起在华盛顿合影,他一直希望能到中国,但未遂愿,终成憾事。

  9. 2001年6月29日(星期五) 美国副总统Dick Cheney 白宫新闻发布会

  10. 2001年6月30日(星期六) 7:45am 美国副总统Dick Cheney 达到乔治华盛顿大学医院

  11. 2001年6月30日(星期六) 8:00amDick Cheney接受心脏电生理检查,医生诱发出持续室速并及时终止

  12. 手术植入时间1小时Dick Cheney在医院作短暂休息观察后,当天3:00pm离开医院,回到家中休养

  13. 2001年7月2日(星期一)上午美国白宫总统椭圆型办公室(距9.11事件2个月,距狗ICD实验26年)2001年7月2日(星期一)上午美国白宫总统椭圆型办公室(距9.11事件2个月,距狗ICD实验26年)

  14. ICD的诊断与治疗

  15. 诊断方法一览 ICD诊断室速、室颤的方法 1、心动过速的诊断:心动过速频率标准和持续标准 2、 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单、双腔ICD 1) 概率密度函数(已不用) 2)心动过速稳定性标准 3)心动过速突发性标准 4)心动过速QRS波宽度标准 5) 心动过速QRS积分标准、Wavelet标准 3、仅双腔ICD应用的诊断方法 1) PR Logic 2)AV branch 4、其他:HRTO、MTD、MTF

  16. 室 颤 高能量电击1-6次 ICD的治疗功能 室 速 症状不明显 症状明显 3-6次ATP 1-2次ATP 1-6次低能电复律 1-2次低能电复律 高能能量电击 高能能量电击 ICD分层治疗方案

  17. 圣犹达ICD功能的几个特点

  18. 引 言 圣犹达公司生产的ICD与其生产的起搏器一样,在国际和国内都享有盛名,除一般ICD所具有的各种功能外,目前其单次放电能量高达36J,为当今所有ICD中最高,ICD体积也是当今所有ICD中体积最小。除此,近年生产的ICD又有了许多新的、现代化功能。下面简要介绍其中10 项现代功能。

  19. 诊 断 诊断 • QRS波形态学诊断 • AV Branch • MTD/MTF 测试 • 直流电诱发室颤 • 无痛性高压阻抗测试 • Decay Delay 治疗 • 除颤脉冲斜率的个体化 • 真正双极感知系统 • 优化的除颤方式

  20. QRS波形态学诊断 QRS波形态学诊断机制 心室起源 窦性心律

  21. 窦性 室性 QRS波形态学诊断 • QRS波积分法 • 根据QRS波下列5个方面打分 • 数目 • 顺序 • 极性 • 高度 • 面积

  22. QRS波形态学诊断 QRS波积分法(第三代) • 取窦性心律时,正常QRS波为模板 • 从五个方面心动过速时,QRS波形态与之相似(SVT)还是不相似(VT),每个QRS波比较后得到分数 • 自动取样、自动模版更新 QRS 波的积分诊断标准 • >60%,越高越为SVT • <30%,越高越为SVT 越低越象VT

  23. 室速 窦律 室速 窦律 QRS波形态学诊断 不相似

  24. 诊 断 诊断 • QRS波形态学诊断 • AV Branch • MTD/MTF 测试 • 直流电诱发室颤 • 无痛性高压阻抗测试 • Decay Delay 治疗 • 除颤脉冲斜率的个体化 • 真正双极感知系统 • 优化的除颤方式 AV Branch

  25. AV branch ICD诊断室速最重要的鉴别 • 窦性心动过速(onset) • 房颤伴快速心室率(stability) • 室上速(AV branch)

  26. AV branch 心动过速时房室率比例的分类诊断(AV Branch) 方法 • 随时计数,心房波、心室波的总数,比较均值 判断 • A>V(AF,AFL) • A=V(VT,SVT) • A<V(VT)

  27. AV branch 房室率比较的分类诊断流程图

  28. 测 试 诊断 • QRS波形态学诊断 • AV Branch • MTD/MTF 测试 • 直流电诱发室颤 • 无痛性高压阻抗测试 • Decay Delay 治疗 • 除颤脉冲斜率的个体化 • 真正双极感知系统 • 优化的除颤方式 直流电诱发室颤

  29. 直流电诱发室颤 室颤的术中诱发(1)T-shock诱发;(2)50 Hz交流电诱发;(3)程序性心室S1S2刺激(4)猝发性心室刺激

  30. 直流电诱发室颤 1、T-Shock诱发室颤方法 1)机理:S2落入S1的心室易损期中 2)参数的选择: S1刺激 间期150~600ms 常选400ms 个数2~12次 常选8次 脉宽1.0ms 电压8.0V S2刺激 联律间期20~600ms 常选300ms 电压50~750V 常选200V

  31. 直流电诱发室颤 2、 50Hz猝发刺激诱发室颤S1S1刺激,间期固定为20ms放电时间为手动控制8-10秒 机理:高频刺激可引起心脏强直收缩,诱发室颤。

  32. 直流电脉宽 室颤诱发 直流电诱发室颤 直流电术中诱发室颤是圣犹达公司推出的最新诱发室颤的方法,其成功率高,副作用、合并症少

  33. 直流电诱发室颤 3、直流电诱发室颤 方法 • 高压电极释放直流电 • 电压12V,脉宽2s(0.5~5s) 成功率:>95.5% 优点 • 诱发室颤时间短 • 诱发率高 • 程控简单 • 优于T- shock

  34. 直流电诱发室颤 病例1 患者男,72岁,原发性室颤植入ICD,术中直流电诱发室颤

  35. 直流电诱发室颤 诱发

  36. 测 试 诊断 • QRS波形态学诊断 • AV Branch • MTD/MTF 测试 • 直流电诱发室颤 • 无痛性高压阻抗测试 • Decay Delay 治疗 • 除颤脉冲斜率的个体化 • 真正双极感知系统 • 优化的除颤方式 无痛性高压阻抗测试

  37. 无痛性“高压阻抗”测定 1、有痛性“高压阻抗”测定 目的:测定高压放电时ICD电容器的阻抗 • 太低:可以击穿电容器 • 太高:影响除颤结果 方法 • 除颤shock系统:发放0.2J能量shock,相当于200~300V的高压电能 • 致痛而需麻醉 正常值:30~100Ω 异常时:太低:短路 太高:连接部位阻抗高

  38. 无痛性“高压阻抗”测定 2、无痛性“高压阻抗”测定 目的 • 测定高压放电时ICD电容器的阻抗 • 为调整再脉冲斜率提供基础数据 方法:在起搏除极之间发放12V,能量几乎很少的起搏 脉冲刺激 正常值:30~100Ω 优点: 无痛、不需麻醉 减少放电时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缩短手术时间

  39. 测 试 诊断 • QRS波形态学诊断 • AV Branch • MTD/MTF 测试 • 直流电诱发室颤 • 无痛性高压阻抗测试 • Decay Delay 治疗 • 除颤脉冲斜率的个体化 • 真正双极感知系统 • 优化的除颤方式 Decay Delay

  40. 感知灵敏度自动调整(Decay Delay) 感知灵敏度自动调整(Decay) • 前次R波感知 • 进入R波感知不应期 • 不应期内确定感知到的R波峰值 • 感知不应期结束后,以感知到R波峰值50%为起搏(或以3mv感知开始),然后逐渐以1mv/312ms下降,直到感知灵敏度最大值或感知到下次R波

  41. 感知的峰值 >7 mV 感知的峰值 4 mV 再次感知 固定为3mV起始 3.峰值 50% 1.感知 3mV 2mV 最大感知灵敏度 1mV/312ms 自动调整感知灵敏度示意图 感知不应期 2.感知不应期 感知灵敏度自动调整(Decay Delay)

  42. R-wave T-wave 感知不应期 感知灵敏度自动调整(Decay Delay) 优点 • 这种动态感知灵敏度的变化可减少漏感知和过感知 可能发生的问题 • 在感知灵敏度动态变化中,可能感知到振幅高大或QT延长时的T波,引起双倍对R波计数

  43. Decay Delay 125ms R波检测的新起点 0 ms R-wave T-wave 感知不应期 感知灵敏度自动调整(Decay Delay) 解决T波超感知的方法 • 打开Decay Delay:延迟R波检测的起始时间 • Decay Delay的可程控值: 0,30,60,95,125,190,220ms

  44. 治 疗 诊断 • QRS波形态学诊断 • AV Branch • MTD/MTF 测试 • 直流电诱发室颤 • 无痛性高压阻抗测试 • Decay Delay 治疗 • 除颤脉冲斜率的个体化 • 真正双极感知系统 • 优化的除颤方式 除颤脉冲斜率的个体化

  45. 除颤脉冲斜率的个体化 • 所谓除颤是在几毫秒的时间,释放高压电流到心脏,作用在心肌细胞,作用的总结果决定于释放的高压脉冲的累积作用 • 高压除颤脉冲放电的过程 • 电池放电:几秒钟,升压后临时储存在电容器中 • 电容放电:几毫秒,直接将高压电流经导线释放到心脏 • 电容放电起到直接治疗作用 • 其作用决定于:放电时间、数量、相位、波形。 • 因此,提高ICD作用的研究集中在改进这几个参数

  46. 除颤脉冲斜率的个体化 2、相位 • 双相波优于单相波

  47. 除颤脉冲斜率的个体化 • 第二相波作用 1) 清除未经转复的心肌室颤 2) 超剂量的第一相波造成的损伤,经被第二相波部分逆转

  48. 双相 单相 单相 基础 除颤脉冲斜率的个体化 • 因此,目前所有的ICD均已采用二相波,三相波除颤正在研究中

  49. 除颤脉冲斜率的个体化 3、波形 电容器放电标准形式由高电压逐渐呈指数样衰减,单向时可截成矩形波,其有斜率,斜率是矩形波起始与结束时的电压比,例如斜率为50%,则最后电压是原来电压的50%

  50. 除颤脉冲斜率的个体化 1971年,Schuder认为指数衰减波与非指数衰减波相比除颤阈值下降一半。目前 • 各厂家都生产 有一定斜率的 除颤波形 • 斜率可以在几 个值中间选定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