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464 Views
DONNING & REMOVING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PE) for SARS. CONTROL 感染控制. 感染 傳染因子 交叉感染 感染鏈 傳染病之病變 傳染風險. 感染控制 (續). 感染 – 因傳染因子之入侵及繁殖引起之疾病 傳染因子 – 引致疾病的細菌 傳染性之提高 – 年老及年幼 , 免疫力失調 , 重病及大壓力. 感染控制 ( 續). 避免交叉感染 “ 為免交叉感染, 所有在醫療機構的工作人員都應該 - 小心洗手 .”
E N D
DONNING & REMOVING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 forSARS
CONTROL 感染控制 • 感染 • 傳染因子 • 交叉感染 • 感染鏈 • 傳染病之病變 • 傳染風險
感染控制 (續) • 感染 – 因傳染因子之入侵及繁殖引起之疾病 • 傳染因子– 引致疾病的細菌 • 傳染性之提高 – 年老及年幼 , 免疫力失調 , 重病及大壓力
感染控制 (續) • 避免交叉感染 “為免交叉感染, 所有在醫療機構的工作人員都應該 - 小心洗手.” (Luckman & Sorensen, Basic Nursing, 3rd Edition, p. 506)
感染鏈 易於染病 之宿主 傳染因子 傳染 門戶 儲主 傳染方式 傳染出口
保持個人衛生及健康生活方式 洗手 感染鏈之分解 保持身體之天然防衛功能 - 洗手 用消毒藥水 - 洗手 易於染病 之宿主 傳染因子 傳染 門戶 儲主 傳染方式 傳染出口 溢濺物的處理: 洗手 及個人防護裝備 控制來源: 環境洗手 保持個人衛生及健康生活方式 -洗手 堵塞出口, 所有身體表面都該視為有傳染性 - 洗手
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病 – 感染控制措施帶上及脫掉個人防護裝置程序
帶上個人防護裝置程序 1 洗手 2. 帶上N95口罩 3. 帶上護眼罩 4. 帶上保護帽及鞋套 5. 洗手 6. 穿上隔離衣 7. 帶上手套
配戴N95口罩的正確方法 頭帶分別置於頭頂後及頸後 戴上口罩 1.將手穿過頭帶托著口罩 以雙手按口罩, 使緊貼面部 負壓檢查
脫掉個人防護裝置程序 • 脫掉鞋套(由內而外), 棄掉在垃圾袋內 • 脫掉手套 (由內而外), 棄掉在垃圾袋內 洗手 • 脫掉隔離衣 (由內而外) 洗手 • 脫掉保護帽(由內而外), 棄掉在垃圾袋內 • 脫掉護眼罩 (用皂液及清水清洗, 過淨及置在乾爽地方吹乾後待用) • 脫掉N95口罩; 棄掉在垃圾袋內 • 小心洗手方可離開病房 • 帶上 外科手術用 口罩。
脫掉個人防護裝置程序 (绩) 1 脫掉鞋套(由內而外) 2 脫掉手套 (由內而外)
脫掉個人防護裝置程序 (绩) • 脫掉隔離衣 (由內而外)+洗手
脫掉個人防護裝置程序 (绩) 4. 脫掉保護帽(由內而外), 棄掉在垃圾袋內 5. 脫掉護眼罩 (用皂液及清水清洗, 乾後待用)
脫掉個人防護裝置程序 (绩) 6. 脫掉N95口罩; 棄掉在垃圾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