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603 Views
第十一章 有氧工作能力. 目的:掌握有氧运动的生理学基础 掌握提高有氧运动能力的机制. 第一节 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 一、概述 ( 一 ) 需氧量和摄氧量 1 、需氧量 指人体为了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氧量。 安静时约 250ml/min( 毫升 / 分 ) (或 3.5 ml · kg -1 · min -1 ) 运动时需氧量随运动强度而变化,并受运动持续 时间的影响。运动时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大,每分需氧 量也相应增加。. 2 、摄氧量(吸氧量) 概念:单位时间内,机体摄取并被实际消耗或
E N D
第十一章 有氧工作能力 目的:掌握有氧运动的生理学基础 掌握提高有氧运动能力的机制 第一节 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 一、概述 (一)需氧量和摄氧量 1、需氧量 指人体为了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氧量。 安静时约250ml/min(毫升/分) (或3.5 ml·kg-1·min-1) 运动时需氧量随运动强度而变化,并受运动持续 时间的影响。运动时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大,每分需氧 量也相应增加。
2、摄氧量(吸氧量) 概念:单位时间内,机体摄取并被实际消耗或 利用的氧量称为摄氧量。 安静时:200~300毫升/分(或3.5 ml·kg -1·min-1) 运动时: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每分需氧量成比例 增加,摄氧量能否满足需氧量,取决于运动项目的特 点。 在持续时间短且强度大的运动中以及低强度运动 的开始阶段,摄氧量均不能满足需氧量而出现氧的亏 欠。
运动 项目 强 度 (米/秒) 持续 时间 需氧量/分 (升) 总需 氧量 (升) 运动强度及持续时间与需氧量的关系 短 跑 9.8 10”-20” 40 7-14 中 跑 8.9-6.8 1’-4’ 8.5-25 19-50 长 跑 6.3-5.8 8’-29’ 4.5-6.5 50-150 马拉松 5 >2小时 2-3.5 >500
女<男约10% (二)最大摄氧量及其影响因素 1、最大摄氧量( Vo2max) 1)概念: 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 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 平时,单位时间内所能摄取的氧量。 评定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有氧工作能力:能反映本人的有氧供能的能力。包括最大 吸氧量、维持最大和次大摄氧量的能力。 2)表示方法及参考值 男子 绝对值:3.0-3.5L/min 相对值:50-55ml/kg/min 女子 绝对值:2.0-2.5L/min 相对值:40-45ml/kg/min
2、最大摄氧量的影响因素 1)心脏的泵血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 (1)心脏泵血功能是影响Vo2max主要(中央)机制 吸氧量=HR×SV×动静脉氧差 (2)肌肉利用氧的能力是影响Vo2max外周机制 ①肌组织从血液摄取氧的能力 ②肌肉组织利用氧的能力 慢肌纤维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肌纤维中线粒体数 量多、体积大且氧化酶活性高,肌红蛋白含量也较高。 增加摄氧能力。 2)遗传因素 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训练主要是提高氧化酶活性 及毛细血管的变化。 Vo2max的遗传度为93.5%
3)年龄、性别因素 青春期前,男女差别不大,到12~13岁后差别增大, 且随增大而增大,男性到18~20岁达高峰,保持到30 岁;女性14~16岁达高峰,保持约25岁,随后随年龄增大而下降。(心脏容积、Hb、睾酮等有关)
COVo2max 训练 Vo2max 4)训练的影响 训练可增加心泵功能及骨骼肌对氧的摄取和利用 能力。 SV HRrestHR贮备 ②外周机制 Cap/MF值(ST明显)供血供氧 训练 MF中线粒体酶活性肌细胞利用氧 CO肌细胞利用氧肌细胞内外Po2差摄氧 ①中央机制
(三)氧亏和运动后过量氧耗 1、氧亏 在中等强度开始初期,由于氧运输系统惰性,不 能立刻发挥最大水平,使氧供暂不能满足需要;或剧 烈运动中,即使氧运输系统惰性克服,吸氧量仍不能 满足需氧量而出现氧缺--氧亏。
2、运动后过量氧耗 1)概念: 运动后恢复期内,为偿还运动中氧亏及运动后于 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时消耗的氧量--运 动后过量氧耗
2)运动后过量氧耗的生理基础 包括:ATP、CP的再合成;乳酸的清除和恢复期内 各器官在高水平时的氧耗。 3)运动后过量氧耗的影响因素 (1)体温升高 运动后体温运动后又不能立刻恢复正常代 谢仍较高氧耗 体温升高lºC时,体内的代谢率可增加13%。 (2)儿茶酚胺的影响 剧烈运动儿茶酚胺促进细胞膜上的Na、K 泵活动加强氧耗 (3)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 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膜Na+-K+泵活动氧 耗
(四)乳酸阈与通气阈 1、乳酸阈 1)概念: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负荷的递增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出现急剧增加的那一点(乳酸拐点)称为“乳酸阈” 。通常为 4mmol•L-1(或36mg%) 2)“个体乳酸阈” 个体在渐增负荷中的乳酸拐点 波动范围: 1.4~7.5mmol/L 意义:更能客观和准确地反映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高低
3)乳酸阈的生理机制 (1)运动时肌肉缺氧 大强度运动肌肉缺氧肌糖原酵解乳酸扩散入 血液 (2)需氧量大于机体摄氧量 需氧量大于机体摄氧量糖酵解供能乳酸 (3)肌纤维类型的动用 低强度运动ST动用占优势;大强度运动FT动用占优 势血乳酸 (4)肝脏对乳酸的消除能力降低 运动时,血液重新分布,使肝脏血液减少,从而降 低了肝脏对乳酸的消除 (5)血乳酸浓度也与能量代谢物质的运用有关 运动时血液中游离脂肪酸浓度增加抑制乳酸供能。
4)乳酸阈测定 受试者在渐增负荷运动试验中,连续采集每一级运 动负荷时的血样(一般用耳垂或指尖末梢血)测得其血 乳酸值。 以运动负荷时做功量(W)或运动强度为横坐标,血乳酸浓度为纵坐标作图,将乳酸急剧增加的拐点对应的血乳酸浓度确定为乳酸阈。
5)影响乳酸阈的因素 (1)训练水平 系统有氧耐力训练肌纤维血供酶活性乳酸阈 (2)运动项目 长距离耐力项目乳酸阈 (3)肌纤维类型及酶活性 ST较多或有氧代谢酶活性乳酸阈 (4)性别、年龄 性别:乳酸阈相同时Vo2影响较大 男>女 最大吸氧量无影响 年龄:对儿童少年有一定的影响,但较成年人低。 (5)环境条件 高海拔氧分压低乳酸阈低
2、通气阈 1)概念 在递增运动负荷前段, 吸氧量与通气量呈线性相 关,当达到某强度负荷 时,通气量大于吸氧量时 的拐点“通气阈” 。 2)机理: 由于强度较大时,吸 氧量<需氧量乳酸由 缓冲作用CO2通气量
3、研究乳酸阈、通气阈的意义 1)评定有氧耐力水平 有氧耐力训练后乳酸阈可推迟 VO2max和LT是评定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 前者主要反映心肺功能,后者主要反映骨骼肌的代谢 水平。系统训练对VO2max提高较小,它受遗传因素的 影响较大。系统训练对LT提高较大。显然,乳酸阈值 的提高是评定人体有氧能力增进更有意义的指标 2)制定训练强度 以乳酸阈强度训练时,较长时间内血乳酸浓度不 3)制定康复健身运动处方 有氧训练时没有乳酸的堆积又不易发生过度通 气增加心肺功能防治高血压、肥胖等有效.
Vo2max↗ 二、有氧耐力的生理基础 (一)心肺功能 心室壁厚度变化不大,而收缩力↗ SV 心室容积↗ 心脏 心肌细胞线粒体↗Cap↗→代谢改善→功能↗ HR 耐力训练→HRrest↘HRmax不变→HR贮备↗ 肺容积↗、肺泡通气量↗ 肺 肺泡Cap开放↗ →扩散↗ 肺换气 气体交换面积↗、交换距离↓ 肺泡与肺Cap之间Po2差↗ Margaria(1975年)以Vo2max预测长跑成绩即: M(距离m)=5[Vo2max(ml·kg-1·min-1)-6]T(运动时间)+5Vo2max
(二)骨骼肌特点 甘油三酯贮备量↗ 线粒体↗ ST选择性肥大 有氧代谢酶↗ 肌红蛋白↗ 摄氧↗ Gn↗ Cap↗→氧供↗ 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一般用氧利用率衡量(100ml动脉血流经肌 组织时利用氧的百分比) (三)神经调节能力 ⑴ 神经系统稳定性↗ 皮层能长时间保持(+)(-)有节律交 替,节省神经能量 ⑵ 神经系统协调性↗ 皮层(+)(-)高度集中,各中枢协调性↗ 配合更完善,内脏与运动器官更适应。 心肺功能↗→供氧↗ (四)能量供应特点 绝大部分由有氧供能 ST肥大→有氧代谢酶↗ 脂肪动员加快→供氧↗
第二节 有氧耐力的训练 主要方法有: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模拟训练法和高原 训练法。 一、持续训练 指强度较低、持续时间较长且不间歇地进行训练的方法 (一)原理: 以糖、脂肪有氧供能为主,提高心肺功能 良好影响:能提高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机能稳定性; 改善参与运动有关中枢间的协调关系; 提高心肺功能及VO2max; 引起慢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肌红蛋白也有所增加。 (二)种类 1、变速持续训练 1)概念:强度较低、持续时间较长的变速不间歇训练 2)供能特点:由糖酵解供能和有氧代谢供能。
3)适应情况:越野跑训练,特别是训练初期和比赛前期 2、匀速持续训练 1)慢速持续跑: 速度以50~60% Vo2max 跑120~240min,HR约 120~140次/分, 适应于健身训练 2)中速持续跑: 速度以70~80% Vo2max跑,HR约150~170次/分,相当于马拉松跑 3)快速持续跑: 速度以80~90% Vo2max跑60~90min,HR约170~180次/分, 不宜长时间跑。 二、间歇训练法 1、概念:指在两次练习之间有适当间歇的练习。 2、分类:完全休息间歇训练和不完全休息间歇训练 3、要求:练习的距离、强度及每次练习的间歇时间有严格的规 定
4、特点: ① 完成工作总量大,对机体要求交高 由于对强度、间歇严格要求,未待器官足够恢复便开始 活动,均处在最佳心 率范围; ② 对心肺机能的影响大 在间歇时,运动器官能得到休息,但心肺功能仍处于较 高水平,对其内部 结构、功能、生化有较大影响。 (一)原理 在运动期间心肺及肌肉都达至较高水平,而 在间歇期内,肌肉进入恢复,而心肺还处在较高水平,从而 改善心肺功能。 (二)种类 1、短距离间歇训练 以50~400m距离快速跑,间歇时间为快跑的2~3倍,重复 20~30次
2、中距离间歇训练 以500~1000m距离快速跑,间歇时间为快跑的2~3倍,重 复4~6次 3、长距离间歇训练 以1000~2000m距离快速跑(3~6min),间歇时间与快跑 时间基本相等,重复5~15次 三、低氧环境与运动 (一)低氧环境 1、低压低氧环境:由气压减小,氧浓度也随之减少的环境。 如高原环境 2、常压低氧环境:用分子膜技术将氧过滤造成低浓度,而气 压不变的环境。 (二)低氧训练 1、概念:利用人工低氧环境进行训练以提高运动员体能的训 练方法。
2.高住低训(HiLo living high-training low) 高住低训是让运动员在较高的高度上(2500米)居住,而在 较低的高度(1300米)训练。 作用:能有效地利用高原训练缺氧刺激机体转运氧和利 用氧的优势,又能尽量避免其对机体机能的负面影响,如肌 肉萎缩、训练强度降低以及过度训练的易发生。 2.低住高训(LoHi living low-exercise high) 低住高训是让运动员在较高的高度(2500米)的低氧环境 下训练,而在较低的高度居住。 作用:使机体接受低氧和运动引起的相对缺氧的双重刺 激,增强机体对缺氧 产生强烈缺氧应激反应,提高运动能力。
3.间歇性低氧训练(IHT intermittent hypoxic training) 采用呼吸气体发生器(氧分压有氧训练器)吸入低于正常氧 分压的气体,造成体内适度缺氧,从而导致一系列有利于提 高有氧代谢能力的抗缺氧生理适应,以达到高原训练的目的。 具体方法:给10~12%的低氧刺激5min,然后正常呼吸 5min,接着再给5min低氧刺激循环数次(次数因项目而定)。 作用:提高机体摄取、运输和利用氧的能力。 第三节 有氧耐力的测定法及其评定 一、Vo2max测定法 (一) Vo2max直接测定法 通常在实验室条件下,让受试者在一定的运动器械上进行、 逐级递增负荷运动实验测定其摄氧量。 判定标准: ①心率达180次/分(儿少达200次/分)
②呼吸商(RQ)达到或接近l.15 ③摄氧量随运动强度增加而出现平台或下降 ④受试者已发挥最大力量并无力保持规定的负荷即 达精疲力竭 (二)Vo2max间接测定法 用Vo2max的相对强度所测得值 推算Vo2max的方法 1.Astrand-Ryhming列线图法 1)台阶试验 台阶高度 男子:40厘米 女子:33厘米 登台阶的频率为22.5次/分 总时间是5分钟 记录负荷后第一个10秒的心率。
2)自行车功量计运动测验法 2.回归方程计算法 二、次最大运动负荷的测试 (一)PWC170测试 是指心率在每分钟170次时的身体工作的能力。 Vo2max(L· min-1)=0.00129 ×PWC170+2.0402(男) Vo2max(L· min-1)=0.00112 ×PWC170+2.0943(女) (二)哈佛台阶测试 采用1次/2秒进行蹬踏台阶,进行5分钟的升降运动,通过恢 复期心率数值指数,评价受试者的有氧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