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 夏岳. 概 念. 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正常心脏生理. 心脏予以机械刺激不引起疼痛 心肌缺血缺氧则引起疼痛 影响心肌氧耗因素 心肌张力、心肌收缩强度和心率 “ 心率 × 收缩压 ” 为估计心肌氧耗指标. 正常心脏代谢 ( 1 ). 心肌产能要求大量的氧供 心肌平时对血中氧摄取已近最大 心肌细胞摄取血液氧含量 65 ~ 75 % 其他组织则仅摄取 10 ~ 25 % 氧供需再↑

hector
Download Presentation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 夏岳

  2. 概 念 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3. 正常心脏生理 • 心脏予以机械刺激不引起疼痛 心肌缺血缺氧则引起疼痛 • 影响心肌氧耗因素 • 心肌张力、心肌收缩强度和心率 • “心率×收缩压”为估计心肌氧耗指标

  4. 正常心脏代谢(1) • 心肌产能要求大量的氧供 • 心肌平时对血中氧摄取已近最大 • 心肌细胞摄取血液氧含量65~75% • 其他组织则仅摄取10~25% • 氧供需再↑ • 难从血液中更多地摄取氧 • 依靠增加冠脉血流量来提供

  5. 正常心脏代谢(2) • 正常情况冠状循环有储备力量 血流量可随生理情况而变化 • 剧烈体力活动冠脉适当扩张 血流量可↑到休息时6~7倍 • 缺氧时冠脉扩张,血流量↑4~5倍

  6. 病 因 • 病因尚未完全确定 • 主要危险因素 • 年龄、性别、血脂、血压、吸烟、糖尿病 • 次要危险因素 • 肥胖;从事体力活动少,脑力活动紧张 • 西方的饮食方式;遗传因素;A型性格 • 铬、锰、锌、钒、硒摄入,铅、镉、钴摄入 • 存在缺氧、维生素C缺乏等血管通透性因素

  7. 新的危险因素 • 饮食中缺少抗氧化剂 • 体内铁贮存增多 • 存在胰岛素抵抗 • ACEI基因过度表达 • 血中凝血因子增高 • 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增高

  8. 发病机制 • AS致冠脉狭窄或部分分支闭塞时,其扩张性↓ 血流量↓,且对心肌供血量相对地比较固定 心脏负荷突然↑,心肌氧耗量↑ 冠脉发生痉挛 突然发生循环血流量↓ 严重贫血(携氧量不足) 心绞痛 多数情况下,劳累诱发心绞痛常在同一“心率×收缩压”的水平上发生

  9. 发病机制 • 脂肪浸润学说 • 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学说 • SMC克隆学说 • 损伤反应学说

  10. 动脉粥样硬化不仅仅与血脂有关 少量平滑肌细胞 平滑肌细胞增多 炎症细胞 无炎症细胞 厚的纤维帽 薄的纤维帽 受侵蚀的内皮 完整的内皮 激活的巨噬细胞 泡沫细胞 不稳定斑块 稳定斑块 Adapted from Libby. Circulation. 1995;91:2844-2850

  11. 临床冠脉事件与不稳定斑块的破裂有关 修复 炎症 平滑肌细胞 巨噬细胞/T细胞 斑块不稳定 斑块稳定 Adapted from Weissberg. Atherosclerosis. 1999;147:S3–S10

  12. 不稳定斑块 薄的纤维帽 脂质核

  13. 破裂的斑块 血栓 炎症 细胞 少量平滑肌 细胞 激活的巨噬细胞

  14. 流行病学 • 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 • 多发生在40Y以后 • 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较多 • 在欧美国家本病极为常见 • 美国占人口死亡数1/3~1/2,心脏病死亡数50%~75% • 我国占心脏病死亡数10%~20%,有增多趋势

  15. 分 类 • 依据 • 病变部位、范围、血管阻塞程度 • 心肌供血不足发展速度、范围和程度 • 类别(1979年WHO冠心病分型) • 无症状型 • 心绞痛型 • 心肌梗死型 • 缺血性心肌病型 • 猝死型

  16. 无症状型冠心病 • 称隐匿型冠心病、无症状 • 静息时或负荷试验后有心肌缺血ECG改变 • 病理学检查心肌无明显组织形态改变

  17. 心绞痛型冠心病 • 有发作性胸骨后疼痛 • 一过性心肌供血不足引起 • 病理学 • 心肌无明显组织形态改变或有纤维化

  18. 心肌梗死型冠心病 • 冠脉闭塞致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所致

  19. 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 • 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 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纤维化引起 • 临床表现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类似

  20. 猝死型冠心病 • 原发性心脏骤停而猝然死亡 • 多为缺血心肌局部发生电生理紊乱引起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所致

  2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不稳定型心绞痛 • 急性心肌梗死 • 心源性猝死

  2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 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ST段抬高心梗(STEMI)及非ST段抬高心梗(NSTEMI)。 • 共同的机理为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凝血过程激活,血小板粘附、激活、聚集,形成血栓。血栓可自溶,可反复形成。

  23.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 临床表现的差别主要取决于血管完全闭塞持续的时间,UA持续10~20分钟,NQMI长达1小时,QMI超过1小时。

  24. 心绞痛 • 定义: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25. 发病机理 • 心肌供血减少: 固定狭窄、痉挛、血栓形成。 • 心肌耗氧增加: 常用指标:心率×收缩压

  26. 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 • 至少一支冠脉主支狭窄75%以上(截面积) • 心绞痛发作前 心脏、肺顺应性降低 • 心绞痛发作时 左室收缩、舒张功能降低 心肌电生理异常,心律失常

  27. 临床表现 • 症状:发作性胸痛,其特征: (一)部位: 胸骨后或心前区,范围大, 放射至颈、肩、左臂尺侧等。 (二)性质: 压迫感、紧缩感、烧灼感、闷痛等。

  28. (三)诱因: 体力活动、激动、饱食、寒冷、吸烟等。 (四)持续时间及缓解方式: 持续数分钟, 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 • 体征 常无特殊,可有S4,杂音,BP增高。

  29.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1) • X线:无异常或心脏增大、肺淤血 • 心电图: (一)静息心电图:常正常,可有ST-T改变及心律失常 (二)发作时心电图ST段及T波缺血性改变

  30.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2) (三)心电图负荷试验 • 原理:增加心肌耗氧量诱发心肌缺血 • 方法:活动平板、踏车、二级梯、心房调搏等 • 适应症 • 禁忌症 • 判断标准:出现典型心绞痛或/及典型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

  31.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3) • (四)心电图连续监测(Holter)诊断价值有限。 • 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负荷试验、心功能测定。假阳性率较高。

  32.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4) • 冠状动脉造影: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管腔直径狭窄70-75%以上。左室造影了解舒缩功能。 适应症: (1)明确诊断 (2)判定病情以指导治疗(介入、手术) • 其他:血管内超声,血管内窥镜

  33. 诊断和鉴别诊断 • 症状、易患因素、心肌缺血证据 必要时冠脉造影。 • 排除其他原因的心绞痛 如主动脉瓣疾病、心肌病等。

  34. 心绞痛的分型诊断(1) (一)劳累性心绞痛 1、稳定型 :1~3月内稳定 2、初发型:1月内 3、恶化型:3月内进行性加重

  35. 心绞痛的分型诊断(2) (二)自发性心绞痛 1、卧位型 2、变异型:发作时ST段抬高 3、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 4、梗塞后心绞痛 (三)混合性

  36. 不稳定型心绞痛 • 包括: (1)休息时心绞痛>20分钟 (2)2月内心绞痛恶化 (3)2月内新出现的严重的劳力性心绞痛 (4)梗塞后心绞痛(2~4周内) (5)Prinzmetal angina(变异型心绞痛)

  37. 心绞痛严重程度分级 • I 级:一般活动不受限,很剧烈活动时心 绞痛 • II级: 一般体力活动轻度受限 • III级: 活动明显受限,步行1-2个街区,一层楼即发生心绞痛 • IV级: 一切体力活动甚至休息时均可有心绞痛

  38. 心绞痛的鉴别诊断 (一)心脏神经官能症 (二)急性心肌梗塞 (三)其他疾病的心绞痛 (四)肋间神经痛 (五)其他:消化道疾病、颈椎病、膈疝、带状疱疹、肺及胸膜疾病、胸壁疾病等

  39. 治 疗原则 • 抗心肌缺血:(1)增加血供 (2)减少耗氧 • 预防并发症: 纠正各种冠心病危险因素 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 肝素等抗凝剂 β-受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40. 抗心肌缺血治疗(1) 一、发作时 休息、镇静、镇痛、吸氧、 速效硝酸盐(舌下含化或静滴硝酸甘油) 二、缓解期 (一)硝酸盐制剂:常规使用,常用药物包括消心痛、欣康。

  41. 抗心肌缺血治疗(2) (二)β-受体阻滞剂 • 显著降低心肌耗氧量 • 常用药: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 • 注意事项:小剂量开始,不能突然停药 • 禁忌症:心衰、哮喘、缓慢性心律失常

  42. 抗心肌缺血治疗(3) (三)钙通道阻滞剂 • 扩张冠脉,增加血供,非二氢吡啶类降低耗氧量 • 常用药:维拉帕米、地尔硫卓、波依定 • 注意事项: 避免使用短效二氢吡啶类(硝苯地平)

  43. 抗心肌缺血治疗(4) (四)中医中药:活血化淤法、芳香温通法 (五)外科手术治疗冠状动脉搭手术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CABG) (六)PTCA及其他介入治疗 (七) 其他:低右、高压氧、体外反搏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