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 likes | 1.08k Views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 夏岳. 概 念. 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正常心脏生理. 心脏予以机械刺激不引起疼痛 心肌缺血缺氧则引起疼痛 影响心肌氧耗因素 心肌张力、心肌收缩强度和心率 “ 心率 × 收缩压 ” 为估计心肌氧耗指标. 正常心脏代谢 ( 1 ). 心肌产能要求大量的氧供 心肌平时对血中氧摄取已近最大 心肌细胞摄取血液氧含量 65 ~ 75 % 其他组织则仅摄取 10 ~ 25 % 氧供需再↑
E N D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 夏岳
概 念 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正常心脏生理 • 心脏予以机械刺激不引起疼痛 心肌缺血缺氧则引起疼痛 • 影响心肌氧耗因素 • 心肌张力、心肌收缩强度和心率 • “心率×收缩压”为估计心肌氧耗指标
正常心脏代谢(1) • 心肌产能要求大量的氧供 • 心肌平时对血中氧摄取已近最大 • 心肌细胞摄取血液氧含量65~75% • 其他组织则仅摄取10~25% • 氧供需再↑ • 难从血液中更多地摄取氧 • 依靠增加冠脉血流量来提供
正常心脏代谢(2) • 正常情况冠状循环有储备力量 血流量可随生理情况而变化 • 剧烈体力活动冠脉适当扩张 血流量可↑到休息时6~7倍 • 缺氧时冠脉扩张,血流量↑4~5倍
病 因 • 病因尚未完全确定 • 主要危险因素 • 年龄、性别、血脂、血压、吸烟、糖尿病 • 次要危险因素 • 肥胖;从事体力活动少,脑力活动紧张 • 西方的饮食方式;遗传因素;A型性格 • 铬、锰、锌、钒、硒摄入,铅、镉、钴摄入 • 存在缺氧、维生素C缺乏等血管通透性因素
新的危险因素 • 饮食中缺少抗氧化剂 • 体内铁贮存增多 • 存在胰岛素抵抗 • ACEI基因过度表达 • 血中凝血因子增高 • 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增高
发病机制 • AS致冠脉狭窄或部分分支闭塞时,其扩张性↓ 血流量↓,且对心肌供血量相对地比较固定 心脏负荷突然↑,心肌氧耗量↑ 冠脉发生痉挛 突然发生循环血流量↓ 严重贫血(携氧量不足) 心绞痛 多数情况下,劳累诱发心绞痛常在同一“心率×收缩压”的水平上发生
发病机制 • 脂肪浸润学说 • 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学说 • SMC克隆学说 • 损伤反应学说
动脉粥样硬化不仅仅与血脂有关 少量平滑肌细胞 平滑肌细胞增多 炎症细胞 无炎症细胞 厚的纤维帽 薄的纤维帽 受侵蚀的内皮 完整的内皮 激活的巨噬细胞 泡沫细胞 不稳定斑块 稳定斑块 Adapted from Libby. Circulation. 1995;91:2844-2850
临床冠脉事件与不稳定斑块的破裂有关 修复 炎症 平滑肌细胞 巨噬细胞/T细胞 斑块不稳定 斑块稳定 Adapted from Weissberg. Atherosclerosis. 1999;147:S3–S10
不稳定斑块 薄的纤维帽 脂质核
破裂的斑块 血栓 炎症 细胞 少量平滑肌 细胞 激活的巨噬细胞
流行病学 • 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 • 多发生在40Y以后 • 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较多 • 在欧美国家本病极为常见 • 美国占人口死亡数1/3~1/2,心脏病死亡数50%~75% • 我国占心脏病死亡数10%~20%,有增多趋势
分 类 • 依据 • 病变部位、范围、血管阻塞程度 • 心肌供血不足发展速度、范围和程度 • 类别(1979年WHO冠心病分型) • 无症状型 • 心绞痛型 • 心肌梗死型 • 缺血性心肌病型 • 猝死型
无症状型冠心病 • 称隐匿型冠心病、无症状 • 静息时或负荷试验后有心肌缺血ECG改变 • 病理学检查心肌无明显组织形态改变
心绞痛型冠心病 • 有发作性胸骨后疼痛 • 一过性心肌供血不足引起 • 病理学 • 心肌无明显组织形态改变或有纤维化
心肌梗死型冠心病 • 冠脉闭塞致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所致
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 • 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 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纤维化引起 • 临床表现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类似
猝死型冠心病 • 原发性心脏骤停而猝然死亡 • 多为缺血心肌局部发生电生理紊乱引起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所致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不稳定型心绞痛 • 急性心肌梗死 • 心源性猝死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 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ST段抬高心梗(STEMI)及非ST段抬高心梗(NSTEMI)。 • 共同的机理为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凝血过程激活,血小板粘附、激活、聚集,形成血栓。血栓可自溶,可反复形成。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 临床表现的差别主要取决于血管完全闭塞持续的时间,UA持续10~20分钟,NQMI长达1小时,QMI超过1小时。
心绞痛 • 定义: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发病机理 • 心肌供血减少: 固定狭窄、痉挛、血栓形成。 • 心肌耗氧增加: 常用指标:心率×收缩压
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 • 至少一支冠脉主支狭窄75%以上(截面积) • 心绞痛发作前 心脏、肺顺应性降低 • 心绞痛发作时 左室收缩、舒张功能降低 心肌电生理异常,心律失常
临床表现 • 症状:发作性胸痛,其特征: (一)部位: 胸骨后或心前区,范围大, 放射至颈、肩、左臂尺侧等。 (二)性质: 压迫感、紧缩感、烧灼感、闷痛等。
(三)诱因: 体力活动、激动、饱食、寒冷、吸烟等。 (四)持续时间及缓解方式: 持续数分钟, 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 • 体征 常无特殊,可有S4,杂音,BP增高。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1) • X线:无异常或心脏增大、肺淤血 • 心电图: (一)静息心电图:常正常,可有ST-T改变及心律失常 (二)发作时心电图ST段及T波缺血性改变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2) (三)心电图负荷试验 • 原理:增加心肌耗氧量诱发心肌缺血 • 方法:活动平板、踏车、二级梯、心房调搏等 • 适应症 • 禁忌症 • 判断标准:出现典型心绞痛或/及典型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3) • (四)心电图连续监测(Holter)诊断价值有限。 • 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负荷试验、心功能测定。假阳性率较高。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4) • 冠状动脉造影: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管腔直径狭窄70-75%以上。左室造影了解舒缩功能。 适应症: (1)明确诊断 (2)判定病情以指导治疗(介入、手术) • 其他:血管内超声,血管内窥镜
诊断和鉴别诊断 • 症状、易患因素、心肌缺血证据 必要时冠脉造影。 • 排除其他原因的心绞痛 如主动脉瓣疾病、心肌病等。
心绞痛的分型诊断(1) (一)劳累性心绞痛 1、稳定型 :1~3月内稳定 2、初发型:1月内 3、恶化型:3月内进行性加重
心绞痛的分型诊断(2) (二)自发性心绞痛 1、卧位型 2、变异型:发作时ST段抬高 3、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 4、梗塞后心绞痛 (三)混合性
不稳定型心绞痛 • 包括: (1)休息时心绞痛>20分钟 (2)2月内心绞痛恶化 (3)2月内新出现的严重的劳力性心绞痛 (4)梗塞后心绞痛(2~4周内) (5)Prinzmetal angina(变异型心绞痛)
心绞痛严重程度分级 • I 级:一般活动不受限,很剧烈活动时心 绞痛 • II级: 一般体力活动轻度受限 • III级: 活动明显受限,步行1-2个街区,一层楼即发生心绞痛 • IV级: 一切体力活动甚至休息时均可有心绞痛
心绞痛的鉴别诊断 (一)心脏神经官能症 (二)急性心肌梗塞 (三)其他疾病的心绞痛 (四)肋间神经痛 (五)其他:消化道疾病、颈椎病、膈疝、带状疱疹、肺及胸膜疾病、胸壁疾病等
治 疗原则 • 抗心肌缺血:(1)增加血供 (2)减少耗氧 • 预防并发症: 纠正各种冠心病危险因素 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 肝素等抗凝剂 β-受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抗心肌缺血治疗(1) 一、发作时 休息、镇静、镇痛、吸氧、 速效硝酸盐(舌下含化或静滴硝酸甘油) 二、缓解期 (一)硝酸盐制剂:常规使用,常用药物包括消心痛、欣康。
抗心肌缺血治疗(2) (二)β-受体阻滞剂 • 显著降低心肌耗氧量 • 常用药: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 • 注意事项:小剂量开始,不能突然停药 • 禁忌症:心衰、哮喘、缓慢性心律失常
抗心肌缺血治疗(3) (三)钙通道阻滞剂 • 扩张冠脉,增加血供,非二氢吡啶类降低耗氧量 • 常用药:维拉帕米、地尔硫卓、波依定 • 注意事项: 避免使用短效二氢吡啶类(硝苯地平)
抗心肌缺血治疗(4) (四)中医中药:活血化淤法、芳香温通法 (五)外科手术治疗冠状动脉搭手术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CABG) (六)PTCA及其他介入治疗 (七) 其他:低右、高压氧、体外反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