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 likes | 815 Views
2004 年 8 月 25 日 嘉善县四上科学培训 在魏塘三小. 各位老师,上午好!. —— 吴斌杰. 继续挑战!!! —— 四上 《 科学 》. 《 科学 》 已是第三个学期里了,本学期是 最具挑战意味 的。 为什么这么说?. ○《 科学 》 新课程,我们碰到了各种各样 的问题。. ○ 经过了过去的两个学期的亲身实践,我 们通过共同努力,解决了一些问题,积 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 本学期,需要我们解决来自不同方向的 各种问题。. ○ 我们的科学课需要向纵深发展。. 新的学期 —— 04 秋.
E N D
各位老师,上午好! ——吴斌杰
继续挑战!!!——四上《科学》 • 《科学》已是第三个学期里了,本学期是最具挑战意味的。 • 为什么这么说?
○《科学》新课程,我们碰到了各种各样 的问题。 ○经过了过去的两个学期的亲身实践,我 们通过共同努力,解决了一些问题,积 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本学期,需要我们解决来自不同方向的 各种问题。 ○我们的科学课需要向纵深发展。
新的学期——04秋 • 关注四个词语:经历、获得、加深、增进 • 四个词语的主体是谁?
主体显然是学生: 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 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 加深对科学的理解, 增进科学探究能力。
因此,我们要特别关注: •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信息,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大新目标通过5大单元活动来实现: • 有生命的物体 • 溶解 • 天气 • 磁铁 • 声音
我来说说两个单元: • ——有生命的物体 • ——溶解
先来看看单元的导入语 嗡嗡嗡,一群蜜蜂从我们身边飞过;咯咯咯,母鸡又开始下蛋了;公路上汽车来往穿梭,建筑工地上机器轰鸣……我们生活的世界到处充满了生机。形形色色的物体中,哪些是有生命的,那些是没有生命的呢?让我们来研究几种动物和植物,看看动物和植物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思考 读了以后,我们想到这段文字的意义是 什么? ——对学生? ——对老师? ——对教材?
什么意义? • 调动学生已有的对生命的认识:运动 • 慎重地出现、使用一个重要的词:生命 一个特定的情景作内涵的保证 一些具体、鲜明的事例作生长基础 • “运动”不等于“生命”;“生机”不等于“生命” • 建立“生命”主题下的探究活动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
引发我们思考 •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我们在分析教材的时候,是否要研究学生。 • 既然要研究学生,我们又应该研究些什么?
教材研究中的学习主体研究 • 主体的学习基础 • 主体的学习障碍 • 主体的学习发展需求 • 主体的学习特点 这是分析、研究、认识教材的 一个重要方法、重要角度、重要思路
再来看本单元的活动 • 动物怎样生活(1课时) • 形形色色的动物(1课时) • 植物怎样生存(1课时) • 植物的根和茎(1课时) • 形形色色的植物(1课时) • 动物和植物(1课时) • (共6课时)
思考 • 6课时,三个星期 • 常识:四个学期 • 问题:科学和常识的不同是什么?学生怎样才能建立生命的概念? • 想到的:常识是教概念,掌握概念,科学呢? • 活动过程:搜集事实——丰富经验——概括提升 • 积极促进学生对生命观的发展
第一课时——动物怎样生活 • 两个活动:回顾观察过的动物;观察和查阅资料的内容 • 想到的问题: • 活动一:回顾观察过的动物,上学期观察一种动物(蜗牛)用了一个单元的时间,现在要观察6种(教材安排的,常识里用了两年时间),要在一节课里解决,行吗?学生的基础如何? • 活动二:观察和查阅资料的内容,资料在哪里?农村学校的图书室里有吗?够用吗?
对策 • 没有好的对策 • 笨办法:提前一周时间布置观察任务,指导是必要的:观察什么内容?(画个表,把活动二中的8项内容列入其中)怎样观察?小组怎样分工?怎样向有经验的人了解,告诉学生哪儿能查到资料,尽量收集图片。 • 课堂里的重点是组织学生开展交流:8项交流的内容,教师做适当记录,以便于最后帮助学生归纳小结。最好也要求学生作记录,这样会听得认真些。
一点提示 • 没有多方面的观察,没有足够的资料,第二个活动是没法子开展的,也是无法概括出动物的共同的特点的。 • 要么,回到老路上,老师教给他们。当然,对付考试也管用。这是不可行的。 • 活动的重点不是只记住6类动物的特征,而是学生经历“搜集事实——丰富经验——概括提升”整个过程。
第二课时:形形色色的动物 • 三个部分:分类——陈述理由——找共同点 • 重点:陈述理由 • 难点是什么?整理,即抽象成概念。 • 特点:是经历一个个比较的过程。第一课时的全面细致的观察是这一课时成功的保证。 • 问题:学生说得不对怎么办?如:鸭子和青蛙都能在水里游,是一类。教师要说服学生吗? • 小组分工非常重要,原来负责观察、查阅了解某一类动物的学生负责整理这一类动物的特点。这样做的好处是每一类学生都抓住重点,节约时间。
思考 • 有没有一些动物和这6类动物都不相似的呢? • 蚯蚓和蛇是同一类吗? • 估计学生对动物是非常感兴趣的,当然会提出一些有趣的古怪的问题,我们老师怎么办? • 看来,教师课前的准备是要充分一些的。
第三课时:植物怎样生存 • 分二个部分:海尔蒙的实验;植物的食物是自己制造的。 • 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如何创设好问题情境:植物依靠什么生存?教师应围绕问题引导学生对已知的事实进行思考,做出种种猜测。学生的任何一种猜测都是有价值的。 • 二是引导学生加深对海尔蒙实验的理解:海尔蒙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他是怎样控制变量的?怎样根据事实得出结论?结论是什么?特别是学生从实验中可以深切地体会到科学是如何控制变量的。
三是根据海尔蒙的推测作进一步的推测?(学生的进一步推测可能是五花八门的。)三是根据海尔蒙的推测作进一步的推测?(学生的进一步推测可能是五花八门的。) • 既然要让学生作进一步的推测,那么第二部分用来阅读的材料就不能同时呈现出来,要“藏一藏”,否则会影响学生潜能的发挥。 • 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三方面的思考: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分;植物有呼吸空气的器官(气孔);植物制造养料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
第四课时:植物的根和茎 • 这一课是典型的探究课。先有问题,然后想办法证明。 • 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植物制造养料 所需用的水和土壤中的养分,是怎样进入植物体内的?土壤中的少养料被根吸收后,又是怎样被输送到植物的各个部分去的? • 在设计根的实验时又会生成一些新的问题,如:怎样大小的植物比较好?(能放进试管)用透明的瓶子装可以吗?(水分减少不明显)怎样知道水变少了?怎样知道水确实是被植物吸收了?水会不会不断向空气散发,怎样才能控制使水不向空气中散发?
生成的新问题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有什么意义? • 本学期教师将引导、帮助学生作周密的思考。如对实验中的某些控制问题。 • 在讨论根的其他作用时,引导学生关注根的水土保持作用(植树造林)将也是有意义的。 • 探究茎的作用和探究根的作用是相似的。不同的是,在引导学生想办法显示茎可以把水输送到叶和植物其他部分之前,可引导学生对茎的作用作假设性的解释,这也非常重要的。 • 四年级常识中也有这两个内容,也有类似的实验,那么有什么不同?(只是为说明作用而实验;实验的设计和对问题的解释同样重要,还突出了假设性的解释,综合素养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 那么,本课的问题是什么?
本课的问题在于 • 时间:根和茎的这两项实验都难以在课内完成。 • 如何处理好内容和时间的矛盾? • 方案一:像常识课那样,课前教师准备好。对于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 • 方案二:课堂上进行实验设计,课后让学生实验。学生会自觉地完成吗? • 方案三:?
第五课时:形形色色的植物 • 三个部分:收集有关植物的资料;做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概括植物的共同点。 • 形形色色是什么意思?(了解植物的多样性。)采用什么方法?比较,比较出不同的[多样性]和相同的[共同点]。) • 活动一,学生的起点是什么?对凤仙花的充公认识;足够的有关植物的资料。资料的收集是比较难的。 • 做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关注三点:枝叶怎么罩?不能把盆里的土壤罩进去。过一段时间,多长时间?课内能被完成吗?对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
植物的共同特点 • 学生能想到哪些? • 教师想好了几个? 我还没有想好。
第六课时:动物和植物 • 整合,一个时髦的词,是本课的特点。 • 前面有整合,动物的,也有植物的。 • 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但事实可能并不那么美好。 • 从五个相同的方面和2个不同的方面引导:详见教师用书第17页。 • 突出一个词:温故而知新。要有提升。 • 反思:学生的生命观发展了吗?
第二单元:溶解 •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1课时) • 怎样加快溶解(1课时) • 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1课时) • 分离盐与水的方法(1课时) • 观察更多的溶解现象(1课时) • (共5课时)
2 溶解 也从单元的导入文字 读一读 请思考这段文字的意义 ——对学生 ——对老师 ——对教材
喝一口汤,鲜味中带点咸味。汤里有什么呢? 有人说:汤里有味精,还有盐。 盐不是一粒粒的吗?汤里的盐在哪里?味精在哪里呢? 有人说:盐和味精都溶解在水里了,看不见了。 平时,我们常听到“溶解”这个词,还常把一些物质溶解到水里去。可是,溶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开始溶解单元的观察研究活动吧。
什么意义? • 调动学生已有的对溶解的认识 • 慎重地出现、使用一个重要的词:溶解 一个特定的情景作内涵的保证 一个具体、鲜明的事例作生长基础 • 建立溶解主题下的探究活动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
第一课时: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1、把沙子放在水里,把盐放在水里。观察。 2、搅拌。继续观察比较 3、描述、交流 在现象的观察、描述中,学生和老师将使用一个重要的的词 ——“溶解” 那么,溶解是什么意思呢?不溶解呢?
第一层次的对“溶解”的认识 • 像食盐那样放在水里……——溶解 • 像沙子那样放在水里……——没有溶解 • 已有的认识——学生很容易接受 • 给以明确的肯定——强化已有的认识 • 同时又予以实例性的限制——肯定的只是自发认识中的正确部分
这一层次的“溶解”的认识—— • 可以说是学生们的自发认识 • 一个非教育环境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认识 • 这是一个模糊的意义不大的认识 概念的内涵? 概念的外延? • 一个有待发展的认识
活动二 面粉(沙、盐) 1、把面粉放在水里,观察! 与沙+水比较 与盐+水比较 请问:更像前者还是后者? 2、然后搅拌。观察! 与沙+水比较 与盐+水比较 请问:更像前者还是后者?
看起来—— • 以我们的肉眼观察比较—— 面粉不像沙那样沉在水底,而像盐那样“分散”到水中了…… 看起来:面粉+水 更接近于 食盐+水 变成很小很小的微粒,均匀地…… 在没有教育背景的情况下,对面粉是否溶解的问题就犯难了,出错了
如果我们进一步观察比较呢? • 过滤—— “面粉+水” “沙子+水” “盐+水” 过滤后观察比较:“谁”跟“谁”接近? • 沉淀—— “面粉+水” “沙子+水” “盐+水” 沉淀后观察比较:“谁”跟“谁”接近?
二个层次的对“溶解”的认识 一、像盐那样……像沙子那样…… 二、像盐那样……,放多久都不会沉淀,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的…… 像沙子、面粉那样……,过段时间就会沉淀的,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的……
不只是对“溶解”的认识的发展 • 对“很小、很小”的认识,对微粒的认识,对重力的认识,对物质的认识,对分子的认识,对分子运动的认识,对时间的认识,对认识方法的认识,对科学…… • 认识发展的由表及里的过程经历 • 由静止的观察向发展、变化的观察推进的经历 • ……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 活动一 沙子 盐 • 活动二 面粉 (沙子、盐) • 活动三 高锰酸钾 砂糖 • 活动四 整理、联系和拓展(表格)
活动三 高锰酸钾、砂糖 • 把几小粒高锰酸钾投入一杯水中 把几小粒砂糖投入另一杯水中 观察、描述水、高锰酸钾、砂糖的变化 • 用筷子轻轻搅动一下水,继续观察并描述水、高锰酸钾、砂糖的变化 • 活动三有什么意义?
通常情况下—— • 学生们对高锰酸钾投入水中后出现的现象十分感兴趣。 • ——啊!一条条的紫红色的下垂的彩带,就像节日的焰火,绽放在杯中,慢慢地慢慢地把整个“天空”染成紫色。 • 老师们大抵也会满足在孩子们的兴奋状态和一般的视觉层面的描述上。
如果我们细细想一想—— • 我们的学生在这样的观察活动中需要得到什么样的指导呢? 观察描述水、高锰酸钾、砂糖的变化
我们可以这样指导—— • 高锰酸钾+水 1、高锰酸钾的变化 2、水的变化 • 砂糖+水 1、砂糖的变化 2、水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