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 likes | 681 Views
连翘 FructusForsythiae 本品为木犀科植物连翘 Forsythia-suspensa (Thunb.) Vahl 的干燥果实。 主产于山西、河南、陕西。 果实初熟尚带绿色时采收,习称 “ 青翘 ” ; 熟透后采收的习称 “ 老翘 ” 。. 连翘. 果实长卵形至卵形 。 表面有纵皱纹及凸起的小斑点,两侧有纵沟。 “ 青翘 ” 多不开裂,表面绿褐色,凸起的灰白色小斑点较少;质硬;种子多数,一侧有翅。 “ 老翘 ’’ 常自顶端开裂或裂成两瓣,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内表面浅棕黄色,平滑,具一纵隔,质脆;种子多已脱落。. 连翘性状.
E N D
连翘 FructusForsythiae • 本品为木犀科植物连翘Forsythia-suspensa (Thunb.) Vahl 的干燥果实。 • 主产于山西、河南、陕西。 • 果实初熟尚带绿色时采收,习称“青翘”; • 熟透后采收的习称“老翘”。
果实长卵形至卵形。表面有纵皱纹及凸起的小斑点,两侧有纵沟。果实长卵形至卵形。表面有纵皱纹及凸起的小斑点,两侧有纵沟。 • “青翘”多不开裂,表面绿褐色,凸起的灰白色小斑点较少;质硬;种子多数,一侧有翅。 • “老翘’’常自顶端开裂或裂成两瓣,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内表面浅棕黄色,平滑,具一纵隔,质脆;种子多已脱落。
含连翘苷、连翘苷元、连翘酯苷A、B、C、D和E、牛蒡子苷、熊果酸、齐墩果酸等。含连翘苷、连翘苷元、连翘酯苷A、B、C、D和E、牛蒡子苷、熊果酸、齐墩果酸等。 • 药理实验表明: • 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 其注射液有强心及升压作用; • 有镇吐、解热、抗炎以及保护肝脏作用。
性微寒、味苦。 •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 用于治疗外伤风热、咽喉肿痛、痈肿疮疖、瘰疬等病症。 • 用量6~15g。
马钱科 Logamaceae • [概述] • 灌木、乔木或藤本、草本。 • 单叶对生,少互生或轮生。 • 花两性,辐射对称,成聚伞、总状、头状或穗状花序;花萼、花冠4~5裂;雄蕊与花冠裂片同数互生;子房上位;花柱单生,2裂。 • 蒴果、浆果或核果。
本科植物大多有毒,主要化学成分有: • 吲哚类生物碱,如番木鳖碱(strychnine)、马钱子碱(brucine)、钩吻碱(gelsemine)等; • 黄酮类,如密蒙花苷(linarin)、醉鱼草苷(baddleoside); • 环烯醚萜苷类苦味成分,如番木鳖苷(loganin)等。
[重要药用属及植物] • 马钱属(Strychnos) :马钱(番木鳖)、长籽马钱(云南马钱、皮氏马钱); • 醉鱼草属(Buddleja) :密蒙花、醉鱼草 ; • 还有:钩吻(断肠草)等。
马钱子 Semen Strychni • [来源]本品为马钱科植物马钱Strychnos nuxvomicaL.的干燥成熟种子。 • [植物形态] • 常绿乔木。 • 叶对生, • 具柄;
叶片革质,广卵形,全缘,主脉5条;聚伞花序顶生;花小白色,花萼5裂;叶片革质,广卵形,全缘,主脉5条;聚伞花序顶生;花小白色,花萼5裂; • 花冠筒状,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的喉部;子房上位,花柱长与花冠相近,柱头2裂。 • 浆果球形,成熟时橙色,表面光滑。种子3~5粒,钮扣状,密被银色茸毛,种柄生于一面的中央。
[采制] • 9~10月摘取成熟果实,取出种子,洗净附着的果肉,晒干。 • [产地] • 主产于印度、越南、缅甸、泰国、斯里兰卡。 • 多进口,销全国各地。
[性状] • 呈钮扣状扁圆形,常一面隆起,一面微凹;表面密被灰棕色或灰绿色,丝状茸毛,由中央向四周呈辐射状射出。 • 边缘稍隆起,底面中央有圆点状突起的种脐,种脐与珠孔间隐约见一隆起线。
质坚硬,沿边缘剖开,平行剖面可见淡黄白色胚乳,角质状,中央部分有大而扁平的空腔,近珠孔处有心形子叶2枚,掌状脉5~6条及短小胚根。质坚硬,沿边缘剖开,平行剖面可见淡黄白色胚乳,角质状,中央部分有大而扁平的空腔,近珠孔处有心形子叶2枚,掌状脉5~6条及短小胚根。 • 味极苦。
[显微特征]粉末 灰黄色 • ①非腺毛单细胞,基部膨大似石细胞状,壁极厚,多碎断,木化。。 • ②胚乳细胞多角形,壁较厚,隐约可见极细密的孔沟,内含脂肪油、糊粉粒。
[化学成分] • 主含吲哚类生物碱,总碱含量约3%~5%,其中主要为番木鳖碱(士的宁)含量约1.23%,为主要活性成分; • 马钱子碱含量约1.55%,并含多种微量生物碱,如异番木鳖碱等。 • 此外尚含番木鳖苷、绿原酸、脂肪油、蛋白质等。
[理化鉴定] • (1)番木鳖碱反应 取本品干燥种子的胚乳作切片,加1%钒酸铵硫酸溶液l滴,胚乳显蓝紫色。 • (2)马钱子碱反应 取胚乳切片,加浓硝酸1滴,即显橙红色。
(3)薄层色谱 ⑴ 马钱子碱 ⑵ 番木鳖碱 ⑶ 马钱子(对照药材) ⑷ 云南马钱(对照药材) ⑸ 马钱子(商品) ⑹ 制马钱
[药理作用] • ①中枢兴奋作用:番木鳖碱对整个中枢神经都有兴奋作用。 • ②助消化作用:番木鳖碱具强烈苦味,可刺激味觉感觉器反射性增强胃液分泌,促进消化机能与食欲。 • ③马钱子碱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④马钱子碱对小鼠有明显的镇咳作用。 • ⑤番木鳖碱与马钱子碱均有毒性,成人一次服5~10mg的番木鳖碱可致中毒,30mg可致死亡,死亡原因是由于强直性惊厥反复发作造成衰竭与窒息。
[功效] • 性温、味苦;有大毒。 • 通络止痛,散结消肿。 • 用于治疗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打损伤、痈疽肿痛、小儿麻痹、类风湿性关节痛等病症。 • 用量0.3~0.6g,炮制后入丸散用。 • 不宜生用,多服久服;孕妇禁用。
龙胆科 Gentianaceae • [概述] • 草本。单叶对生,全缘,无托叶。 • 花两性,辐射对称,聚伞花序;花冠漏斗状、辐状或管状,常4~5裂,多旋转状排列; • 子房上位,常2心皮合生成1室,侧膜胎座,胚珠多数。 • 蒴果2瓣裂。
本科的特征性化学成分为裂环烯醚萜苷等成分。本科的特征性化学成分为裂环烯醚萜苷等成分。 • 如龙胆苦苷、獐牙菜苷、当药苦苷,为龙胆科的苦味成分,具抗菌消炎、促进胃液分泌等作用。 • 龙胆汕酮、当药汕酮有抗结核及利胆作用。 • 还含生物碱,如龙胆碱能镇静和抗过敏。
[重要药用属及植物] • 龙胆属(Gentiana) :龙胆、秦艽、条叶龙胆、三花龙胆等。 • 本科重要的植物还有:青叶胆、当药等。
龙胆 Radix Gentianae • [来源]本品为龙胆科植物 • 龙胆Gentiana scabra Bunge、 • 条叶龙胆G. manshurica Kitag、 • 三花龙胆G. triflora Pall. • 坚龙胆G. rigescens Franch.的干燥根及根茎。 • 前三种习称“龙胆”,后一种习称“坚龙胆”。
条叶龙胆 三花龙胆
[植物形态]龙胆 • 多年生草本;根细长,簇生。 • 茎直立,略具四棱角。 • 叶对生,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全缘。 • 花数朵簇生于茎顶及上部叶腋;花萼钟形;花冠蓝紫色,钟状,5裂;雄蕊5;子房上位,柱头短,2裂。 • 蒴果卵圆形,有柄。
[采制] • 春、秋二季采挖,洗净,干燥。 • [产地] • 主产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习称“关龙胆”,产量大,销全国。 • 产于江苏、浙江、安徽的条叶龙胆,称“苏龙胆”,产量小。 • 产于四川、云南、贵州的坚龙胆,习称“川龙胆”。
[性状] • 根茎呈不规则块状,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皱缩,有横纹,上端具茎痕或残留茎基,周围和下面丛生多数细长的根。 • 根细长圆柱形,稍扭曲;表面灰黄色或黄棕色,上部有横皱纹,下部较细,有纵皱纹及侧根痕。
根茎质坚韧,不易折断;根质脆,断面略平坦,皮部黄白或浅黄棕色,木部色较浅。气微,味极苦。根茎质坚韧,不易折断;根质脆,断面略平坦,皮部黄白或浅黄棕色,木部色较浅。气微,味极苦。 • 龙胆的根通常20余条;三花龙胆的根约15条;条叶龙胆少于10条。 • 坚龙胆根茎短,疏生细长的根;根黄棕色或红棕色。表面无横皱纹,外皮膜质,易脱落,木部黄白色,易与皮部分离。
[显微特征] 龙胆根横切面 • 表皮细胞有时残存。皮层窄,外皮层细胞类方形,壁稍厚,木栓化。 • 韧皮部宽阔,有裂隙;形成层不连成环;木质部导管3~10个群束,有的导管成“V”形排列,木质部射线较宽;髓部明显。 • 薄壁细胞含细小草酸钙针晶。
粉末 淡黄棕色 • ①外皮层细胞表面观类纺锤形。每细胞由1~14横壁分隔成2~15个扁方形的小细胞,每个小细胞又由纵壁分隔为二。 • ②内皮层细胞表面观类长方形或类方形,甚大,每个细胞由1~17纵壁分隔成2~18个小细胞,小细胞又常由横壁分隔2~5。
③草酸钙针晶不规则散在薄壁细胞中或充塞于细胞一角。③草酸钙针晶不规则散在薄壁细胞中或充塞于细胞一角。 • 尚可见网纹、梯纹导管及石细胞(根茎)。
[化学成分] • 龙胆含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獐牙菜苷等,尚含裂环烯醚萜苷类、龙胆苦苷四乙酰化物等化合物。 • 龙胆苦苷的含量:龙胆的根与根茎约4.08%;条叶龙胆约5.33%;三花龙胆约3.66%;坚龙胆约5.01%。
[药理作用] • ①龙胆水提物与龙胆苦苷对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②龙胆煎剂对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 ③龙胆或龙胆苦苷能促进胃液和胃酸分泌;显著增加胆汁分泌量。 • ④獐牙菜苦苷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具镇静与镇痛等作用。
[功效] • 性寒,味,苦。 •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 用于治疗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口苦、目赤、耳聋、胁痛、惊风抽搐等病症。 • 用量3~6g。
萝藦科 Asckpiadaceae • [概述] • 藤本、草本或灌木,具乳汁。 • 单叶对生,全缘,叶柄顶端常具丛生的腺体。 • 花两性,辐射对称,5基数;花冠辐状或坛状,裂片旋转状排列,常具副花冠,为5枚裂片或鳞片组成;雄蕊5,与雌蕊合生成合蕊柱;
花丝合生成具蜜腺的筒,将雌蕊包围着,称合蕊冠;花粉粒常聚合成花粉块;子房上位,2心皮,离生;花柱2,顶部合生。花丝合生成具蜜腺的筒,将雌蕊包围着,称合蕊冠;花粉粒常聚合成花粉块;子房上位,2心皮,离生;花柱2,顶部合生。 • 蓇葖果双生,或因一个不育而单生。 • 种子多数,顶端具白色丝状毛。
本科特征与夹竹桃科主要区别是: • 本科具花粉块和合蕊柱; • 叶片基部与叶柄连接处有丛生的腺体,夹竹桃科的腺体在叶腋内或叶腋间。
本科化学成分多样: • 有强心苷:如杠柳毒苷、马利筋苷、牛角瓜苷。 • 苦味甾体脂苷:其水解后的苷元为萝蘑苷元、肉珊瑚苷元。 • 皂苷:如杠柳苷。 • 生物碱:如娃儿藤碱。 • 酚性成分:如牡丹酚等。
[重要药用属及植物] • 鹅绒藤属(Cynanchum) :白薇、蔓生白薇、柳叶白前、芫花叶白前、徐长卿、白首乌等。 • 杠柳属(Periploca):杠柳 • 萝藦属(Metaplexis):萝藦
香加皮 Cortex periplocae Radicis • 本品为萝藦科植物杠柳periploca sepium Bunge的干燥根皮。 • 主产于山西、河北、河南等省。 • 卷筒状或槽状,少数呈不规则块片状。
外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栓皮松软常呈鳞片状,易剥落;内表面淡黄色或淡黄棕色,较平滑。外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栓皮松软常呈鳞片状,易剥落;内表面淡黄色或淡黄棕色,较平滑。 • 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黄白色。 • 有特异香气,味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