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843 Views
第 7 章 台灣貿易史. 7.1 明朝時期( 1624 年之前) 7.2 荷蘭時期( 1624~1662 年) 7.3 明鄭時期( 1662~1683 年) 7.4 清朝鎖國時期( 1683~1858 年) 7.5 清朝開國時期( 1858~1895 年) 7.6 日本時期( 1895~1945 年) 7.7 戰後時期( 1945 年迄今) 7.8 台灣的貿易與比較利益. 7.1 明鄭時期( 1624 年之前). 明朝自鄭和下西洋以後,對國際貿易不熱衷,後來更實行鎖國政策,限制一般民眾出海 , 只針對有邦交國家實施限制性的「朝貢貿易」 。
E N D
第7章 台灣貿易史 • 7.1 明朝時期(1624年之前) • 7.2 荷蘭時期(1624~1662年) • 7.3 明鄭時期(1662~1683年) • 7.4 清朝鎖國時期(1683~1858年) • 7.5 清朝開國時期(1858~1895年) • 7.6 日本時期(1895~1945年) • 7.7 戰後時期(1945年迄今) • 7.8 台灣的貿易與比較利益 國際貿易理論
7.1 明鄭時期(1624年之前) • 明朝自鄭和下西洋以後,對國際貿易不熱衷,後來更實行鎖國政策,限制一般民眾出海,只針對有邦交國家實施限制性的「朝貢貿易」。 • 鎖國之下,貿易的潛在利益鼓勵非法貿易。 • 生絲和絲綢是中國明顯具有比較利益的商品。 • 鎖國下的中國海盜和日本的倭寇壟斷貿易的利益。 • 台灣是明朝「化外之地」,因此成為非法貿易的據點。 國際貿易理論
7.2 荷蘭時期(1624~1662年) • 荷蘭人在1622年佔領澎湖,作為東亞貿易的據點,但為明朝政府所不容。 • 在商人李旦的安排下,荷蘭人於1624年進駐安平港,建立熱蘭遮城(Zeelandia)(今安平古堡),做為東亞貿易的據點(具倉儲及轉運功能)。 • 荷蘭人自中國進口絲綢,自日本進口瓷器、白銀,自南洋進口香料,在安平進行轉運及分銷。 • 鄭芝龍(海盜)是荷蘭人對中國貿易的中介渠道;鄭芝龍擁有龐大的船隊,作為貿易安全的保障。對非旗下貿易船,課徵進出口稅 國際貿易理論
7.2 荷蘭時期(1624~1662年) • 荷蘭人在據台期間也開發台灣本土的貿易財,包括鹿皮(輸出日本)和蔗糖(輸出日本、波斯、歐洲)。 • 西班牙人在1626年占領雞籠(今基隆),1629年占領淡水,築聖多明哥城(今紅毛城),但於1642年遭荷蘭人逐出北台灣。 國際貿易理論
7.3 明鄭時期(1662~1683年) • 1662年鄭成功進攻安平,將荷蘭人逐出台灣;鄭氏父子治台共22年。 • 清政府為圍堵鄭成功,強令中國沿海地區居民內遷,並禁止和鄭氏貿易。 • 鄭成功利用走私貿易,壟斷中國絲綢的出口,並且利用和日本、南洋、歐洲的貿易利益,支持軍費支出。 • 鄭成功於1664年和英國簽約,准許英國商人在安平及廈門進行貿易。 • 清朝鎖國政策,使得台灣成為日本與外商取得中國產品的唯一管道,也促成鄭成功得以維持其在中國海上貿易的霸主地位。 國際貿易理論
7.4 清朝鎖國時期(1683~1858年) • 清廷攻占台灣後,取消海禁,准許部分沿海港口對外貿易,南京與寧波成為對日貿易主要口岸,廈門和廣州則成為中國對東南亞出口的門戶。台灣地位式微。(仍不准外國商船到中國口岸貿易) • 1685年清朝政府准許安平和廈門對口通航,但對貿易的商品嚴格限制,而且進口的船隻均需納稅。 • 清政府對移民到台灣者初期採許可制度(避免成為罪犯聚集地),而且只准男性移民,不准女性移民,到乾隆之後才逐漸放寬。 • 1784年清政府開放鹿港和蚶江對口通航;1792年開放八里坌(今八里)和福州及蚶江通航。開放政策使鹿港和艋舺(今萬華)成為貿易大城市。 國際貿易理論
7.5 清朝開國時期(1858~1895年) • 1842年清朝政府於鴉片戰爭後和英國簽訂南京條約開放五口通商。 • 1858年清朝政府於英法聯軍後簽訂「天津條約」,開放安平港對外貿易;1860年的「北京條約」再開放淡水港對外貿易。1863年清朝追加開放打狗(高雄)及雞籠(基隆)港對外貿易。 • 台灣開放對外貿易後出現兩項明顯具有比較利益的商品:茶葉及樟腦。 國際貿易理論
7.5 清朝開國時期(1858~1895年) • 茶葉:最早由英國人John Dodd發掘,1867年首次輸往澳門,1869年輸往美國。其後茶葉出口日盛,烏龍茶輸往美國,包種茶輸往南洋;美國市場占茶葉出口90%。 • 樟腦:作為賽璐璐(Celluloid)的原料,在1890年後大量出口。清政府多次將樟腦列為「公賣」事業,但難以抵抗外國廠商的貿易利益而被迫取消。 • 糖:在鎖國時代仍輸往中國大陸,1860年淡水開港後外銷擴及澳洲、西歐、北美、南美等地,但仍以輸中國大陸為主。 國際貿易理論
7.6 日本時期(1895~1945年) • 1895年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日本據台後,引進資本、技術,農業(糖)有長足發展,產業則與日本分工。 • 改變台灣的關稅制度,取消出口稅;但米(蓬萊米)、糖輸往日本仍有「出港稅」。 • 日治時期的出口品中,輸日本者以糖和米為主,輸出到日本以外者以茶及樟腦為主。 • 日治時期的台灣貿易有三個特徵: • 出口依存度高; • 貿易長期處於順差; • 出口產品集中度高。 國際貿易理論
7.6 日本時期(1895~1945年) • 進出口依存度 ─ 如表5.1所示,出口依存度由1902年的24.5%提高到1935年的51.5%;進口依存度也同時提高。這個比率和台灣戰後的進出口依存度接近。 國際貿易理論
7.6 日本時期(1895~1945年) • 產品集中度:初期以茶最重要(占出口一半以上),後期則以糖為最重要。 國際貿易理論
7.7 戰後時期(1945年迄今) •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台灣歸入中華民國版圖 • 1950年代台灣的主要出口品以糖、米為主,後期鳳梨及洋菇(1950才引入)罐頭漸露頭角。 • 1958年政府改變貿易政策,由「進口替代」政策改為「出口擴張」政策,此後紡織品漸漸成為出口主力。 • 1960年代中期以後外商在台投資電子加工業,電子產品漸漸成為出口的主力。 • 除紡織及電子產業外,一般的勞力密集產品如玩具、運動器材、腳踏車、塑膠加工品、五金等均為1970年代出口的重要商品。 國際貿易理論
7.7 戰後時期(1945年迄今) • 1980年代是電子產出出口的黃金時期,但電視機、雜貨等製造品的國際競爭力衰退;資訊產品興起。 國際貿易理論
7.8 台灣的貿易與比較利益 • 由表7.3大體可看出台灣的比較利益由農產品→紡織品→電子產品 • 按照李嘉圖模型:台灣早期在農產品(米、糖)的比較利益是源自天然條件(陽光、土地、水的優勢);但當台灣學到紡織的技術後,相對優勢改變,紡織品成為主要出口品;此後台灣又學到新的技術,相對優勢又轉移到電子產品上。 • 按照Heckscher-Ohlin模型:相對優勢的改變主要是由於資本的累積。在資本十分貧乏的時代,台灣生產最勞力密集的產品,也就是農產品;當台灣有一些資本後,資本和勞動力比例上升,相對優勢乃逐漸朝資本密集度較高的產品移動,首先是紡織品,然後是電子產品。1990年代後則是資本密集度甚高的半導體產品。 國際貿易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