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k likes | 2.1k Views
国学教材 《 论语 》 使用说明. 沈阳培训 2012 年 8 月 12 日 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 苏金良. 发刊词:简简单单学国学. 1. 背下来比什么都强。 2. 我们再也会不去了。 3. 别想一口吃个胖子。 4. 不能求全责备。 5. 慎用量化指标。 6. 国学是面反光镜。 我们虽然再也会不去了,但我们必须要知道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中间是怎么变的,最终的归宿在东方。 崖山之后,再无东方。. 一、孔子其人. 1. 司马迁 《 史记 • 孔子世家 》 2. 熊赐履 《 学统 》 3. 井上靖 《 孔子 》 4. 唐 • 吴道子孔子画像
E N D
国学教材《论语》使用说明 沈阳培训 2012年8月12日 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 苏金良
发刊词:简简单单学国学 • 1.背下来比什么都强。 • 2.我们再也会不去了。 • 3.别想一口吃个胖子。 • 4.不能求全责备。 • 5.慎用量化指标。 • 6.国学是面反光镜。 • 我们虽然再也会不去了,但我们必须要知道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中间是怎么变的,最终的归宿在东方。崖山之后,再无东方。
一、孔子其人 • 1.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 2.熊赐履《学统》 • 3.井上靖《孔子》 • 4.唐•吴道子孔子画像 • 5.孔子杏坛讲学图
一、孔子其人 •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 圩(wéi)顶:头顶凹陷。
一、孔子其人 • 孔子(公元前551一前479)儒家学派创始人。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乱迁居鲁国。父叔梁纥有勇力,以军功封于陬邑。母颜氏,名徵在。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三岁丧父,家道中落,随母移居曲阜阙里。因少时贫贱,学会不少技艺。孔子自谓年“十有五而志于学”,早年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博学好礼,为乡人称道。孔子学无常师,传说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一、孔子其人 • 孔子三十而立,从事社会活动,同时创办私学,聚徒讲学,以《诗》、《书》礼、乐为教,从而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开创了学术自由的风气,对文化在民间的传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人,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最著名的有颜渊、子路、子贡、子夏、曾参等人。
一、孔子其人 • 孔子年五十而知天命,开始走上从政之路,由中都宰升任司空、大司寇,行摄相事。因与执政季氏不合,自知在鲁国难以施展政治抱负,于鲁定公十三年(前497)率领一些弟子离鲁,周游卫、陈、曹、宋、郑、蔡、楚等国,途中备尝艰辛,但都遭到冷遇,终不见用。
一、孔子其人 • 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孔子在漂泊十四年后,返回鲁国,从事教育和文献整理,删《诗》、《书》,定礼乐,系《周易》,修《春秋》,以传先王之道。鲁哀公十六年,孔子病逝,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
一、孔子其人 •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háng)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qí)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德牟天地,道冠古今 删述六经,垂宪万世 至圣先师 一、孔子其人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侍老师闲坐。 暮春者,春服既成。童子五六人,冠者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孔子的教育理想 一、孔子其人
一、孔子其人 •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经其终生倡导和历代儒家的发展,使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德治主义,他执著地倡导德化社会与德化人生。德化社会的最高标准是“礼”,德化人生的最高价值是“仁”。
一、孔子其人 • 孔圣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同时精通易经,《十翼》所作者,孔子是中国古代突破对自然山水宗教式态度的第一人,我爱大自然更爱自然山水,大自然包涵灾难、地震、龙卷风、恐龙的灭绝等,而自然山水是永存的好风水,提出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的著名美学命题。
一、孔子其人 • 熊赐履《学统》:孔子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可谓至圣矣!要其所以为学与所以为教,不过曰求仁而已。仁者,善之长也,仁无不包,故曰一贯;又性之德也,故又曰明善。善即性也,性即仁也,仁即性也,性即善也。斯理也,存之为仁义礼智之性,发之为爱宜恭别之情,措诸身为恭从明聪睿之则,行诸世为亲义序别信之伦。其事礼乐政教,其言易象诗书,其世虞夏商周,其人士农工贾。不越民彝物则之常,直造神圣功化之极。放之则弥于六合而非有余,卷之则不盈寸掬而非不足。微而一尘一息之无间,大而霄壤翕闲之无穷,推而广之,约而操之,皆是物也。是物者何也?曰仁也,即善也。
一、孔子其人 • 孔子之集大成:孔子乃叙《书》、删《诗》、定《礼》、正《乐》,以明先王之道;翼《易》,以阐阴阳性命之旨;然后六艺备,经教成。
一、孔子其人 • 子六十九岁,子伯鱼卒,孙伋生。明年,颜渊卒,孔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又明年,孔子年七十一矣。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曰鉏(chú )商,获兽,以为不祥,弃之。孔子往观之,曰:“麟也。胡为乎来哉!”反袂拭涕曰:“吾道穷矣!”乃因鲁史作《春秋》,上自隐公元年,下迄哀公十四年,凡十二公,二百四十年。其事核,其词约,其指博,笔则笔,削则削,游、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孔子曰:“知我者,其为《春秋》乎!罪我者,其为《春秋》乎!”自《春秋》成而天下之乱臣贼子惧焉。
一、孔子其人 • 孟子曰:“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
一、孔子其人 •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周室衰微,礼崩乐坏,一些诸侯大国的势力日益强大,甚至出现了“陪臣执国命”的现象,礼乐征伐,不再出自天子,而是出自诸侯之手。孔子晚年,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将开始。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彻底动摇,天下大乱,冠履倒置,战争不息,弱肉强食。 • 于是时,仕出现,登上政治舞台,为私学提供了基础。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
一、孔子其人 • 春秋之前是神权时代,君权神授。春秋末年,神秘的天道遭到怀疑,新学兴起,百家争鸣,人本主义渐渐兴起,士阶层已经形成,由官府垄断学术的局面被打破,私人开门讲学,平民也能得到接受教育的权利。当时社会正处于重大的变革时期,出现了一些具有开明思想和改革意识的思想家、政治家,如齐国的管仲、晏婴,郑国的子产等。
一、孔子其人 • 孔子推崇管仲,服膺子产,在鲁国从政期,也曾积极倡导变革。鲁国为周公之封邑,由于这种特殊的政治背景,礼乐制度一直保存完好。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吴公子季札来聘,欣赏周乐,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晋韩宣子来聘,观所藏典籍,以为“周礼尽在鲁矣”。这对孔子保存、研究和发扬周礼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孔子其人 • 井上靖是20世纪日本文坛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以中国历史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其中《孔子》便是作者经过二十余年的酝酿,创作出来的最后一部文学巨著。早在1966年。井上靖在与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座谈时,便流露出了想以孔子和《论语》为题材创作的想法,在1984年国际笔会第四十七届大会期间,井上靖与中国作家巴金谈话时也谈到了他正在创作的《孔子》的主题:“孔子认为,只要相信人类。总有一天会建立起和平的 想的社会。这就是我现在所想的,要写的。”“我是想从一个人的角度来写孔子,这也是我的小说的一个主题。”(非暴力不合作的鼻祖,子不语怪力乱神)
二、《论语》其书 • 1.今文 • 2.古文 • 3.鲁论 • 4.齐论 • 5.二十章篇名,撮其首句前两字定为篇名,别无深意,但可有意说之。学而第一,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
二、《论语》其书 • 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论”是论说撰写,“语”是孔子之言,《论语》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汇编,为研究孔子思想最重要的资料。 • 《汉书·艺文志》载:“《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缉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二、《论语》其书 • 《论语》成书,大约在战国初期。流传至西汉,有今文本《鲁论》、《齐论》和古文本《古论》三种版本。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为基础,参考《齐论》和《古论语》,作《论语注》,共二十篇,成为后世的流传本。东汉时与《诗》、《书》、《礼》、《易》、《春秋》、《孝经》合称“七经”。朱熹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成为南宋以后士人的必读书。
二、《论语》其书 • 前人注释甚多,重要作品有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南宋朱熹《论语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近人程树德《论语集释》、杨树达《论语疏证》、杨伯峻《论语译注》等。 • 于丹《论语》可开心,不可做文献。《百家讲坛》可开胃,有如炸臭豆腐 • 《网络国学》可健脑,引擎穷极八荒
三、作为教材的《论语》 • 1.科举题目策论指定书目之一,朱熹确定四书为科举考试必读书目,其中《论语》排在第一,四书排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故朱熹的《四书集注》是以后科举的指定的必读书目。
三、作为教材的《论语》 • 2.国学艺术交流中心编写的《论语》(上下选本,全文附后)教材是目前在中小学校所使用的比较好的教材之一,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其体例是:原著精选,意译理解,拓展议论,链接阅读,六书习字,故事导行;编者意图是:贴近孔子,贴近历史,贴近学生,贴近学习,贴近阅读,贴近教学;沟通古今,沟通中外,沟通文史,沟通文理,沟通四部,沟通知行。基本上符合传统文化学习方式:三步六正。
四、怎么读《论语》 • 1.诵读:过语感关 • 2.指读:过句读关 • 3.通读:过整体关 • 4.默读:过语义关 • 5.朗读:过审美关 • 诵读要求:平长仄短,声断气连,依字行腔,气成丹田,字正腔圆。
五、怎么教《论语》 • 三步六正:正音正读,正字正义,正心正行。 • 学以启蒙,知近行远; • 学以导行,知行并进; •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五、怎么教《论语》 • 1.敬字入门:敬天地人三才,敬字意解。 • 暴殄天物,天人合一;斧斤以时如山林,竭泽而渔;倾巢之下,岂有完卵;敬人者,人恒敬之。 • 敬:会意。从攴(pū),以手执杖或执鞭,表示敲打;从苟(jí),有紧急、急迫之义。本义:恭敬;端肃。恭在外表,敬存内心。 • 2. 敬,肃也。——《说文》
1.敬字入门 •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 ( 《论语•八佾篇》3.1) • 祸起萧墙:《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敬字入门 •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 (《论语•季氏》16.8) • 定公问: “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孔子对曰: “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 ( 《论语•八佾篇》3.19)
1.敬字入门 • 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 (《论语•颜渊》12.5) • 司马牛,名犁(耕),宋司马桓魋的弟弟,司马桓魋和他的几个兄弟一起谋反,故忧。孔子最恨季氏犯上作乱,践踏礼乐。
1.敬字入门 • 子曰: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 《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1.敬字入门 • 《论语》中,与“鬼神”、“命”、“礼”、“事”、“修己”等相关联,“敬”具有多重意蕴:对超自然之域(神圣性存在)的敬畏、对外在必然的尊重、对他人(个体性)的敬重、对工作与生活的严肃认真,以及对自我修养的谨慎严格,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价值。 就超自然之域而言,“敬”与鬼神相关,具有敬畏的意义,内在地关涉人力、天命之间的关系,既是对超验性、神圣性存在的默认、肯定(悬置式的),呈现出某种形上的意味,又疏远鬼、神,以现实境遇为起点,行为切近于具体、真实的人事活动,凸显了主体的能动作用、理性价值和责任意识。 与命相关,“敬”含有尊重的意义:就“命”作为历史趋向、规律而言,“敬”是对外在必然、法则的尊重;就“命”作为偶然性来看,“敬”表现为个体对现实际遇、客观条件的注重。可以说,与“命”所具有的不可抗拒性、不可作为性相关,“敬”呈现出主体的积极性、能动性意义。
1.敬字入门 • 与礼相关,“敬”具有二重内涵,既是对既定规范、应然之则的尊重,又展开为个人与父子、朋友、上下级(君臣)等之间的多重关系,具体地含涉三层含义:从个体来看,“敬”是内在情感、心理上的真诚敬重;从人际来看,“敬”表现为主体之间人格、尊严上的互重、互敬;就道德原则而言,“敬”隐含着对道义(原则性)与适宜(境遇性)的双重追求,是经(道德原则的绝对性)、权(道德原则在具体境遇中的变通)的统一。 以“事”而观,“敬”既与生活有关,关涉行为主体接纳、投身现实的态度,严肃、认真对待手头上的每一件事;同时,“敬”亦关乎事自身的特殊性,隐含着对事的具体性、差异性的尊重、关注。
1.敬字入门 • 与修己相关,“敬”一方面含有慎独的意义,表现为在无外在压力迫使、亦不求舆论赞誉的情况下,公众前后始终严慎如一;另方面,与“诚”相关,“敬”即严肃、认真行事,现实性地造就于己、成就于人,体现了主体活动的现实价值。在此意义上,“敬”是完善自我德性、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智统一体现了人道原则与理性原则的统一。《论语》中,与鬼神、事等相关,“敬”亦展现出人道原则、理性原则相统一的意义。与人道原则相关,“敬”具有多重内涵:与天命之天相对,“敬”是对人力,包括主体性、能动性、能力等的肯定、凸显;就自然之天而言,“敬”肯定人自身的创造活动,具有强烈的事功意义;就人自身而言,“敬”体现了人的本质,肯定了主体的尊严与价值平等。与“知”、“义”等相关,“敬”既表现在对鬼神的理智疏远,又以道义、公义为价值旨归,含蕴着深在的理性原则。以此而观之,“敬”是《论语》中孔子思想的重要范畴。
五、怎么教《论语》 • 2.孝为根本 • 问孝分类讲解,然后联类譬喻 • 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 ——《论语·为政》 • “孝之至,莫大于尊亲” • ——《孟子·万章上》。 • 《中庸》载: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2.孝为根本 • 真正意义上汉传统文化里面的孝是以“敬”为前提的,对内心的“敬”最好的表达就是“顺”,“顺”就是趋向同一个方向,即“孝顺”、“孝敬”,所以孝的本质是“顺从”。“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也就是终身按照父亲的价值取向行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以老师也是只能认同不能顶撞的,孔子之所以待见颜回其中很大原因就是因为他很乖,不像宰我、子路,他们为难顶撞老师。像西方亚里斯多德的“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决不可能被中国孝子说出。像法国的笛卡儿、英国的休谟、德国的康德。
2.孝为根本 • 子游问孝。子曰:“今日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是说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 •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是说对于父母最担心是他们的身体健康。 • 《论语·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孝为根本 •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孝为根本 • 二十四孝版本一: • 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 • 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 • 涤亲溺器、弃官寻母
2.孝为根本 • 二十四孝版本二:虞舜孝感动天、闵子骞单衣奉亲、老莱子戏采娱亲、睒子(shǎnzi)鹿乳奉亲、曾参行孝、鲁义姑姊舍子救侄、原谷拖舆谏父、文帝亲尝汤药、淳于缇萦舍己救父、刘平舍子救侄、董永卖身葬父、紫荆复萌、姜诗孝母、蔡顺拾葚供亲、赵孝舍己救弟、曹娥哭泣、茅生杀鸡、江革行佣供母、郭巨埋儿、王祥卧冰、丁兰刻木事亲、陆绩怀桔、孟宗哭竹、王裒(póu)闻雷泣墓、鲍出行孝、杨香扼虎救父、刘殷哭泽生堇、伯瑜泣杖、王武子(妻)行孝、刘明达卖子行孝
五、怎么教《论语》 • 3.礼乐身心:以礼释仁 •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 无论是德治还是法治,都需要以礼节之。
3.礼乐身心 • 由《论语》所载,可看出孔子及其原始儒学对前代礼乐传统的三大贡献:其一,孔子在继承先王礼乐文化的基础上,将礼乐的核心内容凸显为社会秩序之上的人伦和谐;
3.礼乐身心 • 其二,孔子从礼乐的两个方面,创新原有的先王礼乐文化:一则从其社会政治功能出发,进一步将传统礼乐文化重塑为以社会秩序和人伦和谐为终极目的,以礼教、乐教为主要内容,以政治伦理平民化为主要途径的礼乐教化论,从而儒学也由之发端;二则以仁、敬释礼乐,以发掘与开显原有先王礼乐文化的内在人性及其心理基础。礼是秩序,乐是和谐。
3.礼乐身心 • 其三,更为重要的是,孔子所谓的社会秩序和人伦和谐的双重实现,不但以政治伦理的平民化、普及化为中介和内容,而且离不开人们的仁、敬等人性本质。孔子将传统礼乐文化的根基,安放在“仁者爱人”的生命跃动中,也使原始儒家礼乐思想所致力的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在“慎终追远”的血缘亲情、“为仁由己”的道德自觉与“出门如见大宾”人伦关怀中最终得以实现。孔子这种以道德伦理为本位的新的礼乐观,既为传统礼乐找到了一个人性基础,也对礼乐的性情前提作了进一步的推究与论证。
3.礼乐身心 • 在孔子之前,上古暨三代的宗教礼乐传统,经过周公制礼作乐的制度化、政治化改造以后,这一作为周代宗法社会等级规范的礼乐制度,便已初具伦理学意义。但是,孔子却将主要用于政治领域的西周礼乐制度,进一步伦理化而使其具有了完整的伦理学意义与社会意义,并由此形成一种比较稳固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西周时期的礼乐伦理化,主要体现在政治领域推行敬德宗孝等伦理观念的贵族教育,以培养有道德的统治者利于姬周统治。
3.礼乐身心 • 从孔子开始,将西周礼乐教化的伦理内容扩大到人伦关系的各个方面,而且提出“有教无类”的全民教育思想,将西周以来礼乐演变的主流由礼乐政治化转向为礼乐的伦理化,从而使以道德伦理为本位的礼乐观构成了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中心。在孔子等原始儒家看来,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从小到大,就必须要经过礼乐熏陶,“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不学礼,无以立。”在礼乐诗舞浑然一体的潜移默化中,让人在各种人伦关系和社会场合中体味、首肯人之成其为人之本然,进而以这种道德自觉认同现实伦理。
3.礼乐身心 • 具体说来,就是首先要在人伦社会的大网络中,找清个体所处的位置与所扮演的特定角色;紧跟着是通过礼教、乐教等,习染先在于个体的社会所包括的各种人伦关系及由之所赋予个体的各种人之应然,后者也就是儒家所强调的各种外在的行为规范“礼”;接着,在礼乐的长期潜移默化下,将社会所赋予的这种人之应然言行内化为道德伦理的自觉意识乃至伦理习性的自然养成;最后,各种人之应然的行为规范“礼”最终达成浑然一体的人之本然的道德伦理情感的“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