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 likes | 1.06k Views
线 虫 Nematode. 北京大学医学部寄生虫学教研室 吴 伟 ww3336920@sina.com. 主要内容. 线虫概述 Introduction to Nematode 钩虫 十二指肠钩虫( Ancylostoma duodenale ) 美洲板口线虫( Necator americanus ) 旋毛形线虫 ( Trichinella spiralis ) 广州管圆线虫(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 Introduction to Nematode.
E N D
线 虫 Nematode 北京大学医学部寄生虫学教研室 吴 伟 ww3336920@sina.com
主要内容 线虫概述 Introduction to Nematode 钩虫 十二指肠钩虫(Ancylostoma duodenale) 美洲板口线虫( Necator americanus) 旋毛形线虫 (Trichinella spiralis) 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Introduction to Nematode • 属线形动物门线虫纲(Class Nematoda) • 种类繁多,大多营自生生活,少数营寄生生活 • 寄生人体并致病的约10余种
Morphology Adult • 1外部形态 两侧对称,圆柱形,体不分节, 雌雄异体,雌虫大于雄虫。 雌虫尾部 尖直或钝圆,雄虫尾部卷曲或膨大呈伞状。
背索 角皮层 皮下层 侧 索 肌肉层 腹索 2体壁 由角皮层、皮下层及肌层组成。 细肌型 鞭虫 少肌型 钩虫 多肌型 蛔虫 3 原体腔protocoele 在体壁与消化管之间有腔隙,无体腔膜,腔内充满 原体腔液。
4 主要内部器官: •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腺体组成,具有完全的消化道。 包括口孔 口腔(口囊) 咽管(食道) 中肠 直肠 肛门
生殖系统 雌虫 双管型 卵巢输卵管受精囊子宫 两子宫汇合成阴道阴门 雄虫 单管型 睾丸 输精管 贮精囊 射精管 泄殖腔
Egg 外形 多为卵圆形。 • 卵壳主要由三层组成。外层为薄的卵黄膜,厚的壳质层是 卵壳的主要组成部分,能抵抗外界的机械压力,内层为薄的脂层或蛔甙层,此层主要具有调节渗透的功能。 • 内含物 卵内细胞发育的程度因种而异。
孵化 蜕皮2次 感染期幼虫 蜕皮2次 虫卵 egg 成虫 adult 幼虫 larva 蜕皮液 旧角皮层 溶解、破裂 Life cycle 1. 生活史基本过程: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 2. 蜕皮(molting):幼虫发育中最显著的特征 皮下层 增厚,旧角皮与之分离,旧角皮层下形成新角皮
3. 生活史类型 据生活史中有无中间宿主分为: 直接发育型 不需中间宿主,又称土源性线虫,主要是寄生在肠道的线虫,如毛首鞭形线虫、蛲虫、蛔虫、钩虫。 间接发育型 需要中间宿主,又称生物源性线虫,主要是寄生在组织内的线虫,如丝虫、旋毛形线虫。
Pathogenesis 幼虫致病作用主要由幼虫移行导致,钩蚴皮炎,蛔虫性或钩虫性哮喘,旋毛虫囊包肌炎 成虫致病作用机械性损害,化学作用,免疫反应 。肠道线虫肠道出血及炎症反应;丝虫淋巴系统损害;广州管圆线虫神经系统损害
钩虫 • Hookworm •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 ( Ancylostoma duodenale) • 美洲板口线虫 • ( Necator americanus)
成虫寄生在人体小肠,是钩虫病(hookworm disease)的病原体。 在人体常见的有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Ancylostoma duodenale) 美洲板口线虫(Necator americanus)
Morphology 1 adult 长约1cm左右,活时肉红色。 体前端有一发达的口囊, 内有钩齿或板齿。 雄虫尾端膨大,形成交合伞; 雌虫末端呈圆锥形。
两种钩虫的主要形态区别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美洲板口线虫 体形C S 口囊 腹侧有二对钩齿 腹侧有一对板齿 交合伞背肋 背肋远端分两支, 背肋基部分两支, 每支又分三小支 每支再分二小支 交合刺 两端末端分开 一刺末端形成倒钩, 与另一刺末端合并
2. Egg • 外形 椭圆形,卵壳薄 • 颜色 无色透明 • 内含物 细胞多为 8-32个,卵壳与细胞之间有明显的空隙。
Life cycle 成虫 (人小肠) 吞咽 咽部 支气管 气管 肺 生活史循环 产卵 右心 随粪便排出 经皮肤(侵入途径) 静脉、淋巴管 人体内 虫卵 外界发育 温度25-30℃ 湿度60-80% 丝状蚴(filariform larva) (感染阶段) 杆状蚴
丝状蚴( filariform larva) 抵抗力强,但不耐干燥和低温 有向温性向湿性 活跃的穿刺运动 分泌透明质酸酶和胶原纤维酶
生活史要点 寄生部位:小肠 感染阶段:丝状蚴 侵入途径:经皮肤直接侵入 移行过程: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 钩虫以口囊的板齿或钩齿咬吸肠粘膜,以血液、 组织液、肠粘膜为食。 虫体分泌抗凝素。
Pathogenesis 1. 幼虫致病 钩蚴性皮炎(hookworm dermatitis),着土痒(ground itch)奇痒、红斑、水肿、丘疹、疱疹 皮疹常见部位:足趾或手指间皮肤柔嫩处, 也可见手、足背部
肺部损害(pulmonary lesions)移行的幼虫穿破肺毛细血管,机械性和化学性物质的作用咳嗽、咯血、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 成虫致病 (1)消化道症状钩齿和板齿咬附肠粘膜,造成出血及小溃疡;吸收功能障碍。
(2)贫血缺铁性贫血 钩虫吸血:口囊内有钩齿或板齿, 咬附肠粘膜吸血,吸血时分泌抗凝素,使伤口血液不易凝固 慢性失血:① 利用口囊吸血及血液从消化道排出 ② 咬附伤口渗血 ③ 钩虫经常变换咬附位置,造成新旧伤口持续失血 ④ 过敏性肠粘膜损伤造成大出血 钩虫寄生造成肠粘膜出血、溃疡,导致宿主营养吸收功能障碍 贫血还与宿主的营养,健康状况有关 失血量为吸血量、咬附点渗血量、移位伤口渗血量及肠段大量出血的总和。 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造成的失血量分别为 0.14-0.4ml/条/日和0.01-0.1ml/条/日
贫血的临床表现:皮肤蜡黄、头昏、乏力,严重者可出现心慌、气短、浮肿等贫血性心脏病等症状。贫血的临床表现:皮肤蜡黄、头昏、乏力,严重者可出现心慌、气短、浮肿等贫血性心脏病等症状。
(3)异嗜症 患者喜食生米、 瓦块、煤渣、泥土等物。可能与 虫体咬附所致的铁质损失有关。 (4)影响儿童和妇女的生理活动 感染严 重的儿童可致营养不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妇女患钩虫病可致 停经、流产、早 产。
Laboratory diagnosis Etiological diagnosis • 直接涂片法 轻度感染者易漏诊。 • 饱和盐水浮聚法 检出率高,常用。 • 钩蚴培养法 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Immunological test 皮内实验 间接荧光抗体实验
实验诊断要点 1.粪便中排出的虫卵通常为8-32个细胞阶段,典型虫卵为薄卵壳、胚细胞团和卵壳之间有透明间隙。 2.如果粪便标本在室温放置超过24h,虫卵可发育为含蚴卵,甚至卵内幼虫孵出,这就必须与粪类圆线虫幼虫鉴别。
Epidemiology 分布 世界分布,我国也很广泛,南方以美洲钩虫为主,北方以十二指肠钩虫为主,多见混合感染。 流行因素 传染源:患者和带虫者 影响因素:自然条件 气候土壤适宜卵、幼虫的发育 生产方式 新鲜粪便施肥,徒手赤足耕作接触疫土 种植作物 蔬菜,红薯,棉花等 生活条件 人体免疫力
红薯 烟叶 蔬菜
Control and Treatment 查治病人和带虫者 治疗药物 甲苯咪唑、丙硫咪唑 加强粪便管理及无害化处理 加强个人防护 预防感染 减少与泥土直接接触的机会,避免感染。接触土壤的皮肤可涂15%左旋咪唑硼酸酒精,1.5%噻苯哒唑软膏等,以防钩蚴钻皮肤。
旋毛形线虫 Trichinella spiralis
成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幼虫寄生在肌肉内,是旋毛形线虫病(trichinellosis) 的病原体,为人兽共患的寄生虫之一。
Morphology Adult 1外形:虫体细小,雄虫1.4-1.6mm, 雌虫3-4mm,前端较后端细。 2消化道 :口- 咽- 肠- 肛门 咽管长,约占虫体的1/3-1/2, 其结构特殊,后端毛细管状的 咽管的背侧面由单层杆细胞所 包绕。 3生殖系统:雌、雄虫均为单管状, 雌虫尾直而钝圆, 雄虫尾部末 端有2个交配附器,无交合刺。
Larva寄生在横纹肌内,形成梭状囊包(capsule),囊包与肌纤维平行排列,囊内含1-2条卷曲的幼虫。Larva寄生在横纹肌内,形成梭状囊包(capsule),囊包与肌纤维平行排列,囊内含1-2条卷曲的幼虫。
Life cycle 幼虫孵出 (人小肠) 成虫 (人小肠) 幼虫孵出 (动物小肠) 成虫 (动物小肠) 人食入 其它动物食入 产幼虫 囊包 (动物横纹肌) 幼虫钻入 肠壁 幼虫在血液 循环游移 囊包(人横纹肌)
生活史要点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在小肠,幼虫寄生在横纹肌。成虫和幼虫寄生在同一宿主体内,但完成生活史必须转换宿主。
感染阶段 幼虫囊包 感染方式 经口感染 成虫寄生在小肠上段肠黏膜内产出幼虫,幼虫入血流随血循环到达横纹肌,发育为囊包 人感染旋毛形线虫后,一个月内形成新的囊包,半年后囊包两端开始钙化,幼虫逐渐死亡,也可在内存活数年。人不是传染源 猪、猫、鼠、犬及多种动物均可作为旋毛虫的保虫宿主
Pathogensis 成虫、幼虫移行、成囊期均可致病,但以幼虫移行和成囊期致病为重。 旋毛虫的致病过程分三个阶段: • 侵入期 • 幼虫移行期 • 肌肉成囊期
1. 侵入期 食入囊包后幼虫在小肠孵出,发育为成虫所造成的损伤。成虫主要寄生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多数寄生在粘膜浅层,由于幼虫和成虫机械性和化学性(代谢产物)的刺激,肠壁出现急性炎症。
2.幼虫移行期 幼虫自肠粘膜钻入血管,随血流至全身各脏器的过程。由于幼虫移行时机械性损害及代谢产物的作用,引起幼虫移行所经之处的组织炎症反应。 临床表现: 发热、眼睑浮肿、肌肉疼痛、 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血管内移形引起血管炎 中毒症状,高热、眼睑面部浮肿 肺出血、肺水肿、胸腔积液 心肌炎,心衰 (旋毛虫病死亡原因之一) 非化脓性脑膜脑炎: 颅内压增高 横纹肌:肌炎,肌纤维肿胀、排列紊乱、横纹消失,肌细胞崩解,全身酸痛,并可有肝、肾功能损害的表现。 侵犯横纹肌部位:以活动频繁、血液供应丰富的肌肉为多,如舌肌、咽肌、膈肌、颈肌、胸大肌、肋间肌和腓肠肌等。
3. 成囊期 侵入肌细胞中的幼虫可使肌纤维膨大形成梭形囊腔, 虫体卷缩其内形成囊包。 • 轻型 急性炎症消失。 • 重型 恶病质、水肿、脱水、虚脱、或因毒血症、 心肌炎而死亡
Laboratory diagnosis Etiological diagnosis 肌肉活检旋毛虫囊包 Immunological test 皮内试验、IFA、环幼沉淀试验、皂士絮状试验、ELISA
旋毛形线虫病临床实验诊断要点 • 食用生的或半生的感染动物肉的病史,有助于旋毛虫病诊断。 • 检查可疑动物肉,以发现幼虫。 • 检查活检组织(肌肉)可确诊。 • 血清学方法有助于诊断
旋毛虫病是人兽共患疾病 猪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人的感染主要是吃生的或未煮熟含囊包的猪肉、狗肉所致 囊包抵抗力强,腌制、暴晒或熏烤的肉类制品均不能杀死幼虫
Control and Treatment 预防 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严禁食生的或未煮熟的动物肉。 加强肉类检查 改善养猪的方法,提倡圈养,喂熟食,以防猪的感染 搞好环境卫生,消灭鼠类 治疗病人 丙硫咪唑是治疗旋毛虫病的首选药物
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又称广州肺线虫(Pulmonema cantonensis) 鼠肺线虫(rat lungworm)
1933年我国学者陈心陶在广州褐家鼠和黑家鼠的肺部血管和心脏首次发现并描述1933年我国学者陈心陶在广州褐家鼠和黑家鼠的肺部血管和心脏首次发现并描述 属于线虫纲,圆线目,管圆科 1945年,我国台湾第一例人体感染 该虫主要寄生于啮齿类动物,尤其是鼠类的肺部血管。但也可侵入人体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eosinophilic meningitis)或脑膜脑炎(meningoencephalit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