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k likes | 1.61k Views
4. 超低界面张力. 因此,加入表面活性剂后,水溶液在油上从不能铺展变 为可以铺展,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超低界面张力 当界面张力落在 0.1mN·m -1 ~ 0.001mN·m -1 范围称为低界 面张力,高于上限为高界面张力,低于下限为超低界面张 力。 低界面张力现象首先为已故表面化学家 HarKins 所报道, 1926 年, HarKins 和 Zollman 在研究油酸钠降低苯 — 水体系 界面张力时发现,往体系中加入 NaOH 和 NaCl 可使界面张 力进一步降低,如往体系中各加入 0.1mol·dm -3 NaOH 和
E N D
4.超低界面张力 因此,加入表面活性剂后,水溶液在油上从不能铺展变 为可以铺展,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超低界面张力 当界面张力落在0.1mN·m-1~0.001mN·m-1范围称为低界 面张力,高于上限为高界面张力,低于下限为超低界面张 力。 低界面张力现象首先为已故表面化学家HarKins所报道, 1926年,HarKins和Zollman在研究油酸钠降低苯—水体系 界面张力时发现,往体系中加入NaOH和NaCl可使界面张 力进一步降低,如往体系中各加入0.1mol·dm-3 NaOH和 NaCl,则苯/水界面张力从
超低界面张力 • 35.0mN/m降至0.04mN/m,降低幅度高达三个数量级,但当时由于测定方法限制及生产实际上尚无迫切要求。因此,该发现并未受到足够重视,直到上世纪30年代,Vonnegat,首先应用旋转滴法成功地测得了低界面张力,同时更由于三次采油研究的发展,低界面张力的现象才引起人们的兴趣。 • 从理论上讲,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时,若能降低界面张力,则注水驱油的效率便可大大提高,这也是低界面张力问题引起极大兴趣的重要原因,此外,这种现象的原因仍是科学之谜,这必然引起科学家们的好奇心。
超低界面张力 1、低界面张力的测定 现在,测定超低界面张力的最好方法是旋滴法,其测定 方法是: 在样品管C中充满高密度液体B,再加入少量低密度液体 A,密闭后,装于旋滴仪上,开动机器,转轴携带液体以 角速度ω自旋,在离心力、重力及界面张力作用下,低密 度液体在高密度液体中形成一长球形或圆柱形液滴,液滴 的形状由转速和界面张力决定。 • 当液滴呈长圆柱形,两端为半圆形时,计算公式为:
超低界面张力 为两相密度差 , 为角速度, 为圆柱半径。 若为长椭球体,则计算公式为: V为液滴体积,X为液滴长度的一半,b为顶点曲率半径。
超低界面张力 ω范围 1200~2400转· 分-1 2、关于低界面张力体系的一些经验规律 超低界面张力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是在增加原油采集率和形成微乳状液,而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化学方法之一是在注水时加入表面活性剂使油水界面张力降低,所加的表面活性剂应是来源丰富且价格低廉。为此,研究最多的是石油磺酸盐。
超低界面张力 • 该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组成是:水、表面活性剂、盐,加入油相后,便产生由油、水、表面活性剂、盐组成的低界面张力体系,其中油相包括各种烃类,如烷烃、不饱和烃、芳香烃、环烷烃及其混合物,表面活性剂可以是单一组分或混合物,盐类包括各种水溶性无机盐,研究最多的是氯化钠,体系的界面张力对各组分的性质和含量十分敏感,盐浓度、表面活性剂分子量及油相成分的变化都可能使超低表面张力特性消失,针对以石油磺酸钠为活性剂的低界面张力体系,摸索出了一些经验规律。
超低界面张力 1)油相组成(表面活性剂和盐的配方固定) 改变油相成分,发现界面张力随烃的碳原子数而变, 在某一碳原子数时界面张力出现最低值,此时的碳 原子数称为最适宜碳数nmin,表示该同系物油相对 表面活性剂配方的最合适碳数,对各种同系物均存 在这种关系。 (2)等当碳原子数 固定表面活性剂和盐的配方,各同系物的最适宜 碳数不同,但存在一定关系,其中,烷烃、烷基苯、 烷基环乙烷的nmin间有如下关系。
超低界面张力 • nmin(A)=nmin(B)-6=nmin(C)-2 • 上述关系式提供了一种由某一油相的碳数,得到另一油相的碳数的方法。 • 从上述关系亦可看出,烷基苯当中,苯环的6个碳原子事实上不起作用,而烷基环己烷中,环烷基中的6个碳原子事实上只有4个有贡献。我们将这些等效的烷烃的碳原子数叫做同系物油相的等当碳原子数(NE),用以表示油相形成低界面张力体系的特性,即对同一表面活性剂和盐的配方显示最低界面张力的烷基碳数与其他系列中显示最低界面张力的那个烃等价。
超低界面张力 如庚烷、庚基苯、丙基环己烷的等当碳原子数相同。 3)、石油磺酸盐的平均分子量 当石油磺酸盐的平均分子量增加, 相应增加,且两者 间有线性关系。 4)、适宜表面活性剂浓度和适宜盐浓度 两种情况下,表面张力与浓度曲线均出现谷值。 5)、表面活性剂结构的影响 一般而言,烷基数增加, 减少。即表面活性剂烷基分 支化使油相最适宜碳数减少。
5.液液界面上的吸附 1、Gibbs吸附公式 在液液界面上,至少存在三种成分,即两个液相和一个溶 质。因此 1、2代表两液相,3代表溶质,若采用吉布斯界面,即液体1过剩为0。则上式为
液液界面上的吸附 由于此时多出一个变量,因此无法从实验上测得 的表面张力来求得表面活性剂的吸附量。这个问 题可通过吉布斯—杜亥姆公式来解决:
液液界面上的吸附 代入得 要从上式求得Γ3,必须要求(a)Γ2=0 而下列二种情况,可满足b条件 1. 即溶质及第一液相(水相)在第二液相完全不溶。
液液界面上的吸附 2. 此即表示溶质与液体1在两相中摩尔比相同,事实上,这点很难做到。 若体系能符合上述a、b条件之一,公式可简化为 可用来从界面张力测定计算界面吸附量,但实际上,上面条件很难成立,故公式只是近似的。
液液界面上的吸附 2、液液界面吸附等温线 液液界面吸附等温线与溶液表面吸附等温线相似, 也呈Langmuir型,表面活性剂在液液界面上的 吸附等温线的特点有: (1)界面饱和吸附量小于溶液表面的饱和吸附 量。 (2)在低浓度区吸附量随浓度增加上升速度较 快。
液液界面上的吸附 1、吸附层结构 界面上每个吸附分子平均占有的面积可从吸附 量求得,,由于界面吸附的Γm较小,因此,界 面上吸附质平均占有面积较大,若从吸附量及饱 和吸附量计算界面压后,有
液液界面上的吸附 • 若以П对A作图,可看出液液界面的吸附膜比空气—水表面吸附膜更为扩张(疏松),这是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亲油基和油相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与亲油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非常相似。因此,许多油相分子插在表面活性剂的亲油基之间,从而使活性剂分子平均占有面积变大,吸附分子间的凝聚力减弱,这也是为什么低浓度时,吸附量随浓度上升速度较快的原因。 • 从吸附过程的热力学量计算可看出,液液界面吸附和溶液表面吸附所处环境不同,
液液界面上的吸附 • 在溶液表面吸附过程中,亲油基在吸附相中所处的环境在不断变化,从开始的非烃环境到逐步接近烃环境,而在油水界面吸附过程中,亲油基始终处于烃环境之中,因此,前者 (CH2)[即每个CH2基由溶液相迁移到界面上的标准自由能变化]从小到大变化,而油水界面吸附的 (CH2)基本保持不变。另一方面,根据界面压和分子平均占有面积a数据,以Пa~П作图,其图形非常接近直线关系,其方程可表示为: • П(a-a0)=kT Пa-Пa0=kT Пa=Пa0+kT
液液界面上的吸附 • a0为吸附分子自身占有面积,可从 直线斜率求 • 得。从一些碳链长不等的同系列表面活性剂得到的a0值表明,其值稍大于紧密排列的表面活性剂分子的横截面积,与憎水基链长无关。这一事实说明: • ①在界面上吸附的活性剂分子憎水基采用伸展的相象,近于直立地存在于界面上。 • ②吸附在界面上的活性剂分子憎水基之间有油分子插入,因而a0较大。例如,在 辛 烷—水界面上的吸附层比在十六烷—水界面的吸附层更为扩张,可认为是较小碳链的油分子更容易插入憎水基之间的结果。
液液界面上的吸附 • 2、界面吸附层的本征曲率 液液界面的吸附层可以看成是由亲水层和憎水层组成,其中亲水层由水和亲水基组成,憎水层由憎水基和油相的憎水链组成,憎水链间由于色散力的存在,使得在一定范围内体系能量随分子间距减少而降低。同时,亲水基对水有强烈的亲合力,它力图与较多的水发生水合作用而使体系能量降低.这两方面作用的结果是体系能量降低而使界面稳定。
液液界面上的吸附 这时,亲水层和憎水层间的距离基本保持不变, 各自占有面积亦有定值。当憎水基截面积和亲水 基截面积之比(即排列参数P)大于1时,液液界 面吸附层将向水相弯曲,反之,将向油相弯曲。 我们将这种由于排列参数P的相对大小而产生 的曲率称为吸附层的本征曲率。 可通过下列方法改变吸附层的本征曲率: 1)改变排列参数
液液界面上的吸附 使亲水基截面积变大的因素: 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降低电解质的浓度 使双电层变厚;(2)改变pH值,若亲水基离解 度增大,则斥力变大,亲水基截面积变大;(3) 改变反离子使斥力变大。 对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增加聚氧乙烯基 的聚合度;(2)降低温度使其水合程度增强。 使憎水基截面积变大的因素:
液液界面上的吸附 (1)增加憎水基的碳链长度; (2)引入分支结构 (3)增加油相分子的插入。 2)使用混合表面活性剂 当油—水界面中只有主表面活性剂吸附时,界面张力由纯油— 水界面的 降为 ,两者之差为 加入助表面活性剂后,由于改变了原来的亲水层和憎水层的 表面压,使两者不相等。因此,在混合双层中的表面压存在 压力梯度,迫使吸附层产生弯曲。
6.微乳状液 • 1.微乳状液的特点 这是一种特殊的液-液分散体系,具有很大实用价值,也是在实用中偶然发现的。人们早已知道油和水不能完全混溶,但可以形成一种液体以小颗粒的形式存在于另一种液体之中的分散体系——乳状液。乳状液通常呈乳白色、不透明状。它具有聚结、分层的倾向,乃热力学不稳定的体系。1928年美国化学工程师Rodawald在研制皮革上光剂时意外地得到了“透明乳状液”。它虽也含有大量不相混溶的液体,但性质明显地不同于乳状液,有下列特点:
微乳状液的特点 (1)制备时不必采用各种乳化设备向体系供给能量,而只要配方合适,各组分混合后会自动形成微乳状液。这说明微乳化过程是体系自由能降低的自发过程,此过程的终点应为热力学稳定的体系。 (2)在组成上它的特点是:(i)表面活性剂含量显著高于普通乳状液,约在5—30%上下。(ii)分为三元系和四元系两种。最先发现的是应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四元系微乳体系,它至少有四种成分,即油、水、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常用的是中等碳链长度的醇类)。当时认为醇类是构成微乳必不可少的成分,后来发现应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也可得到微乳,并不必须加入醇类,这就是三元系的微乳(油、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微乳状液的特点 (3)外观上微乳不同于一般乳状液,呈透明或略带乳光的半透明状。 (4)稳定性不同,虽经长期放置亦能保持均匀透明的液体状态。 (5)微乳虽与一般乳状液相似有油外相(W/O型)和水外相(O/W型)之分,但有两个独特之处,即(i)不像一般乳状液随类型之不同而只能与油混匀或只能与水混匀,微乳在一定范围内既能与油混匀又能与水混匀;(ii)已有证据表明,在一定组成条件下,在各向同性的微乳体系中可存在双连续相,即油相和水相都是连续的。 (6)一般乳状液在两相体积分数都比较大时粘度明显增大,常呈粘稠状,而微乳状液在相似的油水比例时仍然具有与水相近的粘度。
微乳状液的特点 这些特性使得它具有很大实用价值。尽管早期对它的结构、原理尚一无所知,只是称作“透明乳状液”或“可溶油”,在实用中却取得很大成功。例如用于皮革上光剂,地板蜡,切削油等。直到1943年Hoar和Schulman才证明它是一种特殊的分散体系。Schulman等用小角X射线衍射、光散射、超离心、电子显微镜和粘度等方法测定其中分散相的颗粒大小和形状,指出它是大小范围为80—800Å的球形或圆柱形颗粒构成的分散体系。1958年Schulman给它定名为微乳状液(microemulsion),意思是微小颗粒的乳状液。虽然对于此类分散体系的本质是不是乳状液还有严重分歧,而微乳状液的这个名词倒是得到普遍承认,并无引起异议。
微乳状液的本质 2.微乳状液的本质及形成机制 关于微乳状液的本质有两派意见。一派以Schulman和Prince为主,持“微小粒子的乳状液”观点;另一派以Winsor,Shinoda,Friberg为主,持“肿胀胶团”说。 第一种学说很容易解释微乳状液的透明或半透明性质,粘度小、稳定性高等性质。这一派意见遇到的困难是如何解释微乳自动形成和热力学稳定性质。为此,Schulman等提出混合膜具有负界面张力的说法,叫做混合膜理论。他们曾加己醇于油-水-皂组成的乳状液中,醇达到一定浓度时乳状液变透明,形成微乳。他们测定了此过程中界面张力的变化,发现界面张力随加醇而逐步降低到零。由此推断,再加入更多的醇,界面张力应变为负值。具有负界面张力的体系在扩大界面面积时将放出能量,即
微乳状液的本质 这使得乳状液颗粒变小成为自发过程,即自动形成微乳。Prince进一步解释加醇导至负界面张力的原理为:(1)醇与表面活性剂缔合而进入界面层,于是增加表面压,当表面压超过50mN/m以上,界面张力就变为负值了;(2)醇可使油-水界面张力降低15mN/m以上,而皂类很容易产生35mN/m的表面压,两者同时作用,界面张力便成为负值了。混合界面膜的负界面张力说虽曾引起广泛注意,但终究只是一种推断,缺少实验证据。Prince的论证亦非无懈可击,例如,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混合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压不等于两单独表面活性剂溶液表面压之和。
微乳状液的本质 另一派认为微乳是油相或水相加溶于胶团或反胶团之中,使之胀大到一定颗粒大小范围内而形成的。由于加溶作用是自动进行的过程,自动微乳化的现象便是自然的了,这种观点首先来自Winsor等的实验结果。他们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水体系的缔合问题,得到两种各向同性的液相区。一为油溶液(L2),一为水溶液(L1)。他们证实,在皂或醇中加入其他成分可得L2,其中含有皂和水构成的反胶团。L2可溶解相当量的苯,不发生任何相变而得到Schulman等所制备的微乳状液。这说明微乳状液就是加溶了另一液相的胶团溶液,或称之为“肿胀的胶团”。
微乳状液的应用前景 Shinoda等关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微乳液的研究进一步说明混合膜并非生成微乳状液的必要条件。应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不必加入醇,只要选择适当的表面活性剂结构和温度,使胶团具有合适的大小,足以加溶足够量的大混溶液相,即可生成微乳状液,这进一步支持了肿胀的胶团说。 3)、微乳状液的应用前景 微乳状液在许多情况下的应用是和乳状液的应用联系在一起的。许多配方实际上是形成宏乳状液。微乳液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获得稳定、高度分散的体系,并在某些特定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如:
微乳状液的应用前景 (1)化妆品 宏乳状液的稳定性不是令人非常满意的,若更换成微乳状液则不论是稳定性还是外观(透明性)和功能都会有改善。 (2)脱模剂 过去用无机粉体作脱模剂较多,给操作人员带来不便。现今在橡胶、塑料等行业改用喷涂宏乳状液或微乳状液,既提高了工效、改善了成品质量,又减少了环境污染,深受欢迎。 (3)洗井液油井在生产一段时间以后,由于蜡、沥青、胶质等的粘附,使出油量下降,这就需要用一种液体注入井中清洗,使出油量恢复正常。洗井液的配方很多,而微乳状液是其中之一,它对地层压力系数较低的油井更为有利,因为它的密度低并且不使地层膨胀。
微乳状液的应用前景 (4)三次采油油井自喷称为一次采油。注水、注蒸汽、火烧、动力机械抽油等依附于动力而出油者称为二次采油。在注水驱油等方法中,再附加化学药剂或生物制剂而出油的措施称为三次采油。三次采油的办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微乳状液是办法之一,且成功的希望较大。因为微乳液在一定范围内既能和水又能和油混溶,能消除油水间的界面张力,故洗油效率最高。德国、美国等都已有单井成功的先例。我国石油系统在这方面也开展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果。
微乳状液的应用前景 • 但它能否大面积推广使用,则受技术上和经济上诸多因素制约。不过,三次采油势在必行,因为三次采油所采收的是残存于油层中多达60%以上的原油。21世纪将会有更多的石油开采人员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关于三次采油用微乳液的具体制备方法和国内外常用配方可参阅有关手册。 (5)超细粒子的制备 第二章中曾提到,超细粒子、纳米材料的制备是当前的热点,而微乳液的基础研究也是现今的热门课题,因此应用微乳液法制备超细粒子必然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和兴趣。 • 总之,关于微乳状液的研究和应用,虽然已经取得不少成果,但关于深层次的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总结。
乳状液类型 简单的乳状液通常分为两大类。习惯上将不溶于水的有机物称油,将不连续以液珠形式存在的相称为内相,将连续存在的液相称为外相。 1.水包油乳状液,用O/W表示。内相为油,外相为水,这种乳状液能用水稀释,如牛奶等。 2.油包水乳状液,用W/O表示。内相为水,外相为油,如油井中喷出的原油。
乳状液类型 加入油溶性的染料红色苏丹Ⅲ,说明油是不连续相。 加入水溶性染料如亚甲基蓝,说明水是连续相。 检验水包油乳状液
7.乳状液的应用 乳状液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以及生理现象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1)、控制反应 许多化学反应是放热的,反应时温度激剧上升,能促进副反应的发生,从而影响产品质量。若将反应物制成乳状液后再反应,即可避免上述缺点。因为反应物分散成小滴后,在每个小滴中反应物数量较少,产生热量也少,并且乳状液的面积大,散热快,因而温度易于控制。高分子化学中常使用乳液聚合反应(如合成橡乳),以制得较高质量的产品。
乳状液的应用 (2)、农药乳剂 将杀虫药、灭菌药制成O/W型乳剂使用,不但药物用量少,而且能均匀地在植物叶上铺展,提高杀虫、灭菌效率。也有将农药与乳化剂溶在一起制成乳油的,使用时配入水中即成乳状液。 (3)、沥青乳状液 沥青的粘度很大,不便于在室温下直接用于铺路面。若用阳离子型乳化剂将其制成O/W型乳状液,则表观粘度大大降低,并改善了对砂石的润湿性,操作简便,效果好。比较有效的是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这主要是因为砂石表面荷负电,易于吸引荷正电的沥青乳状液液滴,并使其破乳,水分蒸发后沥青将砂石粘连在一起。
乳状液的应用 (4)、稠油的乳化降粘 我国不少地区的原油是稠油,粘度高到常温下是固体,甚至可以雕刻成艺术品。当粘度大于2Pa·s时,用抽油机无法抽取。乳化降粘是解决办法之一,即在抽油井的套管环形空间注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使其与稠油混合形成不太稳定的O/W型乳状液,原油粘度即大为降低,不但能用抽油机抽出,而且还能在管线中输送到集油站进行下一工序处理。
乳状液的应用 (5)、纺织工业 天然纤维与人造短纤维在纺前要用油剂处理,合成纤维在纺纱、织布时也要施用油剂,以增加纤维的机械强度、减少摩擦和增加抗静电性能等。在实际使用时,为了节省油剂,都加水配成O/W型乳状液使用。 常用的油剂成分是润滑剂(天然动植物油,使纤维平滑)、乳化剂(一方面起乳化作用,另一方面还有诸如润湿、抗静电性等功能)和添加剂(有防氧化、防锈、防毒等功能)。 各种纤维的理化性质及加工方法不同,所用油剂的组成也有差异。现举一化纤用油剂配方(质量分数/%):
乳状液的应用 锭子油 7 聚氧乙烯烷基醚(C10~C14,n=3) 10 聚氧乙烯烷基醚(C12,n=5.5) 15 烷基磺酸钠 5
乳状液的应用 (6)、制革工业 在皮革鞣制、鞣后处理的上油、填充和修饰工序中常用乳状液。这些工序是将油脂、高聚物等挤入皮革纤维或粒面层,将染料涂在皮革表面上,从而提高皮革的牢固度、柔软性和拉伸性能。 皮革是一种亲水的蛋白纤维,因此要把憎水的油脂加进去需将油脂制成O/W型乳状液,这样既便于操作,也节省油脂用量,皮革粒面常带正电,故乳化剂多用阴离子型的,使乳状液油滴带负电以便于处理。现今也常用非离子型乳化剂以提高其润湿性。
乳状液的应用 (7)、乳化食品和医药用乳剂 牛乳和豆浆是天然O/W型乳状液,其中的脂肪以细滴分散在水中,乳化剂均是蛋白质,故它们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根据这一道理,人们制造了“乳白鱼肝油”,它是鱼肝油分散在水中的一种O/W型乳状液。由于鱼肝油为内相,口服时无腥味,便于儿童服用。日常生活中的冰淇琳、人造奶油以及营养豆奶等大多是W/O或O/W型乳剂。冰淇琳由奶油、椰子油等原料与水乳化而成。人造奶油不含动物脂肪中易引起心血管疾病的胆固醇,且成本低,广泛用于糕点行业。这些食品中所用的乳化剂多为甘油-硬脂酸酯、蔗糖酯等。
乳状液的应用 目前临床上给严重营养缺乏患者使用的静脉滴注用脂肪乳剂,主要是含有精制豆油、豆磷脂和甘油的O/W型乳状液。药房中许多用作搽剂的药膏,以往多以凡士林为基质,使用时易污染衣服,目前常制成“霜剂”,实为浓的O/W型乳状液,极易被水清洗,所用乳化剂常为聚氧乙烯(5~50)硬脂酸酯等。
第四章 不溶性表面膜 不溶膜的制备 表面压 不溶膜的类型 混合不溶膜 表面电势和表面黏度 L-B技术和L-B膜
1.不溶性表面膜 许多不溶性物质如长碳链脂肪酸和脂肪醇借助于适当的溶剂可在水表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的薄膜,其亲水基朝着水相,而憎水基则朝着气相。当憎水基大到一定程度,不溶物在水中的浓度便小得可以忽略,这时,表面活性物质可视为全部集中于表面层作定向排列。当浓度达一定程度,便形成不溶性表面膜。可见,不溶性表面膜不是通过溶液表面吸附的途径产生的。其表面浓度可自铺展的物质的量以及表面积的大小而求出。在高浓度时表面膜中的分子常以简单的形式紧密地排列在一起,故可通过测定表面膜的某些性质以得到分子的大小、形状及排列方式等信息。
不溶性表面膜 许多现象说明,在水面形成不溶膜后,有膜处对无膜处将产生一种压力。如将细线连成一封闭的圈,将其放在水面上,然后将油在圈内铺展开,则原来不规则的线圈便变成张紧的圆圈。再如,在水面上放一根火柴,然后用沾有油的玻璃棒在火柴的一边的水面上碰一下,结果火柴就会向另一边移动。这些现象说明,有膜处与无膜处存在一种不平衡力。此力的产生原因可用热力学观点加以解释;因成膜分子使底液表面张力降低,因此,无膜处表面张力比有膜处大。其原理如下面图所示。
2.表面压 如果用一浮片将水面上有膜和无膜区隔开,由于浮片两边表面张力不同,浮片受到一从有膜区指向无膜区的力。由于作用在单位长度浮片上的力具有二维压力的量纲,因此称之为表面压,用 Π 表示。显然表面压在数值上等于纯底液与有膜处底液的表面张力之差: 表面压来源于表面性质,为分子二维运动的结果。 表面压可用Langmuir膜天平测定。图为实验原理图。在一憎水性材料如聚四氟乙烯制成的水槽中,盛入纯水使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