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4-3 岩石圈與板塊構造學說

認識地球內部結構. 探測地球內部 1. 礦坑和鑽井探測 :人類鑽井的最大深度只有 15 公里,與地球半徑 6371 公里相差太多,無法探測地內部的構造。 2. 地震 :地球物理學家利用 地震 發生時, 地震波 經過不同物質時, 速度 和 方向 會改變的性質,來推測地球的內部結構。. 4-3 岩石圈與板塊構造學說. 地殼. 地函. 地核. 地球內部的分層. 科學家將地球由地表至地心分為 地殼 、 地函 和 地核 三層。 。. 地殼. 主要組成為 岩石 ,分為 大陸地殼 和 海洋地殼 。. 大陸地殼和海洋地殼圖片. 海洋地殼. 大陸地殼. 地殼. 地函.

Download Presentation

4-3 岩石圈與板塊構造學說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認識地球內部結構 • 探測地球內部 • 1.礦坑和鑽井探測:人類鑽井的最大深度只有15公里,與地球半徑6371公里相差太多,無法探測地內部的構造。 • 2.地震:地球物理學家利用地震發生時,地震波經過不同物質時,速度和方向會改變的性質,來推測地球的內部結構。 4-3 岩石圈與板塊構造學說

  2. 地殼 地函 地核 • 地球內部的分層 • 科學家將地球由地表至地心分為地殼、地函和地核三層。 。

  3. 地殼 • 主要組成為岩石,分為大陸地殼和海洋地殼。

  4. 大陸地殼和海洋地殼圖片 海洋地殼 大陸地殼

  5. 地殼 地函 地核 • 地函 • 地殼以下至深約2900公里處是地函,主要由密度更大的岩石組成。

  6. 岩石圈和軟流圈 • 自地表算起至深約100公里處,全由岩石組成,稱為岩石圈,岩石圈包含地殼全部及上部地函一部分。 • 岩石圈以下至深約250公里處的岩石,因受高溫而局部熔化,熔化的岩漿和高溫具可塑性的岩石,形成軟流圈,厚約150公里。

  7. 岩石圈和軟流圈的示意圖 海洋地殼 大陸地殼 岩石圈 岩石圈 軟流圈 軟流圈

  8. 海洋地殼 大陸地殼 岩石圈 上部地函 軟流圈 軟流圈 地殼 岩石圈 地函 地核 • 岩石圈、軟流圈、大陸地殼、海洋地殼

  9. 軟流圈的熱對流 • 岩石圈的密度較軟流圈小,所以岩石圈漂浮在軟流圈之上。 • 當軟流圈因熱對流流動時,其上的岩石圈也跟著移動,但移動緩慢,每年最多移動數公分。

  10. 熱對流示意圖 中洋脊 海溝 火山 隱沒帶 熱對流

  11. 大陸漂移說 • 二十世紀初,德國氣象學家韋格納發現南美洲和非洲的海岸線似乎很吻合,於是他開始收集相關的證據,如陸生生物化石、冰川痕跡和地層分布等。 • 韋格納在1912年提出大陸漂移說,他認為世界各大洲在二億多年前原是連在一起的,稱之為盤古大陸,後來經過長時間的分離與漂移,才逐漸形成現今各大洲的模樣。

  12. 二億年前 盤古大陸 現今各大 洲分布圖

  13. 海底擴張說 • 二次大戰結束後,美國展開全球大規模的海底探測,在20世紀中,發現各大洋海底有綿延萬里的海底山脈,稱為中洋脊。 • 美國科學家海斯(Harry Hess)據此提倡「海底擴張說」,主張岩漿由中洋脊噴出形成新的海洋地殼,因而推擠舊的海洋地殼而向兩側擴張。

  14. 中洋脊海底擴張示意圖 動畫

  15. 海底擴張的原動力 • 來自軟流圈的熱對流,熱對流就像輸送帶一樣帶著岩石向兩側移動。 • 中洋脊就是位於熱對流上升之處,此處岩漿隨著熱對流上升,在裂谷噴出後,遇海水冷卻形成岩石(主要為玄武岩),並隨熱對流而向兩側移動。 • 當移動撞及另一地殼時,密度大者會在海溝處下降至地函,如此形成一個很大但速度很慢的熱對流。

  16. 板塊構造學說 • 1968年科學家在大陸漂移與海底擴張的基礎上,提出板塊構造學說: • (1)地球表層由岩石構成岩石圈(厚約100公里),且岩石圈漂浮在軟流圈之上,軟流圈的熱對流成為岩石圈移動的動力來源。 • (2)地球表層岩石圈並非完整的一整圈,而是分割成為一塊一塊大小不等的板塊。

  17. 板塊構造學說 (3)板塊與板塊的界限主要是中洋脊、隱沒帶、高大山脈,板塊與板塊間的相對運動產生了地震、火山及造山運動。 (4)板塊構造學說的提出,解開地震、火山及山脈形成之謎。太陽系的金星、火星表面也有類似地球的岩石圈與較不明顯的板塊運動。

  18. 板塊與各種地質構造的關係 • 科學家將全球分成七大板塊及二十幾個較小的板塊。

  19. 板塊與各種地質構造的關係 • 由全球地震與火山的分布,發現板塊的交界與地震帶和火山帶非常地吻合,且全世界主要的高大山脈如喜瑪拉雅山、安地斯山等,也都位於板塊交界帶上。

  20. 張裂性板塊邊界: • 指兩板塊受張力作用而互相遠離,如中洋脊、東非裂谷等。 • 地質特色:多火山和地震。

  21. 冰島的地質構造 • 中洋脊貫穿冰島,產生南北向的裂谷,裂谷的兩側岩石(玄武岩為主)呈對稱分布,距裂谷愈遠則年代愈老,也證明大西洋的中洋脊正逐漸向兩側擴張。 冰島地質圖:不同顏色代表不同年代,中央黃綠色代表岩石生成年代最年輕,褐色年代居中,粉紅色代表年代最老。

  22. 聚合性板塊邊界: • 指兩板塊間受擠壓而相互推擠靠近。如臺灣、喜瑪拉雅山和南美安地斯山等。 • 地質特色:因兩板塊互相擠壓,故多地震、火山及高大山脈(造山運動)。

  23. 臺灣的地質構造 • 臺灣位在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交界處。 • 兩板塊以花東縱谷為界: • 海岸山脈、綠島、蘭嶼都屬於菲律賓海板塊。 • 中央山脈以西均屬於歐亞板塊。 • 兩板塊相互擠壓,使得中央山脈隆起,形成臺灣複雜多變地形。

  24. 臺灣板塊構造圖 N 臺灣 中央山脈 花蓮 大陸地殼 海岸山脈 花東縱谷 臺東 歐亞板塊 大陸地殼 海洋地殼 歐亞板塊 菲律賓海板塊 動畫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