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 likes | 794 Views
熱對物質的影響. 2. 物質受熱後體積的變化. 1. 食物受熱後的變化. 3. 水溫和物質的溶解. 第三單元. 1. 熱對物質的影響. 活動一、食物加熱後的變化. 活動二、物質受熱後體積的變化. 活動三、水溫和物質的溶解. 食物加熱後的變化. 如何進行觀察 食物加熱後的變化的活動?. 分組討論要進行哪一種烹煮活動來觀察食物加熱後的變化。 分組討論進行烹煮活動時,需要準備的物品和工作分配,並寫出計劃書。 進行烹煮活動時,要記錄食物加熱後的變化情形。 烹煮活動結後要整理場地、清潔用具。. 食物加熱後的變化.
E N D
熱對物質的影響 2. 物質受熱後體積的變化 1. 食物受熱後的變化 3. 水溫和物質的溶解 第三單元
1. 熱對物質的影響 活動一、食物加熱後的變化 活動二、物質受熱後體積的變化 活動三、水溫和物質的溶解
食物加熱後的變化 如何進行觀察 食物加熱後的變化的活動? • 分組討論要進行哪一種烹煮活動來觀察食物加熱後的變化。 • 分組討論進行烹煮活動時,需要準備的物品和工作分配,並寫出計劃書。 • 進行烹煮活動時,要記錄食物加熱後的變化情形。 • 烹煮活動結後要整理場地、清潔用具。
食物加熱後的變化 進行烹煮活動時,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 使用電磁爐等電器用品必須注意用電安全,使用前應先閱讀使用說明書。 • 進行烹煮活動時,溫度很高,要小心避免燙傷,及注意用火安全。
食物加熱後的變化 小心用電安全 • 各種電器用品帶給我們舒適方便的生活,使用時要注意安全,才不會發生危險。
食物加熱後的變化 食物加熱後有什麼變化? • 肉片熟了會捲起來,顏色由紅變淡,吃起來很燙。
食物加熱後的變化 食物加熱後有什麼變化? • 蝦子熟了會變成紅色,還會變彎曲。
食物加熱後的變化 食物加熱後有什麼變化? • 青菜熟了以後會變軟,顏色也會改變。
食物加熱後的變化 食物加熱後有什麼變化? • 水煮開了,貢丸會膨脹起來,還會由底下浮到上面。
食物加熱後的變化 食物加熱後有什麼變化? • 蛋熟了以後,蛋白和蛋黃會凝固,蛋白還會由透明變成白色。 • 粉絲煮了以後會變軟,顏色變透明。 • 湯圓煮熟了也會脹大鼓起來,還會浮在水面上。
食物加熱後的變化 食物加熱後變化的情形,可以大致歸納為哪些類型? • 顏色改變:例如蝦子、肉片、粉絲…等。 • 體積改變:例如魚丸、肉丸、湯圓等體積變大;蔬菜體積縮小…等。 • 狀態改變:例如蛋由液態變成固態。 • 性質改變:例如蝦子、肉片、蛋…等。
食物加熱後的變化 還有哪些物質受熱後,形狀、顏色、體積和性質也會改變? • 奶油、蠟燭加熱時,由固態變成液態。
食物加熱後的變化 還有哪些物質受熱後,形狀、顏色、體積和性質也會改變? • 奶油、蠟燭加熱時,由固態變成液態。 • 乾玉米、白米、麵糰加熱烘烤後,體積會變大,性質會改變(爆米花、爆米香、麵包)。 • 巧克力受熱後會變軟融掉。
食物加熱後的變化 還有哪些物質受熱後,形狀、顏色、體積和性質也會改變? • 熱熔膠經過熱熔槍加熱後會變軟、熔化,冷了又變硬。
食物加熱後的變化 還有哪些物質受熱後,形狀、顏色、體積和性質也會改變? • 木材燒過會變黒,甚至只剩下細細的灰。
食物加熱後的變化 還有哪些物質受熱後,形狀、顏色、體積和性質也會改變? • 柔軟的陶土揑成各種形狀的器物,經過燒烤後性質會改變,變得堅硬。
物質受熱後 體積的變化 把寶特瓶的瓶蓋沾水, 倒放在瓶口上,用手掌握住寶特瓶,觀察瓶口有什麼變化嗎? • 雙手握住寶特瓶一段時間後,可以看見瓶口的蓋子會上下跳動。 • 這是手掌的熱使得瓶內的空氣膨脹體積變大,溢出瓶口而推動瓶蓋。
物質受熱後 體積的變化 如何證明是手的熱度讓寶特瓶的瓶蓋跳動的呢? • 將瓶蓋沾水,倒放在瓶口上。 • 再分別把寶特瓶放進冷水和溫水中。 • 我的發現—放在溫水中的寶特瓶的瓶蓋會跳動。 寶特瓶放在溫水中,瓶蓋會跳動,是不是瓶子裡的空氣受熱,體積變大了?
物質受熱後 體積的變化 瓶子裡的空氣受熱後會變大嗎?要用什麼方法來證明? 方法一 • 在瓶口沾上肥皂膜,把瓶子浸泡在熱水中。 • 放入一會兒,肥皂膜就會鼓起來。 • 放久一點,肥皂膜會被膨脹的空氣撐破。
物質受熱後 體積的變化 瓶子裡的空氣受熱後會變大嗎?要用什麼方法來證明? 方法二 • 在瓶口套上氣球,把瓶子浸泡在熱水中。 • 放入一會兒,氣球會脹大而直立起來。
物質受熱後 體積的變化 空氣受熱後體積會膨脹,水受熱後,體積也會有變化嗎? • 把裝水的寶特瓶浸泡在熱水中,觀察水受熱時體積的變化。 方法一
物質受熱後 體積的變化 空氣受熱後體積會膨脹,水受熱後,體積也會有變化嗎? 方法二 • 在錐形瓶中裝滿紅色的水,塞上插有玻璃管的瓶塞,並在玻璃管上畫出水位高度的記號。 • 把錐形瓶依序放入冰水、冷水和熱水中,觀察玻璃管上水位的變化情形。
物質受熱後 體積的變化 水受熱和遇冷之後,體積怎麼變化? • 在冰水中,玻璃管的水位會下降。 • 放入冷水(室溫水)中,水位會回升。 • 放入熱水中,水位會上升比先前高。
物質受熱後 體積的變化 金屬受熱後體積也會膨脹嗎? 實驗步驟一 • 把金屬圈放在木板上,在金屬圈相對的兩邊釘上兩根鐵釘,讓金屬圈剛好能通過鐵釘中間的空隙。
物質受熱後 體積的變化 金屬受熱後體積也會膨脹嗎? 實驗步驟二 • 用鑷子夾住金屬圈,在酒精燈上加熱一段時間。
物質受熱後 體積的變化 金屬受熱後體積也會膨脹嗎? 實驗步驟三 • 再試試看,它還能通過鐵釘中間的空隙嗎?怎麼會這樣? • 我的發現—金屬加熱後體積也會膨脹變大。 ※ 金屬圈加熱後 溫度很高, 不要用手去摸。
物質受熱後 體積的變化 怎樣安全的使用酒精燈? • 檢查燈芯,並用鑷子調整燈芯至適當的長度。 • 檢查酒精燈的量,最好是八分滿,因點火時,過多或過少的酒精都容易造成危險。
物質受熱後 體積的變化 怎樣安全的使用酒精燈? • 使用酒精燈時,桌上雜物應收拾乾淨,並應準備一條濕抹布,萬一著火了,可以用來滅火。 • 熄滅酒精燈時,用燈蓋從旁邊向下蓋住燈芯即可,不能用水澆,也不能用口吹。
物質受熱後 體積的變化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熱脹冷縮的例子? • 溫度計放入熱水中,酒精或水銀柱會升高,放在冷水中,酒精或水銀柱會下降,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物質受熱後 體積的變化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熱脹冷縮的例子? • 磁磚、橋樑和鐵軌每隔一距離就會留有一條細縫,是為了預留膨脹的空間。
物質受熱後 體積的變化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熱脹冷縮的例子? • 天燈點燃時,燈內的空氣會膨脹,讓燈鼓起來。 • 凹陷的乒乓球泡熱水可以它膨脹起來。
物質受熱後 體積的變化 歸 納 • 物質受熱後體積會膨脹,變冷後體積會縮小,這就是物質熱脹冷縮的現象。 鐵軌遇熱膨脹,互相擠迫、扭曲,令列車無法通行。
水溫和物質 的溶解 觀察方糖在水中溶解的情形1 • 觀察一塊方糖的形狀和顏色,放入研缽中敲碎,觀察敲碎的方糖。 • 我的發現—方糖敲碎前顆粒較大;敲碎後,顆粒較小。
水溫和物質 的溶解 觀察方糖在水中溶解的情形2 • 把敲碎的方糖顆粒放入10c.c的溫水中,攪拌到完全溶化為止,觀察方糖有什麼變化。 • 我的發現—將方糖顆粒放入水中,可以看見小顆粒再慢慢變小,最後小到肉眼看不見。
水溫和物質 的溶解 觀察方糖在水中溶解的情形3 • 取一滴方糖溶液滴在載玻片上,放置幾天,讓水分自然蒸乾,觀察原來水滴的位置,有沒有出現什麼物質? • 我的發現—方糖溶液自然蒸乾後,可以使糖和水分離,出現糖的結晶。
水溫和物質 的溶解 敲碎的方糖顆粒和原來的方糖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 敲碎的方糖顆粒和原來的方糖都是糖,吃起來都甜甜的。 • 敲碎的方糖顆粒和原來的方糖顆粒大小不同。 相同的地方 不同的地方
水溫和物質 的溶解 方糖顆粒入水裡攪拌後, 哪裡去了? • 方糖顆粒放入水裡攪拌後,變成眼睛看不見、更小的糖粒子,均勻的散布在水中,成為糖水了。 滴在玻璃片上的方糖溶液,水分蒸發後有什麼變化?怎麼會這樣? • 滴在玻璃上的方糖溶液,水分蒸發後會出現糖的結晶。 • 因為,當糖慢慢蒸發後,糖粒子會聚集變大,再次形成肉眼能見的結晶。
水溫和物質 的溶解 實驗—水溫高低會影響糖或鹽的溶解嗎? • 取10c.c冷水和熱水,測量並記錄水溫。 • 取一湯匙的糖或鹽,用尺刮平,分別加入冷水和熱水中,攪拌到完全溶解為止,並在紀錄紙上畫記。 • 繼續在冷水和熱水中加入糖或鹽並畫記,直到糖或鹽不再溶解為止。
水溫和物質 的溶解 水溫高低會影響糖溶解或鹽溶解的量嗎? • 糖在熱水中溶解的量比在冷水中多。 • 水溫升高,鹽溶解的量只增加少許。 • 我的發現—熱水的溶解量比冷水大。 • 下表提供不同溫度下,100c.c的水大約可以解的物質的量: 溫度(c) 物質
水溫和物質 的溶解 怎麼做才能讓溶解在水中的鹽再變回鹽? • 水會蒸發而鹽不會蒸發,只要放著讓水自然蒸發,鹽就會留下(但是需要比較長的時間)。 • 也可以加熱讓水快速蒸發,就可以很快看到鹽了。 • 用濾紙過濾,只能濾出不能溶解的糖或鹽,已經溶解在水中的糖或鹽不能濾出來,因此不是很好的方法。
小朋友,本單元已經結束,想一想,您學會了些什麼呢? 下個單元還有許多有趣的學習活動等著你,希望你繼續加油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