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医技与口腔党总支 叶怡仙 2012.10.26

第七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讲座. 医技与口腔党总支 叶怡仙 2012.10.26. 第五章 党的指导思想. 十七大党章载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 。. 什么是党的指导思想?. 党的指导思想又称党的行动指南,是指导我们党全部活动的理论体系,是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理论基础 , 是党行动的“旗帜”和“指南”。. 学习要点:. 1.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 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地位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nath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医技与口腔党总支 叶怡仙 2012.10.26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讲座 医技与口腔党总支 叶怡仙 2012.10.26

  2. 第五章 党的指导思想 十七大党章载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

  3. 什么是党的指导思想? 党的指导思想又称党的行动指南,是指导我们党全部活动的理论体系,是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理论基础,是党行动的“旗帜”和“指南”。

  4. 学习要点: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地位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4.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5. 第一节 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发展 马克思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6.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早在14世纪末15世纪初,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已开始孕育成长。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兴起,工业革命大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及其经济发展,也把资本主义推到一个新的阶段。

  7. 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同时也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促使人们全面思考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因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条件和基础.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同时也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促使人们全面思考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因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条件和基础.

  8.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 的产物? 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大量的自由劳动力有乡村涌向城市,成为离土离乡的无产者,其生存依靠其劳动报酬,而雇佣他们的工厂依靠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获得利益,当巨大的市场催生出的大量工厂,使工厂主的利润在竞争过程中变得稀薄,由此加剧了对工人的压榨,在此同时也加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在无产者的角度重新分配社会财富。

  9. 而为什么现代西方社会没有应用马克思主义呢,这是由于普遍被西方国家所接受的“福利国家”与消费型经济为导向的社会制度在实质上解决了社会财富分配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消灭了无产阶级的存在基础。而为什么现代西方社会没有应用马克思主义呢,这是由于普遍被西方国家所接受的“福利国家”与消费型经济为导向的社会制度在实质上解决了社会财富分配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消灭了无产阶级的存在基础。

  10. (二)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二)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随着机器大工业对工场手工业,雇佣劳动制度对封建生产关系的取代,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矛盾激化,19世纪30-40年代,法,英,德接连爆发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

  11.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争取工人阶级解放的阶级斗争。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争取工人阶级解放的阶级斗争。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有其在批判的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12.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848年,英国伦敦瓦伦街19号一家不大的印刷所,印出了一本字数不多却震撼世界、影响人类的小册子———《共产党宣言》。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论述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未来社会创造者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它的发表诞生了一个伟大的真理———马克思主义。

  13. 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和俄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理论上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在主要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胜利的设想,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首先获得成功,并且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后,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这些重大理论成果,都产生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践,同时又是推进这一伟大事业不断发展的指导思想。 《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160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15. 二、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如何对待马克思主我,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 胡锦涛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破的科学真理,坚信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从来不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空洞、僵硬、刻版的教条。任何固守本本、漠视实践、超越或落后于实际生活的做法都不会成功。p57

  16.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成果 开始萌芽时期(1921-1927):“标志”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的提出。 初步形成时期(1927-1935):“标志”是开创“工家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理论。

  17. 走向成熟时期(1935-1945):“标志”新民主主义理论丰富、完善及实践的过程。走向成熟时期(1935-1945):“标志”新民主主义理论丰富、完善及实践的过程。 继续发展时期(1945-1956):“标志”是新民主主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原则。 曲折发展时期(1957-1976):左倾“文革”

  18. 2、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什么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点和精髓。所谓实事求是,也就是从客观事物的本质去研究和探讨其中所固有的规律性。

  19. 毛泽东强调尊重事实,尊重规律,就是把“实事”作为认识的出发点和根据,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的根本立场;“是”就是指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而承认事物是按照自己所固有的规律永无止境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求”就是去研究、去探索,通过科学研究和各种实践活动,获得真理性的认识,然后又反过来指导实践,从而达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方法。

  20. 实事求是原则的最根本要求就是要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努力探讨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以便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实事求是原则的最根本要求就是要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努力探讨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以便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21. 3、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毛泽东围绕着“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历史课题,根据实事求是的精神,客观认识中国的国情,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22. 事实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的方针政策,就是恢复和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回到毛泽东思想本身,并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23.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所产生的第二大理论成果,是指导党的中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24.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大成果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P64 3、理论体系与道路、旗帜、制度的有机统一

  25. 第四节 努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1、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重要性 胡锦涛在建党90周年庆指出: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

  26. 历史证明,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结合。它指引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随后,又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社会主义的胜利。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又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验证明,只有这个理论才能真正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才能保证中国亿万人民完全实现民族振兴。

  27. 实践证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切胜利,都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取得的,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胜利。因此,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党都必须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28. 2、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主要途径 P69

  29. 感谢大家一起学习! 祝进步并快乐!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