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likes | 563 Views
2012 江苏高考物理试卷阅卷分析. 丁玉莉 2012.8.13. 2012 年高考物理试卷知识点分布:. 试卷必考模块所考查的知识,涵盖了 《2012 年江苏省高考说明 》 中近 30 个考点: 其力学占 43 分,占分值的 36% : 必修一、必修二中知识点考查了 13 个,覆盖率 50% ,其中二级考点考查了 8 个,覆盖率 54% ; 电学占 53 分,占总分值的 44% : 选修 3-1 、选修 3-2 中知识点考查了 16 个,覆盖率 52% ,二级考点考查了 9 个,覆盖率 70% ; 整个必修模块知识点覆盖率为 63% ,二级考点覆盖率 71% ;
E N D
2012江苏高考物理试卷阅卷分析 丁玉莉 2012.8.13
2012年高考物理试卷知识点分布: 试卷必考模块所考查的知识,涵盖了《2012年江苏省高考说明》中近30个考点: 其力学占43分,占分值的36%: 必修一、必修二中知识点考查了13个,覆盖率50%,其中二级考点考查了8个,覆盖率54%; 电学占53分,占总分值的44%: 选修3-1、选修3-2中知识点考查了16个,覆盖率52%,二级考点考查了9个,覆盖率70%; 整个必修模块知识点覆盖率为63%,二级考点覆盖率71%; 选修3-3知识点考查了6个,覆盖率为50%; 选修3-4知识点考查了3个,覆盖率为20%; 选修3-5知识点考查了7个,覆盖率为47%; 整体覆盖率为38%。
常见错误:第(1)问:部分错选B,极少数错选C第(2)问:汉字写错第(3)问:电路图错误率高:常见错误:第(1)问:部分错选B,极少数错选C第(2)问:汉字写错第(3)问:电路图错误率高: 错误一 正确电路图: 错误二 错误三
批改心得: 本题的考察分三个层次,第一问是从基本操作的角度,考察学生对基本仪器的使用;第二问从操作中试触的角度,间接考察学生对万用表的基本原理掌握;第三问黑箱问题,考察电学原件的特性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对学生发散思维及推理能力要求较高。可谓层层递进。这次综合欧姆表考查黑箱问题的要求对学生来说还是较高的。
常见错误:第(1)问:将桌面上垫一个东西或将桌面磨得不光滑或改变O点、Q点的位置第(2)问:描出点后不用直线描出,坐标没有第(3)问:μ=0.6 Mgh= μmg(s+h)
批改心得: 1.有关实验题的教学应该从实验目的和原理入手,注重从目的出发,结合实验原理解题,审题要仔细 2.应该注重作图题的规范性要求,描点法是实验的基本方法。 3.对于多过程问题,慎用能量求解,要注意过程中是否有能量损失等等。
教学建议: 不让学生动笔做实验——只知道“结果” 要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要知道“过程” 实验教学和复习要摆脱纸上实验的现状,还实验室给学生,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熟悉基本仪器的使用,在动手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实验的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误差分析,熟悉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这样对于考试中新情境、开放性的实验问题,也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了。
常见错误:第(1)问3分:A、B选项漏选第(2)问4分:速度、速率、动能、内能、剧烈程度等等第(3)问5分:主要有下列四种错误:第一种情况较多①W=P(VB-VA)=200J,ΔU=Q+W=700+200=900J。热力学第一定律正负号用错,但中间过程又未算出W的数值结果。②等压变化VA/TA=VB/TB,VB=8×10-3m3对外做的功W=PVB=8×102J,ΔU=Q+W,解得ΔU=1.5×103J。③等压变化VA/TA=VB/TB,VB=8×10-3m3对外做的功W=PVB=8×102J,U=Q-W=700-800=-100J④W=0,ΔU=Q=7.0×102J。常见错误:第(1)问3分:A、B选项漏选第(2)问4分:速度、速率、动能、内能、剧烈程度等等第(3)问5分:主要有下列四种错误:第一种情况较多①W=P(VB-VA)=200J,ΔU=Q+W=700+200=900J。热力学第一定律正负号用错,但中间过程又未算出W的数值结果。②等压变化VA/TA=VB/TB,VB=8×10-3m3对外做的功W=PVB=8×102J,ΔU=Q+W,解得ΔU=1.5×103J。③等压变化VA/TA=VB/TB,VB=8×10-3m3对外做的功W=PVB=8×102J,U=Q-W=700-800=-100J④W=0,ΔU=Q=7.0×102J。
常见错误:第(1)问3分:主要错误是错选B,其次是D 第(2)问4分:主要三种错误:一是填使AB和CD平行,二是填C也一个像,三是填把D放到AB透过玻璃砖的折射线上 第(3)问5分:错误很多,在于记错公式:如, , ,
常见错误:第(1)问3分,少数错误在D第(2)问4分,核反应方程错误较多,Q/3第(3)问5分,逸出功得分高一点,改的时候不看过程,只见结果,只见2:1就给分,错误率高的是用来计算动量之比: 把宏观和光子搞混淆了,其实本质还是死记公式,不会应用。
教学建议:回归课本 • (1)要回归课本落实考点,不要深挖,加强对课本的阅读,知道每一张图的含义; • (2)尤其应对基本概念、规律和重要结论要烂熟于胸,而且会推导,会应用 ; • (3)研究现行教材中的例题、习题,也可以是改编题,许多考题都能在课本上找到“原型”。
批改心得: 第13题着重考查了交流电中的电流最大值、安培力、有效值等知识点,但是又不是完全照搬,不是考查正弦式交流电,而是考查了大小不变,方向改变的交流电,这个交流电不是持续有的,而是间隔型的,所以模型跟正弦式交流电的模型不一样,但是计算方法是一样的,所以学生要知道这些值的来源和求法。实际上讲完交流电的知识,我们可以将电流表引入其中,观察电流表的内部构造,也是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线圈平面和磁场时刻平行,模型跟此考题有些相似。
批改心得: 轻质模型应该引起高中教师的足够重视.该题利用“轻质弹簧与轻杆”的轻质模型巧妙设计了缓冲装置的理想模型,考查了胡克定律、弹性势能、动能定理、功能关系,对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于轻质模型,“在合力为零的情况下,轻质物体(如轻杆)可以以任意有限的加速度运动”,这种处理问题的思想,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应进行适度的渗透. 轻杆:由于轻杆滑动时,滑动摩擦力为恒力,轻杆的质量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当轻杆以任意加速度运动时,轻杆受到的合力为零,弹簧对轻杆的弹力在轻杆滑动时保持不变.所以从轻杆开始移动直到停止的过程中,弹簧的形变量为定值,弹性势能保持不变. 劲度系数足够大的轻质弹簧 :弹簧的劲度系数足够大能够保证轻杆的滑动停止后,小车反弹的速度以及动能足够小.
批改心得: 对于平常已构成的模型,一定要很熟悉其中 的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这样在题目中出现 熟悉的模型,就会容易找到切入点,找到相 关的表达式进行求解。
教学建议: 1、知其然要知其所以然 不能只记结论,而要知道推导过程,掌握一些所谓结论的来源,方法更重要。 2、强化训练 提高建模能力 进一步强化基础,同时要加强学生对于物理模型的建构,计算题中最为核心的就是其运动过程的构建,如果学生能够快速准确的建立物理模型,由物理规律和数学知识就可以求出。
复习建议: • 1、狠抓基础 • 2、重视课本 • 3、训练选修 • 4、动手实验 • 5、强化能力 审题一定要清楚,书写一定要规范, 画图一定要清晰,原始表达式一定要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