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475 Views
BMW. 班級:車輛 三甲 學號: 4A015045 姓名:蔡榮烜 指導老師:吳宗霖. 目錄. 一 . 前言 二 .BMW 車廠的發展史 三 .BMW 現有生產的車輛 四 .BMW 之特色或特點 五 . 新科技、新裝備或新製程技術 六 .BMW 未來的趨勢 七 . 結論 八 . 參考資料 . 一 . 前言.
E N D
BMW 班級:車輛三甲 學號:4A015045 姓名:蔡榮烜 指導老師:吳宗霖
目錄 一.前言 • 二.BMW車廠的發展史 • 三.BMW現有生產的車輛 • 四.BMW之特色或特點 • 五.新科技、新裝備或新製程技術 • 六.BMW未來的趨勢 • 七.結論 • 八.參考資料
一.前言 巴伐利亞發動機製造廠股份有限公司(德語:BayerischeMotorenWerke AG),通稱BMW,是德國一家跨國豪華汽車和機車製造商,總部位於巴伐利亞的慕尼黑。BMW經常被暱稱為Bimmer,在大中華地區又常稱為寶馬。
二.BMW車廠的發展史 • BMW的創始人卡爾·斐德利希·拉普(Karl Friedrich Rapp)在1913年時,利用一座慕尼黑近郊原本是製造腳踏車的工廠廠房,設立了拉普引擎製造廠(Rapp-Motorenwerke),從事航空用引擎之製造。在同年,古斯塔夫·奧圖(Gustav Otto)也在附近創立了古斯塔夫奧圖航空機械製造廠(Gustav Otto Flugmaschinenfabrik),古斯塔夫事實上就是著名的尼可勞斯·奧古斯特·奧圖(Nikolaus August Otto)、四行程汽油引擎(奧圖循環引擎)發明者的兒子。
古斯塔夫·奧圖稍後與人合資,在1916年3月7日創立了巴伐利亞飛機製造廠,並且將自己創立了三年的工廠併入這家新廠。同年,拉普也獲得銀行家卡米羅·卡斯提李奧尼(Camillo Castiglioni)與馬克思·弗利茲(Max Friz)的資助大幅擴張規模,但卻因為評估錯誤過度擴張導致營運不善,致使拉普在1917年時黯然離開。他的合伙人找到奧地利的金融家佛朗茲-約瑟夫·帕普(Franz-Josef Popp)合作接下了引擎廠的業務,在1917年7月20日將工廠改名為巴伐利亞發動機製造股份有限公司(BayerischeMotorenWerke GmbH,縮寫為BMW),由帕普擔任首任的總裁。當時時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身為軍需供應廠商的BMW特別在慕尼黑市郊的歐伯維森菲爾德(Oberwiesenfeld)軍機場附近設置了大型的工廠,持續地替軍方製造軍機引擎直到1918年為止。1918年8月13日BMW改制為股票公開上市的股份公司型態(BMW AG),確立了之後蒸蒸日上的公司規模。
1922年時BMW合併了BFW,成為今日我們所熟悉的BMW。但在追溯該公司歷史時,公司的官方說法是以BFW的創廠時間為準,也就是1916年3月7日作為BMW的創廠日。1922年時BMW合併了BFW,成為今日我們所熟悉的BMW。但在追溯該公司歷史時,公司的官方說法是以BFW的創廠時間為準,也就是1916年3月7日作為BMW的創廠日。 • BMW的第一具航空引擎作品是1917年時投產的Type IIIa,這是一具水冷設計的直列六缸引擎,使用了公司合夥人之一的弗利茲所開發的高空用化油器,縱使在高海拔環境中也能發揮引擎的最大輸出。1919年時,BMW將一具該廠生產的Type IV直列六缸引擎安裝到一架DFW雙翼飛機上,由佛朗茲·契諾·迪默(Franz Zeno Diemer)駕駛,在慕尼黑奧林匹克公園(今日BMW總部所在地)上空創下9,760公尺高的飛行高度紀錄。
從天上轉戰兩輪 •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根據凡爾賽條約的規定,德國境內禁止製造飛機,嚴重打擊了正在成長中的德國航空工業,也迫使BMW轉為製造鐵道用的制動器,並開始發展機車用的引擎。 • 1920年,由馬丁·史托爾(Martin Stolle)設計的M2 B 15引擎,成為BMW生產的第一具機車用引擎。1923年弗利茲設計了排氣量500 cc.的R32型機車,有別於該廠之前幾款機車產品都是採用鏈條傳動的設計,R32是第一輛採用軸傳動的BMW機車,從它開始軸傳動設計就成了BMW機車最知名的特色之一,一直到今日我們仍可以從該廠的R系列機車上看到此種設計。BMW在R32上首次啟用了代表巴伐利亞邦的藍白方格旗廠徽,並且沿用至今。 1929年9月19日,機車手恩斯特·海納(Ernst Henne)騎乘著一輛排氣量750 cc.的新型BMW機車,在慕尼黑創下216.75km/h的世界紀錄。之後他又持續多次打破世界高速紀錄,其中以1937年時創下的279.5km/h最驚人,該紀錄連續保持了12年之久才有人打破。
邁向四輪產品領域 • 1927年時,位於德國圖林根邦埃森納赫市的埃森納赫車廠,獲得英國Austin(奧斯丁)車廠的授權,開始製造該廠著名的Austin 7車款之德國版本,掛上Dixi(迪克西)的品牌銷售。隔年,BMW以1600萬馬克的價格,併購了該廠,也因此獲得Dixi 3/15 PS這款車的生產權利,成為該廠第一輛汽車產品。這輛車在經過BMW修改之後以改良版DA2的身分上市,DA意指「Deutsche Ausführung」(德國製造)之意,登場後大受好評,在短短三年左右的生產期中就賣出18,976輛之多。 • 至於1932年時登場的3/20 PS(又稱為AM 4,Ausführung München 4 Gange,「慕尼黑生產、四檔變速」之意),則是第一輛BMW自製的汽車產品。改良自Dixi的這款車搭載一具782 cc.的直列四缸引擎,擁有20hp/3500rpm的最大馬力輸出,與80km/h左右的極速,並且在同年於巴登-巴登舉行的優雅汽車展(Concoursd'Elegance)中獲得優勝。
1933年登場的BMW 303,是真正最具有關鍵代表性的一款車,它開創了兩樣BMW一直到今天為止都還維持著的傳統。其一,它是BMW第一款搭載直列六缸引擎的汽車,其二,該車款首度在車頭部份採用了著名的「雙腎」水箱護柵造型,雖然經過歷代的改款這雙腎造型也多經修改,但基本的造型基調卻一直到今日都沒有改變過。 • BMW對技術研究十分重視,在專業媒體測試中BMW引擎的馬力輸出往往比同級車高,然後又能保持優良的精緻度與低噪音,底盤操控性專業評價也常比同級車傑出,這些駕駛樂趣是BMW能在後來被公認與賓士並駕齊驅的原因。 • 近年來,Audi 在德國車廠三大車廠中開始追上。BMW 的引擎技術亦一直下降。加上 Audi於2008年推出R8車款,名聲大噪。在各種專業媒體測試中亦獲不錯的評價。Audi 在2010年亦推出crown gear central differential(冠狀型中央差速器),令到底盤操控性也比BMW好,在德國汽車市場上開始打動BMW的第一位置。
三.BMW現有生產的車輛 • 1系列(1er-Reihe):車系代號E87,2004年上市,小型五門掀背車系。三門掀背式E81。雙門硬頂跑車E82。雙門敞篷E88。車系代號F20,2011年上市,小型五門掀背車系
3系列(3er-Reihe):車系代號E90,2006年上市,小型主管級房車系與衍生的五門旅行車(Touring)E91。雙門硬頂跑車E92及雙門敞篷E93。3系列(3er-Reihe):車系代號E90,2006年上市,小型主管級房車系與衍生的五門旅行車(Touring)E91。雙門硬頂跑車E92及雙門敞篷E93。
4系列(4er-Reihe):中型主管級房車與衍生的五門旅行車款。4系列(4er-Reihe):中型主管級房車與衍生的五門旅行車款。
5系列(5er-Reihe):車系代號F10,2010年上市,中型主管級房車與衍生的五門旅行車款F11,長軸型車系代號F18。5系列(5er-Reihe):車系代號F10,2010年上市,中型主管級房車與衍生的五門旅行車款F11,長軸型車系代號F18。
6系列(6er-Reihe):中大型轎跑車系列,分別有雙門轎跑車(車系代號E63,2004年上市)與雙門敞篷跑車(車系代號E64,2004年上市)兩種車型。6系列(6er-Reihe):中大型轎跑車系列,分別有雙門轎跑車(車系代號E63,2004年上市)與雙門敞篷跑車(車系代號E64,2004年上市)兩種車型。
7系列(7er-Reihe):大型豪華房車系列,2009年上市,有短軸型(車系代號F01)與長軸型(車系代號F02),並且有為政治要員設計的裝甲版本(車系代號F03),另有於2011年推出的混合動力版本(車系代號F04)。7系列(7er-Reihe):大型豪華房車系列,2009年上市,有短軸型(車系代號F01)與長軸型(車系代號F02),並且有為政治要員設計的裝甲版本(車系代號F03),另有於2011年推出的混合動力版本(車系代號F04)。
X系列: X1 : 小型SUV X3:車系代號E83,2003年上市,小型五門休旅車系。 X5:車系代號E70,2007年上市,中型五門休旅車系。 X6:車系代號E71,2008年上市,跨界休旅車\運動型多用途車。
Z4:車系代號E85,2002年上市,小型雙門雙座敞篷跑車。在2006年時新加入了雙門硬頂的E86 Z4 coupé車型。
M車系: • M車系是BMW旗下的高性能車種家族,由直屬於BMW集團的子公司BMW M公司(德文:BMW M GmbH,其獨立設置公司之前原本是BMW M部門)負責設計生產,除了少數幾款特例外,M車系的產品大都是以BMW原有的各車系車款為基礎,再加上由M公司特別開發的高性能引擎、傳動系統、空氣動力套件與其他方面的性能版零件與調校之後,獨立而成的高性能版本。而除了整車生產的高性能版車型之外,M公司也負責開發製造BMW旗下各車系專用的高性能售後改裝用套件。
油電混合車:車型Efficient Dynamics,未上市,爲了符合現代省油的趨勢而製造,稱i系,已透露有i3和i8,相同車型為Toyota Prius。
四.BMW之特色或特點 • 「BMW EXPO未來車展」不僅展示BMW於設計美學、動力、科技及節能各方面的領先技術,並以「We do everything for one thing. Sheer Driving Pleasure」為中心概念,透過所有在「BMW EXPO未來車展」中的展出車輛闡述BMW致力於提供無限駕乘樂趣的一貫宗旨,帶領參與者深刻領略BMW造車工藝的偉大價值。
以BMW Vision ConnectedDrive概念車為主軸,帶出「未來 運轉式」的核心概念,同時發表全新改款BMW大7系列與ActiveHybrid 7、全新BMW 3系列Touring、全新BMW ActiveHybrid 3、全新BMW M6、全新BMW M135i五門掀背跑車、以及全新改款BMW X1運動休旅共7款新車,強調美學、動力、創新以及節能環保四大面項的科技,深刻體認BMW的工藝與科技之美。
五.新科技、新裝備或新製程技術 • 雖然蒸氣引擎早已被淘汰,不過近期BMW卻從過往的蒸氣引擎引擎結構中找出靈感,研發出可改善現今內燃機引擎運轉效率的最新科技!取名為Turbosteamer的最新科技,原理乃是根據著過去蒸氣引擎熱能驅動的原理,使用車輛內部兩條迴路管線,收集車輛引擎運轉與排氣過程中所產生的熱能,由於管路中內皆為液體材質,因此加熱後會產生蒸氣,並擁有多餘的推力,利用此推力再與引擎室內的曲軸相連接,可增加引擎運轉功率,與提高燃油的使用率;Turbosteamer科技預估可以增加驅動系統的15%效率。
以目前BMW所測試使用的1.8升四缸引擎為例,可增加15%的引擎輸出效率以外,油耗表現更與1.5升的車款相當,最大馬力增加13.6hp、峰值扭力也同時上漲2kgm,而最大的優點是,此系統可完全不增加油耗,與擁有更低的廢氣排放量等。目前此系統已到了最終的實車測試階段,且由於此系統幾乎不佔引擎室與車體空間,以一輛四缸的三系列為例,工程師可以輕鬆的將Turbosteamer系統裝置其中。目前原廠工程師除了不斷的測試以外,更希望能將此裝置濃縮到更小的地步,並能有十年以上持續生產的能力。以目前BMW所測試使用的1.8升四缸引擎為例,可增加15%的引擎輸出效率以外,油耗表現更與1.5升的車款相當,最大馬力增加13.6hp、峰值扭力也同時上漲2kgm,而最大的優點是,此系統可完全不增加油耗,與擁有更低的廢氣排放量等。目前此系統已到了最終的實車測試階段,且由於此系統幾乎不佔引擎室與車體空間,以一輛四缸的三系列為例,工程師可以輕鬆的將Turbosteamer系統裝置其中。目前原廠工程師除了不斷的測試以外,更希望能將此裝置濃縮到更小的地步,並能有十年以上持續生產的能力。
六.BMW未來的趨勢 • 都會移動的未來趨勢 BMW i代表極富遠見的電動車款以及行動服務,同時擁有撼動人心的設計與對永續發展的堅持。 透過個人用車概念聚焦永續發展的整體價值加上行動服務的相互支援,BMW i正在重新定義個人移動的概念。
BMW LifeDrive是第一個針對電動車所特別打造的結構。 它是由兩個獨立的部分所組成: Life 模組的乘客座艙由高強度的碳纖維材質製成,而 Drive 模組則包含懸吊、傳動元件與高壓電池。 其中的優勢是藉由將所有傳動元件安置於較低的模組內,而不會有通道穿越車身中間,也就讓乘客獲得更多的空間。LifeDrive結構不僅能彌補電池的多餘重量,還能降低車輛的重心,讓每一輛 BMW i都具備您所期待 BMW 應該擁有的靈活性。
七.結論 • BMW成為業界在產品開發及行銷方面的基準,使得它的地位相當特別。我知道沒有任何公司以豐田為它行銷策略的基準。我知道沒有公司以豐田或本田為它藝術設計的基準。和賓士一樣,其他公司努力趕上豐田及本田在工程、製造流程以及品質方面的成就。但競爭者卻是以BMW為基準,學習設計、工程、品質及行銷。 • BMW無疑是最穩定、最強壯、扎根最深的品牌。凱迪拉克(Cadillac)、福特、克萊斯勒、賓士、捷豹、紳寶、Acura以及Infiniti都掙扎蹣跚的前進,有時陷入不好的廣告、不好的產品、不好的管理或以上三者拙劣的綜合。2002年《富比士》雜誌(Forbes)上的文章,曾賦予適合BMW的標題:駕駛的最好品牌。
八.參考資料 • http://www.bmw.com.tw/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01202523 • http://zh.wikipedia.org/zh-tw/BMW • http://blog.yam.com/bandhan/article/3204911 • http://www.bmw-taipei.com.tw/360/360-1-2.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