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5

第四章 芳酸类药物的分析 The Analysis of Aromatic Carboxylic Acids

第四章 芳酸类药物的分析 The Analysis of Aromatic Carboxylic Acids. 第一节 典型药物分类与理化性质. 包括:芳酸、芳酸酯、芳酸盐 共同点:苯环、羧基 不同点:不同的取代基(如酚羟基、芳伯氨基等). 一、典型药物 羧基直接与苯环相连接的药物 。. 根据结构分为 : ▲ 水杨酸类 ▲苯甲酸类 ▲其它芳酸. 1 、 水杨酸类 代表药物有. 对氨基水杨酸(钠) sodium para-aminosalicylate. 阿斯匹林 (pKa3.49) Aspirin.

sabi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四章 芳酸类药物的分析 The Analysis of Aromatic Carboxylic Acids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 芳酸类药物的分析The Analysis of Aromatic Carboxylic Acids

  2. 第一节 典型药物分类与理化性质 包括:芳酸、芳酸酯、芳酸盐 共同点:苯环、羧基 不同点:不同的取代基(如酚羟基、芳伯氨基等)

  3. 一、典型药物 羧基直接与苯环相连接的药物。 根据结构分为: ▲水杨酸类 ▲苯甲酸类 ▲其它芳酸

  4. 1、水杨酸类 • 代表药物有 对氨基水杨酸(钠)sodium para-aminosalicylate 阿斯匹林(pKa3.49) Aspirin 水杨酸(pKa2.98) salicylic acid

  5. 主要理化性质 • 水杨酸类药物如水杨酸、阿司匹林、对氨基水杨酸钠、双水杨酯和贝诺酯等均为固体,具有一定的熔点。分子结构中具有苯环和特征官能团,均具有紫外和红外特征吸收光谱。除对氨基水杨酸钠外,其他药物在水中微溶或几乎不溶,而能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中。

  6. 取代基为卤素、硝基、羟基时能降低苯环电子云密度,使羧基中羟基氧原子的电子云密度降低,从而增加氧氢键极性,较易离解出质子,故酸性较苯甲酸强;反之,取代基为甲基、氨基时能增加苯环电子云密度从而降低氧氢键极性,使酸性较苯甲酸弱。取代基为卤素、硝基、羟基时能降低苯环电子云密度,使羧基中羟基氧原子的电子云密度降低,从而增加氧氢键极性,较易离解出质子,故酸性较苯甲酸强;反之,取代基为甲基、氨基时能增加苯环电子云密度从而降低氧氢键极性,使酸性较苯甲酸弱。 • 基于以上的化学性质,水杨酸,阿司匹林和双水杨酯及片剂均可在中性乙醇中,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标准氢氧化钠滴定液测定含量。

  7. 由于芳酸及其酯类药物易水解和分解,在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引入水解产物。对氨基水杨酸钠和贝诺酯中应分别检查间氨基酚和对氨基酚。检查制剂中存在的特殊杂质时,因加辅料和稳定剂等,常采用色谱法,如阿司匹林胶囊和栓剂中游离水杨酸的测定即采用柱分配色谱法,适当改变柱色谱条件,也可测定药物的含量。由于芳酸及其酯类药物易水解和分解,在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引入水解产物。对氨基水杨酸钠和贝诺酯中应分别检查间氨基酚和对氨基酚。检查制剂中存在的特殊杂质时,因加辅料和稳定剂等,常采用色谱法,如阿司匹林胶囊和栓剂中游离水杨酸的测定即采用柱分配色谱法,适当改变柱色谱条件,也可测定药物的含量。

  8. 2、苯甲酸类 • 代表药物 氨甲苯酸 泛影酸 苯甲酸 benzoic acid (pKa 4.20)

  9. 主要理化性质 • 苯甲酸类药物均为固体,具有一定的熔点。除苯甲酸钠溶于水以外,其他药物在水中微溶或几乎不溶,苯甲酸、羟苯乙酯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丙磺舒、甲芬那酸在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中略溶、微溶或难溶,但均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 利用苯甲酸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而苯甲酸钠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可用双相滴定法,以盐酸为滴定剂测定苯甲酸钠的含量。

  10. 3、其它芳酸 • 代表药物 布洛酚 止血敏

  11. 主要理化性质 • 氯贝丁酯为无色或黄色的澄清油状液体,有特臭,味初辛辣后变甜;在乙醇、丙酮、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中易溶,在水中几乎不溶。布洛芬为固体,具有一定熔点。在乙醇、乙醚、丙酮、氯仿中易溶,在水中几乎不溶;在氢氧化钠或碳酸钠试液中易溶。溶于中性乙醇后,可用氢氧化钠滴定液直接滴定测定含量。氯贝丁酯和布洛芬均具苯环和特征官能团,具有紫外和红外特征吸收光谱,可用于鉴别。也可用紫外法测定含量,如离子交换后紫外法测定氯贝丁酯的含量。

  12. 其他芳酸类药物 氯贝丁酯

  13. 二、性质 • 1、性状: • 大多数是结晶性固体 少数为液体(水杨酸甲酯、苯甲酸苄酯) • 2、溶解性: • 游离芳酸类药物,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 芳酸碱金属盐易溶于水

  14. 3. 芳酸酯可水解,利用其水解得到酸和醇的性质可进行鉴别;利用芳酸酯水解定量消耗氢氧化钠的性质,芳酸酯类药物可用水解后剩余滴定法测定含量;芳酸酯类药物还应检查因水解而引入的特殊杂质。

  15. 4、酸性: • 芳酸具游离羧基,呈酸性,其pKa在3~6之间,属中等强度的酸或弱酸,具有酸性,可以与碱成盐。 • —X、—NO2、—OH等吸电子取代基存在使酸性增强 • —CH3、—NH2等斥电子取代基存在使酸性减弱 • 邻位取代>间位、对位取代,尤其是邻位取代了酚羟基,由于形成分子内氢健,酸性大为增强 • 5、紫外吸收: 具有苯环,所以具有紫外吸收。

  16. 6. IR • 7. 取代芳酸类药物可利用其取代基的性质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如具有酚羟基的药物可用FeCl3反应鉴别;具芳伯氨基的药物可用重氮化—偶合反应鉴别、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含量。 • 8. 色谱法—制剂分析

  17. 第二节 鉴别反应

  18. 一、与铁盐的反应 • 1.水杨酸极其盐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生成紫堇色配位化合物。 • 2.苯甲酸的碱性水溶液或苯甲酸的中性溶液,与三氯化铁试液生成碱式苯甲酸盐的赭色沉淀。 • 3.丙磺舒加少量氢氧化钠试液使生成钠盐后,在PH5.0~6.0水溶液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机生成米黄色沉淀。 • 4.布洛芬的无水乙醇溶液,加入高氯酸羟胺-无水乙醇试液及N,N’-双环己基羧二亚胺(DDC)-无水乙醇试液,混合后,在温水中加热20min。冷却后,加高氯酸铁-无水乙醇液,即呈紫色。

  19. 二、重氮化-偶合反应 • 1.贝诺酯具潜在的芳伯氨基,加酸水解后产生芳伯氨基结构,在酸性溶液中,与亚硝酸钠试液进行重氮化反应,生成的重氮盐与碱性ß-萘酚偶合生成橙色沉淀。 • 2.甲芬那酸的甲醇溶液,与对-硝基苯重氮试液在氢氧化钠碱性条件下偶合产生橙红色。

  20. 三、 氧化反应 • 甲芬那酸加硫酸溶解后,与重铬酸钾试液反应,即呈深蓝色,随即变为蓝绿色。 • 甲芬那酸溶于硫酸后,加热,则溶液呈黄色,并产生绿色荧光。

  21. 四、 水解反应 • 1.阿司匹林与碳酸钠试液加热水解,得水杨酸钠,加过量稀硫酸酸化后,则生成白色水杨酸沉淀,并发生醋酸的臭气。 • 2.双水杨酯与氢氧化钠试液煮沸后,加稀盐酸,即生成白色水杨酸沉淀; • 3.氯贝丁酯分子中具有酯结构,碱水解后与盐酸羟胺生成异羟肟酸盐,在弱酸性条件下加三氯化铁即呈紫色异羟肟酸铁。 • 4. 羟苯乙酯的乙醇溶液,煮沸后加硝酸汞试液,放置后逐渐生成沉淀,上清液呈红色。

  22. 五、 分解产物的反应 • 1. 苯甲酸盐可分解成苯甲酸升华物,分解产物可用于鉴别。 • 2. 含硫的药物,可分解后鉴别。如丙磺舒与氢氧化钠熔融,而显硫酸盐反应。 • 3. 丙磺舒高温加热时,能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具二氧化硫臭味。

  23. 六.紫外吸收光谱法 • (一)利用紫外特征吸收法 • 1.贝诺酯 最大吸收波长为240nm;吸收系数为730-760。 • 2.氯贝丁酯 最大吸收为226nm,百分吸收系数为460。 • 3.羟苯乙酯 羟苯乙酯乙醇溶液(5μg/ml)在259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吸收度为0.48。 • 4. 丙磺舒 在225nm与249nm处有最大吸收。 • 5. 布洛芬 在265nm与273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45nm与271nm有最小吸收,在259nm有一肩峰。 • 6. 甲芬那酸 在279nm与350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其吸收度分别为0.69~0.74与0.59~0.60。

  24. (二)利用双波长吸收度比法 • 1.对氨基水杨酸钠 于265±2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A265和A299,规定A265/A299的值应在1.15~1.56之间。 • 2.甲芬那酸 测定吸收度为A1/A2的值为1.15~1.30之间

  25. 七、红外吸收光谱法 • 红外吸收光谱是由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所产生,它比紫外吸收光谱的专属性好。

  26. 第三节 特殊杂质检查 • 一、阿司匹林中特殊杂质的检查 • 杂质来源 • 原料残存(生产过程中乙酰化不完全)、水解产生(贮存过程中水解产生) • (一)、合成工艺

  27. 检查方法 对照法 反应原理 三氯化铁反应 限量 原料:0.1%; 阿司匹林片:0.3%; 阿司匹林肠溶片:1.5%; 阿司匹林栓:1.0%(HPLC法)

  28. (二)检查 • 除了“炽灼残渣”和“重金属”的检查外,有以下特殊杂质的检查项目: • 1.溶液的澄清度:溶液的澄清度检查: 检查碳酸钠试液中不溶物 酚类(如苯酚) 醋酸苯酯 水杨酸苯酯 乙酰水杨酸苯酯 杂质碳酸钠试液中不溶,而阿斯匹林溶于碳酸钠试液。 • 2.水杨酸 生产中乙酰化不完全或贮藏过程中水解产生的水杨酸对人体有毒性,可呈淡黄,红棕甚至深棕色,使阿司匹林成品变色。 • 3.易炭化物 用重铬酸钾液0.25ml,比色用硫酸铜液0.40ml加水使成5ml比较,不得更深。

  29. 二.对氨基水杨酸钠中间氨基酚的检查 • (一)合成工艺与间氨基酚杂质的产生 • (二)双相滴定法与原理 • 1、杂质来源 原料残存、脱羧产生 • 检查方法 • 2、ChP(2000) 含量测定法(双相滴定法)。

  30. 利用对氨基水杨酸钠不溶于乙醚,间氨基酚溶于乙醚的性质,使二者分离后,在乙醚中加水适量,用盐酸滴定,控制盐酸滴定液体积以控制间氨基酚限量。利用对氨基水杨酸钠不溶于乙醚,间氨基酚溶于乙醚的性质,使二者分离后,在乙醚中加水适量,用盐酸滴定,控制盐酸滴定液体积以控制间氨基酚限量。 • USP(24) 离子对HPLC法(内标法) • 杂质来源:①未反应完全的原料间氨基酚 • ②遇热受潮生成间氨基酚,再被氧化成二苯醌型化合物 • 检查方法: ①双相滴定法(ChP2000) • ②HPLC(USP23)

  31.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 • 1.色谱条件 填充剂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钠液/磷酸氢二钠溶液/甲醇[含氢氧化四丁基胺],检测波长为254nm。 • 2.系统适用性试验 分离度应大于2.5 ,相对标准偏差不宜大于7% • 3.按下式计算间氨基酚的含量 • 间氨基酚的百分含量=10(C/W)(Ru/Rs) • 式中C为对照品溶液中间氨基酚的浓度(μg/ml),W为供试品溶液中对氨基水杨酸钠的含量(mg),Ru和Rs分别为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中间氨基酚峰与磺胺峰响应值之比。

  32. 反向离子对色谱是分离有机离子的有效方法,离子对试剂和其它添加剂的选用规则表明:反向离子对色谱是分离有机离子的有效方法,离子对试剂和其它添加剂的选用规则表明: • 1. 样品中含有-COOH –SO3H基团时,选用的离子对试剂应是带正电荷的有机铵盐,以增加样品阴离子在反向色谱中的保留值,选用的流动相一般都为甲醇/水。 • 2. 除了加入离子对试剂外,还要加入磷酸盐或其他缓冲液,以控制流动相的酸度,而使这些酸性官能团获得解离。 • 3. 样品中含有-NH2,-NH-基团或其它阳离子时,选用的离子对试剂应是烷基磺酸盐或硫酸盐。 • 4. 样品中含有-NH2,–COOH ,–SO3H等不同性质的基团时,则1、2、3选用的试剂都合理。

  33. 供试品 对照品 三、 羟苯乙酯中有关物质的检查 • 羟苯乙酯中有关物质采用反向薄层色谱法,以供试品自身对照法进行有关物质的检查。化学键合硅胶为吸附剂,甲醇-水-冰醋酸为展开剂,在254nm紫外灯下检视溶液,1所得任何第二个斑点大小和强度不应超过溶液2的斑点。

  34. 判断: • ① 控制杂质斑点个数,控制杂质种类 • ② 供试品溶液所显杂质斑点不得深于对照溶液的主斑点(或荧光强度) • 优点:以供试品的稀溶液作为对照液,不需要杂质对照品,简单、价廉,还可配成几种限量的对照溶液; • 缺点:不同物质,不同Rf值比较,准确度差、直观性差。

  35. 讨论 反向薄层是物理结合和化学结合的。物理结合的固定相是用非极性溶液涂在硅胶等载体上而制得。固定液易流失,稳定性和重现性差。化学键合的固定相,是用化学键合反应,将有机基团键合到硅胶的的硅羟基上,是反向薄层色谱中应用最广泛的固定相。 • 化学键合相薄层板有以下特点: • 1.能重复使用 • 2.重现性良好

  36. 四、甲芬那酸中特殊杂质的检查 • (一)、合成工艺

  37. (二)检查 • 1. “铜盐”检查法 • (1)分光光度法 • 在435nm的波长处吸收度不得大于0.35。 • (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2. 有关物质 • (1)检查方法 • 以异丁醇-浓氨溶液(3:1)为展开剂,供试品溶液如显杂质斑点与对照液的主斑点比较,不得更深。其限量为0.2%。 • JP(13)也采用薄层色谱法检查有关物质。 • USP(24)和BP(1998)也都采用薄层色谱法检查。

  38. 五、氯贝丁酯中特殊杂质的检查 • (一)、合成工艺

  39. (二)、对氯酚的检查方法 • 1. 气相色谱法 • 甲基硅橡胶(SE-30)为固定液,涂布浓度为5%;柱温160℃;载气为氮气;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 2. 高效液相色谱法[JP(13)的方法] • 填料为氰基丙基硅烷化硅胶,柱温为室温;流动相为己烷-异丙醇-冰醋酸(1970:30:1)混合液;检测波长为275nm。 • 内标溶液 对-羟乙基酚的流动相溶液(1-30000)。 • (三)、挥发性杂质的检查方法

  40. 第四节 含量测定 • (一)直接滴定法 • 基于本类药物中游离羧基的酸性,可采用碱滴定液直接滴定。 pKa3~6

  41. 取本品,加中性乙醇,酚酞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每1ml的氢氧化钠滴定液相当于18.02mg阿司匹林。取本品,加中性乙醇,酚酞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每1ml的氢氧化钠滴定液相当于18.02mg阿司匹林。 • 为防止阿司匹林时水解,致使测定结果偏高,故不用水溶剂,而用中性乙醇溶液溶解样品进行滴定。指示剂选用在碱性区变色的酚酞。 • 滴定应在不断振摇下稍快地进行,以防止局部碱度过大促使其水解。 • 供试品中所含水杨酸超过规定限度时,不宜用直接滴定法测定。

  42. (1)测定方法及计算 • Ka=3.27×10-4 反应摩尔比为1∶1 • (2)讨论 • 缺点:酯键水解干扰(不断搅拌、快速滴定) • 酸性杂质干扰(如水杨酸) • ① 中性乙醇中性乙醇:①溶解供试品 • ②防止酯水解。 • 目的:扣除乙醇中酸的影响。 ② 优点:简便、快速 • ③ 适用范围:不能用于含水杨酸过高或制剂分析,只能用于合格原料药的含量测定 • 需做空白试验校正. • 目的:NaOH在加热时易吸收CO2, • 用酸回滴定会消耗酸,影响结果

  43. (二)水解后剩余滴定法 • 1. 阿司匹林含量测定 • 利用阿司匹林酯结构在酸性溶液中易于水解的性质,加入定量的氢氧化钠滴定液,加热使酯水解,剩余的碱用酸溶液回滴。 • USP(24)方法:取本品,加氢氧化钠滴定液混合,加酚酞指使液,用硫酸滴定液(0.25mol/L)滴定剩余的氢氧化钠,冰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 碱液在受热时易吸收二氧化碳,故需在同样条件下进行空白试验校正。

  44. 两步滴定法适用于阿斯匹林片剂 片剂稳定剂:酒石酸或枸橼酸 分解产物:水杨酸和醋酸 第一步:中和 第二步:水解和测定

  45. 剩余滴定: • 2NaOH(过量)+H2SO4= Na2SO4+2H2O 反应摩尔比为1∶2 优点:消除了酯键水解的干扰 缺点:酸性杂质干扰

  46. 2. 羟苯乙酯含量测定 •   具有羧酸酯,溶液中水解的性质,加定量过量的氢氧化钠滴定液,回流使酯水解,剩余的碱以硫酸回滴定。 • 由于碱液在受热时甚易吸收二氧化碳,故进行空白试验。

  47. (三)两步滴定法 • 1. 阿司匹林片含量测定   片剂中除了加入少量酒石酸或枸橼酸稳定剂外,制剂工艺过程中又可能有水解产物(水杨酸,醋酸)产生,因此不能采用直接滴定法,而采用先中和供试品共存的酸,再将阿司匹林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后测定的两步滴定法。 • 中和 精密称取片粉适量,加中性乙醇,溶解,加酚酞指示液3滴,滴加氢氧化钠滴定液,至溶液显粉红色。 • 水解与测定 在中和后,加定量过量的氢氧化钠滴定液,用硫酸滴定液滴定剩余的碱,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48. 第一步 中和

  49. 第二步 水解后剩余滴定 水解:

  50. 剩余滴定: 2NaOH(过量)+H2SO4 =Na2SO4+2H2O 反应摩尔比为1∶1 本法消除了酸性杂质的干扰,降低了酯键水解的干扰 氯贝丁酯:消除供试品中共存的酸性杂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