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likes | 552 Views
社会热点 问题导读. 2013 年 4 月. 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必须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创建新的竞争优势,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支撑能力 。 —— 《政府工作报告》 2013 年. 引言. 目录. 经济转型是经济改革的 深化。 经济改革为政治改革提供 物质基础 、也提出 迫切要求。 政治改革成功才能 促进 经济改革取得更大成功。.
E N D
社会热点问题导读 2013年4月
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必须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创建新的竞争优势,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支撑能力。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必须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创建新的竞争优势,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支撑能力。 ——《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 引言
经济转型是经济改革的深化。 • 经济改革为政治改革提供物质基础、也提出迫切要求。 • 政治改革成功才能促进经济改革取得更大成功。 一、国家关于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和重大举措
只有二者都改革成功,中国式改革才能真正的成功,中国梦才能真正圆梦!只有二者都改革成功,中国式改革才能真正的成功,中国梦才能真正圆梦!
(1)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改革取得巨大成就:(1)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改革取得巨大成就: 经济总量: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世界第二。 人均GDP:2012年5 432美元(1978年,381元)。 经济增速:改革开放以来平均增速高于9%。 (2)同时,出现人口红利减小、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出口行业开始面临着严峻挑战,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诸多问题。 例如:投资率高达50% 基尼系数突破0.5 (一)经济转型 转型的宏观环境
转型的举措 中共十八大报告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十八大报告提出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现阶段面临的社会问题需要体制改革 例如腐败问题突出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外逃党政干部,公安、司法干部和国家事业单位等外逃、失踪人员数目达16000至18000人,携带款项达8000亿元人民币。”(中国社科院) 中国金融学会对数据进行了否定,但是至今也没有公布可靠的数据。 (二)政治改革
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 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 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 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一、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安排宴请。一、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安排宴请。 二、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严格控制以中央名义召开的各类全国性会议和举行的重大活动,不开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会,未经中央批准一律不出席各类剪彩、奠基活动和庆祝会、纪念会、表彰会、博览会、研讨会及各类论坛;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 三、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 四、要规范出访活动,从外交工作大局需要出发合理安排出访活动,严格控制出访随行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乘坐交通工具,一般不安排中资机构、华侨华人、留学生代表等到机场迎送。 中央新八条内容
五、要改进警卫工作,坚持有利于联系群众的原则,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五、要改进警卫工作,坚持有利于联系群众的原则,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 六、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 七、要严格文稿发表,除中央统一安排外,个人不公开出版著作、讲话单行本,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 八、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
民生问题: 食品安全 反腐倡廉 生态环境 医疗改革 住房保障 外交政策 新农村建设 交通治理 就业问题 社会福利等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
食品安全问题原因 • 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生产的操作监管不力 相互推诿责任 • 中国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中存在着问题 标准低、法律滞后 • 消费者缺乏食品方面的常识 只图便宜,不顾及食品的质量、卫生问题、侥幸心理
应对举措 • 完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规和标准,提高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 • 加大监督力度,坚决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 •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 提高检测技术和能力,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吸纳国际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经验,积极采用国际标准; • 建立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加强对食品安全的有效控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九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09年2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2013年1月份,北京持续雾霾天气,一个月北京市雾霾天气的天数达到25天,只有5天空气是相对比较干净的。2013年1月份,北京持续雾霾天气,一个月北京市雾霾天气的天数达到25天,只有5天空气是相对比较干净的。 • 2013年1月份,北京PM2.5一度出现爆表。 • 2013年1月份,全国大部分城市出现雾霾天气,部分城市十分严重。 • 引发全国人民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关注和思考。
逐步重视 2012年 2005年 2003年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1年1月31日上海新华医院医护人员被刺 • 2011年9月15日同仁医生被砍 • 2011年8月16日东莞长安医院医生被砍 • 2011年11月4日潮州院长被砍 • 2012年3月23日哈医大医生被砍 看病难 医患关系紧张
建立了全民基本医保的制度框架; • 初步建立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的新机制; • 健全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建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 •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了新进展。 医改初见成效
教育问题(以经费投入为例) 2005 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 的比例为2.82%,预算内教育经费占GDP 的比例为2.55%。
2012年我国教育投入达标 • 2012年教育部围绕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 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政策和免学费政策,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完善职业教育国家制度等展开。 • 2012年我国推进农村义务育学生营养计划 中央财政将每年拨款160亿元,率先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680个县(市)启动国家试点,惠及这些地区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约2600万名在校学生,占中西部农村学生人数的近30%。 我国对教育越来越重视
就业 川大校园招聘会
商品房供需结构矛盾突出。 • 房价上升速度过快,房价收入比偏高。 • 行业集中度偏低,企业自有资金严重不足。 住房问题
建立健全稳定房价工作的考核问责制度。 • 严格执行商品住房限购措施,在限购区域、限购住房类型、购房资格审查等方面,按照统一要求。 • 2013年住房用地供应总量原则上不低于过去五年平均实际供应。 • 2013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470万套、新开工630万套的任务。 • 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推进城镇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 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