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380 Views
多媒体课程的教学 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 段 标 2006年12月. 一、课程的引入. 1.常见的引入方式. ⑴ 自我介绍型. 教师在第一次上课时先做自我介绍,并对学生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然后按照书本的章节开始一门新课的教学。 实质上这不能称为一门新课的引入方式,这只是与学生的一种交互,便于师生以后的交流。. 一、课程的引入. ⑵ 直接授课型.
E N D
多媒体课程的教学 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 段 标 2006年12月
一、课程的引入 1.常见的引入方式 ⑴ 自我介绍型 教师在第一次上课时先做自我介绍,并对学生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然后按照书本的章节开始一门新课的教学。 实质上这不能称为一门新课的引入方式,这只是与学生的一种交互,便于师生以后的交流。
一、课程的引入 ⑵ 直接授课型 教师在第一次上课时将本门课的教学进度、考试方法、教学要求等情况对学生做个交待,然后开始按章节授课。 这是一种一门新课的引入方式,也是最直接的引入方式,优点在于学生对该老师的教学特点有了一些了解。
原因分析 习惯 不论什么课程都是这种方式,从来没有考虑过课程的引入问题,也没有考虑过不同的课程应有不同的引入方式。 现学现卖 教师对所教课程并不十分熟悉或精通,对各知识点及知识点关联不能整体把握,只能做到就知识教知识,不能驾驭该课程的教学。
原因分析 备课不充分 学校原因:教材不到位,教师没有办法备课。 教师原因:责任心不够,缺乏工作的主动性。
一、课程的引入 2.推荐引入方式 ⑴ 以欣赏本课程的优秀作品引入课程,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⑵ 以本课程的内容在职业岗位中的应用引入课程,有利于学生明确本门课程学习的目的性。
二、教学重点是创造性与美感 创造性:是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一种能力,是成功地完成某种独特性活动具备的心理品质。 美感:对色彩的敏感度,对色彩搭配的敏感度以及空间搭配的协调性的认识;图、文、声、像合理的搭配以及基本的音乐鉴赏力。
二、教学重点是创造性与美感 陶行知于1943年在《创造宣言》阐述到: • 处处是创造之地, • 天天是创造之时, • 人人是创造之人。
二、教学重点是创造性与美感 现象1: 我们在教授二维动画、网页设计、平面图形图像处理等多媒体课程时,学生能够按照课本的操作步骤或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作品的制作,但一旦离开了指导,让学生独自创作作品时,绝大多数学生是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处下手。
二、教学重点是创造性与美感 现象2: 网页设计、平面图形图像处理等平面设计的课程,学生的作品非常花哨,一个平面中包含的内容非常多,整个页面显得非常拥挤。
二、教学重点是创造性与美感 结论:缺乏美感、缺乏创造性。 原因: 1.多年的应试教育,以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应用为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对美的认识。 2.片面的认识:职业教育是模仿教育,忽视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重点是创造性与美感 创造力的培养: 1.让学生能够自己做主,有选择与支配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联想和想像。 3.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发展求异思维。 4.鼓励学生驳问,尊重其理解水平。
二、教学重点是创造性与美感 美感的培养: 1.加强基本的色彩学知识的教育,在多媒体课程的前导课程中应开设一定量的美术课程。 2.加强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 3.根据需要,加强立体几何及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 4.增加艺术欣赏课程,加强课外阅读量。
三、精心备课 1.为什么备? ⑴ 备课是教学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⑵ 备课是教师讲好课的前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⑶ 是教师丰富教学经验和提高文化水平、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精心备课 1.多媒体课程备什么? ⑴ 备学生 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兴趣爱好 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品德意志、学习态度 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疑点及对教学的意见
三、精心备课 ⑵ 备方案 备教学方案 备实训方案 ⑶ 备素材 准备大量的分类素材,由学生根据方案选择适合自己的素材,加工使用
四、关于教材 教材是一门课程的主线,是我们组织教学的依据。 1.反对两种现象: 脱离教材,自讲一套 依赖教材,不敢突破
四、关于教材 2.教材的使用 ⑴ 通览教材:熟悉教材的全部内容,包括编者意图,组织结构。同时兼顾前后,了解与本学科有关的“已学教材”和“后续教材”的相应内容。 ⑵ 精通教材:对教材的主线、练习的安排、所需要的教学资源等了如指掌。
四、关于教材 ⑶ 活用教材 按照教学目的,结合学生实际,恰当安排教学内容。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哪些精讲、哪些简略,补充哪些、省略哪些,与已知有联系的部分怎样衔接、与其它学科相关的内容如何分工;根据科技进步,把教材中滞后内容,不符合要求的地方慎重而必要的调整;对新技术、新工艺,要科学地结合,及时地反映。
四、关于教材 教师要能够驾驭教材,不做教材的奴隶,做教材的主人。
五、教学法 多媒体 课程: 实例教学与项目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五、教学法 1.实例教学 就是我们现在大家普遍认为的案例教学法。 2.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及实践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在多媒体课程中的应用: ① 根据内容选择项目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在现实生活中选择适当的实际项目作为教学项目,这一步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② 结合学情分析项目 教师在结合教学内容完成项目任务的选择后,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将一个完整的项目进行适当的分解,将其分解成若干个子项目以方便学生学习与理解。这一步解决“怎样做”的问题。
五、教学法 ③ 分组规划完成项目 教师在此阶段只是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相关的帮助并根据班级学生的自身特点及兴趣爱好,结合教学内容等情况,将班级学生进行必要的分组。这一步解决“实际做”的问题。 ④ 综合结果检查评价 项目教学注重的是教学的过程,而非其结果。评价的方法一般有三种形式:小组自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
五、教学法 项目评价并不是一定要在项目完成之后进行,而是贯穿项目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评价时要结合项目的完成进程情况,结合进程情况进行实时评价。
六、教后记 教后记是教师对自身具体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师整理课堂教学,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的重要过程。常写教学后记,对老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六、教后记 教后记记什么? ⑴ 记教学中的体会 ⑵ 记教学中的失误 ⑶ 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 ⑷ 记教学中学生的见解 ⑸ 记教学再设计
谢谢! 段 标 电话:(025)85286762 13912967170 13003401370 电子邮件:duanbiao@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