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likes | 542 Views
第 2 章 配置 Windows Server 2003 与 TCP/IP 协议. 第一节 配置桌面和显示属性. 显示属性 ——“ 设置”选项卡. 高级属性 ——“ 适配器”选项卡. 高级属性 ——“ 监视器”、”疑难解答”选项卡. 第二节 配置和管理 Windows Server 2003 上的硬件. 一、 设备管理器 确定计算机上的硬件设备是否工作正常 确定设备冲突并手工配置资源设置 修改硬件设备配置选项及针对各种设备的高级选项与属性 识别针对各种设备所装载的设备驱动程序并获取每种设备驱动程序的相关信息,并且可以打印计算机上所安装的设备摘要信息
E N D
第2章配置Windows Server 2003与TCP/IP协议 • 第一节 配置桌面和显示属性
高级属性——“监视器”、”疑难解答”选项卡高级属性——“监视器”、”疑难解答”选项卡
第二节配置和管理Windows Server 2003上的硬件 • 一、设备管理器 • 确定计算机上的硬件设备是否工作正常 • 确定设备冲突并手工配置资源设置 • 修改硬件设备配置选项及针对各种设备的高级选项与属性 • 识别针对各种设备所装载的设备驱动程序并获取每种设备驱动程序的相关信息,并且可以打印计算机上所安装的设备摘要信息 • 安装和更新驱动程序 • 禁用、启用或卸载设备 • 重新安装原先版本的驱动程序。
1.访问本地设备管理器 • 右击“我的电脑” ,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管理
2. 访问远程设备管理器 • 开始菜单中选择“运行”命令,输入mmc,打开Microsoft管理控制台。
二、管理硬件配置文件 • 硬件配置文件是Windows 2000用来记录系统中所安装的各种硬件设备、驱动程序和配置参数等信息的文件。 • 利用硬件配置文件可以让使用者选择加载不同的硬件设备来启动计算机。 • 例:在一台笔记本计算机上建立一个不包括PCMCIA网卡的硬件配置文件的步骤如下:
右击“我的电脑”,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属性”右击“我的电脑”,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属性”
删除硬件配置文件 • 在“硬件配置文件”对话框中单击不想要的硬件配置文件,选择“删除” 注意,在“可用的配置硬件配置文件”对话框中标明为“当前”的硬件配置文件即为正在使用的配置文件,是不能删除的。
第三节 调整Windows Server 2003工作环境 • 一、调整程序运行性能
二、调整Windows Server 2003运行环境变量 • Windows Server 2003运行环境变量定义了操作系统和在操作系统上登录并工作的用户的环境信息。环境变量描述了系统的特性,并帮助运行在该环境下的应用程序如何使用系统。 • 环境变量包括:系统环境变量和用户环境变量。 • 系统环境变量属于某个计算机特有的参数。 • 用户环境变量属于每一个使用该系统的用户,随用户的不同而不同。
三、配置启动和故障恢复选项 • 系统启动选项将决定计算机在启动时的默认操作系统,并可以指定计算机在等待特定的时间后进入默认的操作系统。 • 故障恢复选项将决定操作系统在出现严重的错误——系统Down机时操作系统的动作,及相应的措施。
第四节 基本网络配置(TCP/IP配置) • TCP/IP协议是网络中使用的基于软件的标准通信协议,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和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 ,IP),可使不同环境下不同节点之间进行彼此通信,是连入Internet 的所有计算机在网络上进行各种信息交换和传输所必须采用的协议。它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 I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FT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TCP/IP网络打印服务、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域命名服务(DNS)、TCP/IP实用程序
OSI模型 TCP/IP协议堆栈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FTP,Telnet NFS,DNS TCP UDP 第4层 第3层 第2层 第1层 IP ICMP ARP RARP 一、TCP/IP分层模式
源主机 目的主机 应用层 应用层 消息或流 传输层 传输层 数据报(UDP)或段(TCP) 网络层 网络层 IP数据报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帧 物理层 物理层 TCP/IP协议分层
应用软件 操作系统 IP地址 物理地址 TCP/IP协议分层模型中的两个边界 TCP/IP分层模型
二、IP地址类型与子网掩码 • TCP/IP协议中采用两种地址:物理地址和网际地址 • IP地址即网际地址,它是一种层次型地址,携带关于对象位置的信息。 • TCP/IP协议用32位地址标识主机所在网络中的位置。 • IP地址包括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0 1 8 16 31 A类 0 网络地址(7位) 主机地址(24位) B类 1 0 网络地址(14位) 主机地址(16位) C类 1 1 0 网络地址(21位) 主机地址(8位) D类 1 1 1 0 多目地址 E类 1 1 1 1 0 留待备用 5种IP地址结构
子网掩码 • 每一个使用子网的网点都选择一个除IP地址外的32位的位模式。位模式中的某位置为1,则对应IP地址中的某位为网络地址中的一位;位模式中的某位置为0,则对应IP地址中的某位为主机地址中的一位。这种位模式称作子网掩码。 • 子网掩码一方面可以用来判断两个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子网,另一方面也可以用来找出子网的地址。
子网掩码的作用 • 例如,假设有两个IP地址128.21.128.1和128.21.128.2,其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要判断这两个IP地址是否为同一子网,可以将每个四地址与子网掩码进行按位与,如果所得的结果相同,则表示两个IP地址属于同一子网,否则表示两个IP地址属于不同子网。 • 如果信宿IP地址和子网掩码相对应,就把数据报发送到本地网络上。 • 如果信宿IP地址和子网掩码不对应,就把数据报发送到和信宿IP地址相应的网关上。
Root GOV COM ARPA EDU MIL ORG INT PKU FJTU FZU MATH POET 三、TCP/IP域名服务 DNS的一般格式为:本地主机名·组名·网点名
四、配置TCP/IP协议 • 用户在Windows Server 2003计算机上配置TCP/IP之前,需要知道以下信息: • 本地IP路由器的IP地址 • 本计算机是否作为DHCP服务器 • 本计算机是否是WINS代理执行者 • 本计算机是否使用域名服务(DNS)。
配置TCP/IP协议的步骤如下: • 在“控制面板”中双击“网络连接”选项,再双击“本地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