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363 Views
全国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申报要求及报告撰写. 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现代化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管理现代化办公室主任. 柏东海. 一、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审定和推广活动. ( 一)企业管理创新成果 审定制度. 国家级 企业管理创新 成果审定活动历经 20 年,共组织了 16 届,审定发布了 1454 项成果; 目前基本形成了 国 家级 、地 区 和行业 级 、企业 级的管理创新 成果审定推广体系;
E N D
全国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申报要求及报告撰写 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现代化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管理现代化办公室主任 柏东海
(一)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审定制度 国家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审定活动历经20年,共组织了16届,审定发布了1454项成果; 目前基本形成了国家级、地区和行业级、企业级的管理创新成果审定推广体系; 实行企业自愿申报、限额推荐和专家审定制度,中国企联、国务院国资委企改局、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和中小企业司主办,全国审委会负责组织,各省级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企业联合会和全国性行业协会及中央企业、中国500强企业作为推荐或申报单位。
(二)推荐申报时间安排 • 每年4月发布组织新一届成果的通知,提出推荐和申报要求、申报重点; • 一般5、6月份组织召开全国企业管理创新推荐申报工作会议,沟通情况,交流经验; • 每年9月底成果推荐申报结束,企业在此之前必须完成网上申报,期间可以请专家提供咨询指导和集中论证; • 每年10~12月组织专家审定(包括初审、预审、公示、终审),期间一般不再与推荐单位和申报企业接触,年底发布成果,第二年3月召开“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进行集中交流并颁发单位证牌和个人证书。
(三)成果审定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 总结中国企业成功之道,树立管理创新典型,推进企业间相互交流及借鉴提高; • 通过工商管理界专家学者与企业界领导者的沟通交流,促进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结合,推动中国管理科学进步; • 通过开展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审定和推广活动,构建新形势下推动我国企业管理工作的“官产学”合作平台。
(四)成果申报基本要求 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是指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及理论,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从各企业实际出发,在管理理念、组织与制度、管理方式、管理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所进行的成功探索。推荐申报国家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般要求同时具有“三性”: 创新性 实践性 效益性
创 新 性 在实践中率先发现和总结出某些管理领域的客观规律,并得到国内外公认; 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理论、方法、手段和经验,在实践中进行创造性应用; 借鉴国内其它企业管理创新经验,在实践中进一步加以改进和发展; 企业针对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所进行的有益探索。
实 践 性 必须经过一年以上的实际应用,反映企业在管理活动中所进行的成功实践; 必须具有导向性、可操作性和推广应用价值,能够发挥示范作用; 必须体现企业管理创新趋势及党和国家推进企业改革、加强管理的基本要求。
效 益 性 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效益必须经过科学评估、测定与计算; 效益可分别体现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关键是促进了企业健康成长,提高了科学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
(一)成果报告撰写 认真分析本企业成功之道,确定管理创新成果选题; 成果主创人与参创人交换意见,确定创新报告基本内容; 主报告应围绕为什么要实施管理创新、如何有效实施、实施后取得了哪些变化及效益来撰写。
成果报告与一般的工作总结、经验介绍、学术论文和新闻报道有所区别,应围绕主题突出创新点,不要面面俱到。 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是来源于企业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理论高度的科学成果,要结合企业管理基本原理对创新活动进行理论阐述,反映出企业管理领域的一定规律,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二)成果报告表述
(三)成果报告结构 主报告原则上由题目、前言和实施背景、内涵和做法、实施效果等部分组成。其中,成果背景、做法、效果是基本内容,而主要做法是核心内容。
题目 鲜明地反映出成果的核心内容及特色,用一句话高度概括。不要出现本企业名称、成果内容的字母缩写,也不要以“× ×模式”、“× ×法”、“× ×研究”、“× ×探索”等命名。 例如:“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 “大型连锁零售企业顾客导向的高效供应链管理” “中成药企业依托原料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
前言 主要介绍和反映企业的总体状况(300至500字),包含企业隶属关系、所属行业、所有制类型、主要业务、发展变化、经营规模及效益等。
实施背景 • 主要介绍为什么要进行本项管理创新,反映出管理创新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可能性; • 应结合企业当时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着重反映自身发展所遇到的突出问题。
内涵和主要做法 • 内涵主要反映本项成果创新的基本内容和特色,是对各项做法的高度提炼。 • 主要做法作为核心内容,一般要分几条(5至8条)来阐述,包括创新的整体思路、目标或原则;重点创新内容的实施;创新组织和支撑保障等。 每条做法主要介绍针对什么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什么?采取的具体解决措施有哪些(适当举例)? 主要做法字数应占到整个报告的70%。
实施效果 • 反映实施本项管理创新使企业发生的显著变化,包括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可以反映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改善。 • 效果部分应与背景部分有所呼应,一般先总结管理创新的直接效果,然后再介绍间接带来的变化。
(四)成果报告文字要求 主报告应控制在1万到1.5万字,并附有目录。报告中未能详述的内容,可以附件的形式加以补充。主报告应以企业简称(如海尔集团)叙述,全篇统一,不用“我们”、“我厂”、“公司”简称; 主报告文字表述要科学、准确、清楚、朴素,适合对外公开发表,杜绝“网络语言”,对过于专业的技术或专门术语要做出解释; 报告中应辅以必要的实例和数据、图表。
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所取得的效益主要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所取得的效益主要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是指企业实施该项成果后产生的效益扣减实施该项成果所投入的费用而得出的效益,参照单项因素直接测定法(按英语缩写为MTP)、相关因素合成计算法(PCP)或复合因素分离计算法(CSP)计算。 社会效益是指企业实施该项成果产生的示范作用和创造就业机会、支持公益事业等。 生态效益是指环境改善、节能减排、资源利用等。 (五)成果效益计算
谢谢大家!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537 E-mail:chengguo199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