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2005 基础生命支持( BLS ) 及除颤器使用

2005 基础生命支持( BLS ) 及除颤器使用. 2005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 年龄的划分. 成人: ≥ 8 岁 儿童: 1 ~ 8 岁 婴儿: < 1 岁 新生儿: 出生后第 1h ,还未离开 医院的新生儿. 生存链. 尽早呼救 尽早 CPR 尽早除颤( AED ) 尽早 ACLS. 徒手心肺复苏程序( BLS ). 1) 判断环境是否危险 ( D anger) 2) 判断患者反应 ( R esponse) 3) 呼救 / 报警 (EMS 系统 ) 4) 开放气道 ( A irway )

walt
Download Presentation

2005 基础生命支持( BLS ) 及除颤器使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005基础生命支持(BLS)及除颤器使用

  2. 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年龄的划分 • 成人: ≥ 8岁 • 儿童: 1~8岁 • 婴儿:<1岁 • 新生儿:出生后第1h,还未离开 医院的新生儿

  3. 生存链 尽早呼救 尽早CPR 尽早除颤(AED) 尽早ACLS

  4. 徒手心肺复苏程序(BLS) 1)判断环境是否危险(Danger) 2)判断患者反应(Response) 3)呼救/报警(EMS系统) 4)开放气道(Airway) 5)人工呼吸(Breath) 6)人工循环(Circulation)

  5. 检查病人反应(R)及 呼救/报警的方法 • 拍病人的肩膀并问:“你还好吗” • 如病人有反应但受伤或需要医学处理:启动 EMS(急救医疗服务 )系统 ,然后尽快返回,并再次检查病人的情况。 • 如病人无反应(只有一个救护人员时): • 对猝然倒地的成人患者:启动 EMS • 对淹溺、窒息病人或昏迷儿童:先给5周期CPR(约2分钟),再去启动EMSS。

  6. 启动EMS(急救医疗服务 )系统 • 冷静回答下列问题: (1) 位置(尽量具体); (2) 有效电话号码; (3) 发生什么事件, (4) 患者人数; (5) 患者的一般情况; (6) 已经给予患者何种急救措施 (7) 其它任何被询问的信息,确保 EMS急救人员无任何疑问后再挂 断电话。

  7. A-开放气道和检查呼吸 • 应立即使患者仰卧在坚固的平 (地)面上。头侧位,清除口腔异物。 • 检查呼吸是否足够:“叹气样”呼吸 按额抬颏法抬举下颌法

  8. B-人工呼吸 • 口对口/鼻呼吸 ☆连续吹2口气 ☆缓慢吹气,每次持续>1秒 ☆有效指征:胸廓有起伏即可 ☆通气频率:10~12次/min (<8岁者12~20次/min) 有高级气道、双人施救时: 8~10 次/min,通气时不中止按压。

  9. C-人工循环 ● 触摸颈动脉有无搏动( 限医务人员) ●心前区捶击术:需除颤但除颤器未到时可考虑应用。

  10. 要 点 ★按压部位 ★姿势 ★按压与放松间隔相等 ★幅度及频率 ★按压/通气比率

  11. 心脏按压部位确定法1 步骤1 中指食指沿肋弓 向中间滑移, 步骤2 中指触到剑突,

  12. 步骤3: 另一手掌根部紧贴食指放在胸骨上, 步骤4: 四指交叉抬起不接触胸壁进行按压。

  13. 心脏按压部位确定法2 • 2005指南规定(成人): 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叉点处为心脏按压部位。(腋下法)

  14. 心脏按压幅度及频率 • 用力压:幅度4-5cm,双人 按压 时,每2min换人一次,以避 免劳累。 • 快速压:100次/分钟(所有患者) • 尽量不间断

  15. 按压/通气比率(不包括新生儿) • 非医务人员:30:2(无论单双) • 医务人员: • 成人患者:30:2 (无论单双) • 患者<8岁 • 单人时:30:2 • 双人时:15:2

  16. 按压有效指征: • 触到脉搏 • 瞳孔逐渐缩小 • 口唇转红 • 开始有自主呼吸等。

  17. CPR 一 览 表

  18. 除 颤 器 使 用

  19. 早期除颤的理由 • 1.SCA最常见和最初发生的心律失常是心室纤颤(VF); • 2.电除颤是终止VF最有效的方法; • 3.随着时间的推移,成功除颤的机会迅速下降; • 4.短时间VF即可恶化并导致心脏停搏。

  20. 先除颤?先CPR? • 在没有同时实施心肺复苏的情况下,从电除颤开始到生命终止,每过一分钟,VF致心脏骤停病人的生存率则下降7%到10%。 • 相反,如果同时实施心肺复苏术,则病人生存率比前者更高(平均下降3%到4%)

  21. 先除颤?先CPR? • 成人( ≥ 8岁): • <5min的猝死:先除颤 • > 5min的猝死:先CPR(2min/ 30:2×5),接好除颤器后再除颤。 • 儿童(1~8岁):先CPR(2min/ 30:2×5),接好除颤器后再除颤。 • 婴儿(<1岁) :不适用AED。

  22. 电量选择 • 成人( ≥ 8岁): • 单向波:一直使用360J • 直线双向波:120J(首次) • 方形双向波: 150~200J(首次) • 儿童(1~8岁): • 第一次:2J/Kg • 第二次及以后:4J/Kg

  23. 除颤的要求 • 一次电击后立即行CPR,2min/ 30:2×5次后检查心律,如有必要可再次电击。 • 每次电击前后均需做CPR。

  24. 除颤流程

  25. 模拟演示 • 成人徒手心肺复苏流程 (BLS)

  26. 生存链 尽早呼救 尽早CPR 尽早除颤 尽早ACLS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