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likes | 580 Views
2004 年台股展望與未來新趨勢. 謝金河先生 ( 財訊文化事業執行長 ). 壹、回顧 2003 ,前瞻 2004. 一、 2003 年的漲跌回顧 類股排行 1. 營造建材類 86.59% 2. 塑化類股 51.18% 3. 水泥類 45.94% 4. 航運股 45.05% 5. 鋼鐵股 44.2% 6. 紙業股 39.54% 7. 電子股 33.86% 加權指數 32.03% ↓ 汽車類股 1.48%.
E N D
2004年台股展望與未來新趨勢 謝金河先生 (財訊文化事業執行長)
壹、回顧2003,前瞻2004 • 一、2003年的漲跌回顧 • 類股排行 • 1.營造建材類 86.59% • 2.塑化類股 51.18% • 3.水泥類 45.94% • 4.航運股 45.05% • 5.鋼鐵股 44.2% • 6.紙業股 39.54% • 7.電子股 33.86% • 加權指數 32.03% • ↓ • 汽車類股 1.48%
二、漲幅個股: • 1.京城建設 650% 2.興富發 362% • 3.宏普建設 332% 4.合機 240% • 5.基泰建設 216% 6.千興 206% • 7.可成 205% 8.裕民航運193% • 9.亞崴 188% 10.皇翔 179% • 11─20名個股 →首利、冠軍、鼎大、陽明、力特、宏盛、正峰、日勝生活、金像 • 跌幅前二十名→鼎營、萬國、協和、光群雷射、訊舟、皇統、突破、友望、卓越、神基、旺宏、遠見、揚博、精英、訊碟
三、2004年前瞻: • A.潛力股都在市場預料之外誕生 • 券商票選年度潛力股,成為黑馬的機會不太大 • B.基期愈低,轉機出現加低價股價往往創造大漲幅 • 2002年信義房屋 2003年亞崴、東台、裕民航運 • 2004年在低價股中找機會
C.2004年總體經濟面 • 1.利率低 • 2.匯率升值→前進亞洲,台灣錢淹腳目 • 3.美、日、中經濟引擎全部發動 • 匯率牽動投資大趨勢
貳、全球股市牛氣沖天,頻創新高 • 一、台股在全球表現落後 • A.漲幅超過一億的市場 • (1)香港國企股指數從1989.75→5440.75,創下173.43%的最大漲幅 • 巴菲特在1.59港元以下買進24.69億股,如今獲利超過70億港元 • (2)泰國股市從347.55 →802.19,漲幅達131.12% • (3)印度股市從2904 →6112.2,漲幅超過110.75%
B.其他亞洲股市 • 台北股市 4044.78 →6298.72 漲幅55.72% • 香港恆生 8331.87 →13446.76 漲幅61.39% • 南韓股市 512.3 →855.45 漲幅60.99% • 印尼股市 377.27 →738.159 漲幅95.66% • 新加坡股市1205.31 →1856.91 漲幅57.57% • 日本股市 7603 →11238 漲幅47.81%
二、1990年以來,歐美股市漲幅超過都超過亞洲股市,2003年以來亞洲股市的表現首度超越歐美二、1990年以來,歐美股市漲幅超過都超過亞洲股市,2003年以來亞洲股市的表現首度超越歐美 • A.美國四大股市連續創新高 • 費城半導體指數258 →560.88,漲幅117.05% • 道瓊指數7614 →10592,漲幅39.11% • S&P500 788 →1131,漲幅43.52% • NASDAQ1253 →2114,漲幅68.71% • 歐洲三大股市,德國股市從2188 →4070,漲幅達86%漲幅最大 • 英國股市3277 →4522,漲幅38.09% • 法國股市2401 →3612,漲幅50.48%
B.美國股市出現不同風貌,道瓊逼近歷史天價,顯然2000年網通泡沫不在傳統產業上B.美國股市出現不同風貌,道瓊逼近歷史天價,顯然2000年網通泡沫不在傳統產業上 • 道瓊指數10367距11750點天價只剩一千點 • 大漲的關鍵個股:美國鋁業、3M、福特汽車、通用汽車、CATERPILLAR、麥當勞 • 費城半導體距天價1362及NASDAQ距5132仍遠
顯然科技股的泡沫仍然嚴重,對台股未來走向具有關鍵性影響顯然科技股的泡沫仍然嚴重,對台股未來走向具有關鍵性影響 • 2004年台灣電子股要看NASDAQ站上2000點大關,進入2000─3000點的箱型 • 2004年美國升不升見主導大勢 • 道瓊可能形成右肩或M頭後下跌 • NASDAQ、費城半導體反彈→還有15~20%的彈幅
C.2003年香港國企股與費城半導體股率先漲一倍 • 國企股仍頻頻創新高,費城半導體指數卻先行回檔再創新高,顯示通膨端的原物料股表現強於科技股 • 國企股大漲指標→中國鋁業1.12港元→6.10港元 • 馬鞍山鋼鐵、重慶鋼鐵、鞍鋼新軋鋼、江西鋼業、海螺水泥漲三~四倍 • 巴菲特在中國石油天然氣大獲全勝,北京燕化、上海石化、中國石化、鎮海煉化相繼大漲,可能積極在東方尋找投資標的 • 2004年中國四大銀行IPO影響力大
參、2004年的投資主調可能與通貨膨脹題材有關參、2004年的投資主調可能與通貨膨脹題材有關 • 一、美元弱勢提高了以美元計價的原物料行情價格 • A.油價大漲的意涵:美元貶值,進口成本提高,中國強大需求,今年進口超過一億銅,中國已成缺電、缺煤、缺能源的國家 • B.中國成為全球生產基地,對原物料需求殷切 • 白金站上800美元,金價站穩400美元,鎳價站上15000美元,鉛價在660美元,其他銅、錫、鋅全都大漲,這是1980年以來罕見的景象
C.黃金大漲的啟示: • 1.中國、印度強大黃金需求 • 2.工業生產用黃金 • 3.美元貶值,美國大印鈔票,黃金成為保守投資人的最愛
二、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並存的不同投資策略 • A.油價上漲→推升了全球能源股 • 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上海石化、鎮海煉化、北京燕化、山東國電、粵電力、黑龍江電力等大漲,台灣台塑石化上市正逢時
B.原物料行情大漲推升了原料股 • 水泥→海螺水泥大漲23倍傳奇,海螺水泥掛牌上市 • 鋼鐵→上海A股寶鋼持續大漲,台灣中鋼、南韓浦項愈小不易 • 紙業→晨鳴持續上漲,紙業股表現空間加大 • 航運→出現百年來罕見大行情,波羅的海運價指數從1535 →4460,回檔守住4000點再創新高,全球造船廠接單到2017年
C.通縮端的產業,價格競賽仍方興未艾 • 未來將出現營收成長,盈利下降的局面 • PC相關股壓力最大 • 面板跌價將激發出新需求,有利未來LCD TV、PDP TV及LCOS TV進入大多數人的家庭
肆、2004年台灣股市的獨特競爭力 • 一、台灣的雙率政策,台灣錢再度淹腳目 • A.利率走向盯緊美國 • 美國升息,台灣才有跟進升息機會 • 2004年仍是個資金寬鬆格局 • 目前貨幣供給額都在高檔區 • M2達5.55,已超越央行整理區 • M1b到19.16%,M1a達18.46%,都是近期新高 • 台灣又出現台灣錢淹腳目的局面,有利資金行情 • 如果外資再加一把勁,威力更大
B.匯率盯住人民幣 • 兩岸關係緊張,美國派航空母艦協防台灣 • 現在人民幣是新台幣的航空母艦 • 人民幣如果不升值,台幣升值空間不大 • 台灣在2004年可能以相對低估的匯率維持強勁出口競爭力
二、全球景氣復甦的三具引擎全部都發動 • OECO宣佈2000年以來的成長停滯已結束 • A.2004年可能是美國幾十年以來最強勁的成長年 • 布希拼經濟無所不用其極 • 減稅3500億美元,2003年1月生效 • 消費者將從減稅中得到退稅 • 股價上漲使美國經濟體擁有更強大的擴張力 • 美元貶值,企業獲利提升,資本支出增加 • 就業機會增加,2004年將增加270萬個就業機會 • 2004年底美國勢必討論經濟過熱問題,加息壓力增加
B.日本已結束1990年來的衰退 • 2003年GDP成長上看3% • GDP連續五季出現成長 • 領先指標連續五個月上揚 • C.中國經濟成長引擎仍然熾熱 • GDP成長超過8.5% • 中國強大需求引擎通貨膨脹
三、亞洲貨幣升值,全世界熱錢湧向亞洲,亞洲世紀來臨三、亞洲貨幣升值,全世界熱錢湧向亞洲,亞洲世紀來臨 • (一)外資前進亞洲 • 2003年外資買超排行榜 • 1.日本 803.49億美元 • 2.台灣 135.59億美元 • 3.南韓 124.42億美元 • 4.印度 64.11億美元 • 5.印尼 11.29億美元
(二)亞洲國家外匯存底水長船高,到2003年止排行:(2000年以來增加)(二)亞洲國家外匯存底水長船高,到2003年止排行:(2000年以來增加) • 1.日本 6735.3 +3118.9 • 2.中國 4032.5 +2376.8 • 3.台灣 2066.3 +998.9 • 4.南韓 1553.5 +592.2 • 5.香港 1184 +108.2 • 6.新加坡 963.2 +159.6 • 7.印度 1006 +627
A.中國成了生產基地,龐大的貿易順差,但人民幣面臨強大升值壓力A.中國成了生產基地,龐大的貿易順差,但人民幣面臨強大升值壓力 • 今年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在1200~1300億美元之間 • 人民幣面臨長線升值壓力 • B.美國大量印鈔票,美元源源流向亞洲 • 亞洲各國外匯存底激增,外匯存底佔全球73% • 亞洲熱錢淹腳目 • C.外資積極在亞洲股市尋找投資機會 • D.2004年台股表現可能是全球相對較好的市場
四、未來全球金融大戰的新焦點 • A.1985年日本廣場協議 • 日圓從277 →79.75 • 日圓開始升值,股市、地產飆升,外資熱錢湧入,1989年日本股市、房地產創天價 • 日本地價飆漲,一個日本可以買下四個美國 • 日本股市漲到38957,市值佔全球51% • 泡沫摧毀日本神話→進入漫長經濟調整
B.南韓的外資神話 •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韓元貶值到一美元兌2000韓元。 • 外資大舉進入南韓,一度持有73%三星,南韓銀行股權落入外資之手,國民銀行在外資協助下重整,外資持股占70%。 • 外資在1998年前後大舉進軍南韓,當時三星股價31223韓元,浦項36165韓元 • 如今南韓大企業等於幫外資打工 • 台灣是全世界少數能戰勝外資的國家
C.廿一世紀的金融大戰焦點在中國 • 人民幣升值是關鍵問題 • 2006年中國加入WTO承諾金融開放 • 人民幣自由匯兌,可能是一個突破口 • 2006~2008可能是人民幣升值最強勁的時期 • 台股有機會在這個時段再創12682新高
伍、2004年台股投資焦點 • (一)台幣升值是台灣投資主調 • 金融、資產、營建壓縮十幾年將抬頭 • (二)台塑石化掛牌,打進台塑集團的任督二脈 • 台塑集團競爭力完全顯現 • 市值大增 • 外資勢必大幅加碼 • 2004年外資持股比率將從10% →30% • (三)原物料行情方興未艾 • 水泥、鋼鐵、紙業、航運、石化仍將有高潮 • 從原物料上漲→營建、資產→金融股
(四)金融股在2004年可能發揮最大漲幅 • (五)電子股個別表現 • 家庭的影音需求將是長線黑馬 • 實現數位化的革命→視覺概念股 • 從面板到LCD TV • 台灣零組件產業的獨特競爭力 • 半導體景氣回春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