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397 Views
6.3 扇形统计图. 说 教材 说 教法 说 学习方法 说教学 过程. 6.3 扇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 、知识 目标 :. 2 、能力 目标 :. 3 、情感 目标 :. 知识目标. 1 、从现实生活中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体会数据在生活中的作用。. 2 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从中获得 有用的信息,做出决策。. 能力目标. 1 、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决策,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统计观念。. 2 、体会扇形统计图所反映出来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从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 情感目标.
E N D
6.3扇形统计图 • 说教材 • 说教法 • 说学习方法 • 说教学过程
6.3扇形统计图 •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 • 1、从现实生活中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体会数据在生活中的作用。 • 2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从中获得 有用的信息,做出决策。
能力目标 • 1、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决策,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统计观念。 • 2、体会扇形统计图所反映出来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从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
情感目标 •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想象获取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数学活动能力。
教学重点 : 1、了解扇形统计图的意义2、能够根据一些信息完成扇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
教学方法 • 根据本节课的地位作用以及本班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教法为合作交流----师生互动法 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统计表的知识,所以教师可根据情况收集本班的数据或选择一个全班感兴趣的话题,团结合作、交流,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得出信息,做出结论。
学习方法 • 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 1、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统计表的知识因此要求学生要尽可能多的在图中获取信息 • 2、在调查中每名学生只能选区一种自己喜欢的运动从而保证百分比和是1。 • 3、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的回答问题,注意说话的严谨性。
教学过程 • 利用实际情景引入新课
议一议: 如果你是体育委员,准备组织全班同学去观看一场球类比赛,为了吸引尽可能多的同学参与,你会组织观看什么比赛?为什么?
(1)哪种球类运动最受欢迎? (2)哪两种球类运动受欢迎的程度差不多? (3)最受欢迎的两种球类运动是什么?他们的百分比之和是 多少? (4)图中各个扇形分别代表了什么? (5)你认为图中的各个百分比是如何得到的?所有百分比的和是多少?
数据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地理》 欧洲7.1% 大洋洲6% 南极洲9.3% 亚洲29.3% 南美洲12% 北美洲16.1% 非洲20.2% 观察下面的统计图 ,并回答以下问题: (1)全世界共有几大洲?哪个洲的陆地面积最大? (2)哪两个洲的面积之和最接近地球陆地总面积的一半? (3)图中各个扇形分别代表什么?所有百分比之和是多少? (4)从右图中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 (5)你能从上图中知道地球陆地总面积是多少吗?
扇形统计图 议一议: 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 1、圆代表总体; 2、扇形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 3、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
想一想: (1)如果用整个圆表示总体,那么哪一个扇形表示总体的25%? (扇形 A) (2)如果用整个圆代表我们班级的人数,那么扇形B大约代表多少人? (3)如果用整个圆代表9公顷稻田,那么扇形C大约代表多少公顷稻田? (约3.75公顷)
葡 萄 做一做: 在幸福村的果园里,1/4的面积种植了梨树,1/2的面积种植了苹果树,1/8的面积种植了葡萄树,其余的面积种植了桃树。你能根据这些数据完成右面的扇形统计图吗?
葡萄树12.5% 桃树12.5% 苹果树50% 梨树25% 幸福村的果树面积分布统计图 参考答案
女生50% 男生50% 女生40% 男生60% 随堂练习: 1、从下列的两个统计图中,你能看出哪一个学校的女生人数多吗? 甲校男女生统计图 乙校男女生统计图
2、这台电脑D盘的容量20GB,已用空间占60%,则可用空间的容量为( ) GB。 40% 60% 8
作 业 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数据有什么作用? (帮助我们了解周围的世界,作出合理的决策) 2、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 p206—第1 题;
试一试、想一想(课后):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中学生患近视的比率在全球范围内相当高,有约52%的中学生有近视眼,而且随着年级的增长,患近视的比率也有上升的趋势。近视的原因很多:如看书距离不当、光太暗、持久用眼、饮食不当等。近视已是青少年很常见的眼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直接影响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请你根据本班同学的近视人数,然后把所得的数据制成统计表提供给班主任,如果要制成扇形统计图,那应该怎么办呢?请试一试,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