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631 Views
第 11 课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学习目标 : 1. 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史实。 2. 理解和评价 《 天朝田亩制度 》 的内容和革命性、空想性。 3. 探究太平天国兴起和失败的必然原因 , 认识到农民阶级不可能独立完成中国民主革命和现代化的任务。. 自主学习( 5 分钟). 自主阅读教材,明确以下内容: 1.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历程。 2.《 天朝田亩制度 》 和 《 资政新篇 》 的内容,该如何评价。. 材料 1. 材料 2. 材料 3. 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 (1851-1856 年).
E N D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学习目标: 1.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史实。 2.理解和评价《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革命性、空想性。 3.探究太平天国兴起和失败的必然原因,认识到农民阶级不可能独立完成中国民主革命和现代化的任务。
自主学习(5分钟) • 自主阅读教材,明确以下内容: • 1.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历程。 • 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该如何评价。
材料1 材料2 材料3 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1851-1856年) 探究1: 19世纪中期,中国农民为何幻想着构建太平盛世,人间天国?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10年当中,每年从3万箱增至6、7万箱,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引发了银贵钱贱现象并日益严重。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10年当中,每年从3万箱增至6、7万箱,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引发了银贵钱贱现象并日益严重。 材料三: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材料1 材料2 材料3 西方列强的侵略导致民族矛盾尖锐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 不足。” 清政府的腐败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自然灾害严重
探究2:结合教材,简述太平天国早期革命斗争。探究2:结合教材,简述太平天国早期革命斗争。 定都天京 1.金田起义 (1851年初) 攻克武昌 2.永安建制 初建政权 长沙之战 3.北上进军 冯萧牺牲 全州之战 4.定都天京 建立政权 (1853春) 永安建制 5.北伐西征 全盛时期 金田起义
建国纲领 二、《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1853年)
探究3:《天朝田亩制度》中对土地和产品分别按照什么原则,怎样分配?其核心是什么?体现了农民的什么理想?探究3:《天朝田亩制度》中对土地和产品分别按照什么原则,怎样分配?其核心是什么?体现了农民的什么理想? ①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②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 ③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摘自《天朝田亩制度》 土地分配原则 按人口绝对平均分配 产品分配原则 产品收归国库 “四有二无”理想社会
结合《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思考,该如何评价它?结合《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思考,该如何评价它? A.反映农民强烈愿望 农民斗争思想结晶 革命性 B.绝对平均分配产品 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空想性 C.维护小农经济 落后性
三、天国悲剧-----后期的防御战(1856-1864年) 探究4:天京变乱的出现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为什么?(结合学思之窗思考) 天京变乱是必然的。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运动,农民阶级掌权后,政权迅速封建化,领导将领内部腐化,争权夺利。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是内讧的必然原因。 天京变乱的结果是导致太平天国的“政治危机”“军事危机”和“人才危机,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情境: 1859年某日,天京街头张贴告示,引人围观: • 小官吏:看好了,这是干王新拟发的《资政新篇》。规定,天国开新学堂,办大工厂,哎,可怜俺,以后上任需尔等选举,日子难过喽! • 大牛:开厂?俺听说那是大鼻子老外搞的玩意,咱中国人从来没搞过,肯定不行! • 铁蛋:不知道新学堂都学些什么?大牛,你们家二娃14岁了吧?要不送学堂读书去? • 大牛:哎,还记得黑皮不?几年前参军了,前天来我家,说城防吃紧,俺和俺家二娃都得去扛枪打仗呢。 • 铁蛋:都去打仗了这啥《新篇》还怎么推行?看来也是个唬弄人的货啊!
探究5:结合情境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该如何评价?探究5:结合情境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该如何评价? 治国方案 内容: 政治: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出; 经济: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教育:开设新式学堂。 评价: 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
探究6:结合教材,简述太平天国后期保卫战的历程。探究6:结合教材,简述太平天国后期保卫战的历程。 ①破江北大营: (1858年,陈、李) 解除天京北面的威胁 解安庆之围,太平天国局势暂时稳定 ②三河镇大捷: (陈、李) ③破江南大营:(1860年,陈、李合力) 解除天京南面的威胁 英法联军袭击太平军,损失很大,退回苏州 ④上海战役: (李秀成军队) ⑤安庆保卫战: (陈玉成) 湘军围攻,安庆陷落 天京陷落,标志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⑥天京保卫战 (1862-1864年)
太平天国形势发展示意图 盛衰转变:1856,天京变乱 全盛:1856 盛 衰 北伐和西征 后期防御战 1853,定都天京; 前后14年 开始:1851,金田起义 失败:1864,天京失陷
合作探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有哪些?合作探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有哪些? • 1.作用: ①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②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和西方列强的侵略; ③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 ④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 2.局限性 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达标检测 1、 致使《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的根本原因是 A. 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决定的 B.当时紧张的军事斗争形势决定的 C.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决定的 D.太平天国内部尖锐斗争决定的 C
2.天京变乱中可以说明的是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即 • A. 农民领袖之间只能同患难,不能同安乐 • B. 农民领袖缺乏进取心 • C.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不可避免 • D.小农经济分散性决定了农民阶级不能形成坚强 • 的领导核心 • 3.《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均主义性质,因为它规定 • A.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 B.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 • C.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 • 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D B
D 4.《资政新篇》的提出说明 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B、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D、近代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主张
结束语 150多年前的太平天国运动,其轰轰烈烈地进行了十四年,历经十八个省份,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它曾使无数英烈抱恨终天。它在历史上的丰功伟绩和兴亡得失,尽管可任人评说,但其用鲜血和生命铸成的惨痛教训,却永远值得后人警醒,给人以无限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