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likes | 441 Views
哲學概論 課程網頁: http://myweb.scu.edu.tw/~tsemeiwu/. 第七週:人格同一性. 一、前 言. 「我是誰」 ? 如何證明「我是誰」 ? 在成長過程裡,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不斷改變,為什麼「我」仍是相同的我? 人格同一性 (personal identity) : 人在變化中依然保持相同的自己或相同的一個人。 本週要探討的主題: 在什麼判準(充分必要條件)下,讓人得以保持人格同一性。. 二、人格同一性的基本概念. ( 一 ) 「人」的意義: human : 較重視人的 生物學意義 ,用以指出一個擁有人的生物學特徵的物種。
E N D
哲學概論課程網頁:http://myweb.scu.edu.tw/~tsemeiwu/哲學概論課程網頁:http://myweb.scu.edu.tw/~tsemeiwu/ 第七週:人格同一性
一、前 言 • 「我是誰」 ? • 如何證明「我是誰」 ? • 在成長過程裡,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不斷改變,為什麼「我」仍是相同的我? • 人格同一性(personal identity):人在變化中依然保持相同的自己或相同的一個人。 • 本週要探討的主題:在什麼判準(充分必要條件)下,讓人得以保持人格同一性。
二、人格同一性的基本概念 (一)「人」的意義: • human:較重視人的生物學意義,用以指出一個擁有人的生物學特徵的物種。 • person:較重視人的心理學意義,用以指出一個擁有人獨有的心理活動的物種。 • 所有person都是human,但一個human不一定是person。 • 以下使用「人」這個語詞時,指的是person。
二、人格同一性的基本概念 (二)法律定義和哲學定義: • 法律條文對人的定義:對於喪失理智或尚未擁有成熟理智者(例如嚴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尚未成熟或腦部受損無法發育的胎兒,不稱為人。 • 問題是:法律條文裡的人的概念有效嗎?它對人的定義合理嗎?是否有足夠的理由支持它? • 人的基本定義要根據它的哲學概念,訴諸法律的意義去解決哲學概念的爭論是本末倒置的。
二、人格同一性的基本概念 (三)人與歷史: • person的意涵強調人的意識活動和歷史。 • 人不僅是物質,單純的物質性身體無法保證他是人。例如,生下來就沒有大腦的嬰兒不算是人。 • 人要有心理活動:例如認知、道德、愛恨情感、快樂和痛苦等心理能力。 • 人的意識活動有相關性:現在的意識與過去的意識相關。這是說,意識要能記憶它的過去。 • 意識有連續的歷史:人必須在時間中綿延一段時間,且他的過去能到達未來,彼此連貫,構成他的歷史。
三、人與自我 • 人的一切都可以改變,但自我不變。自我就是在變化中保持不變的那個我。 • 這似乎是說,「自我」統一人的各種變化,讓以前的我和現在的我統一起來,成為一個完整的我。 • 問題是:真的有這種不變的自我嗎? • 兩種主張沒有不變自我的理論: 1.休謨(D. Hume, 1911-1776)的自我束團論(bundle theory of self) 2.泰勒(R. Taylor, 1919-2003)的無我論(ne-self theory)
三、人與自我 (一)休謨的自我束團論: • 休謨認為在變化的現象後,沒有一個保持同一的自我。 • 自我是內在的,只能從內省去經驗。但內省只發現一連串的心靈活動和知覺,且它們都不斷改變、各自獨立分離,沒有統一的關係把它們連貫起來。 • 內省只發現變化,沒有同一。 • 休謨反對有固定不變的自我,但沒有否定「我」的存在。「我」是由不斷變化的知覺構成的「意識流」,它是一束流變的知覺。
三、人與自我 (二)泰勒的無我論: • 泰勒根本否定自我存在,它是徹底的虛無。 • 對於外在世界,我們可以有精確的描述;但對於人們認為是內在的「我」,卻完全無法做出任何說明和描述。 • 我們對「我」一無所知,這表示它是絕對的空無。 • 泰勒認為,自我是由「想像」虛構出來的。 • 自我不會死,因為根本沒有自我。
四、人格同一性理論 (一)靈魂相同性判準: • 判準:如果在兩個不同時間裡的人(P1T1和P2T2)擁有相同的靈魂,那麼P1T1和P2T2是同一個人。 • 靈魂是指人的身體裡,擁有各種心靈活動或意識活動的精神性。 • 靈魂不但使人在他的變化裡保持人格同一性,也使得每個人得以區分,成為不同的個人。 • 問題是,靈魂存在於身體內,那麼失去身體的一部份,是否也會失去靈魂的一部份?
四、人格同一性理論 • 困難: 1.從認識論的觀點而言,它是個無用的判準:在日常生活裡,當我們再認自己或別人的同一性時,並非根據靈魂來做判斷。 2.從形上學的觀點而言,它延後卻沒有解決人格同一性問題:以靈魂作為人格同一性的判準,尚須另一個判準來判斷兩個靈魂的同一性。 3.靈魂無法得到客觀或主觀的證實:根據一個無法證實的假定作為判準在理論上是無法被接受的。
四、人格同一性理論 (二)身體相同性判準: • 判準:如果在兩個不同時間裡的人(P1T1和P2T2)擁有相同的身體,那麼P1T1和P2T2就是同一個人。 • 身體特徵可以包括樣貌、指紋、DNA。 • 優點:無須假定不可觀察的靈魂、它是日常生活最常使用且相當可靠的人格同一性判準。 • [補充]證成此判準的例子:B. Williams提出 某個人告訴你,明天你將會遭受嚴刑虐待;但是當痛苦的時刻來臨時,你將不會記得曾被告知過這件事,而會有著完全不同的記憶。請問你會對未來發生在你身上的遭遇感到害怕嗎?
四、人格同一性理論 • 困難: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他有意識。即使P1T1和P2T2的身體是同一的,但這不能保證這個身體是有意識的,或該意識能夠記起它的歷史。因此,相同的身體不能保證相同的人格。
四、人格同一性理論 (三)記憶說: 1.洛克(J. Locke, 1632-1704)的記憶說: • 以身體作為人格同一性判準並非徹底可靠的,因為仍須進一步探討身體裡的人格是否同一。 • 修鞋匠和王子互換意識的例子。 • 人格同一性建立在意識(而非身體)的相同性之上。以「記憶」作為判斷意識是否相同的判準。 • 判準:如果P2T2能記憶起P1T1當時的意識(或經驗),則P2T2和P1T1的意識是相同的,也具人格同一性。
四、人格同一性理論 [補充]證成此判準的例子:B. Williams提出 • 某個身體(人格A)本來有著A過去經驗的記憶,經過某實驗程序後,這個身體得到了B過去經驗的記憶(我們稱之為A-body-person)。 • 某個身體(人格B)本來有著B過去經驗的記憶,經過這個實驗後,這個身體得到了A過去經驗的記憶(我們稱之為B-body-person)。 • 實驗者在實驗前告訴A和B說,在實驗過後A-body-person與B-body-person其中一人將得到十萬元,另一人將會遭受酷刑虐待。 • 實驗者要A和B在實驗前,以自利的觀點選擇要讓誰得到十萬元、讓誰遭受酷刑虐待。
四、人格同一性理論 • 三種可能出現的選擇結果:*表示實驗者的選擇 • 三種情況皆證實,人會以「記憶」來確認自己的人格同一性。
四、人格同一性理論 • 洛克的記憶說的兩種詮釋: (1)記憶是人格同一性的構成性原則:記憶把過去的我統一到現在的我之中,共同構成我的同一人格。 • 記憶的工作不只是心理學的回想,更是積極地構成人的自我,建立同一個人格。 • 困難: a.現在的我和記憶裡過去的我的存有學性格完全不同,如何相互統一? b.在邏輯順序上,人格同一性優先於記憶:因為記憶之所以可能,已預設了記憶者和被記憶者是同一的。記憶的功能是「認識」,不是「構成」。
四、人格同一性理論 c.休謨對記憶說的批評: • 根據記憶說,我無法記得的都不構成我的同一性,這顯然難以成立。過去的事實構成我的同一性是客觀事實,無關於我能否記得它們。 • 有時我們可以把自己的人格同一性擴展到超出記憶的範圍。因此,人格同一性無須由記憶構成。
四、人格同一性理論 (2)記憶是人格同一性的證據: • 記起自己的過去,就是提供證據,在認識論上確定或證實過去的我是現在的我,二者在數量上同一,具人格同一性。 • 在日常生活裡,我們常以記憶作為證據,來證明人格同一性。 • 困難:記憶可能錯誤,所以它不是可靠的證據。 • 修正:區分正確和錯誤的記憶,正確的記憶可以作為人格同一性的證據。
四、人格同一性理論 • 正確記憶判準:以記憶以外的其他證據,來區分正確和錯誤的記憶。 (1)記憶一致性的證據:把自己的記憶跟別人的記憶做比較,若大家的記憶是一致的,則有理由相信自己的記憶是正確的。反之則否。 (2)物理證據:用跟記憶相關的物理證據(例如照片)來檢查記憶。 • 上述兩種證據都預設了「人有身體」。因此,身體雖非人格同一性判準,但必須預設它才有人格同一性問題,也才能證實人格同一性。
四、人格同一性理論 (四)印象的相似性和因果性判準: • 如果在人的意識流的各個印象之間,有某種關係把所有印象統一起來,那麼意識沒有斷裂,仍是相同的意識流。 • 兩種可統一意識的關係:休謨提出 1.相似性:意識裡相繼出現的印象都與其前後相接的印象相似,沒有不相關或不連貫的印象,便構成統一的意識。 2.因果性:一連串的印象有因果關係,沒有分散和斷裂,便構成統一的意識。
四、人格同一性理論 • 困難: 1.要求意識裡的印象是在因果關係上才能保證意識的同一性,這個要求太過份。 2.即使意識裡有兩個相似的印象,也無法保證它們同屬於一個人。 3.我們只能看到兩個相似的印象,卻沒有看到統一它們的關係,更看不到它們同屬於一個意識。 • 因此,兩個印象若是統一的,關鍵不在它們的相似性或因果性,而是基於別的原則。
四、人格同一性理論 (五)記憶與性格判準: • 以「正確記憶」作為人格同一性的基本判準,為求慎重,再加上「相同的性格(personality)」這個條件。 • 判準:P1T1和P2T2具有人格同一性,若且唯若P2T2能正確記得P1T1的經驗,且它們具有相同的性格(類似的行為模式)。 • 性格不是指內心的個性(character),而是指人的行為模式(必須表現在行為上)。相同的性格指的是類似的行為模式。 • 使用記憶與性格判準時仍須預設人有身體。
四、人格同一性理論 • 記憶與性格判準跟身體相同性判準的關係: • 記憶與性格判準有其限制:因為人可能無法記得過去的經驗,且性格可能改變。 • 當無法使用記憶與性格判準來證實人格同一性時,可運用身體相同性的判準。 • 記憶與性格判準是更基本的判準。當兩種人格同一性判準皆可採用時,要優先使用這個判準。 • 在日常生活裡,以身體相同性作為人格同一性判準仍相當有效,不過,它有可能在法律上產生困難。法律上不能光採用身體相同性判準,否則可能發生錯誤的懲罰。
四、人格同一性理論 (六)其他人格同一性判準: 1.相同父母論:Saul Kripke的主張 • 判準:假設P1T1和P2T2是相同父母所生,則他們是同一個人。 • 一個人的思想和習慣可以改變,但親生父母不能更改,所以根據父母來判斷人格同一性是合理的。 • 在這個理論下,所謂「重新投胎」、「來世今生」是不可能的。 • 困難:要判斷相同的父母還要根據父母的父母來判斷,這會導致無限後退。
四、人格同一性理論 2.人的擁有物與人格同一性:Russell Belk的主張 • 人格不是單純的意識,其領域擴展到人所擁有的東西。 • 四種跟人格同一性相關的擁有物: a.身體 b.事物:越重視的事物越是人格的一部份。 c.所處的時代和地點 d.別人和寵物 • 心理學的研究發現,許多人一旦失去他的擁有物,就會失去他的自我。
四、人格同一性理論 3.期望說:John Perry的主張 • 垂死婦人不願移植大腦的例子。 • 判準:當一個人對自己的期望獲得滿足,且願意參與在他現在的自己裡時,他才有人格同一性。 • 即使人對自己的過去擁有正確的記憶,且性格相同,但假設現在的他不是他所期望的樣子,甚至是他厭惡的,那麼他就沒有保持人格同一性。 • 挑戰:垂死婦人之所以反對大腦移植,只是因為對人格同一性的誤解。 • 回應:以上挑戰只是堅持記憶和人格是人格同一性的判準,沒有考慮到期望說的合理性。
五、結 語 • 在日常生活裡,人們之所以對人格同一性的問題有不同意見,可能是因為每個人對「人格」的意義有不同的看法。 • 由於我們難以判斷哪種對人格的看法才是正確的,因此,無法找到普遍被接受的人格同一性判準。 • 不過,在哲學的討論裡,通常認為正確記憶是最基本的人格同一性判準,相同的性格則是次要的判準。
小組討論 • 神經學家:人頭移植已可行 但有道德風險 [新頭殼newtalk 2013.07.03] • 義大利神經外科學者卡納維洛(Sergio Canavero)認為,依照目前的科技水準,頭顱移植已經是可行的技術,並可以藉此拯救諸如癱瘓、肌肉萎縮症,甚至癌症等重症病患。…… • 請問:當A的頭顱被移植到B身上時,你們會以哪個人格同一性判準來判斷B的「我」是誰?請說明推論過程和理由。
參考書籍 • 指定閱讀:陳榮華,《形上學:理論與批評》,臺北市:五南,2013。第5章。pp.194-223. • 延伸閱讀: 1.史蒂芬.羅(Stephen Law),《哲學健身館》,謝佩妏 譯,臺北市:小知堂文化,2005。第22章「腦移植、電傳心智以及個人身份之謎」。 2.陳瑞麟,《科幻世界的哲學凝視》,臺北市:三民書局,2006。第3章「我是誰?你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