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0 likes | 1.28k Views
儿童营养及喂养 NUTRITION AND FEEDING IN CHILDREN. 李 廷 玉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其他. 呼吸. 腹泻. 疟疾. 围产期. 麻疹. HIV. 2.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DRIs )(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 是在 RDAs( 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 )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 4 项内容 : 平均需要量 (EAR), 推荐摄入量 (RNI), 适宜摄入量 (AI) 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UL). 3.
E N D
儿童营养及喂养NUTRITION AND FEEDING IN CHILDREN 李 廷 玉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其他 呼吸 腹泻 疟疾 围产期 麻疹 HIV 2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是在RDAs( 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4项内容: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3
平均需要量(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 ,EAR) • 根据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摄入量达到EAR水平时可以满足群体中50%个体需要, 不能满足另外50%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 对个体而言,摄入量达到EAR水平时可以满足自身50%需要,缺乏的可能性为50%。 4
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 RNI) • 相当于传统推荐每日摄入量 (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 RDAs),是健康个体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目标. 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大多数人(97-98%)个体的需要。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 • RNI=EAR+2SD 5
适宜摄入量(Adequate Intake, AI) • 在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不足而不能计算EAR,因而不能求得RNI时,可设定AI来代替RNI。AI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高于RNI,不如RNI精确。 • 婴儿期为AI 6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 UL) • UL是平均每日摄入营养素的最高限量.这个量对一般人群中几乎所有个体都不致于损害健康。当摄入量超过UL而进一步增加时,发生毒副作用的危险性增加. 7
(AI) RNI 毒副作用 缺乏 摄入量 X X 营养素摄入不足和过多的危险性
营养素分类 • 能量 • 宏量营养素(产能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糖类) • 微量营养素:矿物质(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包括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 其他膳食成分:膳食纤维,水等 9
一.小儿能量代谢特点及供给量 1. 小儿能量代谢特点 10
能量的RNIs:能量的供给量=EAR 使一个能量需要较低的个体也不会因为摄入RNI水平而有害,但经常摄入超过需要的能量则会导致肥胖。 能量的单位:1kcal=4.184kJ 11
小儿能量RNI (2001年中国营养学会制定) <6m 95Kcal/kg.d (120) 6 –12m 95Kcal/Kg.d (100) 1y- 11kg 1000kcal/d(1100) 2y- 13kg 1100 kcal/d(1200) 3y- 15kg 1300 kcal/d(1400) 5y- 19kg 1500 kcal/d(1600) 7y- 24kg 1800 kcal/d(2000) 10y- 33kg 2100 kcal/d(2200) 12
蛋白质protein • 必需氨基酸:包括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及缬氨酸9种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远不能供应需求. • 优质蛋白质:所含必需氨酸的模式(种类和量)与体蛋白相似. 13
主要来源: • 优质蛋白质源于动物蛋白质和大豆 非优质蛋白质:植物蛋白质
蛋白质RNI: E 8-15% • 0~ 1.5~3g / Kg.日 • 1 ~ 35g/日 • 2岁- 40g/日 • 3岁- 45g/日 • 10岁前每增加一岁增加蛋白质5g/日 15
需注意问题 • 1)蛋白质种类:动物蛋白质1/2以上 • 2) 提高 PRO 利用率 合理搭配: PRO 互补作用(大米等赖氨酸含量低,蛋氨酸含量高,大豆相反;动植物混合食用) 加工: 加热 发酵
脂类 类脂(磷脂和固醇类) 脂类 脂肪(甘油三酯) 17
n-6多不饱和脂肪酸: 亚油酸 花生四烯酸(AA) 前列腺素2 多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 脂肪酸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亚麻酸 EPA、DHA EPA、DHA包括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对婴儿营养有重要作用。-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脑、视网膜、皮肤和肾功能的健全十分重要
主要来源: 亚油酸主要存在植物油,硬果类(核桃,花生). 亚麻酸主要存在绿叶蔬菜、鱼类脂肪及硬果类 例:动物性脂肪富含饱和脂肪酸(40%-60%),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约为30%-50%; 植物性脂肪富含不饱和脂肪酸(80%-90%),以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10%-20%。 19
脂肪AIs 脂肪能量占总能量的百分比 脂肪n-6/n-3 0~ 45~50 4:1 0.5~ 35~40 4:1 2 ~ 30~35 4~6:1 7 ~ 25~30 4~6:1 成人20~ 30 4~6:1 膳食亚油酸占膳食能量的3%-5%,亚麻酸占膳食能量的0.5%-1%, EPA、DHA占总能量的0.5%。 20
碳水化合物AIs 分类:单糖,寡糖和多糖 AIs:占总能量的(<2岁除外)的55~65% 21
宏量营养素产能的比例(2岁以上) • 蛋白质:8~15% • 脂肪25~30%(婴儿35~50%) • 碳水化合物55~65% 22
宏量营养素供给平衡 能量不足→PRO分解产能→负氮平衡→轻度 PEM 能量与PRO均不足→Fat供能→脂肪分解,负氮平衡→重度PEM 能量过多 脂肪堆积 肥胖(心脑血管病) 23
微量营养素 矿物质 • 常量元素 在矿物质中,人体含量大于体重的0.01%的各种元素以上的称为常量元素。 • 乳类是钙的最好来源,大豆是钙的较好来源。钙的AI:母乳喂养婴儿为300mg,牛乳喂养婴儿为500 mg,幼儿为600 mg,4岁及以上为800 mg,钙摄入过量可能造成一定危害,需特别注意钙的补充控制在UL(2g/d)以下。
微量元素 碘、硒、铜、钼、铬、鈷、铁、锌8种为必需营养素 Fe(AI) I(RNI) Zn (RNI) 0~ 0.3mg 50ug 1.5mg 0.5岁~ 10mg 50ug 8.0mg 1-10岁 12mg 90ug 12.0mg 25
铁来源: 动物性来源: 肉.肝,血,蛋黄 植物来源; 深绿色蔬菜,水果 功能:红血球,脑发育 锌来源: 肉、肝, 家禽,海产品 功能:抗感染,脑发育
维生素RNI VA(ug)* VD(ug)# VC(mg) VB(mg) 0岁- 400 10 40 2 1岁- 600 10 60-90 *摄入量1/2~1/3为动物性食物,1ug=3.3Iu #1ug=40Iu 27
VitA :抗感染,细胞增殖分化, 来源:红黄绿蔬菜,水果,蛋黄,牛奶,肝 Vit C:抗氧化, 抗感染, 促进伤口愈合
叶酸缺乏引起胎儿神经管缺陷(婴儿60-80ug,孕母500ug)叶酸缺乏引起胎儿神经管缺陷(婴儿60-80ug,孕母500ug) 叶酸自然地存在于深绿叶绿蔬菜、豆类、金枪鱼、蛋类和其它食物中 香蕉富含叶酸与钾元素,可提供给孕妇不遭破坏的天然叶酸,对优生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 29
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非淀粉多糖,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及亲水胶体(如树胶及海藻多糖),木质素,抗性淀粉等. 分为二类:可溶性,不可溶性 来源:谷,薯,豆类,蔬菜及水果等植物性食物 30
功 能 • 在结肠中的发酵作用与预防便秘 • 可溶性膳食纤维可降低人的血浆胆固醇 • 可降低餐后血糖的生成和血胰岛素升高的反应. • 预防肠癌 31
水:必需营养素 100-150 ml/Kg.d 每3岁减少25ml (婴儿期计算水量时应包含奶量) 32
二.小儿消化系统功能 发育与营养关系 Gastroenteric Development and Nutrition 33
(一) 消化酶的成熟与三大营养 素的消化、吸收 1、 蛋白质 吸收:生后几周小肠上皮细胞渗透性高,以吞饮 方式吸收. 消化:出生时消化pro能力较好。 胰蛋白酶:生后1周活性增加,1月已同成人 34
2.脂肪 胃脂肪酶: 发育较好 胰脂酶:新生儿期几乎无法测定,2岁后达成人水平。母乳的脂肪酶可补偿胰脂酶的不足. 35
3.碳水化合物 单糖:出生吸收较好(葡萄糖) 双糖:出生时双糖酶发育较好 (乳糖,果糖) 36
多糖的消化(淀粉): 小肠a-淀粉酶:新生儿十二指肠活性低. 胰淀粉酶:生后完全测不到,3月后逐渐增 高 ,2岁达成人水平。 37
综上所述: • 婴儿消化酶的成熟与三大营养素的消化、吸收有何关系? • 为什么小婴儿易发生食物过敏?
(二)与进食技能有关的 消化道发育 39
食物接受的模式发展 • 婴儿通过后天学习形成味觉感知。味觉感知是食物营养价值的指示、对食物接受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婴儿对能量密度较高的食物和感官好的食物易接受,一旦对能量味觉的指示被开启后再调节摄入很困难,这可能是肥胖发生的原因之一。 • 儿童对食物接受的模式源于对多种食物刺激的经验和后天食物经历对基础味觉反应的修饰,这说明学习和经历对儿童饮食行为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挤压反射新生儿至3-4月小儿对固体食物出现舌体抬高、舌向前吐出的挤压反射或“厌新”。如果小儿在愉快的情况下,有足够机会反复尝试新食物(可能需8-10次接触),婴儿最初的对新食物的抵抗可通过多次体验改变。婴儿最初的这种对新食物的抵抗可被认为是一种适应性功能,其意义是防止吞入不宜吞入的东西。挤压反射新生儿至3-4月小儿对固体食物出现舌体抬高、舌向前吐出的挤压反射或“厌新”。如果小儿在愉快的情况下,有足够机会反复尝试新食物(可能需8-10次接触),婴儿最初的对新食物的抵抗可通过多次体验改变。婴儿最初的这种对新食物的抵抗可被认为是一种适应性功能,其意义是防止吞入不宜吞入的东西。 41
咀嚼功能 • 后天学习建立,咀嚼吞咽学习的敏感期在4-6月。换奶期及时添加泥状食物是促进咀嚼功能发育的适宜刺激,咀嚼发育完善对语言的发育也有直接影响。 • 有意训练7月左右婴儿咬嚼指状食物、从杯咂水,1岁断离奶瓶;9月学用勺自喂,均有利于儿童口腔发育成熟。 42
胃的排空与容量 • 胃容量:新生儿 30ml 3月 100ml 1岁250ml • 乳量不完全受胃容量的限制,因哺乳15min幽门开放,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同时存在个体差异,不必多加限制。 43
胃排空 混合食物 4-5h 牛乳3-4h 母乳 2-3h 水1h-0.5h 脂肪、蛋白质 可延长排空时间 进食量、温度、年龄、全身状况亦可影响排空时间。 44
溢乳:〈 1岁多见。 因胃水平位置,韧带松弛,易折叠,贲门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发育好,易痉挛。人工喂养方法不当(奶头过大、吞入气体过多) 45
(三)小儿大便 (1)粪便 胎粪:成分:胆汁、肠道分泌物及脱落上皮 细胞、羊水脱落细胞、毳毛 色:墨绿、粘稠、不臭 排出时间:生后10 h,4-5次/日, 2--3日过渡到正常大便。 46
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儿大便的区别 颜色/形状 气味 PH 次/日 母乳儿 金黄色/糊状 酸臭 5.0-5.5 1-4* 人工儿 淡黄/硬 臭 6.8-7.0 1 皂块 *生理性腹泻 47
儿童营养基础要求: • (1)掌握各种营养素的平衡特点,RNI,宏量营养素之间关系与比例 • (2)掌握微量营养素(Vit A,B,C, Fe,Zn, I,钙,)的RNI与儿童生长发育的关系 • (3)掌握与小儿辅食添加有关的消化系统发育特点及进食技能发育。 48
婴儿喂养方法 FEEDING OF INFANTS 49
一.母乳喂养的优点 1.营养素含量丰富,吸收好 宏量营养素产能比适宜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