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k likes | 1.24k Views
第七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开创 ( 1982.9—1989.6 ).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纲领的制定 (一)中共十二大的召开 1982 年 9 月 1 日至 11 日,中共十二大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总结粉碎“四人帮”六年来的历史经验,进一步肃清十年内乱遗留的消极后果,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确定继续前进的正确道路、战略步骤和方针政策。 大会的主要议程有三项: 一是审议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确定党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而奋斗的纲领;. 二是审议和通过新的 《 中国共产党章程 》 ;
E N D
第七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开创 (1982.9—1989.6)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纲领的制定 (一)中共十二大的召开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共十二大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总结粉碎“四人帮”六年来的历史经验,进一步肃清十年内乱遗留的消极后果,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确定继续前进的正确道路、战略步骤和方针政策。 大会的主要议程有三项: 一是审议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确定党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而奋斗的纲领;
二是审议和通过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三是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大会由邓小平致开幕词,胡耀邦代表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作题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 十二大提出的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大会把继续推进经济建设作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首要任务。
大会实事求是地确定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一系列正确方针。规定从1981年到20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力争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即由1980年的710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8000亿元左右,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大会实事求是地确定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一系列正确方针。规定从1981年到20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力争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即由1980年的710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8000亿元左右,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农业、能源、交通以及教育和科学技术。 战略步骤是分两步走:前10年主要是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后10年要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 十二大总结了拨乱反正的经验,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制定了新的完善的党章,是党的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大会,它揭开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和六届人大的召开(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和六届人大的召开 十二大之后,1982年11月至12月又在北京召开了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大会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又称“八二宪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第四部宪法,它继承和发展了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彻底纠正了1978年宪法中存在的缺点,充分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既考虑到当前的现实,又考虑到发展的前景,增加了一些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适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在内容上有许多新特点。 第一,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思想。同时强调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 第二,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提到了重要位置,加强了对公民人身权利保障的条款。
第三,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机构的许多新规定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第三,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机构的许多新规定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 第四,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国家的一项根本任务,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了具体规定。 此外,宪法还规定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发展统一战线,对台湾等个别地区可设立特别行政区,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等条文。 这部宪法体现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是一部有中国特色的、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稳定的根本大法。
(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早是叶剑英在庆祝建国30周年的讲话中提出的,他说:“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980年12月,邓小平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和重要性进行了阐述。他说:“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学习和发扬这些革命精神,“把这些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没有这种精神文明,就不能建成社会主义。
1981年2月,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9个单位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向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倡议,开展以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心灵美、语言美、环境美为内容的“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随后,一个以“五讲四美”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活动在全国开展起来,并取得良好的效果。1981年2月,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9个单位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向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倡议,开展以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心灵美、语言美、环境美为内容的“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随后,一个以“五讲四美”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活动在全国开展起来,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1982年3月,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宣部《关于深入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报告》,确定每年的3月为“全民文明礼貌月”。通过开展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使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有了明显好转。
在十二大上,又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到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十二大上,又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到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同等重要的地位。 1986年9月,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总结了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其主要内容是: 首先,《决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方面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其次,《决议》指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纪律的教育,普及和提高教育科学文化,以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第三、《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是:它必须是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是:它必须是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 第四,《决议》还指出,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能不能适应这种要求,有力地抵制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腐朽思想,防止种种迷失方向的危险,这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决议》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它进一步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基本指导方针,是新时期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四)统一战线的新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有了新发展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一)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中共十二大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农村改革在巩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全国改革的重点由农村逐步转向城市;而城市经济改革已由试点发展到全面展开阶段。其他领域的改革也进一步深化。 农村改革以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任务。为实现十二大提出的农业发展目标,中央于1983年1月印发了《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即中央1983年1号文件)。文件对农业发展规划、农村发展道路、稳定和完善农业责任制、发展多种合作经济、改革人民公社体制、搞活商品流通,促进商品生产发展等14个问题作了规定。
为了发展农村已经开创的新局面,提高生产力水平发展商品生产,1984年1月1日,中央又发出《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中央1984年1号文件)。《通知》明确指出,1984年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在稳定和完善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提高生产力水平,疏理流通渠道,发展商品生产。中央指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普遍实行,带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商品生产的发展,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变,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经济不可逾越的必然过程。为了发展农村已经开创的新局面,提高生产力水平发展商品生产,1984年1月1日,中央又发出《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中央1984年1号文件)。《通知》明确指出,1984年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在稳定和完善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提高生产力水平,疏理流通渠道,发展商品生产。中央指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普遍实行,带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商品生产的发展,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变,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经济不可逾越的必然过程。 12月27日,国务院又作出《关于农村个体工商业的若干规定》。《规定》指出,国家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经营社会急需的行业,农村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方灵活多样。1984年初,还宣布土地承包期延长至15年以上,生产周期长的开发性项目,如果树、林木、荒山、荒地等,承包期还可以更长一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酝酿着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的变革。因此,1982年11月召开的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农村实行政社分开,设立乡(镇)政权,正式建立乡(镇)人民政府,人民公社将只是农村集体经济的一种组织形式。此后,除西藏以外,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广泛地开展了人民公社政社分设、建立乡(镇)政权的试点工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酝酿着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的变革。因此,1982年11月召开的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农村实行政社分开,设立乡(镇)政权,正式建立乡(镇)人民政府,人民公社将只是农村集体经济的一种组织形式。此后,除西藏以外,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广泛地开展了人民公社政社分设、建立乡(镇)政权的试点工作。 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联合发出《关于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明确规定:乡的规模一般以原有公社的管辖范围为基础,设乡政府、乡党委,并根据生产需要和群众意愿逐步建立新的经济组织。在原大队的范围设村,原大队党支部改为村支部。同时,普遍建立村民委员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
《通知》下达后,全国农村加快了改革政社合一体制的步伐,到1985年6月,全国农村建乡工作全部完成。至此,在我国农村存在20多年的人民公社制度已不复存在。 对政社合一体制的改革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成就。它从根本上破除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制度,使农村原来存在的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一平二调”的弊端基本得以克服,实现了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同时也加强了农村基层的党政工作。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人民公社制度的取消,为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党中央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加快农村经济商品化的进程。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取消了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实行尊重农民自主权的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合同收购以外的产品可以自由出售,或以协议价格卖给国家;其余多数产品,逐步放开,自由贸易。
1984年,我国粮食第一次突破4亿吨,人均400公斤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进入第二步,即重点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商品经济。 农村改革的一个未曾预料到的重大变化,是乡镇企业的崛起。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解放出一大批农村劳动力。农村中集体、个体及私营企业在不要国家资金情况下,迅速发展起来。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数达8805万人,产值达4764亿元,占农村社会总值的50.4%,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这是农村经济的一个历史性变化。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不仅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更新农民观念等方面起到重大作用,而且在提供财政收入、发展出口创汇、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兴起了一大批小城镇。这是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产生的新事物,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是采取一哄而起,一步到位的方式,而是从实际出发,及时总结农民群众的创造,因势利导,加以推动。这是中国共产党指导社会改革的一个成功的范例。在拥有众多人口的中国农村,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于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于其他领域的改革,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是采取一哄而起,一步到位的方式,而是从实际出发,及时总结农民群众的创造,因势利导,加以推动。这是中国共产党指导社会改革的一个成功的范例。在拥有众多人口的中国农村,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于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于其他领域的改革,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农村经济发展对城市的要求,为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中国第一村——华西村 “华西村是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2004年,华西村人均工资收入12.26万元。同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华西人的收入是全国农民的41.76倍、城镇居民的13.01倍。”
(二)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改革开放在探索中前进。城市改革的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重要经验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为了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决定》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经济理论上有许多突破,是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 《决定》共分十个部分,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党历来要求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走自己的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决定》在理论上的重大贡献是,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点,确立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理论上的突破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邓小平说,《决定》中有些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 在《决定》精神的指导下,1984年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到城市。由此,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从1984年到1988年,城市经济体制主要进行了关系全局的国有企业改革、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所有制结构改革、培育市场体系四个方面的重大改革。
总之,自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到1988年,这一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以城市为重点,全方位地展开,使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从根本上受到触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萌芽开始成长。由于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中国的国民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建国以后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这几年中,中国经济上了一个大台阶。总之,自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到1988年,这一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以城市为重点,全方位地展开,使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从根本上受到触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萌芽开始成长。由于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中国的国民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建国以后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这几年中,中国经济上了一个大台阶。
(三)科技、教育体制的改革 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迫切要求改革与之不相适应的科技和教育体制。1985年3月,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决定》的主要内容是:改革拨款制度,开拓技术市场,使科学技术机构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和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活力;加强企业的技术吸收与开发能力,促进研究机构、设计机构、高等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协作和联合;改变研究机构与企业相脱离及部门、地区相分割的状况,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造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决定》的基本精神,是促进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加快技术成果的生产能力的转化,以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科技体制改革方案出台后不久,中央又于1985年5月作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提出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指导思想。提出要改革管理体制,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调整教育结构,相应地改革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改革的目的,是使各级各类教育能够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方面的需要,把全民族的文化科学素质和精神境界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科技体制改革方案出台后不久,中央又于1985年5月作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提出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指导思想。提出要改革管理体制,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调整教育结构,相应地改革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改革的目的,是使各级各类教育能够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方面的需要,把全民族的文化科学素质和精神境界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根据《决定》精神,各级各类学校在调整、恢复的基础上,加快了改革的步伐。 首先是全党全社会提高对教育的战略地位和教育体制改革重大意义的认识,加强对教育的宏观管理与领导使教育经费的投入逐年增加。
其次是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其次是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三是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工技术教育。 四是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改革招生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总之,改革开放给中国的科技、教育事业注入活力,使之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四)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对外开放,在探索中逐步开拓前进,大体呈现出四个阶段: 第一,试点起步阶段(1979—1983年)。 根据中央和国务院的决定,广东省和福建省先后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了“出口特区”。1980年5月,又正式定名为“经济特区”,它在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的政策,在经济管理上实行特殊的管理体制,主要有: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结构,外资比重较大;在宏观经济指导下实行市场调节为主的经济运行机制;对到特区投资的外商提供优惠待遇扩大特区政府经济管理权限;国家对特区建设实行一定的政策倾斜。 由于采取了特殊的政策,四个经济特区的开发和建设速度较快,尤以深圳的变化最为显著。
深圳由过去的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今天的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深圳由过去的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今天的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
第二,重点延伸阶段(1984—1987年)。 1984年2月,邓小平视察了广东、福建、上海等地充分肯定了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年4月,中央再次决定开放沿海的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港口城市。在扩大经济管理自主权、支持老企业技术改造、鼓励外商投资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政策。 1985年2月,又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的61个市、县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6年初,国务院进一步提出,特区的发展目标是建立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的外向型经济,要求特区工作重点从搞建设、打基础转向抓生产、上水平、求效益。并根据特区发展需要,扩大了珠海、汕头和厦门特区的面积。
第三,沿海铺开阶段(1988—1991年)。 这个期间,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对外开放进展的实际情况,抓住国际机遇,采取重要举措,再一次开创了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1988年3月,沿海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山东半岛及其他一些地区,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兴办海南经济特区。国家要求沿海开放地区实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借助国际经济大循环,加速现代化建设。 199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政策。
第四,全面推进阶段(1992年以后)。 1992年,在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精神指引下,党中央、国务院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对外开放把对外开放地区由沿海推进到沿江及内陆省会城市。 主要有: 开放长江中下游的芜湖、九江、黄石、武汉、岳阳、重庆6个沿江城市。 开放吉林的珲春,黑龙江的绥芬河、黑河,内蒙的满洲里、二连浩特、新疆的伊宁、塔城、博乐,云南的瑞丽、畹町、河口,广西的凭祥、东兴共13个沿边城市。 开放所有内陆省会城市,实行沿海开放城市的政策。 至此,我国对外开放已经扩大到全国各地和国民经济的众多领域。 这样,我国就形成了特区—沿海—内地梯次推进的开放格局。
我国对外开放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的特点。所谓全方位有两层含义,一是向世界上所有国家实行开放,广泛开展经贸合作;二是我国国内的各个地区都是开放的,都可以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发展外贸。 多层次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与人文条件以及开展对外经济中表现了不同功能和作用,显示出层次性。 重点是沿海开放地带,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地区。 经过短短十几年建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都成为新型的现代化城市,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社会实现全面进步,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长。海南特区也由全国贫困地区在三五年内赶上全国平均发展水平。 总之,特区的建立与发展,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丰富经验为顺利实行“一国两制”的战略决策,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产生了积极影响。
20多年来,我国通过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大体上形成了三个开放经济圈: 一是华南开放经济圈,包括四大块:即以珠江三角洲为主轴,粤西和潮汕地区为两翼的广东大部地区;由闽南厦、漳、泉三市牵头的福建沿海地区;广西沿海的北海、防城、钦州地区;海南特区。 二是华东开放经济圈,中心是上海,主体是长江下游的苏、锡、常、宁、镇、扬和南通各市,还包括苏北沿海和浙江的钱塘江下游各市和沿海地区。 三是环渤海开放经济圈,包括山东、辽宁、北京、天津、河北五省、市。重要的支点是北京、天津、大连、沈阳、青岛、烟台、秦皇岛等工业城市。 以上这些历史性的变化,标志着我国国民经济已从封闭和半封闭状态转向开放型经济,经济的国际化进程逐步加快,我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繁荣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