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7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 蔡秀中 Email: xycxz@126.com. 热点1.化学与 STS. 经典题例: 2005年1月,欧洲航天局的惠更斯号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土星的最大卫星——土卫六。科学家对探测器发回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土卫六的大气层中含有95%的氮气,剩余的气体为甲烷和其他碳氢化合物。下列关于碳氢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碳氢化合物的通式为 C n H 2n+2 B. 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 C. 乙炔是含碳量最高的碳氢化合物 D. 碳氢化合物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gino
Download Presentation

2006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006高考化学命题热点及展望 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 蔡秀中 Email: xycxz@126.com

  2. 热点1.化学与STS 经典题例: 2005年1月,欧洲航天局的惠更斯号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土星的最大卫星——土卫六。科学家对探测器发回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土卫六的大气层中含有95%的氮气,剩余的气体为甲烷和其他碳氢化合物。下列关于碳氢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碳氢化合物的通式为CnH2n+2 B.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 C.乙炔是含碳量最高的碳氢化合物 D. 碳氢化合物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B

  3. 变式1:氮化碳的结构如图,其中β-氮化碳的硬度超过金刚石 成为首屈一指的超硬新材料,下来有关氮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化碳属于原子晶体 B.氮化碳中化合价:碳-4,氮:+3 C.氮化碳的化学式为:C3N4 D.每个碳原子与四个氮原子相连,每个氮原子与三个 碳原子相连 B

  4. 变式2:2005年禽流 感在全球蔓延,百 姓谈“禽”色变。目 前通过从香料八角 中提取的莽草酸制得的达菲是抗禽流感病毒特效药物。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高温、紫外线都能使禽流感病毒失去生理活性 B.莽草酸既能与H2发生加成,又能与FeCl3溶液反应显紫色 C.莽草酸、达菲都能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1mol达菲与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最多为4mol A C

  5. 热点2. 离子反应及离子浓度分析 经典题例:常温下将稀NaOH溶液与稀CH3COOH溶液混合,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pH > 7,且c(OH—) > c(Na+) > c(H+) > c(CH3COO—) B.pH > 7,且c(Na+) + c(H+) = c(OH—) + c(CH3COO—) C.pH < 7,且c(CH3COO—) >c(H+) > c(Na+) > c(OH—) D.pH = 7,且c(CH3COO—) > c(Na+) > c(H+) = c(OH—) A D

  6. 变式1:将amol/L的Na2CO3溶液与bmol/L的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粒子浓度间的关系及相关判断不正确的是变式1:将amol/L的Na2CO3溶液与bmol/L的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粒子浓度间的关系及相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c(Na+)+ c(H+)>c(CO32—)+ c(HCO3—)+ c(OH—) B、c(Na+)>c(CO32—)+ c(HCO3—) +c(H2CO3) 解析:由电荷守恒:c(Na+)+ c(H+)=2c(CO32—)+ c(HCO3—)+ c(OH—)知:A正确 由溶液中元素原子数目比:“Na”: “ C ” >1:1知:B正确

  7. C、若c(Na+)> c(HCO3—) >c(CO32—)>c(OH—)> c(H+),则一定a<b D、若c(CO32—)+2 c(OH—)==2c(H+)+ c(HCO3—)+ 3c(H2CO3),则可确定a=b C 解析:若a=b,混合溶液中也有这样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所以C不正确 由电荷守恒: c(Na+)+ c(H+)=2c(CO32—)+ c(HCO3—)+ c(OH—) 当a=b时,元素原子数目比:“Na”: “ C ” =3:2 2c(Na+) =3[c(CO32—)+ c(HCO3—)+ c(H2CO3)](该推断可逆),两式结合可知D正确

  8. 变式2:向一定量的K2CO3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离子数目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如图所示,四条曲线与溶液中的离子的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A.a:Cl-; b:K+; c:CO32-; d:HCO3-; B.a:K+: b:CO32-; c:C1-: d:HCO3-; C.a:K+: b:CO32-; c:HCO3-; d:Cl-; D.a:K+: b:HCO3-; c:C1-: d:CO32-。 C

  9. 变式3:将足量的CO2不断通入KOH、Ba(OH)2、KAlO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与通入CO2的量的关系可表示为变式3:将足量的CO2不断通入KOH、Ba(OH)2、KAlO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与通入CO2的量的关系可表示为

  10. 有关反应顺序: 1:Ba(OH)2+CO2==BaCO3↓ +2H2O 2:2KOH+CO2==K2CO3+H2O 3:2KAlO2+CO2+3H2O==K2CO3+2Al(OH)3 ↓ 4:K2CO3+CO2==KHCO3 5:BaCO3+CO2+H2O==Ba(HCO3)2 4 3 2 5 1 所以答案:C

  11. 热点3. 氧化还原反应分析 经典题例: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 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Cu2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7 B.1∶9 C.1∶5 D.2∶9 A 解析:当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还原产物中“N”的平均化合价为+3价。令Cu2S为1mol,则参加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1mol×(2+8)÷2+1mol×2=7mol

  12. 变式1:11.87g金属锡跟100mLl2mo1.L-1HNO3共热一段时间。完全反应后测定溶液中c(H+)=8 mo1.L-1溶液体积仍为l00mL。放出的气体加热至100℃再换算成标准状况下为8.96L。由此推断氧化产物可能是 A.Sn(NO3)2 B.Sn(NO3)4 C.SnO2·4H2O; D.Sn(NO3)2和Sn(NO3)4 解析:11.87g金属锡为0.1mol,生成的气体NO2为0.4mol,消耗的HNO3为0.4mo1,可见:氧化产物中Sn呈+4价,且不为硝酸盐。所以答案为 C

  13. 变式2:一定条件下CuS与稀HNO3发生反应,所得还原产物为NO,氧化产物为SO42—。现将0.06molCuS加入到50mL4.2mol/LHNO3中,充分反应之后,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变式2:一定条件下CuS与稀HNO3发生反应,所得还原产物为NO,氧化产物为SO42—。现将0.06molCuS加入到50mL4.2mol/LHNO3中,充分反应之后,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被还原的硝酸为0.16mol B.反应后溶液中仍有硝酸剩余 C.反应后溶液的pH=1 D.CuS未全部参加反应 A B 解析:有电子守恒:参加反应和被还原的硝酸均为: 0.06mol×8÷3=0.16mol所以A、B正确; 反应后c(H+)=1 mol/L,所以C、D错误

  14. 热点4. 基本实验操作 经典题例: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CO中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网后收集气体 B.除去K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置于坩埚中加热 C.除去苯中溶有的少量苯酚:加入适量浓溴水反应后过滤 D.除去FeCl3酸性溶液中少量的FeCl2:加入稍过量双氧 水后放置 D A中:收集到的气体中混有CO2 B中:只能得到K2CO3固体中少量Na2CO3的混合物 C中:生成的三溴苯酚会溶解于苯 D:正确

  15. B 变式1: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A、分解高锰酸钾制氧气后,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黑色物质可用稀盐酸洗涤 B、失去标签的硝酸银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铝溶液可选用碳酸铵溶液作鉴别试剂 C、用铜丝代替铂丝做焰色反应 D、在裂化汽油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振荡后若紫色褪去即可证明其中含甲苯等苯的同系物 A中:必须用浓盐酸 B:正确 C中:铜丝灼烧火焰有色,干扰实验 D中:裂化汽油中含烯烃干扰

  16. 变式2: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合理的是 A.制取乙酸乙酯,应先将乙醇、乙酸混合,后加入到浓硫酸中 B.酸碱中和滴定中,应先将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后加入一定体积的待测液 C.配制SnCl2溶液时,应先将SnCl2固体溶于浓盐酸中,后加水稀释 D.用分液漏斗滴液,应先旋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打开漏斗上口的玻璃塞 C 解析:A中:应先加乙醇、乙酸后加浓硫酸 B:锥形瓶不可用待测液润洗 C:正确 D中:应先打开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后旋开分液漏斗的活塞

  17. 经典题例: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经典题例: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 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 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 3Zn + 2K2FeO4 + 8H2O 3Zn(OH)2 + 2Fe(OH)3 + 4KOH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2OH-= Zn(OH)2 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Fe(OH)3—3e— + 5 OH— = FeO42- + 4H2O C.放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正极有1mol K2FeO4被氧化 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热点5. 电化学知识应用 C

  18. 变式1.某新型二次锂离子电池结构如右图,电池内部是固体电解质,充电、放电时允许Li+在其间通过(图中电池内部“→”表示放电时Li+的迁移方向)。充电、放电时总反应可表示为:LiCoO2+6C= Li1-xCoO2+LixC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电路上的“→”, 表示放电时的电流方向 B.充电时阴极电极反应:LixC6-xe-=6C+xLi+ C.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LiCoO2-xe-=Li1-xCoO2+xLi+ D.外电路有0.1mole-通过,发生迁移的Li+的质量为0.7g C D

  19. 变式2.锂钒氧化物电池的能量密度远远超过其它材料电池,其成本低,便于大量推广,且对环境无污染。电池总反应式为:V2O5+xLi==LixV2O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变式2.锂钒氧化物电池的能量密度远远超过其它材料电池,其成本低,便于大量推广,且对环境无污染。电池总反应式为:V2O5+xLi==LixV2O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极材料为锂,负极材料为V2O5 B、向外供电时,锂离子在凝胶中向正极移动 C、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V2O5 + xe—== LixV2O5 D、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xLi—xe—==xLi+ A

  20. 经典题例: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 + B(g) 3C(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 mol A和2 mol B,达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为a %。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大于a %的是 A.2 mol C B.2 mol A、1 mol B和1 mol He(不参加反应) C.1 mol B和1 mol C D.2 mol A、3 mol B和3 mol C 热点6. 化学平衡知识应用 A B 解析:该可逆反应达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不受压强影响且只要投料比(化归后)n(A):n(B)>1:1,达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即大于a %

  21. 解析:由图中物质的量变化关系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Z 3X+2Y,所以A错误 变式1:在一定温度下,将等量的气体分别通入起始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Ⅰ和Ⅱ中,使其发生反应,t0时容器Ⅰ中达到化学平衡,X、Y、Z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2Y 2Z

  22. B.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体积V(Ⅰ)< V(Ⅱ),则容器Ⅱ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大于t0 C.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则Y为固态或液态 D.若达平衡后,对容器Ⅱ升高温度时其体积增大,说明Z发生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B C 解析:B中:由V(Ⅰ)< V(Ⅱ)可知:Y为气态,Ⅰ中在较高压强下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较短,所以B正确;C中:Ⅰ、Ⅱ两容器内平衡等效, Y必为固态或液态所以C正确; D中:升高温度也能使Ⅱ体积增大,无法判断反应吸热

  23. 变式2:如图,Ⅰ是恒压密闭容器,Ⅱ是恒容密闭容器。其它条件相同时,在Ⅰ、Ⅱ中分别加入3mol Z,起始时容器体积均为V L,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 (X、Y状态未知):aX(?)+2Y(?) 3Z(g)。此时Ⅱ中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2,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若X、Y均为气态,则平衡时气体平均摩尔质量:Ⅰ>Ⅱ B.若X、Y不均为气态,则平衡时X的产率:Ⅰ>Ⅱ 解析:由题给数据可计算出:a=3 A中: X、Y均为气态时,容器内压强Ⅱ>Ⅰ,气体总物质的量Ⅰ >Ⅱ,平衡时气体平均摩尔质量: Ⅱ>Ⅰ,所以A错误 B中:仅X为气态时X的产率:Ⅰ=Ⅱ所以B错误

  24. 如图,Ⅰ是恒压密闭容器,Ⅱ是恒容密闭容器。其它条件相同时,在Ⅰ、Ⅱ中分别加入3mol Z,起始时容器体积均为V L,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 (X、Y状态未知):aX(?)+2Y(?) 3Z(g)。此时Ⅱ中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2,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C.若X、Y均为气态,则从起始到平衡所需时间:Ⅰ>Ⅱ D.若X为固态,Y为气态,到达平衡后若在Ⅱ中再加入1molZ,则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变小 C中:X、Y均为气态Ⅱ中在较高压强下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较短,所以C正确;D中:再加入1molZ,则新平衡较原平衡压强大,Z的分解率高,体积分数变小。所以D正确 C D

  25. 经典题例:2002年瑞典科学家发现,某些高温油炸食经典题例:2002年瑞典科学家发现,某些高温油炸食 品中含有一定量的 CH2=CH—C—NH2(丙烯酰胺)。食品中过量的丙烯酰胺可能引起令人不安的食品安全问题。关于丙烯酰胺有下列叙述:①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②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只③有4种同分异构体;④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热点7. 有机物官能团与化学性质分析 D

  26. 变式1:2005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分别奖给美国和法国的三位科学家,表彰他们对“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烯烃复分解”是指在金属钨或钼等催化剂的作用下,碳碳双键断裂并重新组合的过程。例如: 则对于有机物CH2=CHCH2CH=CH2发生烯烃复分解反应时可能生成产物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② C.只有③ D.只有③④ 解析:CH2=CHCH2CH=CH2发生烯烃复分解反应时可能形成的碎片有CH2=、=CHCH2CH=,可构造成物质①②③ 。所以A正确

  27. 变式2:咖啡酸具有止血、镇咳、祛痰等疗效,其结构简式为 下列有关咖啡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咖啡酸可以发生还原、取代、加聚等反应 B.咖啡酸与FeCl3溶液可以发生显色反应 C.1 mol咖啡酸可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1 mol咖啡酸最多能消耗3 mol的NaHCO3 D

  28. 经典题例: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化学反应的△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下列两组物质的熔点高低 (填“>”或“<”)SiCSi; SiCl4SiO2 (2)右图立方体中心的“●”表示硅晶体中的一个原子, 请在立方体的顶点用“●”表示出与之紧邻的硅原子。 热点8. 物质结构与无机物推断 < >

  29. (3)工业上高纯硅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SiCl4(g) + 2H2(g) 高温Si(s) + 4 HCl(g) 该反应的反应热△H =kJ/mol. +236

  30. 变式1:气体A与气体B相遇立即生成一种白色的晶体C。已知在同温同压下,气体A的密度约为气体B的密度的4倍;气体B易溶于水,向其浓水溶液通入CO2可生成白色晶体D;晶体D的热稳定性不高,在室温下缓慢分解,放出CO2 、水蒸气和B;晶体C在高温下分解生成具有润滑性的白色晶体E1;E1在高温高压下可转变为一种硬度很高的晶体E2。E1和E2是化合物E的两种不同结晶形态,分别与碳的两种常见同素异形体的晶体结构相似,都是新型固体材料;E可与单质氟反应,主要产物之一是A。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电子式、C的化学式 (2)生成晶体D的化学方程式 E可与单质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晶体C在高温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3)猜想:E2的一种用途 提示:A为BF3;E为(BN)n

  31. 变式2:下表是三个不同短周期部分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变式2:下表是三个不同短周期部分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其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 ⑵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Z的单质与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②R2X2与ZX2反应:。 ⑶X可与Z形成一种有恶臭味的气体,该气体与氧气发生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且反应前后气体的总体积不变,试写出该气体分子(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e—结构,且含有非极性键)的电子式。

  32. 热点9. 化学综合实验 经典题例:有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都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入SO2气体,将带余烬的木条插入试管C中,木条复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1小组同学认为 Na2O2与SO2反应生 成了Na2SO3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2O2+2SO2=2Na2SO3+O2

  33. (2)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Na2O2与SO2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中含有Na2SO3(2)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Na2O2与SO2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中含有Na2SO3 (3)第2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除了生成Na2SO3和O2外,还有Na2SO4生成。为检验是否有Na2SO4生成,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上述方案是否合理?。请简要说明两点理由: 取白色固体,加稀硫酸,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不合理 稀硝酸能将亚硫酸钡氧化为硫酸钡 如果反应后的固体中还残留Na2O2,它溶于水后能将亚硫酸根氧化成硫酸根

  34. 变式1:某学生取纯净的Na2SO3·7H2O 50.00g,在密闭容器中经6000C以上的强热至恒重,分析及计算表明,恒重后的样品质量相当于无水亚硫酸钠的计算值,而且各元素的组成也符合计算值,但将它溶于水,却发现溶液的碱性大大高于同时配制的亚酸钠溶液。经过他的实验和思考,这位同学解释了这种反常现象。 (1)他将恒重后的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为加速溶解,可采取的措施是,观察发现样品全部溶解,溶液澄清。 (2)取少量(1)中所配溶液,加入足量的用(填一种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产物中 含有(填离子符号)。 搅拌或加热 盐酸 SO42-

  35. (3)另取少量(1)中所配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盐酸,看到气泡产生,闻到臭鸡蛋气味,说明生成气体,写出生成该气体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同时发现溶液变浑浊,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3)另取少量(1)中所配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盐酸,看到气泡产生,闻到臭鸡蛋气味,说明生成气体,写出生成该气体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同时发现溶液变浑浊,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 示)。 (4)根据以上实验,该同学经分析解释了以上实验中的反常现象,请你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反应在上述实验中(填“是”或“否”)能确定反应完全。 H2S S2 -+2H+== H2S↑ SO32-+2S2-+6H+=== 3S↓+3H2O 4Na2SO3==== 3Na2SO4+Na2S 否

  36. 变式2:常温下甲醛是一种无色、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致癌物和致畸形物之一。我国规定:居室空气中甲醛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08mg/m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用如下方法测定某居室空气中甲醛的含量(假设空气中无其它还原性气体): ⑴ 测定原理: KMnO4(H+)溶液为强氧化剂,可氧化甲醛和草酸, 化学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4MnO4—+ 5HCHO + 12H+ == 4Mn2+ + 5CO2↑+ 11H2O 2MnO4—+ 5H2C2O4 + 6H+ == 2Mn2++10CO2↑+ 8H2O

  37. ⑵ 测定装置: 部分装置如图所示示 (a、b为止水夹) ⑶ 实验步骤: ① 检查装置气密性(气密性良好)。 ② 用(填仪器名称)准确移取25.00 mL 1.00×10-3mol·L—1的高锰酸钾溶液(过量)于广口瓶中并滴入3滴6mol·L—1H2SO4溶液备用。 ③将2.00×10—3mol·L—1的草酸标准溶液置 于(填仪器名称)中备用。 酸式滴定管 酸式滴定管

  38. 打开a,关闭b,用注射器抽取100mL新装修的室内空气。关闭a,打开b,再缓缓推动注射器,将气体全部推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再如此重复4次(共5次)。如果压送气体时速度过快,可能会产生什么不利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 ⑤ 将广口瓶中的溶液转入锥形瓶中(润洗广口瓶2~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转入锥形瓶)。如果没有润洗,所测甲醛的含量将(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甲醛吸收不充分,影响测定结果 偏高

  39. 用标准草酸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记录滴定所消耗的草酸溶液体积。 本实验是否需要指示剂?(如果需要,请写出指示剂的名称;如果不需要,试说明终点时的实验现象)。 ⑦ 再重复实验2次。 不需要,加入最后一滴草酸溶液时溶液褪色且半分钟内不重新变红

  40. 数据处理:分别于装修完工后的第1天、第7天、第30天(室内始终保持通风换气状况)对室内空气进行取样,通过实验测得以下三组数据(每次实验所取的KMnO4溶液均为 25.00mL): 计算第30天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为_____________(精确到小数点后二位),并判断此时主人________(填“能”或“否”)入住。 27.60mg· m-3 不能

  41. 解析:5种元素位于前三周期,所以5种元素分别为W:H R:Na X:O Y:N Z:C

  42. 经典题例:在一定条件下,烯烃可发生臭氧化还原水解反应,生成羰基化合物,该反应可表示为:经典题例:在一定条件下,烯烃可发生臭氧化还原水解反应,生成羰基化合物,该反应可表示为: 已知:①化合物A,其分子式为C9H10O,它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能与金属钠或NaOH溶液反应生成B; ②B发生臭氧化还原水解反应生成C,C能发生银镜反应; 热点10. 有机综合题 解析:A中有碳碳双键、酚羟基 解析: B中含CH= 、C中含-CHO

  43. ③C催化加氢生成D,D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生成E;③C催化加氢生成D,D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生成E; ④E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F; ⑤F发生臭氧化还原水解反应生成G,G能发生银镜反应,遇酸转化为H(C7H6O2)。请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有多组化合物符合题意,只要写出其中一组): A,C,E 解析:D中含羟基,E为酯或烯烃 解析:E中含碳碳双键、酚羟基 基团位置可分别取邻、间、对

  44. (2)写出分子式为C7H6O2的含有苯环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2)写出分子式为C7H6O2的含有苯环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提示:羧酸、酯、羟醛互为类型异构

  45. 变式1:已知次氯酸能跟烯烃发生加成反应:RCH=CH2+HOCl→RCHOHCH2Cl(或RCHClCH2OH)变式1:已知次氯酸能跟烯烃发生加成反应:RCH=CH2+HOCl→RCHOHCH2Cl(或RCHClCH2OH) 某烯烃能发生如下所示的转化: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结构简式A, C ; (2)从结构上分析,可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有:___、__________。 HOCH2CH2C1 CH2=CH—O—CH=CH2 CH3-O-CH2Cl

  46. (3)上述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_、属于消去反应的是_________(填反应序号)。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 ③

  47. 热点11. 探究综合题 经典题例:《2004年江苏省环境状况公报》指出:江苏省2004年工业(主要是热电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1.24×106t,全省酸雨污染比较严重。分析酸雨成分发现,雨水中仍以硫酸根离子为主,约占阴离子总量的61.9%,阳离子以铵根离子为主,约占阳离子总量的84.1%。阴离子中SO42-和NO3-的质量比约为4.13:1,NO3-的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回答下列问题:(1)江苏省大气污染的特征是 A.煤烟型 B.机动车尾气型 C.由煤烟型向煤烟型与机动车尾气混合型转化 D. 由机动车尾气型向煤烟型与机动车尾气混合转化 (2)请你提出江苏省防治酸雨的两条主要措施

  48. (3)某小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不同地点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分析”的课题进行探究(3)某小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不同地点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分析”的课题进行探究 ①如果你参加该课题的探究,在小组讨论选择测定地点时,你建议选择的测定地点分别是 ②通过查阅资料发现,1994年以前,人们常采用HgCl2和NaCl的混合夜吸收二氧化硫,1994年国家颁布标准(GB/T15262-94)规定用甲醛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变更吸收剂的原因除了用甲醛溶液的吸收效果比较好外,另一个原因可能是

  49. ③甲醛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后生成稳定的羟基甲硫酸③甲醛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后生成稳定的羟基甲硫酸 该反应类型属于。 测定时只需向吸收空气的甲醛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和指示剂,二氧化硫与指示剂、甲醛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根据溶液颜色深浅(用吸光度A表示,可用一起测量),就能确定二氧化硫的含量。若欲测定某地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mg·m-3),除需要测定吸光度A外,还需要记录的数据为

  50. 变式1:“雕白块”的化学名称为甲醛次硫酸氢钠(NaHSO2·CH2O)。为了漂白增色、防腐、增加米面制品的韧性及口感,违法者常常向食品中添加“雕白块”,但由于“雕白块”有毒,且易致癌,人食用后会引起过敏和食物中毒。已知“雕白块”是甲醛和次硫酸氢钠(可表示成Na+ [OSOH]—)反应制得:HCHO+NaHSO2→(HO)CH2—SO2Na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雕白块” (填“易”或“微”或“难”)溶于水。“雕白块”具有(填“强还原性”或“强氧化性”),已知“雕白块”溶液中滴加足量碘水反应生成的产物中有甲醛,写出化学方程式: (2)写出次硫酸氢根的电子式: 易 强还原性 NaHSO2·CH2O+2I2+H2O→4HI+ NaHSO4+HCHO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