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likes | 570 Views
甲型 H1N1 流感的预防与控制. 杨鹏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要内容. 背景、现况和趋势 基本知识 预防控制措施. 背景、现况和趋势. 背景. 2009 年 3 月中旬起,墨西哥和美国相继发生了由一种新的流感病毒(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疫情。开始命名为“人感染猪流感”,后续更改为“甲型 H1N1 流感” 随后,甲型 H1N1 流感在全球蔓延。 6 月 11 日,世界卫生组织( WHO )将全球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高到最高级 6 级. 全球疫情现况.
E N D
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与控制 杨鹏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要内容 • 背景、现况和趋势 • 基本知识 • 预防控制措施
背景 • 2009年3月中旬起,墨西哥和美国相继发生了由一种新的流感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疫情。开始命名为“人感染猪流感”,后续更改为“甲型H1N1流感” • 随后,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蔓延。 • 6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全球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高到最高级6级
全球疫情现况 • 目前全球共有近200个国家和地区,29万多人被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大约3000多人死亡。实际病例数和死亡数可能远远超过此数目。
我国疫情现况 • 截至9月18日,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均有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报告,累计报告11722例,已治愈7231例,重症病例6例,没有因甲型H1N1流感所致的死亡病例。 • 目前我国新出现的病例绝大多数为境内感染病例。 • 全国各地出现了多起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
我市疫情现况 • 截至2009年第36周,全市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275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 • 本地病例和感染来源不明确的病例增多 。
未来疫情发展趋势(一) • 甲型H1N1流感活动度不断增强,本地病例和感染来源不明确的病例不断增多,出现社区内的传播和流行。 • 甲型H1N1流感导致的聚集性病例将不断增多。 • 出现季节性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共同流行的态势
未来疫情发展趋势(二) • 十一黄金周即将来临,人员流动性大大增加,大量国内游客涌入北京,增大了输入病例及传播的可能。 • 我市医疗救治机构的工作压力将不断增大。 • 不排除出现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
病原学(一) •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新型的甲型流感病毒。 • 甲型流感病毒基因组由大小不等的8 个独立片段组成。 • 其中三个片段编码病毒囊膜表面的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 和M2蛋白。 • 甲型流感病毒HA有16个亚型(H1-H16),NA有9个亚型(N1-N9)。
病原学(二) • 甲型H1N1流感病毒8个片段分别来自古典型北美系猪流感病毒,欧亚系猪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人流感病毒。 •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新的重配的流感病毒,完全不同于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甲1亚型和甲3亚型),人群普遍对其缺乏免疫力。 • 人类对甲型H1N1流感易感。
流感病毒的漂移和转变 • 抗原漂移:由流感病毒基因组自发点突变引起的小幅度变异,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引起抗原性的变异。此种情况发生在季节性流感病毒,人类对于发生抗原漂移的流感病毒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 抗原转变:流感病毒较大幅度突变或基因重配而产生新亚型。如:甲型H1N1流感病毒、上世纪出现的的流感大流行病毒,人类对其不具备免疫力。
新型重配甲型流感病毒 人群普遍易感 流感大流行 • 人群普遍缺乏免疫力
2009 甲型H1N1流感
病原学(三) • 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
传染源 • 甲型H1N1流感病人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虽然猪体内已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动物为传染源。
传播途径 • 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 • 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 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
易感人群 • 人群普遍易感
潜伏期和传染期 • 潜伏期一般7天以内,多为1-3天。 • 传染期为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7天,或至病例症状消失后24小时(以两者之间较长者为准)。
临床表现(一) • 与季节性流感相似,通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咯痰、流涕、鼻塞、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部分病例出现呕吐和/ 或腹泻。约10%病例可不发热。 • 体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
临床表现(二) • 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 • 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被诱发加重,呈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 病情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
血常规检查 • 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
病原学检查 采集咽拭子后,进行: • 病毒核酸检测 • 病毒分离
病例诊断 • 疑似病例 • 确诊病例
治疗 • 一般治疗 • 抗病毒治疗 • 重症病例治疗 • 中药治疗
预后 • 甲型H1N1流感属于自限性疾病,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发现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后的控制措施 • 预防性措施
发现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后的控制措施 • 病例隔离治疗 •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 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情况下接触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病例而存在感染可能的人群,包括: • (一)诊断、治疗或护理、探视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员; • (二)与病例共同生活、工作或有过近距离(一般指2米范围内)接触的人员; • (三)直接接触过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的人员; • (四)其他由卫生专业人员判定的密切接触者
发现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后的控制措施 • 对病例发病前一天至隔离治疗前前往的场所进行消毒 • 开展健康教育 • 学校集体单位出现聚集性病例需要停课、停工。
预防性措施 • 特异性预防性措施:疫苗接种 • 非特异性预防性措施:集体单位预防性措施和个人预防性措施
集体单位预防性措施(一) • 一测、一报、两检制度 一测:体温检测 一报:传染病报告 两检:晨午检制度 • 对于出现流感样症状的人员,要求立即离岗,不能带病上班 • 对于不能明确排除甲型H1N1流感的病例在家至少休息7天。
集体单位预防性措施(二) • 对于聚集性发热病例,应及时报告负责人、地段保健科和属地疾控中心。 • 做好日常性的消毒和开窗通风。 • 尽量减少在室内开展大型活动 • 开展日常性的健康教育
个人预防性措施(一) • 尽量避免接触出现流感样症状的患者,不得不接触时应配戴口罩; • 当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时、避免接触自己的眼睛、口和鼻; • 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以及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后; • 在家庭或集体单位内勤通风,保持环境清洁; • 当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一次性纸巾捂住嘴和鼻子,并将纸巾扔进垃圾桶;
个人预防性措施(二) • 若出现流感样症状,应立即停课或离开工作岗位,避免接触他人,尤其是家人,做到相对隔离,在家中应自觉配戴口罩和分餐,做好日常消毒;减少不必要的就医,在症状较重情况下,应前往医院时,应在配戴口罩的情况下前往。 • 应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空气污浊的场所。 • 平衡膳食、加强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