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422 Views
学科“四结合”试验研究 的内容、任务和管理. 李克东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 博士生导师 学科 “ 四结合 ” 研究项目全国总课题组 副组长 E-mail likd@scnu.edu.cn 2002/11 杭州. 一、会议概况 二、加深对 “ 四结合 ” 项目意义的认识 三、明确 “ 四结合 ” 项目的任务 四、加强 “ 四结合 ” 项目的管理. 一、会议概况. 论文 送 493篇, 获奖123篇, 占25% 软件 报送262项,获奖121项,占46%
E N D
学科“四结合”试验研究 的内容、任务和管理 李克东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 博士生导师 学科“四结合”研究项目全国总课题组 副组长 E-mail likd@scnu.edu.cn 2002/11 杭州
一、会议概况 二、加深对“四结合”项目意义的认识 三、明确“四结合”项目的任务 四、加强“四结合”项目的管理
一、会议概况 • 论文 送493篇, 获奖123篇, 占25% • 软件 报送262项,获奖121项,占46% • 综合案例 报送91项, 获奖54项, 占59% • 课例 报送167项 获奖98项, 占58.7% • 到会代表 290人左右 • 来自省市 北京、上海、重庆、广东、山东等 20个省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代表。 特点:学科种类较多,综合案例参评,活动方式多样, 代表积极参与,敢于发表意见,一批新的代表。
二、加深对学科“四结合”项目内涵和意义的认识二、加深对学科“四结合”项目内涵和意义的认识 • 学科“四结合”项目是落实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精神的重要研究课题。 • 学科“四结合”项目担负深入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规律和方法的重要研究任务。 • 学科“四结合”项目是语文“四结合”项目的发展。
“四结合”的发展 内容 由语文学科单项能力的培养研究 ——语文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研究 ——各学科专业能力与人的素质的培养 途径 由计算机汉字编码打字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信息技术(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综合应用
创新型人才 实践能力训练 创新精神培养 学科教学改革(变革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应用 学科“四结合”项目的内涵
1、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实施 学科课程学与教的活动 • 学与教的活动要在信息化环境中进行,(包括基于web的多媒体平台、多媒体课堂网络、校园网络和互联网络等) • 学与教活动包括在网上实施讲授、演示、自主学习、讨论学习、协商学习、虚拟实验、创作实践等环节。
(2)对学科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并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2)对学科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并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 • 作为对象——把共享资源与课程内容融合,直接作为学习对象,供学生进行评议、分析、讨论。 • 作为要素——把共享资源,作为学科教学的素材,整合到学科教学资源中。 • 作为成果——通过教师开发和学生创作,把课程学习内容转化为信息化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习者共享
(3)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 利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信息集成的数字 化工具,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重组、创作,使信 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让 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和 创造。
2、学科教学改革 核心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 学会利用资源学习,即利用数字化资源进行情 境探究学习; • 学会自主发现学习,即借助资源,依赖自主发 现、探索性的学习; • 学会通讯协商学习,利用网络通讯,进行合作 式、讨论式的学习; • 学会实践创造学习,使用信息工具,进行创新 性实践性的问题解决学习。
资源获取 继承性学习 学习评价 发展性学习 情境探究 批判性学习 学科“四结合” 教学模式的 基本要素 通讯交流 协作性学习 信息重组 创造性学习
3、创新精神与信息素养的培养 • 培养创新意识 ——即培养学生追求创新、具有创新的激情。 • 培养创新思维习惯 特征: • 积极的求异 • 敏锐的观察力 • 创造性的想象 • 独特的知识结构 • 活跃的灵感
培养创新技能 • 信息加工能力 • 动手操作能力 • 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 • 培养创新人格 • 自主意识 • 合作精神 • 坚韧不跋精神
信息素养的培养 • 信息素养三个基本要点: (1)信息技术的使用技能 (2)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 (3)根据需要,整合,创造信息,融入社会的能力
4、实践能力训练 • 实践能力的要求 ——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
学科“四结合”的基本要求 • 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学科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要到位。 • 要探索并构建符合学科课程标准的新型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 • 有效地培养学生在学科层次的创新精神。 • 要使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三、明确“四结合”项目的任务 目标: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规律和 方法,培养创新型人才 1、发展信息时代教与学的理论 2、探索和构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正和的教学 结构和学科教学模式 3、开发有助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多媒体与 网络化教学资源 4、发展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设计与学习评价的 理论和方法
任务:要取得一批综合性的成果 • 各种学习理论流派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应用的研究论文。 • 各种类型的网上教学资源和资源库。 • 面对教师和面对学生的教学设计可操作的方法和成功案例。 • 各种类型的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和测量分析方法。 • 信息技术与不同学科课程整合的过程结构和教学模式。 • 信息技术在不同学科课程整合中学习效果的测量数据与事实的获取与分析报告。 ……
建立四个专题研究项目 1、网络化教学资源的研究开发 2、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3、基于网络环境的学科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研 究(理科) 4、基于网络环境的学科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研 究(文科) 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WBL的研究内容 • WBL相关理论的研究 • 指导理论的应用研究 • 发展目标的研究 • WBL支持条件的研究 • 支持环境的开发与应用 • 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学习方式的研究
WBL教学模式的研究 • 课堂教学模式(接受式与探究式学习) • 个别化学习模式 • 协作学习模式 • 远程教学模式 • WBL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 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方式的研究 • 协作学习活动方式的研究 • 教师主导作用的研究 • 资源利用方式的研究 • 学习进程结构的研究 • WBL学习评价研究 • WBL学习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WBL评价方法的研究
基于Web的学习资源 基于Web的学习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 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并能用浏览器阅读, 实现共享多媒体学习材料。 常见基于Web的学习资源类型 • 门户网站 • 网络课件 • 网络课程 • 专题学习网站 • 网络资源库
探索基于Web的学习模式 • 基于Web情境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 基于Web资源利用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 校际远程协商学习模式 • 专题研究,网站开发,创新学习模式
四、加强四结合项目的管理 1、对“四结合”试验学校进行动态管理 • 对原来已有名单的实验学校进行重新确认,符合如下条件者可以重新确认: • 有报送论文、软件、课例等成果 • 参加会议的单位
对新申报的学校,填写申报表,由省、市课题指导组提供推荐名单,经总课题组审批。对新申报的学校,填写申报表,由省、市课题指导组提供推荐名单,经总课题组审批。 条件: • 学校领导具有改革意识,积极支持 • 学校研究队伍结构合理 • 具有多媒体和网络的研究条件 • 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基础
2、充分发挥省市指导组的作用 包括推荐实验学校、指导项目研究、普及性培训、组织地区性交流、进行中期评估和项目验收等工作。 3、改革学术交流活动方式 • 第三次全国经验交流会定在2004年,在广东举办 • 在2003-2004年间,组织三次专题研讨会 • 网络教学资源开发专题研讨会 • 网络教学设计和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专题研讨会 • 网络教学模式专题研讨会 具体时间和承办单位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