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2010 年陕西中考化学试题分析 西安爱知中学 马喜梅 2011 年元月

2010 年陕西中考化学试题分析 西安爱知中学 马喜梅 2011 年元月. 一、命题的依据. 《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 《 陕西省 2010 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 》 《 人教版 》 和 《 广教版 》 九年级化学上下册教材。. 二、命题的原则. 正确导向,重视基础; 强调能力,关注探究; 联系实际,促进发展; 稳中求变,变中求新;. 三、试题特点. 试题最突出的特点: 直击课本、重视基础; 正面导向、指导教学。. 1 、重视基础知识。.

Download Presentation

2010 年陕西中考化学试题分析 西安爱知中学 马喜梅 2011 年元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010年陕西中考化学试题分析 西安爱知中学 马喜梅 2011年元月

  2. 一、命题的依据 •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 《陕西省2010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 • 《人教版》和《广教版》九年级化学上下册教材。

  3. 二、命题的原则 • 正确导向,重视基础; • 强调能力,关注探究; • 联系实际,促进发展; • 稳中求变,变中求新;

  4. 三、试题特点 • 试题最突出的特点: • 直击课本、重视基础; • 正面导向、指导教学。

  5. 1、重视基础知识。 • “基础”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组成部分,试题关注了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水平,引导教学,促进学生有目的的自主学习。如9、10、11、12、13、16、17、19、20题,其中9、10、13、14、19、20、22、23题取材都来源于课本。

  6. 2、突出主干知识。 • 试题突出考查新情景下运用化学核心知识、主干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如能源、环境、气候、世博会、西南干旱,引导学生从化学角度认识科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和环境等方面的相关问题,体现学以致用,促进主动学习。如9题的“上海世博会”、11题的“化学实验操作考核”、12题的“大蒜的主要成分大蒜素”、16I题我省启动的“蛋奶工程”、16 II题的“西南干旱”、17题的“2006年——2009年陕西西安蓝天天数对比”、18题“照明用具——台灯”、19题“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陕西榆林的煤化工产业”。

  7. 3、注重化学学科考试的价值取向。将三维目标有机和谐地统一于试题中,体现化学学科考试的价值取向。3、注重化学学科考试的价值取向。将三维目标有机和谐地统一于试题中,体现化学学科考试的价值取向。 • (1)对于知识技能目标的考核,重点放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之中,从知识的整体联系上去考核。

  8. (2)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考核,重点放在科学探究能力和获取、表达、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归纳、推理、构建知识网络的学习方法等方面,体现提高学生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 如11题、14题、15题、18(4)题、20题、21题、22题。

  9.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考核,是以知识与技能为载体,通过试题背景材料在试题中渗透人文性,做到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来实现。(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考核,是以知识与技能为载体,通过试题背景材料在试题中渗透人文性,做到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来实现。 • 如12题、16I(3)题、16II、17(1)题、19题。

  10. 4、试题的综合性加强,考点的覆盖率加大,为今后的教与学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4、试题的综合性加强,考点的覆盖率加大,为今后的教与学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如9题、11题、18题、20题、21题

  11. 5、多数试题均围绕一个知识主线。 • 试题加强突出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同时也将一些单独考查的考点穿插进去,尽量减少人为大拼盘式的考查方式。这种模式主要以主干知识设置框架,把需要考查的知识尽量通过设置不同的问题穿插编入试题中,力求做到考查该知识的完整性和透彻性。

  12. 6、加强以实验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6、加强以实验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 探究性实验试题的设置为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做了很好的导向作用。试题设计创设真实未知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形成问题意识,并且能够延伸拓展。

  13. 7、试题中突出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化。7、试题中突出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化。 • 关注了学生在学习这一问题时研究和思考的过程,赋予了更多的学习方法、学习方式的引导;有关物质的性质及实验的考查重在实验过程生发出来的问题,及由实验现象到实验结论的分析与推理的过程,以此考查学生的实验推理与分析能力,并使学生逐渐养成对实验现象分析、思考、探究的习惯。

  14. 8、开放性试题的设置方面做到了“开而有据”和“开而有度”。8、开放性试题的设置方面做到了“开而有据”和“开而有度”。 • 开放性试题的分值比例与09年保持一致,为了使学生便于回答问题,也为了使阅卷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难。今年在这方面做了一定的改革,尤其是在“开而有度”方面下了功夫,既考虑到了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回答问题,也考虑到了答案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既保证了试题信度和公平性,又方便阅卷。

  15. 9、严格遵循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 • 试题加强了与中考说明中题型示例的吻合度,大多数试题在中考说明的题型示例中能够找到原型。如7道选择题都是从中考说明里得到了一定的启发,当然不能说很吻合;7道选择题与《中考说明》选择题的1、9、11、14、19、24题和填空题的14题有一定的吻合度;16I、18、20、22、23题都能在中考说明中的题型示例中找到影子,但又在命题的切入点、设问方式和考查点的设置方面做了较大的改进和创新。

  16. 10、在命题技术上进行了不断的改进。 • 通过分析西安市08年、09年中考评价报告中学生的失分点及造成失分的原因,在语言的描述上注意了所指问题的专一性和准确性。设置每个问题时对语言的描述都经过仔细的推敲,使学生不产生误解和歧义,避免了无谓的失分。

  17. 11、采取难易分散的方式穿插考查。 • 在控制试题的难度比例方面采用了将容易题和难题分散在各个小题中间的方式进行考查,防止出现一道题难点集中,使许多考生无法下手的现象;试题的难度具有一定的梯度,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由易到难、有浅入深。

  18. 12、关注考查对象的考试公平性。 • 注意试题对使用不同版本教材、具有不同生活背景的学生适应性和公平性,设置了平行试题。 • 整套试卷的题型、题量,各大题的分值与各部分知识比例与《中考说明》基本吻合。 • 试卷中有7个图片、一个表格、一个知识网络,其中9道试题中涉及到。与2009年基本保持一致。

  19. 涉及到的考点 • 第一部分:身边的化学物质: • 1、空气的主要成分氮气和氧气[17(2)题] • 2、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实验室制法[10题、21题] • 3、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以及实验室制法[9题、21题、22题] • 4、自然界中氧循环和碳循环(9题的选项植物的光合作用) • 5、水的组成、净化、软硬水的判断[9题、16II(1)、(2)] • 6、溶液的组成、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关系、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13题]

  20. 7、认识常见的金属及合金的物理特征[9题、18(1)、(2)题]7、认识常见的金属及合金的物理特征[9题、18(1)、(2)题] • 8、金属与氧气的反应[14题的镁带燃烧、18(3)题铝的耐腐蚀性] • 9、铁的冶炼[23题] • 10、酸与碱的主要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15题、20题、21题] • 11、认识有机化合物以及生活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16I(1)、(2)题]

  21. 第二部分 物质构成的奥秘 • 1、物质的类别[12题、21题] • 2、微观粒子[15题、17(2)题、20(3)题] • 3、化学变化中元素的不变的知识[15题] • 4、化学式的相关知识[12题、23题(2)]

  22. 第三部分 物质的化学变化 • 1、识别物质的变化和理解化学反应的现象[9题、10题、19(2)题] • 2、判断化学反应类型[23(1)题] • 3、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14题] • 4、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进行简单的计算[19(3)题、20(4)题、21(1)题、22(3)题、23(3)题]

  23. 第四部分 化学与社会发展 • 1、燃烧及缓慢氧化[9题、18(3)题、19(3)题、21(2)题] • 2、化石燃料[17(3)题] • 3、有机营养素和合成材料[16I(1)、(2)题] • 4、环境问题[16I(3)、16II(3)、17(1)题

  24. 第五部分 科学探究 • 1、基本试验操作[11题] • 2、物质的分离与鉴别[9题、19(2)题] • 3、气体的制备和收集[21题] • 4、实验探究[14题、18(4)题、22题]

  25. 四、命题的立意和思路 • 9.下列现象和做法,仅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绿色植物 B.世博会开幕 C.电解水探究 D.相互划刻 • 光合作用 燃放烟花 水的组成 比较硬度

  26. 10.在空气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当属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 C.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 D.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中,锰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

  27. 11.在一次化学实验操作考核中,某班同学有如下几种操作和应急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11.在一次化学实验操作考核中,某班同学有如下几种操作和应急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酒精灯失火用 B.将NaCl倒入量 C.研磨闻气味鉴 D.分离溶液中 • 湿抹布扑盖 筒中配制溶液 别铵态氮肥 析出的KNO3晶体

  28. 12.大蒜是常见的调味品之一,大蒜中主要成分大蒜素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大蒜素的化学式为C6H10S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蒜素的一个分子由6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3个硫原子构成 • B.大蒜素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 • C.大蒜素中碳、氢、硫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0:3 • D.大蒜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29. 13.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

  3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10℃时,将40g NaCl固体加入l00g水中,可得到l40gNaCl溶液 • B.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都很大 • C.将30℃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至60℃,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 D.20℃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31. 4.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B】

  32. 15.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 • A.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 B.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 C.碱溶液的pH都大于7,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33. 16.(每空l分,共3分)Ⅰ.为改善学生营养状况,增强学生体质,我省从2009年9月1日起,启动了“蛋奶工程”。16.(每空l分,共3分)Ⅰ.为改善学生营养状况,增强学生体质,我省从2009年9月1日起,启动了“蛋奶工程”。 • (1)牛奶、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为。 • (2)牛奶常用塑料袋盛装。聚乙烯塑料无毒,可用来生产食品袋、保鲜膜,聚乙烯塑料属于(选填“热固性”或“热塑性”)塑料。 • (3)为减少随意丢弃塑料制品引起的“白色污染”,目前采取的措施有(写一条即可)。

  34. Ⅱ.今春我国西南部分省区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一些灾区群众用水极其困难,他们在政府的帮助下,多方寻找水源。Ⅱ.今春我国西南部分省区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一些灾区群众用水极其困难,他们在政府的帮助下,多方寻找水源。 • (1)将浑浊的水变澄清的简单方法是 。 • (2)将澄清后的水煮沸,若水中出现较多水垢,该水为(选填“硬水”或“软水”)。 • (3)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干旱、洪涝等灾害的频发。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挑战,各国都应采取的措施有(写一条即可)。

  35. 17.(每空l分,共3分)右图是2006年 • ——2009年陕西西安蓝天天数对比示 • 意图。 • (1)蓝天多了,污染少了,是因为空气 • 中气体污染物如S02、N0。以及固体污染物如 • 等逐渐减少的结果。SO2、NO。减少的原因之一是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增强了,你知道的一种化石燃料是。 • (2)空气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氧气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氧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它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36. 18.(每空l分,共4分)青少年看书、写字一定要爱护眼睛,台灯是在光线不足时常用的照明用具。18.(每空l分,共4分)青少年看书、写字一定要爱护眼睛,台灯是在光线不足时常用的照明用具。 • (1)图中标示的物质属于金属 • 材料的有(填序号)。 • (2)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 • 箔。铝块能制成 • 铝箔是利用了铝的性。 • (3)铝比铁活泼,但铝箔比铁螺丝钉耐腐蚀。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 • (4)若要验证铜、铁、铝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已经选择了打磨过的铁丝,你认为他还需要的另外两种溶液是。

  37. 19.(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l分,共4分)陕西榆林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煤化工产业发展迅速。煤化工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将煤等物质转化为H2、CO和炭黑等一系列重要化工原料的生产过程。19.(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l分,共4分)陕西榆林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煤化工产业发展迅速。煤化工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将煤等物质转化为H2、CO和炭黑等一系列重要化工原料的生产过程。 • (1)用炭黑制成的墨汁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经久不变色,其原因是。 • (2)将干燥的H2和CO两种气体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各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的原气体是H2。 • (3)CO是一种气体燃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8. 20.(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l分,共5分)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右图是盐酸与不同类别物质之间反应的知识网络。20.(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l分,共5分)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右图是盐酸与不同类别物质之间反应的知识网络。 • (1)图中M应为类物质。 • (2)写出一种能与盐酸反应的 • 金属是 。 • (3)盐酸能与碱反应的实质是盐酸中的 • (写离子符号)与碱中的OH‑反应生H2O。 • (4)用盐酸除铁锈(主要成分Fe2O3)的化学方程式是。

  39. 21.(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l分,共5分)某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D中。请看图回答问题:21.(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l分,共5分)某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D中。请看图回答问题: • A B C D E F •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 • (3)E中的实验现象是。 • (4)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40. 22.(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l分,共7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CaO)22.(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l分,共7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CaO) • 干燥剂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干燥剂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 【提出问题】这包干燥剂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 • 【猜想假设】猜想一:全部是CaO; 猜想二:是CaO和Ca(OH)2的混合物; • 猜想三:全部是Ca(OH)2; 猜想四: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 【实验探究】(1)取部分该干燥剂于试管中,加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干燥剂中 • 不含。 • (2)继续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出现,说明这包干燥剂中含有。

  41. (3)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包干燥剂中有无其他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3)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包干燥剂中有无其他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 • 另取部分干燥剂于烧杯中,加水并搅拌,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3支试管中。请你参与实验,并填写表中的空白: • 写出方案二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猜想成立。 • 【拓展迁移】小组同学反思了生石灰干燥剂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室保存氧化钙应注意。

  42. 23.我国是世界钢铁产量最大的国家,炼铁的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炼铁的反应原理为:23.我国是世界钢铁产量最大的国家,炼铁的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炼铁的反应原理为: • 3CO+ Fe2O3高温2Fe + 3CO2。 • (1)上述反应不是置换反应的理由是 • (2)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用含Fe2O360%的赤铁矿石800 t,理论上可炼出纯铁多少吨?

  43. 五、对2011年复习备考的建议 • 1、牢固双基、熟练运用,并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 2、善于比较、学会模仿,并能够做到迁移运用; • 3、灵活运用、联系实际,并注重知识间的联系; • 4、善于归纳、学会推理,并能够梳理知识体系; • 5、加强实验,规范操作,并能够描述实验现象; • 6、加强计算,规范格式,并能够达到熟能运算。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