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likes | 278 Views
應用知識管理技術及引入伙伴協作教學計劃使引導式教育得以持續發展 許健文 教師 明愛賽馬會樂仁學校 2003 年 9 月 26 日. 1. 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發展提昇學習質素和教學效能的教學計劃是學校生存的基本需要。 要繼續保留有成效的計劃和尋求進步,就需要持續發展。 簡單來說,可持續發展是指計劃在達至發展的基本要求後,進一步發展師生的潛能,不斷提昇學習質素和教學效能。. 2. 中國天津市 109 中學的經驗 可持續發展被譽為是 109 中學辦學的特色。 109 中學體現可持續發展的三個方面: — 學校可持續發展 — 教師可持續發展 — 學生可持續發展.
E N D
應用知識管理技術及引入伙伴協作教學計劃使引導式教育得以持續發展應用知識管理技術及引入伙伴協作教學計劃使引導式教育得以持續發展 許健文 教師 明愛賽馬會樂仁學校 2003年9月26日 優質教育基金計劃推廣活動—應用引導式教育教導嚴重弱智兒童
1. 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 發展提昇學習質素和教學效能的教學計劃是學校生存的基本需要。 • 要繼續保留有成效的計劃和尋求進步,就需要持續發展。 • 簡單來說,可持續發展是指計劃在達至發展的基本要求後,進一步發展師生的潛能,不斷提昇學習質素和教學效能。 優質教育基金計劃推廣活動—應用引導式教育教導嚴重弱智兒童
2. 中國天津市109中學的經驗 • 可持續發展被譽為是109中學辦學的特色。 • 109中學體現可持續發展的三個方面: —學校可持續發展 —教師可持續發展 —學生可持續發展 優質教育基金計劃推廣活動—應用引導式教育教導嚴重弱智兒童
3. 我校引導式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體現 • 學生可持續發展:穩步向前(課程和教學)、把握機遇(參加多元化活動)。 • 教學團隊可持續發展:應用知識管理技術及引入伙伴協作教學計劃。 優質教育基金計劃推廣活動—應用引導式教育教導嚴重弱智兒童
4. 知識管理的一些基本理念 • 知識資產是學校最重要的資產。 • 簡單來說知識管理就是有系統地搜集不同層面的知識,加以保存,並更廣泛地轉移至所需教職員(共享),進而組織知識創新。 • 知識管理是一種持續進程。 • 知識的取得和轉移必需在一個充份信任與開放的組織中萌芽。 優質教育基金計劃推廣活動—應用引導式教育教導嚴重弱智兒童
5. 應用知識管理技術中「行動後反思」After Action Review (AAR) 於引導式教育團隊 5.1「行動後反思」(AAR)的背景 • AAR在軍事和商業上的應用。 • 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工具之一。 • 其中一種最有效組織學習方法。 • 與其他工作會議並行而交替配合。 優質教育基金計劃推廣活動—應用引導式教育教導嚴重弱智兒童
5.2 我校引導式教育試行「行動後反思」 (AAR) 的期望 • 建立從課堂實際教學工作中學習的態度。 • 對教學團隊內不同階層和職種,均能起改進的功效是一種藝術:在互信之下,令大家暢所欲言。 • 對教學團隊起有力的影響,能改進團隊表現達至鞏固已有水平,繼續向前邁進的果效。 • 並不只是一項工具,還是一項不斷的修煉。 優質教育基金計劃推廣活動—應用引導式教育教導嚴重弱智兒童
5.3 我校引導式教育推行「行動後反思」(AAR) 的目的 • 建立經驗知識溝通渠道。 • 改善團隊和個人溝通。 • 發現困難和激勵潛在動力。 • 鼓勵從經驗中學習誘發團隊學習。 • 由個人成長開始,不斷突破,達致團隊成長。 優質教育基金計劃推廣活動—應用引導式教育教導嚴重弱智兒童
5.4 我校引導式教育「行動後反思」(AAR)的聚 會原則 • 直接集中於課堂教學工作中所學、所見和所聞,即教學行動後反思。 • 不作批評性或講學式言論。 • 不判斷成功與失敗。 • 盡量去找出事件發生的原因。 • 沒有階級,在平等的基礎下自由發言。 • 更多的參與,更多已有經驗被發掘,更多知識交流 。 優質教育基金計劃推廣活動—應用引導式教育教導嚴重弱智兒童
5.5 「行動後反思」(AAR)的誘發員 • 觀察入微,善於以至誠和開放的態度分享。 • 適當時候,擴闊和加深團隊的分享。 • 避免與會者猜測領導者的想法。 • 以人為本領導者:信念、信任和信心。 • 避免與會者感覺你喜歡聽他們說你喜愛聽的說話。 優質教育基金計劃推廣活動—應用引導式教育教導嚴重弱智兒童
5.6 我校引導式教育「行動後反思」(AAR)聚會程序 • 找一個較舒適而較易營造分享氣氛的環境。 • 進入反思的預備活動。 • 簡介是次AAR聚會的目的。 • 追憶已進行的工作:可用影帶、簡述、追憶思索活動… • 由其中一人(通常副誘發員)先作分享,其他人自由發言,切不可作批評性言論,亦避過組員作過多或過長的宣泄性說話。 • 用不同問題技巧誘發分享。 • 小結。 • 會後可作個別跟進。 • 執行適當行動。 優質教育基金計劃推廣活動—應用引導式教育教導嚴重弱智兒童
6. 伙伴協作教學計劃 6.1合作機制 • 由一位較富經驗的教師和引導式教育班教師結成伙伴,每周有三節課一同上課,實際參與教學工作,了解前線的困難,協助引導式教育班教師解決學與教的疑難。 6.2 伙伴角色 • 除了合作的關係,亦是一個指導者的角色,承擔部份師徒訓練的責任。 優質教育基金計劃推廣活動—應用引導式教育教導嚴重弱智兒童
6.3 協作模式 6.3.1 備課 共同參與計劃學生學習計劃(IEP),商討教學方 法和活動等。 6.3.2 說課 參加說課會,和教學團隊一同討論該課堂的教學 目標、方法、教材和教程。 6.3.4 上課 每星期3節,入班協作教學。 優質教育基金計劃推廣活動—應用引導式教育教導嚴重弱智兒童
6.3.5 觀課 嘗試應用臨床視導(Clinical Supervision) ,大致分 為以下5個步驟: 6..3.5.1視導前會議,人員與教師視導人員與教師 共同研擬視導計劃,包括目標、重點、步 驟和方法。 6.3.5.2 教學觀察。 6.3.5.3 分析教學與學習歷程。 6.3.5.4 觀察會議。 6.3.5.5 會議後分析和檢討成效。 優質教育基金計劃推廣活動—應用引導式教育教導嚴重弱智兒童
6.3.6 評課 • 平日入班協同教學後的回饋 • 觀課後的評課: 客觀地確定教學效果 分析教學疑難,改進教學效果 提供反思信息,促進學生學習 優質教育基金計劃推廣活動—應用引導式教育教導嚴重弱智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