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 likes | 724 Views
多元文化. 日本與台灣的比較 班級: 1170 組長: 17 號 劉冠宏 組員: 4 號 吳俊緯 6 號 林志宇 10 號 黃應宇 18 號 樊柏彤 28 號 賴聖竹 41 號 龔國安. 一、日本的地理位置 與環境. 環境.
E N D
多元文化 日本與台灣的比較 • 班級:1170 • 組長:17號 劉冠宏 • 組員:4號 吳俊緯 6號 林志宇 10號 黃應宇 18號 樊柏彤 28號 賴聖竹 41號 龔國安
一、日本的地理位置 與環境
環境 • 日本是一個位於亞洲大陸的東邊,太平洋沿岸的島國。總面積為377,873平方公里,由主要的四個島(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以及約四千多個小島所組成。與台灣的時差為一小時。例如台灣的上午10時,等於日本的上午11時。因為日本大部份位於溫帶氣候地區,所以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由於四季的不同,日本的風景會呈現多彩的變化。日本全國分為47個行政區,稱為都道府縣。其中又分為市區町村,全國約有3000個左右。
氣候 • 日本自然環境的最大特色在於四季分明。我們可以在同一地方也欣賞到春下秋冬不同的景色。像這種四季變化正是日本觀光的魅力之一。
春季(3~5月)寒冷的冬天過後,氣溫逐漸回昇。各式各樣的花朵含苞待放,大地開始披上一片綠衣。此時也是象徵日本的櫻花盛開的季節。處處都看得到被櫻花染成粉紅色的景象。此時氣溫溫和則是最適合觀光的季節。春季(3~5月)寒冷的冬天過後,氣溫逐漸回昇。各式各樣的花朵含苞待放,大地開始披上一片綠衣。此時也是象徵日本的櫻花盛開的季節。處處都看得到被櫻花染成粉紅色的景象。此時氣溫溫和則是最適合觀光的季節。
夏季(6月~8月)氣溫逐漸上昇,高溫甚至高達攝氏30度以上也不足為奇。6月中旬起至7月上旬,梅雨季節會來臨。梅雨季節過後就是真正的炎熱開始,此時很多日本人喜歡到高原避暑或海水浴場遊玩。在此季節,日本各地會陸續舉辦煙火大會,您可以在這裡享受別出心裁的煙火。夏季(6月~8月)氣溫逐漸上昇,高溫甚至高達攝氏30度以上也不足為奇。6月中旬起至7月上旬,梅雨季節會來臨。梅雨季節過後就是真正的炎熱開始,此時很多日本人喜歡到高原避暑或海水浴場遊玩。在此季節,日本各地會陸續舉辦煙火大會,您可以在這裡享受別出心裁的煙火。
秋季(9月~11月)夏天接近尾聲,氣溫也開始下降。整片山林被染成紅、黃顏色,此時您則可以享受一下紅葉的美景。公園或原野開著各式各樣的花,餐桌上擺著剛採收的新鮮農產品,這時候的季節可以與春季的觀光季節相媲美。但是,9月中還是會有稍熱的現象,日語稱之為殘暑。秋季(9月~11月)夏天接近尾聲,氣溫也開始下降。整片山林被染成紅、黃顏色,此時您則可以享受一下紅葉的美景。公園或原野開著各式各樣的花,餐桌上擺著剛採收的新鮮農產品,這時候的季節可以與春季的觀光季節相媲美。但是,9月中還是會有稍熱的現象,日語稱之為殘暑。
冬季(12月~2月)太平洋沿岸及南部地區的平均溫度不會低於零度,但是本州東北部及北海道卻是天天低於零度以下。內陸地區及山脈附近則因積雪,呈現一片白茫茫的景色。您可以盡情地享受盛行的滑雪等之冬季運動。冬季(12月~2月)太平洋沿岸及南部地區的平均溫度不會低於零度,但是本州東北部及北海道卻是天天低於零度以下。內陸地區及山脈附近則因積雪,呈現一片白茫茫的景色。您可以盡情地享受盛行的滑雪等之冬季運動。
二、日本的 人文介紹
人種 • 日本人(日本國民)的民族構成比較簡單,但並不是單一民族國家。大致百分之98是大和族,其餘有琉球人、阿伊努族、日籍朝鮮族、日籍漢族等。大和族的人種起源於日本群島、亞洲大陸及附近的太平洋群島等各個地方,語言與文化受到鄰近的中國及朝鮮影響。
語言 • 日本居民中99%以上的人口暢通日語。公用語言是以江戶山手地區(今東京中心一帶)的方言為基礎的「標準語」。 • 在日本,通用的語言雖然只有日語一種,但是幾乎所有的日本人在接受義務教育的時候都學過英語。所以您只要說英語,並且說得慢些、清楚些,日本人大多都能聽得懂。
產業 • 1.農產精細: 日本境內多山,耕地狹小,農業經營非常集約,首要的作物是稻米。近年耕地減少,產量下降,但因食米人口減少,故尚有少量可供外銷。甘藷、馬鈴薯、大豆等,是民間的雜糧作物,溫帶水果和茶則是重要的經濟農產。
2.林業豐富: 日本多雨,山林繁茂,林地約佔全國面積的2/3,山林勝景,可以保育水土,也是重要的天然資源。 3.漁產豐富: 因食糧有限,畜產不足,因此自古以來日本即重漁撈,目前年漁獲量高居世界第一,遠洋漁輪遍佈全球。
4.礦產資源貧乏: 由於有眾多的勞工、進步的技術、豐富的水電、便利的海運,故即使礦產資源十分貧乏,日本的經濟發展主力仍在工業上。而主要的工、礦原料悉賴進口,因此,海上的交通線就是日本經濟的生命線。目前大部分工廠多半集結於東京到本州之間,有東京橫濱區(京濱區)、大阪神戶區(阪神區)、名古屋區及北九州區等,幾個較大的工業地帶。 • PS.北九州區有日本最大的煤田(筑豐),久為重工業中心,鋼產量佔全國1/3;戶沺區是全國首要鐵砂進口港;長崎有大造船廠,居全國第一位
宗教 日本宗教教派起源於神道派,是日本人從宗教史中所講述出來。日本神道教則源自中國「道教」,認為天地間一定有神的存在, 所以人對神應該要有信仰。日本國家首座神宮,是「伊勢神宮」,設有宮國社和府縣鄉村社等,皆尊重國家政府的規定,依序設立。 現今日本可見的神社,不僅是日本人崇仰祭拜的場所,亦是日本人精神寄託的中心。從日本德川時代到明治初年,民間宗教的信仰, 才開始有教團的設立,並利用教團的力量,作宣教佈道的工作;在這之前,雖然設立的神社很多,但都未有教團的組織。日本神道的 每一教派都是如此,稱為「神社神道」,其宗旨是以神道為主,宣揚「人要修身」、「人要有道德觀念」,作為信仰神道的條件。
此時的日本政府,亦把宗教列為政治上的一項重要工作。據聞百年前的神道教有十三派,最早受人崇敬的則是「大社教」及「神理教」。此時的日本政府,亦把宗教列為政治上的一項重要工作。據聞百年前的神道教有十三派,最早受人崇敬的則是「大社教」及「神理教」。 如大社教之教史記載:紀史神代卷大國主神顯幽分任的神所主持,其教正名稱為「神道大社派」;是明治前十五年時,全日本人所 公認的一大教派。 又神理教是饒速日命的神道化身,自稱為高祖,來主持執行神道的教理和神術;主奉天照皇大神,百姓感受天照大神是創造日本國土 和保衛國土之恩最高的大神,即是神理教的基本信仰。傳授至其後裔佐野經彥,則擁有祖傳的教義和神術。
明治十三年,以神理教會 呈請政府立教許可。其他是在明治初年,有「扶桑教」及「實行教」,此二教在天文年間,由長谷川角行所開創分傳出來;又黑住教 教祖生於安永九年、禊教教祖生於寬政二年,也同時受到日本人所公認。還有其餘教派,說來也是大同小異。總而言之,其所分歧的 教派,都不離神道的源脈。 日本文化,原自德川氏時代發揚,德川家康學識淵博、幹練賢能,而且家藏文物典章燦然,為日本文化開創一條光明之路,而為全日 本人所敬仰,亦是日本人精神的支柱。
神道惟神天懿德君道惟天皇是尊 - 日本神道之獨立,是在明治五年三月廢止宣教使後,於同年四月再重新設立教導職務,即以神、佛合同教導事務;到了明治八年, 此一神、佛合教之組織,再經種種原因,分離各自宣教。所以神道派有志人士,積極組織了神道統一機構,稱為「神道事務局」。明 治十七年,政府又廢止管理神道事務局的大政官教導職務,將神道事務局委由管長辦理,管長則由稻葉正邦(岩代國二本松城主丹長 富的次子)擔任。從此以後,日本「神道教」即受到全日本朝野人士及全國百姓公認為日本的國教。
神道教之教義:惟神之大道,積極擴張於人類,日本皇國固有之神道,要求每一個日本人共同尊奉,以為惟神之大道,為皇祖皇宗之懿訓,是日本國家建國之大道,也是國家的精粹;每一日本人要接受這傳承,對大教要無條件信任。所以,百姓的信仰就是聽從神,履行神的指示,明示只要相信大道,即可得到億兆的福祉;由此,為全日本國家每一百姓的信仰追求的目標。當時的日本人,只要求上神道的大道,每個人可以避禍得福,日本國家亦真由此得到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神道教由此大興。神道教之教義:惟神之大道,積極擴張於人類,日本皇國固有之神道,要求每一個日本人共同尊奉,以為惟神之大道,為皇祖皇宗之懿訓,是日本國家建國之大道,也是國家的精粹;每一日本人要接受這傳承,對大教要無條件信任。所以,百姓的信仰就是聽從神,履行神的指示,明示只要相信大道,即可得到億兆的福祉;由此,為全日本國家每一百姓的信仰追求的目標。當時的日本人,只要求上神道的大道,每個人可以避禍得福,日本國家亦真由此得到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神道教由此大興。
神道教主要三大憲章: 敬神的主旨,是要愛國。凡信徒要重視國家,一切為國家效命。 闡揚天理仁道。每個信徒都要重視道德,修身立德,遵從天理道德。凡信徒不得傷害天理和違背道德。 皇家的恩惠,要尊奉於心。皇帝的旨要絕對服從遵守,凡信徒不得有違逆。 神道教的三大憲章,是信徒信仰神道精神的憲章。
日本人信仰的神種,大都是「天照皇大神、高皇產靈神、神皇產靈神、天照大御神」,其他還有很多;上述這些神,是每家神社或神祠一定要祭拜的。如天理教,除這些神以外,還有天理大神(又名「天理王命」,為十柱神的總稱)、國常立尊、國狹槌命豐斟渟尊、大苦邊尊,為日本人信仰的神道。日本人信仰的神種,大都是「天照皇大神、高皇產靈神、神皇產靈神、天照大御神」,其他還有很多;上述這些神,是每家神社或神祠一定要祭拜的。如天理教,除這些神以外,還有天理大神(又名「天理王命」,為十柱神的總稱)、國常立尊、國狹槌命豐斟渟尊、大苦邊尊,為日本人信仰的神道。
日本宗教的發展概況 - 日本的宗教發展,可分為四期: 第一期是原始時代、儒與佛教傳來時代。起先為神話色彩的宗教,所謂「記紀為徵」,神代有高天原期、出雲期、日向期等等之分別, 而以聖太子的三寶興隆、蘇我氏的滅亡為終淪時期,為首期的日本宗教演變情形。 第二期為大化革新時代至院政時代。大化革新時,神、儒、佛三教鼎立;至奈良朝代佛教保護法公佈後,佛教即繁昌起來。自南都六 宗的修驗道形成後,即有國分寺、東大寺等諸大佛鑄造,成為一種大興的宗教。後有「道鏡」神託,不祥的事件頻傳發生,人的思想 才轉向於祈求平安;這時傳教大師的天台宗、弘法大師的真言宗興旺起來,形成神與佛契合的風氣。藤原氏時代,是以華麗的法會使 人供養歡喜,在神道方面則是以延喜式為見證的制度,以祭儀整心的方法,確立神社階級。
第三期是源平時代。由豐臣氏時代至淨土念佛的信仰中,「親鸞」出現,是謂日蓮宗、曹洞宗、臨濟宗,形成佛教競相爭興的情形。第三期是源平時代。由豐臣氏時代至淨土念佛的信仰中,「親鸞」出現,是謂日蓮宗、曹洞宗、臨濟宗,形成佛教競相爭興的情形。 因為鎌倉武士的資深修養,臨濟禪在南北朝時代最為普遍廣大。而臨濟禪的法事,是以神道祭儀,且兼具老子的積極性作法,很適合 日本人的思想;同時發行神道論,講明神道的要義。天文十八年,基督教自歐洲同文物參渡而入,因日本人的好奇心,也盛行一時。 第四期為德川氏時代至現在。神、儒、佛受到保護法而繁榮,但是基督教則被嚴禁不准設立,遂至絕滅。至明治時代,禁令解除,基 督教遂復生而活躍。日本宗教,從此以後即有自由的信仰,一直延續到現在。此即日本宗教的演變過程。
祭神如神明在立說著述傳道 - 日本人祭神的儀式,在表面上看來是很簡單,其實並不簡陋。他們祭神時,經、舞並備,備極莊嚴,且禮儀周到。如以救世教來看,祭儀官一定要穿上祭禮的特別禮服,即似中國唐裝,連經帶舞,對神祭拜;而其祭神的同時,亦一定要祭自己的祖先和無處居住的孤魂野鬼,表現一種極大的慈悲。從他們的態度和步伐,或一舉一動,表現出嚴肅;尤其參加祭禮的人,一到室內,靜如落髮可聽
祭神的禮品,大致與台灣的道教相同,凡人可以吃的東西,都可以當作祭品奉獻;不過他們的祭品,非常講求美觀、清潔,用最好的東西祭祀。一般信徒來到神社,是不帶祭品;不像道教的信徒到廟寺裡,就順手帶些東西去祭拜。他們的規定,是信徒不用祭品拜祭,只要一點誠心,行個鞠躬禮,拍三下手,就是對神以盡禮儀了。他們還有一種獻金的習慣,祭拜之前一定要投下金錢,大多是銅幣,以示虔敬。這是日本人對神禮拜的情形。祭神的禮品,大致與台灣的道教相同,凡人可以吃的東西,都可以當作祭品奉獻;不過他們的祭品,非常講求美觀、清潔,用最好的東西祭祀。一般信徒來到神社,是不帶祭品;不像道教的信徒到廟寺裡,就順手帶些東西去祭拜。他們的規定,是信徒不用祭品拜祭,只要一點誠心,行個鞠躬禮,拍三下手,就是對神以盡禮儀了。他們還有一種獻金的習慣,祭拜之前一定要投下金錢,大多是銅幣,以示虔敬。這是日本人對神禮拜的情形。
日本人的迎神賽會,都是傳統式的作法,自古以來不曾改變,且保有民族思想的典範。迎神賽會期間,由眾多的信徒抬起神龕,以最虔敬、最熱情的心情,興高采烈地抬神龕遊行;反觀台灣的迎神賽會,神龕出巡的情形和日本人相比,則變本又變質得太多。日本人對宗教的活動,除迎神賽會時抬神龕遊行外,別無其他活動。如遇一間神社的慶典或神誕日,信徒的心理,只是前往虔拜,參個鞠躬禮,拍個手,就是對神的祭拜,在心理上早已得到安慰。日本人的迎神賽會,都是傳統式的作法,自古以來不曾改變,且保有民族思想的典範。迎神賽會期間,由眾多的信徒抬起神龕,以最虔敬、最熱情的心情,興高采烈地抬神龕遊行;反觀台灣的迎神賽會,神龕出巡的情形和日本人相比,則變本又變質得太多。日本人對宗教的活動,除迎神賽會時抬神龕遊行外,別無其他活動。如遇一間神社的慶典或神誕日,信徒的心理,只是前往虔拜,參個鞠躬禮,拍個手,就是對神的祭拜,在心理上早已得到安慰。
日本人對宗教道場的建設,極為主張景觀的設計、環境的佈置和美化,重視對內殿或神身上的裝飾。因此,日本人對神殿的設置,特別講求簡單;雖然是簡單,但觀看起來仍具有很大的神秘感,好像有真神在其上的感覺。總而言之,園藝、盆景、池塘、樹木、花卉,就是日本神社或寺院建設之一,儘量以環境來淨化信徒的心靈,藉環境美化來提昇信徒的生活品質,而不必用宣道取信於信徒。日本人對宗教道場的建設,極為主張景觀的設計、環境的佈置和美化,重視對內殿或神身上的裝飾。因此,日本人對神殿的設置,特別講求簡單;雖然是簡單,但觀看起來仍具有很大的神秘感,好像有真神在其上的感覺。總而言之,園藝、盆景、池塘、樹木、花卉,就是日本神社或寺院建設之一,儘量以環境來淨化信徒的心靈,藉環境美化來提昇信徒的生活品質,而不必用宣道取信於信徒。
日本人的傳道工作,著重於文字的宣傳。他們的書冊和刊物特別多,而且在神社或寺院的佈道上,有他們的週課,簡明幾行字,說明日本人的傳道工作,著重於文字的宣傳。他們的書冊和刊物特別多,而且在神社或寺院的佈道上,有他們的週課,簡明幾行字,說明 人生做人處事的方法或神指示的話,使人一見,隨時就能銘記在心;這就是最好的佈道工作。而且,他們佈道的講法,亦是簡明地針 對做人的切身問題,使人一聽,就能明瞭怎樣去做,不須用頭腦去思慮,而立刻決心實行。他們絕不說人做不到的事理,或看不到、 摸不到的玄境,完全都是人應該去做的事理;這是他們成功之處。
政治制度 • 概況:日本實行以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為基礎的議會內閣制。天皇為國家象徵,無權參與國政。國會是最高權力和唯一立法機關,分眾、參兩院。內閣為最高行政機關,對國會負責,首相(亦稱內閣總理大臣)由國會選舉產生,天皇任命。自1993年自民黨發生分裂、一黨執政局面崩潰以來,日本政界進入分化改組、多黨聯合執政時期。各政黨除日本共產黨外都參與過聯合執政,自民黨始終佔據政壇主導地位。各政黨政策主張總體趨於右傾,右傾保守勢力膨脹、左翼中間力量明顯衰退。修改憲法、謀求政治大國地位、發揮更大軍事作用成為多數政黨的共識。
2001年4月26日,小泉純一郎接替森喜朗當選日本第87任首相,組成自民黨、公明黨、保守黨三黨聯合政權。小泉對內高舉改革旗幟,主張從根本上進行行政、財政和經濟結構改革,一度獲得高達90%的支援率。2002年9月,小泉對內閣進行改組。2003年9月20日,小泉以絕對優勢蟬聯自民黨總裁,加強了執政地位。10月10日,小泉提前解散眾議院舉行大選。11月9日,日本第43屆眾院大選揭曉,聯合執政三黨穩居多數,小泉隨後獲得連任,成為日本第88任首相。同月,原執政黨之一的保守新黨因眾院選舉失利,宣佈解散,與自民黨合併。日本政壇形成自民黨和公明黨兩黨聯合執政的局面。2004年7月12日,日本第20屆參議院選舉揭曉,執政黨自民黨和公明黨繼續在國會保持穩定多數。2001年4月26日,小泉純一郎接替森喜朗當選日本第87任首相,組成自民黨、公明黨、保守黨三黨聯合政權。小泉對內高舉改革旗幟,主張從根本上進行行政、財政和經濟結構改革,一度獲得高達90%的支援率。2002年9月,小泉對內閣進行改組。2003年9月20日,小泉以絕對優勢蟬聯自民黨總裁,加強了執政地位。10月10日,小泉提前解散眾議院舉行大選。11月9日,日本第43屆眾院大選揭曉,聯合執政三黨穩居多數,小泉隨後獲得連任,成為日本第88任首相。同月,原執政黨之一的保守新黨因眾院選舉失利,宣佈解散,與自民黨合併。日本政壇形成自民黨和公明黨兩黨聯合執政的局面。2004年7月12日,日本第20屆參議院選舉揭曉,執政黨自民黨和公明黨繼續在國會保持穩定多數。
憲法:現行《日本國憲法》於1947年5月3日頒布實施。憲法規定: 實行以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為基礎的議會內閣制; 天皇為日本國和日本國民總體的象徵, 無權參與國政;憲法第9條更規定永遠放棄把利用國家權力發動戰爭、武力威脅或行使武力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為達此目的,日本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不承認國家的交戰權。
現任眾議院議長河野洋平(Kono Yohei),2003年11月當選。參議院議長扇千景(Ogi Chikage),於2004年11月當選。截至2004年12月,各黨派在眾、參兩院所佔議席情況如下:自由民主黨→眾議院議員249席 、參議院議員114席民主黨→眾議院議員249 席、參議院議員 84席公明黨 →眾議院議員34席、參議院議員 24席日本共產黨 →眾議院議員9 席、參議院議員 9席社會民主黨 →眾議院議員6 席、參議院議員 5席無黨派 →眾議院議員3席、參議院議員 6席眾議院議員缺1席
國會職權:1. 法律制定權2. 修憲提案權(內閣應有)3. 條約承認權4. 內閣總理大臣提名權5. 財政監督權6. 緊急事態承認權7. 一般國政質詢權8. 彈劾裁判所之設置權9. 其他(ex.受理人民請願)
國會召集:1. 例會:每年一次,十二月中召集,會期一百五十日2. 臨時會:議員四分之一以上請求,或政府認為必要時3. 特別會:眾院被解散時,應於四十日內進行總選,選舉之日起三十日內召集國會。
國會結構:眾院優越主義眾院獨享權力:對於內閣的不信任決議共同行使。眾院權力比較大的部分:1. 法律決議:眾院通過而參院不同意或六十日內不為議決時,眾院可再以三分之二多數通過。2. 預算之議決:眾院通過而參院不同意或三十日內不為議決時,眾院可再以三分之二多數通過。3. 條約之承認:眾院通過而參院不同意或三十日內不為議決時,眾院可再以三分之二多數通過。4. 內閣總理大臣之提名:眾院通過而參院不同意或十日內不為議決時,眾院可再以三分之二多數通過。
內閣:內閣為最高行政機關,對國會負責。由內閣總理大臣(首相)和分管各省廳的大臣組成。內閣總理大臣由國會提名,天皇任命,其他內閣成員由內閣總理大臣任免,天皇認證。日本政府實施行政改革後政府機構為1府12省廳。現內閣於2004年9月27日成立。內閣:內閣為最高行政機關,對國會負責。由內閣總理大臣(首相)和分管各省廳的大臣組成。內閣總理大臣由國會提名,天皇任命,其他內閣成員由內閣總理大臣任免,天皇認證。日本政府實施行政改革後政府機構為1府12省廳。現內閣於2004年9月27日成立。
內閣總理:對外代表內閣,對內則有任免其他國務大臣的權限。內個總理必是國會議員,大部分是多數黨的領袖,即使非多數黨領袖,但至少亦須聯合幾個政黨組織聯合內閣,且必是文人和得到財界的支援。內閣總理:對外代表內閣,對內則有任免其他國務大臣的權限。內個總理必是國會議員,大部分是多數黨的領袖,即使非多數黨領袖,但至少亦須聯合幾個政黨組織聯合內閣,且必是文人和得到財界的支援。
職權:1. 國務大臣任免權2. 代表內閣之權:a. 向國會提出議案b. 向國會報告一般國務c. 各行政部門指揮監督權3. 法律、政黨的連署權4. 對國務大臣起訴的同意權5. 主持內閣會議之權6. 指定副總理之權
7. 有關閣員疑義的裁定權8. 各行政部門的處分及命令的中止權內閣:是憲法上的機關,只要取得眾議院的支援,便享有完全獨立的地位。並獨自行使行政決策權,具有最高行政機關的地位。內閣由首相之內閣總理大臣及二十人以內之國務大臣組織之,其中包含若干無任所的國務大臣。
內閣的變動:1. 眾議院之不信任2. 內閣總理大臣缺額3. 新國會召集
內閣職權: 1. 執行法律,總理國務2. 處理外交關係3. 締結條約4. 掌理關於官吏之事務5. 編製預算,提出於國會6. 制定政令7. 恩赦的決定8. 對天皇之國事行為予以奏議及承認9. 眾院解散時,如有必要可召集參院緊急集會10. 提名最高裁判所長官(天皇形式任命),並任命其他裁判官11. 決定國會臨時會議之召集12. 得依國會決議涉預備費以補足預算可能之不足13. 國家收入支出決算,每年由會計官檢查之,內閣於次年度連同檢查報告向國會提出14. 內閣須對國會及國民,每年至少一次,報告國家財政狀況
司法: 司法權屬於最高法院及下屬各級法院。最高法院為終審法院,審理違憲和其他重大案件。高等法院負責二審,全國共設四所。各都、道、府、縣均設地方法院一所(北海道設四所),負責一審。全國各地還設有簡易法院和家庭法院,負責民事及不超過罰款刑罰的刑事訟訴。最高法院長官(院長)由內閣提名,天皇任命,14名判事(法官)由內閣任命,需接受國民投票審查。其他各級法院法官由最高法院提名,內閣任命,任期10年,可連任。各級法官非經正式彈劾,不得罷免。現任最高法院長官町田顯,是第16任長官,2002年11月6日就任。
檢察機構與四級法院相對應,分為最高檢察廳、高等檢察廳、地方檢察廳、區(鎮)檢察廳。檢察官分為檢事總長(總檢察長)、次長檢事、檢事長(高等檢察廳長)、檢事(地方檢察廳長稱檢事正)、副檢事等。檢事長以上官員由內閣任命。法務大臣對檢事總長有指揮權。現任檢事總長松尾邦弘,是第22任檢事總長,2004年6月25日就任。檢察機構與四級法院相對應,分為最高檢察廳、高等檢察廳、地方檢察廳、區(鎮)檢察廳。檢察官分為檢事總長(總檢察長)、次長檢事、檢事長(高等檢察廳長)、檢事(地方檢察廳長稱檢事正)、副檢事等。檢事長以上官員由內閣任命。法務大臣對檢事總長有指揮權。現任檢事總長松尾邦弘,是第22任檢事總長,2004年6月25日就任。
政黨:戰後日本實行政黨政治,代表不同階級、階層的各種政黨相繼恢復或建立。目前主要政黨有:執政的自民黨、公明黨;在野的民主黨、日本共產黨、社民黨等。(1)自由民主黨(簡稱自民黨):執政黨,第一大黨。1955年11月15日由原自由黨和民主黨合併而成,此後連續單獨執政長達38年。1993年淪為在野黨,其後數度與別黨組成聯合政權。2000年4月起與公明黨、保守黨聯合執政。2003年9月20日進行總裁換屆選舉,現任總裁、首相小泉純一郎以絕對優勢蟬聯。11月,自民黨吸收原執政三黨之一的保守新黨,形成與公明黨兩黨聯合執政的局面。截至2003年2月,有黨員約162.5萬人。自民黨是歷史較長的傳統保守政黨,在中小城市和農村勢力較強。主張立足民主政治理念,維護自由經濟體制,修改憲法,堅持日美安保體制,增強自主防衛力量。對外政策方面強調以日美關係為基軸,積極參與構築冷戰後的國際新秩序。政黨:戰後日本實行政黨政治,代表不同階級、階層的各種政黨相繼恢復或建立。目前主要政黨有:執政的自民黨、公明黨;在野的民主黨、日本共產黨、社民黨等。(1)自由民主黨(簡稱自民黨):執政黨,第一大黨。1955年11月15日由原自由黨和民主黨合併而成,此後連續單獨執政長達38年。1993年淪為在野黨,其後數度與別黨組成聯合政權。2000年4月起與公明黨、保守黨聯合執政。2003年9月20日進行總裁換屆選舉,現任總裁、首相小泉純一郎以絕對優勢蟬聯。11月,自民黨吸收原執政三黨之一的保守新黨,形成與公明黨兩黨聯合執政的局面。截至2003年2月,有黨員約162.5萬人。自民黨是歷史較長的傳統保守政黨,在中小城市和農村勢力較強。主張立足民主政治理念,維護自由經濟體制,修改憲法,堅持日美安保體制,增強自主防衛力量。對外政策方面強調以日美關係為基軸,積極參與構築冷戰後的國際新秩序。
(2)公明黨:執政黨。1964年11月成立,其母體為宗教團體創價學會。1970年6月實行政教分離。曾於1993年8月參加非自民聯合政權,並歷經分裂組合。2000年4月,公明黨與自民黨、保守黨組成聯合政權。截至2003年有黨員約40萬人。該黨自稱為開放的國民政黨,提倡在和平主義基礎上構築世界中的日本,主張堅持中道路線,貫徹深入民間的民主主義,尊重地方自主性,推行地方分權。(3)民主黨:最大在野黨,是僅次於自民黨的第二大政黨。1998年4月27日成立。2002年12月,該黨5名國會議員分裂與原保守黨組成保守新黨。截至2003年6月有黨員約3萬人,另有黨友約5.5萬人。民主黨是代表市民工薪階層利益的溫和保守型政黨,其主要支援基礎是工會組織。該黨主張超越市場萬能主義和社會福利至上主義二者的對立,在市民、市場、地方的基礎上建立分權社會。主張維持現行憲法的基本精神,同時對憲法中與現實情況不符的問題進行討論。主張堅持專守防衛,保持為行使個別自衛權所需的最低限度的實力;不行使集體自衛權;遵守無核三原則。(2)公明黨:執政黨。1964年11月成立,其母體為宗教團體創價學會。1970年6月實行政教分離。曾於1993年8月參加非自民聯合政權,並歷經分裂組合。2000年4月,公明黨與自民黨、保守黨組成聯合政權。截至2003年有黨員約40萬人。該黨自稱為開放的國民政黨,提倡在和平主義基礎上構築世界中的日本,主張堅持中道路線,貫徹深入民間的民主主義,尊重地方自主性,推行地方分權。(3)民主黨:最大在野黨,是僅次於自民黨的第二大政黨。1998年4月27日成立。2002年12月,該黨5名國會議員分裂與原保守黨組成保守新黨。截至2003年6月有黨員約3萬人,另有黨友約5.5萬人。民主黨是代表市民工薪階層利益的溫和保守型政黨,其主要支援基礎是工會組織。該黨主張超越市場萬能主義和社會福利至上主義二者的對立,在市民、市場、地方的基礎上建立分權社會。主張維持現行憲法的基本精神,同時對憲法中與現實情況不符的問題進行討論。主張堅持專守防衛,保持為行使個別自衛權所需的最低限度的實力;不行使集體自衛權;遵守無核三原則。
(4)日本共產黨:在野黨。1922年7月15日成立,戰後獲合法地位。七十年代中期出現發展的高峰期。進入九十年代再次調整政策主張,注重靈活務實。黨章規定黨的性質為工人階級政黨和全體日本國民的政黨。主張建設社會主義社會乃至共產主義社會;廢除日美安保條約,將日本建成獨立、民主、和平的自由國家。該黨支援階層比較穩固,基層組織健全。 (5)社會民主黨(簡稱社民黨):在野黨。前身為社會黨,1945年11月成立,1996年4月改為現名。曾參加多黨聯合政權。該黨主張建立尊重人類尊嚴、公正公平、自由民主的社會,創造性發展憲法所規定的主權在民、永久和平、基本人權、國際協調等理念。截至2003年底,有黨員3萬多人。(4)日本共產黨:在野黨。1922年7月15日成立,戰後獲合法地位。七十年代中期出現發展的高峰期。進入九十年代再次調整政策主張,注重靈活務實。黨章規定黨的性質為工人階級政黨和全體日本國民的政黨。主張建設社會主義社會乃至共產主義社會;廢除日美安保條約,將日本建成獨立、民主、和平的自由國家。該黨支援階層比較穩固,基層組織健全。 (5)社會民主黨(簡稱社民黨):在野黨。前身為社會黨,1945年11月成立,1996年4月改為現名。曾參加多黨聯合政權。該黨主張建立尊重人類尊嚴、公正公平、自由民主的社會,創造性發展憲法所規定的主權在民、永久和平、基本人權、國際協調等理念。截至2003年底,有黨員3萬多人。
教學制度 • 日本的教育制度體系 • 日本學校的教育制度分為小學小學六年、中學三年、高等學校三年、大學學部四年, • 另外,大學院修士課程二年、博士課程五年(等於研究所和博士班)此外,高等 • 學校畢業之可升入短期大學教育二年,還有其他教育機構,包括各種專門學院, • 專修學校、函授學校等等;日本的學年度與台灣不同,每年的四月開學,隔年的三 • 月學期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