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likes | 222 Views
2005 心肺復甦術之修訂. 高雄榮總 急診部 陳志中 醫師. 一般民眾 心肺復甦術之修訂. 一般民眾急救對象之劃分. 新生兒 Newborn : 剛出生
E N D
2005 心肺復甦術之修訂 高雄榮總 急診部 陳志中 醫師
一般民眾 心肺復甦術之修訂
一般民眾急救對象之劃分 新生兒 Newborn : 剛出生 嬰兒Infant : 1 歲前 兒童Child : 1 至 8 歲 成人 Adult : 8 歲以上 (約 25 公斤/127 公分)
民眾急救修訂之一 現場僅有民眾一人時 下列 4種情況極可能是 缺氧性心跳停止 (hypoxic arrest) 1. 小於 8 歲兒童 2. 溺水 3. 創傷 4. 藥物過量 2000 年版:先急救 4 次 15:2 (約 1 分鐘) 再求救 2005 年版:先急救 5 次 30:2 (約 2 分鐘) 再求救 上述病況先救再叫 CPR-Call, 先急救後再求救 CPR first; Call fast 其餘病況先叫再救 Call-CPR, 先求救後再急救 Call first; CPR fast
民眾急救修訂之二 一般民眾操作 打開呼吸道時 2000 年版 無頸椎受傷昏迷患者以壓額抬頦法 (head tilt - chin lift) 有頸椎受傷昏迷患者以提下顎法 (jaw thrust) 2005 年版 一律以壓額抬下巴法, 一般民眾不再教導提下顎法 1. 無論何種方法操作不當都有可能牽扯到頸椎 2. 提下顎法學習及操作十分困難 3. 簡化一般民眾學習步驟
民眾急救修訂之三 一般民眾以 看, 聽, 感覺三個動作檢查有無呼吸時 2000 年版 : 對所有的患者檢查有無正常呼吸 (normal breathing) 2005 年版 : 對成人患者檢查有無正常呼吸 (normal breathing) 對兒童, 嬰兒患者檢查有無呼吸 (breathing) 1. 成人於心跳停止前幾分鐘, 會出現瀕死喘息狀, 應視為無呼吸狀態 所以成人檢查呼吸需強調為是否有正常之呼吸 2. 兒童, 嬰兒較少出現瀕死喘息, 有時雖然看來呼吸急促但仍可維持足夠的呼吸, 所以兒童, 嬰兒檢查呼吸時僅需強調是否有呼吸即可
民眾急救修訂之四 一般民眾操作 口對口人工呼吸時 2000 年版: 吹氣前先深吸一口氣, 再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的吹氣 2005 年版: 吹氣前不用先深吸一口氣, 操作者需能在正常吸氣後進行吹氣形成患者胸部之起伏 1. 簡化吹氣的步驟 2. 正常的吸氣量後, 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即可使胸部起伏
民眾急救修訂之五 一般民眾操作 口對口人工呼吸時 2000 年版 成人急救時, 先吹 2 口氣, 每口氣吹氣時間為 1-2 秒 嬰兒及兒童急救時, 先吹 2 口氣, 每口氣吹氣時間為 1-1.5 秒 2005 年版: 不論對象一律吹 2 口氣, 每口氣吹氣時間為 1 秒即可 1. 吹氣的時間較短, 操作者可較快進行胸部按壓 2. 吹氣時間過長會造成胸腔壓力增加, 減少血液回流至心臟的量, 導致減少下次胸部按壓擠出血液的量
民眾急救修訂之六 一般民眾操作 口對口人工呼吸時 2000 年版 : 僅提及操作者吹氣時應該要造成胸部微微起伏 對於吹氣時若無法造成胸部起伏並無清楚的指示及處置 2005 年版 : 吹第一口氣若無法造成胸部起伏 應再重新操作壓額抬下巴再試吹第二次 第二次吹氣仍失敗時應直接進行胸部擠壓 1. 對於吹氣時無法造成胸部起伏, 提出更清楚的指示處置2. 第二次吹氣仍然失敗時, 應直接進行胸部擠壓
民眾急救修訂之七 X 一般民眾操作 不再檢查循環徵象 2000 年版 : 吹完 2 口氣後, 先檢查是否有循環徵象 包括呼吸, 咳嗽, 肢體抖動 2005 年版 : 吹完 2 口氣後, 不需檢查循環徵象, 立刻進行 30 次胸部擠壓加上吹 2 口氣 (30:2) 持續壓吹, 直到 AED 到達後由專業急救人員接手 1. 2000 年建議一般民眾不要檢查脈搏, 建議檢查循環徵象即可 但現有證據顯示一般民眾仍無法正確檢查循環徵象 2. 一般民眾為了檢查循環徵象會導致胸部按壓的時間延後
民眾急救修訂之八 吹完 立刻 壓吹 壓吹…… 一般民眾不教 只吹不壓的動作 2000 年版 : 吹完 2 口氣後, 先檢查是否有循環徵象 若無呼吸但尚有循環徵象則進行只吹不壓的動作 2005 年版 : 吹完 2 口氣後不需檢查循環徵象, 立刻進行 30:2 壓吹動作 所以一般民眾不教只吹不壓的動作 1. 不教導只吹不壓的動作, 可簡化一般民眾操作 CPR 的動作 2. 可加速操作胸部按摩的時間
民眾急救修訂之九 15:2 30:2 30 修訂 CPR 的壓吹比 2 2000 年版 : 成人 CPR 壓吹比為 15:2 嬰兒及兒童 CPR 壓吹比為 5:1 2005 年版 : 不論 CPR 的對象 (除了新生兒) 所有壓吹比皆為 30:2 1. 簡化一般民眾操作 CPR 的技術動作 2. 增加胸部按摩的比例以增加流到腦心肺等重要器官的血流
民眾急救修訂之十 簡化兒童及嬰兒 胸部按壓的操作 2000 年版 : 兒童胸部按壓以單手置於胸骨下半部 嬰兒胸部按壓以二指置於乳頭連線下一指幅處 2005 年版 : 兒童以單手或雙手 (如成人按壓) 置於乳頭連線中點 嬰兒以二指置於乳頭連線中點下方 1. 兒童胸部按摩位置和成人一樣都是乳頭連線中點, 可簡化操作步驟 2. 不同的操作者和嬰兒大小不同, 以乳頭連線下一指幅處可能造成 胸部按壓位置偏差過大, 一律改為乳頭連線中點下方以簡化記憶
民眾急救 修訂之十一 修訂自動電擊器 (AED) 操作步驟 2000 年版 : 開貼讀 電 電 電 CPR (15:2, 4 次, 一分鐘) 讀 (判讀節律) 連續 3 次電擊, 電與電之間不用 CPR 2005 年版 : 開貼讀-電壓 (30:2, 5 次, 二分鐘) - 讀 (判讀節律) 每電完一次先 CPR 後再判讀節律) 1. 大部份新式 AED 可於第一次電擊去顫將心室纖維顫動 (Vf) 成功去除, 但電擊完數分鐘內心臟可能仍無法有效將血液擠出 還是應該操作胸部按摩以增加心輸出量 2. 若第一次電擊失敗, 立刻操作胸部按摩可改善心肌缺氧 可增加下一次電擊成功的機會
民眾急救 修訂之十二 簡化異物梗塞的處理步驟 2000 年版 : 需區分下列三種情況 部份氣道阻塞併換氣良好, 部份氣道阻塞併換氣不良 完全氣道阻塞 2005 年版 : 詢問“ 你嗆到了嗎 ? ”, 若患者點頭即需旁人協助 分為輕度及重度氣道阻塞 輕度氣道阻塞 : 鼓勵咳嗽即可 重度氣道阻塞 : 無法出聲, 換氣不良, 呼吸困難, 咳不出聲 發紺, 立刻操作哈姆立克急救法 1. 簡化異物梗塞的程度, 以簡化處理的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