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likes | 500 Views
第五章 肿瘤 肿瘤( tumor,neoplasia )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中恶性肿瘤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一类疾病。 1 .恶性肿瘤每年死亡人数:世界 700 万人;中国约 90 万人。 2 .恶性肿瘤居各类死亡原因 : 欧美 第二位 中国:城市:第一位 ; 农村:第二位 3 .从全世界看,癌症有日益增加的趋势 中国常见恶性肿瘤(号称十大肿瘤): 呼吸道:肺癌、鼻咽癌 消化道: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
E N D
第五章 肿瘤 肿瘤(tumor,neoplasia)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中恶性肿瘤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一类疾病。 1.恶性肿瘤每年死亡人数:世界700万人;中国约90万人。 2.恶性肿瘤居各类死亡原因 : 欧美 第二位 中国:城市:第一位; 农村:第二位 3.从全世界看,癌症有日益增加的趋势 中国常见恶性肿瘤(号称十大肿瘤): 呼吸道:肺癌、鼻咽癌 消化道: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 生殖系统:乳腺癌、子宫颈癌 造血系统:淋巴瘤、白血病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 概念: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致瘤因素 → 局部组织细胞(正常)↓→异常增生→新生物 (多数表现为肿块,称肿瘤) 肿瘤与炎症增生,再生,肥大有本质不同。 生物学特性: 1.细胞幼稚性:失去分化细胞的形态、代谢、功能。 表现出不分化的形态、代谢、功能。 2.与机体不协调性:持续、易位生长、破坏正常组织。 3.遗传性:将上述特性遗传给子代细胞,病因消除后病变仍发展。 结果:形成寄生于人体,但又独立于人体,从人体夺取营养, 破坏人体器官结构的生命实体。
第二节 肿瘤的特性 • 一、肿瘤的一般形态: (肉眼观) • 1.数目和大小。一个→多个; 极小→很大(几十公斤) • 2.形状: • 在脏器界面上的肿瘤, • 向界面外生长——息肉状、乳头状、菜花状、蕈状; • 向界面内生长——溃疡状(恶性) • (2) 在实质脏器内:结节状、分叶状、囊状、树根状(恶) • 3.颜色:灰白(一般良性瘤或癌);灰红(肉瘤) • 特殊颜色:黄→脂肪瘤; 红→血管瘤。 • 黑→黑色素瘤;绿→绿色瘤 • 4.硬度:软:间质少;坏死较多;肉瘤。 • 硬: 间质多;有骨化钙化;癌。
二、肿瘤的组织(镜下): 1.实质——肿瘤细胞 (1)肿瘤的主要成分,大多由一种,少数由多种构成。 (2)决定该肿瘤的性质、生长方式、形状结构、命名依据。 (3)按分化程度分:高(形态与起源组织近似)——良 低(形态与起源组织相远)——恶 分化:原为胚胎学、细胞学的术语,指原始幼稚细胞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向不同方向演发而渐趋成熟的过程。在病理学中,分化系指肿瘤细胞趋向成熟的过程。 2.间质——结缔组织、血管、免疫细胞。 (1)结缔组织、血管——支持和营养肿瘤实质。 (2)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机体抗肿瘤反应。 (3)成肌纤维细胞——限制肿瘤细胞扩散。 不同的肿瘤,其实质各异,但间质均是相同的。
三、肿瘤的异型性(atypia) 异型性:肿瘤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异型性。 异型性小——分化高,常为良性; 异型性大——分化低,常为恶性。 间变(anaplasia):指恶性肿瘤细胞缺乏分化的状态。 间变性肿瘤:指由未分化细胞构成的恶性肿瘤。具有明显的多形性,往往不能确定其组织来源。常为高度恶性肿瘤。
(一)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良性瘤:异型性小,与其起源的正常细胞相似。 恶性瘤:异型性大,表现为以下特点: 1.瘤细胞的多形性: 瘤细胞体积大小不一,形态不一。有时出现瘤巨细胞。 2.核的多型性:瘤细胞核大小不一,形状不一。 核大(核浆比大于正常1:4~6)。出现巨核、双核、多核、奇异形核。核膜增厚。染色质粗。核仁肥大,数目增多。 核分裂多见,出现病理性核分裂像(不对称、多极、顿挫性) 3.胞浆改变 嗜硷性增强。 (二)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 良性瘤:细胞排列与正常组织相似,是良性瘤诊断的主要依据 恶性瘤:异型性明显。 组织结构紊乱:排列紊乱、失去极性 细胞层数、层序紊乱
四、肿瘤的生长速度和方式 (一)生长速度 良性瘤:生长缓慢,几年甚至几十年。 恶性瘤:生长快,数月至数年。由慢突然加快,要考虑恶变。 (二)生长方式 1.膨胀性生长:多为良性瘤 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将四周组织推开或挤压,如吹气球样生长。有完整的包膜,界限清楚。触诊时可以推动,手术易摘除,不易复发。 2.浸润性生长:多为恶性肿瘤 像树根长入泥土一样,浸润并破坏周围组织,与邻近的正常组织界限不清,无包膜。触诊时,肿瘤固定不活动。手术切除范围虽比肉眼所见肿瘤范围要大,但仍难以切除干净,故术后常复发。 3.外生性生长:良性和恶性肿瘤均可 恶性肿瘤在外生性生长的同时,基底部呈浸润性生长。
肿瘤浸润性生长有关机理: (1) 肿瘤细胞间的粘附力减弱。如上皮粘连素表达减少。 (2) 瘤细胞与基质的粘附力增加。 (3) 瘤细胞对基底膜的侵袭是一主动过程,其步骤可分为: ①癌细胞与基底膜粘附。癌细胞的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受体、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受体增多,且分布于癌细胞的整个表面,致使癌细胞更容易与基底膜粘附; ②细胞外基质的降解。癌细胞可分泌多种蛋白溶解酶如Ⅳ型胶原酶、组织蛋白酶等,癌细胞还可诱导宿主细胞如纤维母细胞分泌蛋白酶溶解细胞外基质; ③癌细胞的移出。可借助自身阿米巴运动从基底膜缺损处游出,癌细胞衍生的细胞激肽如自分泌移动因子、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产物、某些生长因子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对癌细胞有化学趋向性。
肿瘤血管形成: 诱导血管生成的能力是恶性肿瘤能生长、浸润与转移的前提之一。 瘤细胞本身及巨噬细胞等能产生血管生成因子如:纤维母细胞生成因子(FGF),血小板衍生的内皮细胞生成因子(PD-EC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等。
肿瘤细胞的代谢特点: • 1核酸代谢 • DNA和RNA的合成能力均增强,DNA和RNA含量在恶性肿瘤细胞中都有所增加。核酸的增多是肿瘤迅速增生的物质基础。 • 2蛋白质代谢 • 蛋白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均增强,合成代谢常超过分解代谢,从而肿瘤得以不断增长,甚至夺取正常组织的蛋白代谢产物,结果可导致机体处于全身极度消瘦、贫血、衰弱的恶病质状态 • 肿瘤组织还可以合成肿瘤蛋白,作为肿瘤特异性抗原或相关抗原: • 3 酶系统代谢 • 酸性磷酸酶增高,常见前列腺癌伴骨转移。碱性磷酸酶增高,常见于骨肉瘤和肝癌。 • 4糖代谢 • 肿瘤组织即使在有氧条件下,也主要无以氧糖酵解获取能量。,糖酵解的许多中间产物为肿瘤的增生和生长提供了物质基础。
五、肿瘤的扩散和转移(spread and metastasis) 肿瘤的扩散属恶性行为 (一)直接蔓延 瘤细胞连续不断地沿着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或神经束衣侵入并破坏邻近正常器官或组织,并继续生长,称为直接蔓延,也叫局部浸润。
(二)转移 概念:瘤组织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被带到他处而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这个过程称为转移。所形成的肿瘤称为转移瘤或继发瘤。 转移途径: (1)淋巴道转移:癌最常见 过程:瘤细胞→淋巴管→脱落的瘤细胞栓子→栓塞于引流的局部淋巴结内→增生形成转移瘤→远处淋巴结→最终可经胸导管进入血流再继发血道转移。 (2)血道转移: 肉瘤最常见 过程:癌细胞侵入血管(毛细血管或小静脉)内→形成瘤细胞栓子→脱落→栓塞于小血管内→局部增殖,并穿透血管壁向组织内浸润,形成转移瘤。 转移瘤形态特点:多个,散在,界限清楚,位于器官表面时可形成“癌脐”。 (3)种植性转移: 特点:多数器官表面瘤结节,血性积液。
附:肿瘤的分级与分期 一般用于恶性肿瘤,预测预后,确定治疗方案。 (一)分级 根据其分化程度来确定恶性程度的级别。近年多使用三级分级法: Ⅰ级:分化好,低度恶性 Ⅱ级:分化中,中度恶性 Ⅲ级:分化差,高度恶性 (二)分期 指病程发展的早晚或阶段。主要根据肿瘤浸润和转移的范围。国际上通用TNM分期。T描述肿瘤的大小和范围,N为局部淋巴结受累情况,M为肿瘤转移情况。通过上述三项指标对肿瘤进行临床分期。
六、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一、良性肿瘤 (一)局部 主要表现为压迫与阻塞局部器官,若发生在重要脏器如脑,也可带来严重后果。 (二)全身 主要为一些良性分泌性肿瘤产生并释放激素而导致的全身性影响。如垂体瘤引起的巨人症、肢端肥大症,胰岛细胞瘤患者引起的血糖过低。
二、恶性肿瘤 (一)局部 (1)阻塞、压迫邻近器官; (2)破坏组织结构,如在空腔脏器可造成溃疡,穿孔; (3)出血,感染; (4)疼痛。 (二)全身 (1)激素:引起异位内分泌综合症; (2)发热:是由于致热蛋白, 坏死分解物,感染等所致; (3)恶病质:指严重消瘦, 无力,贫血,全身衰竭的状态。
第四节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一、肿瘤的命名原则 (一)良性瘤 1.良性肿瘤的一般命名: 来源组织名称+瘤。如纤维瘤,腺瘤,胶质瘤。 2.有时可结合肿瘤的形态学特点命名: 器官名称+瘤形态特征+来源组织名称+瘤。 如皮肤乳头状瘤、卵巢乳头状囊腺瘤。
(二)恶性肿瘤 “癌症”(cancer)是一切恶性肿瘤的总称。 1.癌(carcinoma):指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 1) 其一般命名原则是:来源组织名称+癌。如鳞状细胞癌,腺癌。 2)有时也可结合癌瘤的大体形态特征+来源组织名称+癌。如囊腺癌,乳头状腺癌。 3)结合癌瘤细胞学形态特征+癌。如燕麦细胞癌、印戒细胞癌。 4)癌分化极差:未分化癌。 5) 有鳞状上皮、腺上皮两种分化形态:腺鳞癌。 2.肉瘤(sarcoma):指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瘤。 1)其一般命名原则是:来源组织+肉瘤。如纤维肉瘤,骨肉瘤。 2)结合瘤细胞学形态特征+肉瘤。如巨细胞肉瘤。 3)瘤组织中同时有癌和肉瘤成分时称之谓:癌肉瘤。
(三)特殊命名原则 1.以母细胞瘤命名:来源于幼维组织及神经组织的恶性肿瘤。如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等。但亦有个别为良性如骨母细胞瘤。 2.以瘤命名的恶性瘤:如精原细胞瘤、无性细胞瘤、黑色素瘤、间皮瘤、内胚窦瘤、绿色瘤、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 3.在良性瘤前冠以恶性二字:如恶性神经鞘瘤等。 4.以病命名的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派杰氏病。 5.以人名命名的恶性肿瘤:如霍奇金(Hodgkin)病,尤文氏(Ewing)瘤等。 6.混合瘤:多种肿瘤成分,但仅一个胚层成分来源。 7.畸胎瘤:多种肿瘤成分,但含三个胚层成分来源。 8.错构瘤:先天性的局部组织分化异常,形成一局部肿块,但均为分化成熟的成分,本质上并非真性肿瘤。
二、肿瘤的分类 (一)上皮性良性肿瘤 1.乳头状瘤 来源:被覆上皮。 特点:外生性,乳头状、树枝状突起,乳头内以血管、结缔 组织为轴心,外被增生上皮。 好发部位:皮肤,膀胱。
2.腺瘤 • 概念:由腺上皮发生的良性肿瘤。 • 好发部位:多见于甲状腺、卵巢、乳腺等。 • 分类: • 典型腺瘤:结节状,有包膜,由增生腺管,腺泡构成。 • 囊腺瘤:卵巢多见,囊状,分泌物分浆液、粘液。 • 纤维腺瘤:乳腺多见,腺上皮和纤维组织为肿瘤的实质成份 • 多形性腺瘤:涎腺多见,由腺组织,粘液样,软骨样组织构成 • 息肉状腺瘤:胃肠多见,息肉状,蒂与粘膜相连,增生腺管构 • 成。可单发,多发者易恶变。
(二)间叶组织肿瘤 (Mesenchymal tissue tumor) 1 良性 (1)纤维瘤(fibroma): 概念:由纤维组织发生的良性肿瘤。 形态:瘤组织内的纤维排成束状,互相编织,纤维间含有细长的纤维细胞。肉眼呈结节状,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包膜完整。切面呈灰白色,编织状,质地韧硬。 常见部位:四肢及躯干的皮下。
(2)脂肪瘤(lipoma) 来源:脂肪组织。 常见组织:背、肩、颈及四肢近端皮下。 形态:单发或多发、扁圆形或分叶状、黄色、 质软、有包膜,瘤组织似正常脂肪组织。 4.平滑肌瘤(leiomyoma): 来源:平滑肌组织。 常见部位:子宫,胃肠道。 形态:单发,多发,结节状,灰红色,切面编织状。镜下,瘤组织由形态比较一致的梭形平滑肌细胞构成,细胞排列成束状,互相编织,核呈长杆状,两端钝圆,同一束的细胞核有时排列成栅栏状,核分裂像少见。
(4)骨瘤(osteoma) 来源:骨组织。 常见部位:面骨、颌骨、四肢骨。 形态:局部隆起;镜下见主要由成熟的骨质组成,失去正常骨质的排列方向,也缺乏正常哈佛氏管系统的板层结构。 (5)软骨瘤(chondroma) 来源:自软骨膜发生者,称外生性软骨瘤。 骨髓腔内者称为内生性软骨瘤。 常见部位:手足短骨,四肢长骨骨干。 形态:肉眼观前者自骨表面突起,常分叶;后者使骨膨胀,外有薄骨壳。 切面呈淡蓝色或银白色,半透明,可有钙化或囊性变,内含粘液。 镜下见瘤组织由成熟的透明软骨组成。
(6)脉管瘤: • 血管瘤:最为常见。 • 来源:为先天性错构,故常见于儿童。 • 常见部位:皮肤多见,好发于面、颈、唇和舌。 • 类型:毛细血管瘤; • 海绵状血管瘤; • 二者改变并存的混合型血管瘤。 • 形态:血管瘤呈紫红色或淡红色,平坦或隆起。 • 肉眼上无包膜与周围组织境界不清,呈浸润性生长。 • 淋巴管瘤:由增生的淋巴管构成,内含淋巴液。 • 淋巴管可呈囊性扩大并互相融合,又称为囊状水瘤(cystic hygroma)。多见于小儿。
2、间叶组织恶性肿瘤 起源:间叶组织 发病:少,青少年多见。 生长方式:浸润性,结节或分叶状。 病理特点:肉眼质软、灰红、均质、湿润、呈鱼肉状。镜下瘤细胞弥漫散在,与间质分界不清,瘤细胞间有网状纤维。 转移:多经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