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likes | 669 Views
核四极矩共振 爆炸物检测系统的研制 何高魁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2010 年 8 月 , 贵阳. 近些年来 , 世界范围内恐怖爆炸威胁不断增加 洛克比空难 : 1988年12月美国泛美航空公司103航班发生爆炸,造成270人死亡 . 震惊世界 ! 此后 , 世界各国均加强了对航空恐怖事件的防范,并开始重视炸药检测技术的研究。. 一、项目背景. 洛克比空难. 1996 年 7 月,亚特兰大奥林匹克公园突然发生炸弹爆炸, 1 名妇女当场死亡, 111 人受伤。. 2004 年的 8 月 24 日俄罗斯两架客机坠毁
E N D
核四极矩共振 爆炸物检测系统的研制 何高魁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2010年8月,贵阳
近些年来,世界范围内恐怖爆炸威胁不断增加 洛克比空难: 1988年12月美国泛美航空公司103航班发生爆炸,造成270人死亡.震惊世界! 此后,世界各国均加强了对航空恐怖事件的防范,并开始重视炸药检测技术的研究。 一、项目背景
1996年7月,亚特兰大奥林匹克公园突然发生炸弹爆炸,1名妇女当场死亡,111人受伤。1996年7月,亚特兰大奥林匹克公园突然发生炸弹爆炸,1名妇女当场死亡,111人受伤。
2004年的8月24日俄罗斯两架客机坠毁 2007年2月:3周内,英国连续发生7起邮件炸弹爆炸 欧盟频遭邮件炸弹骚扰 欧盟主席普罗迪,欧洲中央银行,欧洲刑警组织,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
08年:昆明公共汽车爆炸,北京公共汽车爆炸… 针对国家领导人的邮件炸弹事件 “邮件炸弹”也是恐怖分子进行敲诈、勒索、制造恐怖事件的工具。
反恐是全球所关注的问题,关系到国家安全 爆炸物检测是反恐的重要部分,各国都加大投入研究开发有效的检测技术和设备 为防止恐怖爆炸袭击,除了在机场,口岸、车站、重要会议场馆等装备有效的爆炸物检测设备外,邮件中的爆炸物检测也是十分必要的。
爆炸物检测技术 X-射线扫描 C-T扫描 气相分析 核四极共振 中子分析 毫米波(T-Hz) EDS-M 邮件爆炸物检测系统<---NQR技术
非球形核具有核四极矩特性 核四极矩与核外电场梯度相互作用 电场梯度由物质分子结构决定,与外界无关. 强烈依赖于物质的分子结构、化学键和原子价态 特定的谱线对应于特定的物质 二、核四极共振(NQR)原理
核四极共振原理 核磁共振(NMR) 和 NQR 外部电场
核四极矩产生的能级: e2qQ: 核四极耦合常数; η :电场梯度(EFG)的不对称系数. 不同核,四极矩不一样 同一种核,所处的分子结构不同 核四极共振原理 能级不同
核四极共振原理 对于14N: Ey Relax Relax RF RF Ex Relax RF Ez f2 f3 f1 0.5MHz 5MHz 能级状态和 NQR频率
核四极共振检测技术的特点: 基于核四极矩与核外电场梯度之间的相互作用; 不同的核,核四极矩不同; 同一种核,分子结构不同,电场梯度不同; 迄今为止,没有发现相同的共振频率. 指纹检测技术
大多数爆炸物含氮量丰富 TNT: 18.5% 黑素金(RDX): 38.0% 奥托金(HMX): 37.8% 潘太(PETN): 17.7% 三、核四极共振检测爆炸物机理
氮-14丰度约为99.63% 氮-14自旋为1,非球形核,具有核四极矩特性 14N是一种很好的NQR探针,可以利用14N-NQR方法探测炸药 核四极共振爆炸物检测机理
核四极共振爆炸物检测技术的特点 基于分子结构的超精细相互作用探测方法 是一种能够排除其它物干扰的爆炸物指纹检测技术 能确定炸药种类和重量 非破坏性、非放射性、对其它其它物品没有影响 分析速度较快
发射单元 计算机控制接口及软件 自动 调谐 探测器 匹配 单元 样品 接收单元 四、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 • 系统硬件结构
系统设计 • 设计目标 实用型爆炸物检测系统
探 测 器 匹配 网络 射频 功放 发射 门控 激发 脉冲 Gate 系统设计 • 发射单元
信号放大 带通滤波 保护电路 四相检测 A/D转换 探测器 系统设计 • 接收单元
系统设计 • 自动调谐->解决分布电容问题 • 自动频率跟踪->调整频率 • 时/频域变换 • 结果显示/报警 • 报警阈的计算 • 历史记录保存 • 友好的界面 } 系统软件
系统设计 • 系统方案 ADC 计算机 D D S 四相检测 探头
系统设计 • 脉冲序列 脉冲NQR技术, 多次累加, 提高信噪比 多次累加,使得探测微弱信号成为可能
系统设计 • 操作界面
直接数字合成产生激发脉冲,相位精度:0.1度,频率分辨率0.5Hz, 脉冲分辨:20nS. 信号放大器:40dB+72dB。 射频功率放大器:500W脉冲功率, 频率范围:250kHz-12MHz, 上升/下降时间:<100nS, 马达驱动可变电容调谐。 温度采集探头:Pt100. 数据采集:14位A/D,时钟50MHz。 探测腔灵敏体积:10升。 系统设计 • 技术参数
模拟实验(粗调)—> 晶体 爆炸物实验 (细调) 五、系统调试及测试
FID 晶体实验:基本调试 系统调试及测试
频谱 晶体实验:基本调试 系统调试及测试
50g RDX FID 爆炸物实验:提高灵敏度 系统调试及测试
50g RDX 频谱 系统调试及测试
系统调试及测试 10g RDX FID
系统调试及测试 10g RDX 频谱
系统调试及测试 • 数据处理
系统调试及测试 • 系统性能测试 • 测试样品:编号为1号和2号的EMS包,其中1号包装填10克RDX,并装有若干纸张,2号包只装有纸张若干 • 1号包连续测试100次. 报警99次,可疑1次,准确率99%,无漏报 • 2号包连续测试100次. 报警0次,安全100次,无误报
系统调试及测试 • 系统指标 • 灵敏体积:10升(信件、快件26X20) • 检测爆炸物种类:塑性炸药(RDX),C-4, 塑-4,聚黑-2高聚物粘结, B 炸药. • 灵敏度:< 10克 • 探测时间:< 15秒
系统通过了奥运防暴安检装备专家验收 自主研发的实用设备 还需研发新的NQR技术 (激励,数据处理…),解决更多的爆炸物检测 推广应用 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