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k likes | 1.6k Views
9 格式塔美學. 講授者 高雄餐旅學院張忠明副教授. 格式塔( Gestalt )起源於 1912 年,它不能譯為“ structure” (結構或構造)應該譯為“ configuration” 中文譯為“完形”,所以我們可以將格式塔心理學又譯成完形心理學。它強調經驗和行為的整體性,反對當時流行的構造主義元素學說和行為主義,認為整體不等於部分之和,意識不等於感覺原素的集合,行為不等於反射的循環。.
E N D
9 格式塔美學 講授者 高雄餐旅學院張忠明副教授
格式塔(Gestalt)起源於1912年,它不能譯為“structure”(結構或構造)應該譯為“configuration”中文譯為“完形”,所以我們可以將格式塔心理學又譯成完形心理學。它強調經驗和行為的整體性,反對當時流行的構造主義元素學說和行為主義,認為整體不等於部分之和,意識不等於感覺原素的集合,行為不等於反射的循環。格式塔(Gestalt)起源於1912年,它不能譯為“structure”(結構或構造)應該譯為“configuration”中文譯為“完形”,所以我們可以將格式塔心理學又譯成完形心理學。它強調經驗和行為的整體性,反對當時流行的構造主義元素學說和行為主義,認為整體不等於部分之和,意識不等於感覺原素的集合,行為不等於反射的循環。
格式塔學派與屬於德國理性主義哲學以及由它發展出來的現象學相關(現象學是一種方法論,它認為通過內省,自然而然地觀察到的是整體的直接經驗,這種整體的直接經驗是不能分析成為心理元素的),它把與它對立的構造主義的元素說成是“磚塊和灰泥心理學”,說構造主義用聯想的過程的灰泥,把是元素的磚塊粘合起來,借以構成建築物,但我們眼睛看的是整個建築,是一幢大廈,而不是灰泥及石塊的構成,所以格式塔的學者,認為知覺到的東西要大於眼睛見到的東西。格式塔學派與屬於德國理性主義哲學以及由它發展出來的現象學相關(現象學是一種方法論,它認為通過內省,自然而然地觀察到的是整體的直接經驗,這種整體的直接經驗是不能分析成為心理元素的),它把與它對立的構造主義的元素說成是“磚塊和灰泥心理學”,說構造主義用聯想的過程的灰泥,把是元素的磚塊粘合起來,借以構成建築物,但我們眼睛看的是整個建築,是一幢大廈,而不是灰泥及石塊的構成,所以格式塔的學者,認為知覺到的東西要大於眼睛見到的東西。
任何一種經驗的現象,其中的每一部份都互相牽連,每一成份之所以有特性,是因它與其他部份有關係,因此當我們把森林的每一棵樹都研究過了,也不代表我們了解森林,另外我們在桌上看到一本書,也絕對不是方形體,有顏色視覺反應物,而是一本完整、真實的書。因為部份不代表整體,完整的現象具有它本身的完整特性,它既不能分解為簡單的元素,它的特性也不包含在元素之內。任何一種經驗的現象,其中的每一部份都互相牽連,每一成份之所以有特性,是因它與其他部份有關係,因此當我們把森林的每一棵樹都研究過了,也不代表我們了解森林,另外我們在桌上看到一本書,也絕對不是方形體,有顏色視覺反應物,而是一本完整、真實的書。因為部份不代表整體,完整的現象具有它本身的完整特性,它既不能分解為簡單的元素,它的特性也不包含在元素之內。
[越調] 天淨沙﹒秋思 馬致遠 枯籐 老樹 昏鴉,小橋 流水 人家,古道 西風 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九個不具連續性意象的並列)
按照完形的說法 我們很容易連成什麼 高雄餐旅學院 張忠明
韋特海默(1880~1943) 韋特海默(Max Wertheimer)是格式塔心理學的倡導者,完形心理學之父,生於德國布拉格,曾於布拉格大學學習法律,後轉學哲學,著作有《創造性思維》、《格式塔心理學源考》、《對抗:心理學與當今的問題》等。 韋特海默曾在1910年夏,於假期旅行的火車上,想到“似動現象”,便下火車買一個萬花筒,很快地轉動它,仔細觀察其中的“似動現象”之後,韋特海默在國法蘭克福大學進行實驗,與他合作的有考夫卡和柯勒。
似動現象 韋特海默在銀幕上,一先一後投射兩條垂直光線,這兩條垂直的光線,一先一後相差超過200毫秒,依此狀況,則我們會看到一前一後的光線,如果前後出現的時間很短是30毫秒,雖光線一前一後的出現,但我們卻感受不到有一前一後的出現,如果間隔60毫秒出現,我們會看到一條光線從先出現的光線向後出現的光線移動,這種錯覺叫做“似動現象”,是一種後像的重疊,電影就是利用靜止的圖片快速投影而成活動畫面的。
這種現象在韋特海默認為是一種趨向完滿的知覺結構規律。按照這種“似動現象”,我們可以推出類似性原則(互相類似的部份容易組成整體)、接近原則(某些事物或事物的各部份,彼此在時間或空間上愈接近,則愈被知覺的一個整體。)、閉合原則(當一完整的形,期間有少許的斷缺,視覺上我們仍傾向趨於完滿。)這種現象在韋特海默認為是一種趨向完滿的知覺結構規律。按照這種“似動現象”,我們可以推出類似性原則(互相類似的部份容易組成整體)、接近原則(某些事物或事物的各部份,彼此在時間或空間上愈接近,則愈被知覺的一個整體。)、閉合原則(當一完整的形,期間有少許的斷缺,視覺上我們仍傾向趨於完滿。)
類似原則: 以上圖形我們趨向把圓形看成一個整體,而三角形看成另一個整體 高雄餐旅學院 張忠明
接近原則: 右圖比左圖因為彼此接近而感覺成為一體。 高雄餐旅學院 張忠明
閉合原則: 如上圖,圓形雖有缺口,但我們仍感覺其仍是一個完整的圓形。 高雄餐旅學院 張忠明
蒙太奇 (法文:Montage)是音譯,原為建築學術語,意為構成、裝配。經常用於三種藝術領域,可解釋為有意涵的時空人地拼貼剪輯手法。最早被延伸到電影藝術中,後來逐漸在視覺藝術等衍生領域被廣為運用。
廣告完形的舉例 吸著奶嘴在地上爬的小孩看到他的頭上吊著好吃的蛋糕小孩吐出奶嘴向上看小孩咬著吊蛋糕的繩子在空中晃
廣告舉例 露出半截且倒在地上的蜘蛛人的手臂右下方放一瓶子請問他在廣告什麼﹖
考夫卡(1886~1941) 考夫卡(Kurt Koffka)出生於德國柏林,1910年由法國法蘭克福大學舒曼教授推荐,與韋特海默研究“似動現象”,1909年他以《節奏理論的實驗研究》獲得博士學位,1924年移居美國,著作有《心理發展原理》(1921)、《格式塔心理學原理》(1935)、《藝術心理學問題》(1940)等。
完形理論 考夫卡把藝術品當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他認為藝術品之所以感動人,不是各部份的簡單組合而已,而是各部互相依存的統一整體,這種整體是完形,是格式塔,並認為如果對藝術品的整體構成,給予部份的更動,會使格式塔退化,像樂曲一樣,藝術家在創作時一定是整體考量而成的,如果我們更動了某些音符,那這首樂曲將不會那麼的完美,這就是一種格式塔退化。
考夫卡認為各種事實可分為“中性的事實”及“具有要求的事實”,藝術品的結構是“具有要求事實”的統一體,我們現實生活中也有這種“具有要求事實”的性質存在,但它與藝術品的“具有要求事實”有何不同呢?原因在生活中我們部份的滿足“具有要求事實”,我們就可以接受,但藝術品是不接受部份的“具有要求的事實”,譬如我們口渴時,多喝一些水,或少喝一些水,或是喝飲料我們都可以接受,但藝術品的內在各種性質是一個完形,不可以只有部份的“具有求事實”。在藝術創作上,他認為藝術創造具有某種的內在動機及要求,世俗的動機如名利、自尊等等,雖然能驅使藝術家從事創作,但卻不能指導他創作。至於形式技巧上,他認為技巧不是藝術,技巧的熟練只是“匠”,藝術家除了技巧外,尚有許多內在結構的要求。考夫卡認為各種事實可分為“中性的事實”及“具有要求的事實”,藝術品的結構是“具有要求事實”的統一體,我們現實生活中也有這種“具有要求事實”的性質存在,但它與藝術品的“具有要求事實”有何不同呢?原因在生活中我們部份的滿足“具有要求事實”,我們就可以接受,但藝術品是不接受部份的“具有要求的事實”,譬如我們口渴時,多喝一些水,或少喝一些水,或是喝飲料我們都可以接受,但藝術品的內在各種性質是一個完形,不可以只有部份的“具有求事實”。在藝術創作上,他認為藝術創造具有某種的內在動機及要求,世俗的動機如名利、自尊等等,雖然能驅使藝術家從事創作,但卻不能指導他創作。至於形式技巧上,他認為技巧不是藝術,技巧的熟練只是“匠”,藝術家除了技巧外,尚有許多內在結構的要求。
文學的精準度 舉例說明 按照完形的說法,我們很容易連成一個人頭,但連成直線的人頭, 或是曲線圓滑的人頭,卻是隨觀者想像,保留許多想像空間, 這時,每個點放的位置,就要有精準安排,才能夠讓連的人, 有想像空間,又都是連成人頭 高雄餐旅學院 張忠明
賈島 鑄詞煉句 賈島,以『數息樹邊身』,寫成了《送無可上人》: 圭峰霽色新,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離寺,蛩鳴暫別親。 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 終有煙霞約,天台作近憐。 回憶苦索了三年,方才得到這極妙的組合,賈島不勝感慨,忍不住掉下淚來,遂在「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下注云: 「二句三年得,一吟淚雙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賈島 鑄詞煉句 “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兩句詩,覺得很滿意, 但又打算把“推”字改為“敲”字,一時決定不下,
完形的限制 考夫卡的完形理論否定了表現主義,他認為藝術品的魅力是來自它的結構,就審美情感來說,藝術品不是因結構喚起了的情感,而是這結構形式本身,當欣賞者沒有情感時,作品本身的結構也能使欣賞者感到作品的存在。考夫卡否定表現主義美學,把情感的表現當作藝術的充份且必要條件,否定藝術作品具有打動人心的事實,這樣的說法突顯其理論的極端性。
安海姆(1904~) 安海姆(Rudolf Arnheim)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美學家。1956~1960曾任美國美學學會主席,三十年代致力於電影理論的研究,1949年起致力研究藝術心理學,晚年著重知覺的理性本質及對藝術的意義,著作有《格式塔心理學對表現性的解釋》(1949)、《藝術與視知覺》(1954)、《視覺思維》(1971)
力場與均衡 安海姆採用心理學實驗的方法,並吸收物理學“力場”的原理,認為知覺其實是對於蘊含在對象中之力的式樣的知覺,在《藝術與視知覺》一書中,提到均衡,以黑色的厚紙板剪下一圓,放在一白色正方形上,我們會感到黑色的圓具有一種要脫離原來位置,直到達到平衡,而這種運動的力量及內在張力,具有一定的方向和量度,稱之為一種心理的“力”。安海姆認為各種的力組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通過對各種力的關係的分析,可以掌握作品本身的結構,藝術只是各種力的平衡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