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278 Views
A Six Sigma Business Strategy: Findings from Taiwan’s Industries. 授課教授: 葉榮懋 教授 報 告 者:李宗民 學 號 : M97U0219. 報告資料來源. 篇名 :A Six Sigma Business Strategy: Findings from Taiwan’s Industries 作者 :Jung Lang Cheng 出處 : Journal of Quality Vol. 13, No. 4 (2006). 大綱.
E N D
A Six Sigma Business Strategy:Findings from Taiwan’s Industries 授課教授:葉榮懋 教授 報 告 者:李宗民 學 號:M97U0219
報告資料來源 • 篇名:A Six Sigma Business Strategy: Findings from Taiwan’s Industries • 作者:Jung Lang Cheng • 出處:Journal of Quality Vol. 13, No. 4 (2006)
大綱 摘要 前言 文獻回顧 6σ經營策略變數 結果和討論 分析變數關係 結論與心得
摘要 • 本文建構六標準差經營策略之研究架構,研究架構變數包括自變項之經營策略、六標準差以及因變項之品質績效 • 對台灣廠商推動六標準差經營策略之整合,有以下三點的結論: 1. 經營策略與六標準差、品質績效有顯著的正相關,經營策略運作 愈 積極的廠商,將會對廠商推動六表標準差系統產生正向的影響效果,同時整合經營策略與六標準差推動的模式,亦會對廠商推動六標準差產生一定的經營績效。 2. 特定六標準差組織結構,並不是推動六標準差系統核心關鍵因素,大部分台灣廠商都有其TQM 推動委員會組織架構,推動六標準差在原有TQM 推動委員會組織基礎下推動,仍然可以達到一定的品質管理績效。 3. 整合六標準差系統與DMAIC方法是推動六標準差基本要素,DMAIC方法的意義在於連接品質管理的教育訓練、以及在經營策略之目標管理指導原則下,彈性的實施六標準差專案。整合經營策略之六標準差亦比較容易達到組織經營績效。
前言 • 實施6σ可使品質的提高,並提高生產率和降低成本 。 • Sandholm和Sorqvist提出,有必要制定一項機制,引入6σ ,以增加成功的機會。 • 運用6σ的特點和其經營策略,發展建立一個架構。 • 6σ的經營策略,有助於6σ系統的成功。此外,了解因素之間的關係,初步探索台灣公司模型架構以及相關的品質性能。
文獻回顧 • 6σ商業策略目標是為了要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並比競爭對手以較低的成本獲得。 • 6σ需要堅持一個整體的管理理念,而不是部署的品質管理工具和技術 。 • 6σ商業策略依靠於統計工具和專門設計的過程和方法,實現可衡量的目標,如提高效率和生產力。 • 這些變數是推動實施6σ管理項目,和6σ指導組織需要審計管理項目,落實DMAIC方法,並使用DPMO 6σ水平和品質的檢測。
6Σ經營策略變數(2/2) • 經營策略變數: 1.組織文化 2.組織評估 3.策略部署 4.策略部署 • 6σ變數: 1.督導機制 2.專案管理 3.DMAIC方法 4.品質測量 • 6σ功能 1.輸入變數“經營策略”和輸出變數“6σ” 2.輸入變數“6σ”和輸出變數“6σ功能”
結果和討論 • 七點李克特量表(1 =非常不同意,7 =強烈的程度)用來收集6σ經營策略實施的數據。 • 樣本是以在台灣中華品質學會(CSQ)中160間公司進行400名成員做調查,其中只有71份為有效。
數值說明 • 採用信度的α值來衡量參數的一致性。 • 表4顯示α的經營策略變數在0.7955和0.8806之間,而認為6σ變數介於0.8517和0.8993。 • 表4顯示,原來的措施是可接受的範圍之內。
分析變數關係 • 分析經營策略和6σ變數的關係: 1.該公司的平均值的商業策略變數是基於執行程度是1.85和6.89之間。為了測試不同群體(表5)的經營策略研究分為低,中,高三組變量。 2.F檢定進行了3組4個變數和6σ關係,指導組織,專案管理,DMAIC方法和品質測量,F值分別為15.506,18.963,26.482和39.872。這表示至少平均值的一組有顯著差異。然後,使用Post Hoc分析和Scheffe的方法來測試每個平均值的線性組合,α= 0.05(見表6)。
品質性能預測 • 估計未來結構方程模型是用來衡量品質性能預測因素。品質性能預測模型有7個預測因素。複相關係數(R)是0.0859和R平方變化是0.737。品質性能模型= 0.556 × DMAIC的整合+ 0.268 ×品質測量+ 0.217 ×組織評估+ -0.309 ×改進方法+ 0.101 ×組織文化+ 0.0063 ×專案管理+ 0.010 ×策略制訂。 • 圖2顯示的品質性能預測模型。DMAIC方法是最佳預測值在R方值的66.0%,DMAIC方法是最佳預測值。第二個預測是品質的測量(右= 2.7%),第三個是組織評估(右= 1.9%),第四是改進方法(右= 2.7%)。如表7
結論與心得 • 經營策略是更積極於6σ變數和6σ功能。 • 在經營策略討論,其作用是督導組織和DMAIC方法,如下: 1:在表5顯示,意味著經營策略的價值是更積極於6σ變數和6σ性能。 2:文獻回顧顯示,一個指導機構是極為重要的成功實施6σ系統,但品 質性能預測模型顯示,在台灣卻不是。 3:在品質性能模型裡DMAIC方法最好的預測因素。此訊息顯示,在6σ 系統裡,結合6σ的DMAIC方法是不可少的。
結論與心得 • 看完這篇期刊,可以從這篇期刊知道,原來六標準差不只可以運用在品質管制上,也可以用在經營策略上。從台灣的經營策略,我們卻發現極少使用六標差在經營策略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