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likes | 264 Views
Learning to change- 教師專業發展的應變作法. 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教授 兼進修暨推廣部主任 王政彥. 壹、變遷迅速的高等教育環境. 一、大學校數過多,競爭激烈。 二、學生數擴增,素質未能隨之提升。 三、加入 WTO ,教育市場開放。 四、受限於政治因素,兩岸高等教育市場未能開放相互採認。 五、大學校數及教師增加,素質互有參差。 六、出生率下降,學生來源逐漸減少。. 壹、變遷迅速的高等教育環境. 七、高等教育趨於賣方市場,學校領導階層權力提高,教師權益受到影響。 八、大學經營趨向多角化,教師角色期待也增加。
E N D
Learning to change- 教師專業發展的應變作法 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教授 兼進修暨推廣部主任 王政彥
壹、變遷迅速的高等教育環境 • 一、大學校數過多,競爭激烈。 • 二、學生數擴增,素質未能隨之提升。 • 三、加入WTO,教育市場開放。 • 四、受限於政治因素,兩岸高等教育市場未能開放相互採認。 • 五、大學校數及教師增加,素質互有參差。 • 六、出生率下降,學生來源逐漸減少。
壹、變遷迅速的高等教育環境 • 七、高等教育趨於賣方市場,學校領導階層權力提高,教師權益受到影響。 • 八、大學經營趨向多角化,教師角色期待也增加。 • 九、各種評鑑接踵而來,對教師帶來多方積極與消極的壓力。 • 十、各種評鑑指標的客觀公平性有待改進,對教師造成齊頭式要求的困擾。
壹、變遷迅速的高等教育環境 • 十一、學生次文化趨向速食與實用,對學習態度與行為產生影響。 • 十二、社會大眾對高等教育的期待趨向市場化,與教育理想與教學理念產生衝突。 • 十三、政府相關單位對高等教育學術研究、教師教學與福利等措施的改善,仍不及期待的增高。
貳、為什麼要Learning to change? • 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全球的倡議為例: • 一、learn to be。學會發展。 • 二、learn to know。學會求知。 • 三、learn to do 。學會做事。 • 四、learn to live together。學會相處。 • 五、learn to change。學會改變。
參、省視教師的基本職責 • 一、教學 • (一)鐘點數(費)。 • (二)彈性待遇。 • (三)學生學習。 • (四)評量寬嚴。 • (五)教材發展。 • (六)數位教學。
參、省視教師的基本職責 • (七)校內外教學。 • (八)參訪學習。 • 二、研究 • (一)國科會等專案計畫。 • (二)校內專案。 • (三)獎懲機制。 • (四)產學合作。
參、省視教師的基本職責 • (五)委託研究。 • (六)專長發展。 • (七)自我定位。 • (八)形成社群。 • (九)智慧財產權。 • (十)境外及國際研究的開拓。 • 三、推廣服務 • (一)校內的進修及推廣教育。
參、省視教師的基本職責 • (二)校外的推廣教育。 • (三)公私部門的諮詢、顧問、委員等專業協助。 • (四)民間社團的一員。 • (五)國內外活動的參與。 • (六)社區營造與教育的投入。 • 四、孰先孰後? • 教學及研究優先,推廣服務為輔。
肆、如何迎變、應變? • 一、確認自己在專業與資歷上的優缺點。 • 二、釐清自己生涯發展的定位與發展目標。 • 三、檢討現況的利弊得失並著手規劃下一步。 • 四、體會自己面臨的挑戰並思考因應策略。
肆、如何迎變、應變? • 五、透過持續學習彌補自己的缺點,擴充優點。 • 六、發揮優點的競爭力,延伸自己的專長領域。 • 七、培養伙伴關係,發揮資源共享、截長補短的效益。 • 八、創造優勢價值,增進自我肯定與實現。 • 九、體察現勢,掌握機先。
肆、如何迎變、應變? • 十、從境內到境外,增進國際視野及合作可能性。 • 十一、因應數位教學與研究的趨勢,及早準備並創新。 • 十二、培養第二、三專長與領域,提高職場的競爭力。 • 十三、增進外語及數位能力,紮實基本功。
肆、如何迎變、應變? • 十四、結合境內外進修等多種方式,持續充實自己的素養。 • 十五、運用合作教學、研究與推廣服務,發揮團隊效益。 • 十六、尋求跨科系、跨校際、跨國際、跨領域的多元交流與協同合作。
伍、及早準備,即時制勝! • 一、「變」是唯一不變的道理。 • 二、知識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制勝的利器在專業智能。 • 三、終生學習是知識獲得、創新與批判的不二法門。 • 四、學習力即競爭力,即職場的生命力(壽命)。
回饋、雅正、討論 chengyen@nknucc.nkn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