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 likes | 766 Views
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 概 念. 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 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常有特殊的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完好,但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某些认知损害。多起病于青壮年。病程多迁延,转归有较大差异。. 流行病学. 刘秀芬等 (1998) 综述认为,早年有关精神分 裂症的流行病学研究是粗略的和欠科学的, 存在方法学上的问题 ;. 1. 近十年的研究重点在:比较不同人群不同时 间的发病率、患病率和结局;精神病前驱期
E N D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
概 念 •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常有特殊的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完好,但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某些认知损害。多起病于青壮年。病程多迁延,转归有较大差异。
流行病学 刘秀芬等(1998)综述认为,早年有关精神分 裂症的流行病学研究是粗略的和欠科学的, 存在方法学上的问题; 1 近十年的研究重点在:比较不同人群不同时 间的发病率、患病率和结局;精神病前驱期 的作用和性别的影响;遗传和环境危险因素 等; 2
流行病学—患病率 Torry(1987)对70个有关精神分裂症患病率 调查结果分析后指出:即使去除诊断和设计 的影响,人群间该率也会相差10倍以上; 1 Goldner等(2002)综述了1980年1月至 2000年12月有关精神分裂症患病率的研究资 料,表明18岁以上人群一年的患病率为0.34% ,终身患病率为0.55%; 2
流行病学—发病率 Goldner等(2002)综述了1980年1月至 2000年12月有关精神分裂症发病率的研究资 料,表明15岁以上人群一年内的发病率为 11.1/10万,不同研究结果差异达到2-5倍; 1 Goldner等(2002)综述了1980年1月至 2000年12月有关精神分裂症患病率的研究资 料,表明18岁以上人群一年的患病率为0.34% ,终身患病率为0.55%; 2
遗传学研究 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1 5 神经发育异常的研究 2 神经生化研究 3 脑电生理与神经心理研究 4 病因学
临床遗传学研究; 1 试验室遗传研究; 2 病因学—遗传学研究
临床遗传学研究 其他 遗传风险度 双生子研究 寄养子研究 与患者血缘关 系越近,患病 的风险度越高; 患者病情越重, 其亲属中患病 的人数越多, 则患病的风险 度越大;排除 伴性遗传; 单卵双生子的 同病率约为双 卵双生子的3 倍,为普通人 群的35-60倍; 双生子本身的 患病率并不比 一般人高; 一 寄养子研究表 明遗传因素的 存在而环境因 素对其发病不 起主导作用。 脑外伤或癫痫 后出现的分裂 样精神病者, 其家族中精神 分裂症的患病 率并不增高;
试验室遗传学研究 其他 DA受体 5-HT受体 COMT基因 阴性结果居多, 但也有阳性发 现; D2受体与精分 症状有关; D3受体与精分 关联; D4多态性D4.2- D4.8; DA转运体VNTR 与精分有关 位于13q14-q21; 新型抗精神病药作用于此受体; 重复性较多的集中在5TH2A受体 基因; 5HT2A 102T/C 5HT转运体VNTR 一 COMT因催化氧 位甲基化而受到 关注; 位于22q11.2, 是不同基因扫 描研究阳性发 现最多的地方; 软腭-心-面综合 症 GABA; NT-3; HLA: ApoE;
病因学—神经发育异常 根据组织病理学研究的发现,Stefan和 Murray于1997年提出了精神分裂症神经 发育异常的假说; 1 研究发现患者在出现明显症状之前就已 存在某些病理和临床的轻度异常,其异常 可能源于胚胎期的神经发育障碍。一方面 与母孕期及婴幼儿期暴露于某些神经发育 危险因素有关;一方面与遗传因素有关; 2
病因学—神经发育异常 遗传负荷 神经发育大脑异常 随后出现的大脑功能障碍及精神症状 神经退行性变及慢性病程 早期环境影响 后期环境影响 精神病理改变的继发作用
病因学—神经生化异常 M受体 兴奋性氨基酸 5HT DA 修正的DA假说 阳性症状可能 与DA亢进有关; 阴性症状可能 与DA功能低下 及脑结构异常 有关; 而具有分裂症 基因的患者, 症状可能与DA 无密切关系 分裂症可能与 中枢5HT功能 异常有关,然 而患者CSF和 血中5HT前体 和代谢产物的 研究结果一致 性不高,因而 难于定论; 热点5HT2A 分裂症患者, 许多谷氨酸调 节过程有异常, 异常的神经发 育、神经可塑 性及神经退化 被认为是导致 分裂症的因素 M受体可调节 部分突触功能; M受体与阳性 和阴性症状均 有关; Bymaster(2002) 提出M1受体激动 剂改善认知,而 M4受体激动剂增 强抗精神病效应
病因学—脑电生理、神经心理 脑电生理:EEG、 视觉或听觉诱发电位 P300、睡眠研究 1 神经心理学:神经心理测试的结果类似于 脑器质性精神患者的结果,但程度较轻; WCST(额叶功能) 2
病因学—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个性特征:分裂人格:主动性差、胆小、 敏感、害羞、孤僻、思维缺乏逻辑性、好 幻想等。 1 素质应激模式:个体易患素质+环境因素 (个体易患素质:遗传、神经发育、生活 应激、躯体易患性) 2
前驱症状 早期症状 发展阶段 晚期阶段 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早期症状 1 缓慢起病:变得迟钝、对人冷淡、独自呆坐、 无目的漫游、生活懒散; 性格改变:无故发脾气、敏感多疑; 类神经症的症状; 强迫症状:怕脏、怕病、怕说错话; 可持续数年或数周
临床症状—早期症状 2 亚急性起病:抑郁、忧愁; 强迫症状; 疑病; 约经过2周到3个月 急性起病: 明显刺激、躯体中毒、感染等 因素下起病,可出现意识障碍。 2 3
临床症状—早期症状 二方面的症状为主: 情感症状:抑郁、焦虑 阴性症状:迟钝、完成工作困难、社会退缩
思维连贯性障碍 1 思维逻辑性障碍 2 思维内容的障碍 意识行为障碍 3 5 情感障碍 其它症状 4 6 临床症状—发展阶段
思维连贯性障碍 思维松弛、思维破裂 思维中断、思维云集 1 临床症状—发展阶段
思维逻辑性障碍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词语新作、 逻辑倒错性思维、诡辩性思维、 2 临床症状—发展阶段
思维内容的障碍 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影响妄想 最为常见。 特点:内容离奇;泛化趋势;不愿 暴露; 3 临床症状—发展阶段
情感障碍 最早涉及较细腻的情感; 之后情感淡漠; 爆发性情感反应; 情感倒错; 4 临床症状—发展阶段
意识行为障碍 意志活动减退、意向倒错、 矛盾意向、违拗、蜡样屈曲、 模仿言语、模仿动作、 5 临床症状—发展阶段
其它症状 幻觉:幻听多见,言语性、评论性 思维鸣响,假性幻觉 人格解体 紧张性木僵 6 临床症状—发展阶段
迁延持续性病程 1 间隙性发作性病程多次发作 2 潜隐性慢性进行型 3 临床症状—晚期阶段 趋向晚期有三种情况 1
单纯型 1 青春型 2 紧张型 未定型或未分化型 Ⅰ和Ⅱ型 3 5 7 妄想型 残留型 4 6 临床类型
预后 良好预后 发病年龄大 急性起病 有促发因素 有情感障碍家族史 病前性格良好 有良好支持系统 发作时间短 阳性症状 不良预后 年轻起病 潜隐起病 无明显原因 有分裂症家族史 性格不良 不良支持系统 发作时间长 阴性症状
转归 M. Bleuler (1941)对500例15年随访的结局 • 1/4病人痊愈,社会功能良好 • 1/4病人少数症状残留,社会功能较好 • 1/4病人多数症状残留,社会功能损害 • 1/4病人恶化、衰退 4个1/4之说 1
诊断—CCMD3 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至少下列2项 (1) 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 (2) 明显思维松驰,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 或思维缺乏或思维内容缺乏 (3) 思想被插入,被夺,被播放,思维中断, 或强制性思维 (4) 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 1
诊断—CCMD3 (5) 原发性妄想,或其他荒谬的妄想 (6) 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思维,或语词新作 (7) 情感倒错或明显情感淡漠 (8) 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 (9) 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1
诊断:CCMD–3 [严重标准] 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及无法与人交谈。 [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持续一月。单纯型另有规定。当同时符合精神分裂症状和情感性精神症状标准。再加2周分裂症状,可诊断分裂症。 [排除标准]
DSM–Ⅳ诊断标准 • 1、特征性症状:下列2项以上均应在一月内 • 妄想 • 幻觉 • 言语系乱(思维破裂或思维不连贯) • 明显的精神活动分裂或紧张症 • 阴性症状,情感平淡,言语贫乏,意志活力缺乏 • 社交或职业功能障碍
DSM–Ⅳ诊断标准 • 6个月病程(持续6个月,急性期至少1个月) • 排除情感性障碍和分裂情感障碍 • 排除中毒障碍或一般躯体疾病 • 如有广泛性发育障碍病史,只要明显的幻觉和妄想超过1个月就能诊断精神分裂症
ICD–10诊断标准 • 1.有下列一项或多项特殊症状 • 思维化声,思维插入或思维被夺及思维被广播 • 明确涉及躯体或四肢运动,特殊思维,行动感觉深被影响,被控制或被动妄想,妄想知觉 • 评论性幻听,或声音来自某部的幻觉 • 与文化不相称或完全不可能的持续妄想(如控制气候,或与另一个世界交往)
ICD–10诊断标准 2.下列症状至少有二个 • 任何形式的持续性幻觉,每天发生至少一个月,伴有妄想,或超价观念。 • 思维断裂,插入或语词新创,言语不连贯或无序的言语。 • 紧张行为 • 阴性症状 3.排除标准
躁狂症 神经症 1 5 抑郁症 2 反应性精神病 3 器质性精神病 4 鉴别诊断
现代观念 进展性疾病,迁延不愈 以阴性、阳性症状为主 DA功能亢进 强调精神症状改善 药物不能彻底消除症状 传统观念 治疗 并非均为慢性 阴性、阳性、情感和认知 遗传、神经发育、DA和5-HT 早期干预能很好“处理” 还注重患者社会功能 新旧观念对比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药物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主要是D2受体阻断作用) • 吩噻嗪类 • 氯丙嗪 • 奋乃近 • 三氟拉嗪 • 丁酰苯类 • 氟哌啶醇 • 五氟利多 • 硫杂蒽类 • 氟哌噻吨 • 苯甲酰胺类 • 舒必利
1 2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药物 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氯氮平、奥氮平、奎硫平:与多种受体均有较强的亲和力。5-HT、α1、M1、H1、α2、D4、D2、D1、D3。 5-HT/DA平衡拮抗剂(SDAs):对D2和5-HT2受体亲和力类似,对α2受体也有显著亲和力。
抗精神病药的受体作用谱 再普乐 利培酮 氯氮平 D1 D2 D4 5HT2A 5HT2C 毒蕈碱 a1 a2 H1 Sertindole Quetiapine 氟哌啶醇
苯二氮卓 其他 1 5 卡马西平 2 锂盐 3 抗抑郁药 4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药物 辅助药物
详细了解病史 1 确定可能的诱发或风险因素 2 适当降低剂量 3 尝试低剂量多巴胺激动剂或中药 4 换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 5 不良反应—高催乳素血症 处理:
可能继发于体重增加,涉及5-HT2C拮抗作用、瘦素(leptin)效应和H1拮抗作用可能继发于体重增加,涉及5-HT2C拮抗作用、瘦素(leptin)效应和H1拮抗作用 有的病人在没有体重增加的情况下也可以发生血糖调节功能异常或II型糖尿病 1 5-HT1A和5-HT2受体均参与葡萄糖调节 2 不良反应—血糖调节异常 机制: *Dwyer et al, Neuroscience Letters 1999.
继续治疗 在急性期精神症状已得到控制后,宜继续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剂量持续一个月左右,以期使病情获得进一步缓解。然后逐渐减量进行维持治疗。
Thank You ! www.themegalle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