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likes | 554 Views
9 要素市场理论. 9.1 生产要素的供求 9.2 工资、利息和地租 9.3 社会收入分配问题. 9.1 生产要素的供求. 9.1.1 生产要素的需求. 派生需求. 派生需求: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导致的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要素边际成本 MC F :厂商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成本 要素边际收益 MR F :厂商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收益 要素使用原则 : MR F = MC F. 要素的边际收益. 实物形态的要素边际收益就是边际产量 MP
E N D
9 要素市场理论 9.1 生产要素的供求 9.2工资、利息和地租 9.3社会收入分配问题
9.1 生产要素的供求 9.1.1 生产要素的需求 派生需求 • 派生需求: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导致的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 要素边际成本MCF:厂商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成本 • 要素边际收益MRF:厂商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收益 • 要素使用原则:MRF=MCF
要素的边际收益 • 实物形态的要素边际收益就是边际产量MP • 价值形态的要素边际收益称边际收益产品MRP(Marginal Revenue Product;也称边际产品价值Value of Marginal Product) MRP﹦MP · MR • 要素的边际收益与产品市场的结构有关 MRP﹦MP · P (产品市场完全竞争) MRP﹦MP · MR (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 • 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MRP小于产品市场完全竞争条件下的MRP
要素的边际成本 • 要素的边际成本与要素市场的结构有关 • 如果要素市场完全竞争,要素的边际成本就是要素的价格 MCF﹦要素价格 • 如果要素市场不完全竞争,情况比较复杂(有买方垄断、卖方垄断、双边垄断等情况,后面再作说明)
w w A w1 w1 E SL w0 B C w2 w2 dL MRPL MRPL=dL MRPL’ L L O O L1 L3 L2 L1 L0 L2 一种可变要素 多种可变要素 厂商的要素需求(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相对价格下降,产生要素替代,MRP曲线右移
w H w0 I w1 dL dL’ dm L O L0 L2 L1 要素的市场需求(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要素价格下降,产品供给增多,产品价格下降,MRP曲线下移 把经过行业调整后的各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dm水平相加得到整个行业的要素需求曲线 把各行业的要素需求曲线水平相加得到整个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 行业调整时的厂商要素需求曲线
9.1.2 生产要素的供给 要素供给者 • 讨论范围:原始生产要素(不包括中间产品,因为中间产品的供给原则与最终产品相同) • 原始生产要素:指生产过程中投入的未经过加工的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 • 要素供给者:消费者 要素市场的供给 • 区分两个概念:要素存量VS 要素供给量 • 要素供给曲线的形状与市场大小有关
w w S S w﹡ L O O L﹡ (b) 某一行业 (a) 所有行业 要素的供给曲线
w S E we D L O Le 9.1.3 生产要素市场的均衡 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 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的均衡
w MCL E0 S w0 MRPL L O L0 不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 垄断购买者对要素的需求量越大,其必须支付的要素价格越高 • 生产要素买方垄断的原因: • 要素用途局限性 • 要素市场区位特殊性 • 买方卡特尔 买方垄断的要素市场
w S(MC) w1 D(AR) MR L1 L O 生产要素的垄断卖者与产品市场上的垄断者一样,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来决定生产要素(对他而言是作为产品)的供给数量和价格 卖方垄断的要素市场
w MCL E 25 S(MC) 23 15 F 10 MRPL(D),AR MR L O 120 100 垄断买者和垄断卖者讨价还价,没有简单的法则决定要素市场的均衡价格和数量价格 双边垄断的要素市场
9.2 工资、利息和地租 9.2.1 劳动市场:工资的决定 劳动供给的时间配置模型 • 劳动供给问题可以转化为:劳动供给者的时间分配问题 • 一个人的时间分为两部分:工作+闲暇 • 时间分配问题:在一定的时间约束下,选择享受闲暇和获得收入的最优组合,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收入 U 24W E Y O 24 闲暇时间 闲暇时间(及相应的工作时间)与工资(预算约束线的斜率)相关 给定不同的工资水平,预算线的斜率会发生变化,相应地工作时间也会发生变化 时间分配模型
收入 W S W2 Y2 U2 W1 Y1 U1 W0 Y0 U0 O L O L2 L1 L0 闲暇时间 l1 l2 l0 劳动的供给曲线 工资变动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劳动的供给曲线
劳动市场的供给曲线 保留工资:一个人愿意提供劳动的最低工资水平
W S W1 W0 D L O L0 劳动市场的均衡 现实中,工资并非总是可以自由地对劳动市场的供求情况作出反应
工资的差异 • 劳动者素质造成的工资差异--劳动效率差异 • 补偿性工资差异--劳动条件、劳动风险、社会地位不同 • 市场不完全性引起的工资差异--劳动力流动障碍、信息不对称、行业垄断、就业歧视
9.2.2 资本市场:利率的决定 资本的需求 • 厂商对资本的需求源于对资本品的投资 • 记:资本品的价格为C,使用期内各年的净收益为Ri,资本品的收益率r,则: 资本品的收益率与资本品的价格成反比,与资本品各年的净收益成正比
利率r D K O • 厂商是否投资取决于资本品收益率与利率的关系:资本品收益率﹥利率,投资;资本品收益率﹤利率,不投资 • 利率下降,厂商对资本的需求量增加(利率下降意味着有更多的项目值得投资) 资本的需求曲线
r S K O 资本的供给 • 资本的供给源于消费者的储蓄,它由消费者的储蓄决策决定 • 储蓄的决定因素: • 收入水平(消费和储蓄的来源) • 利息率(消费的机会成本) 资本的供给曲线
r S E r0 D K O K0 利率的决定
影响利率的其它因素 • 风险程度—风险大的利率高 • 时间长短—时间长的利率高 • 管理成本—数额小的利率高
R S E R0 D O N N0 9.2.3 土地市场:地租的决定 • 土地供给固定意味着地租主要取决于土地的需求 • 地租有提高的趋势 •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土地的边际生产力提高 • 随着人口增加,土地产品价格上涨 • 行业的土地供给有弹性,但短期供给量也固定 地租的决定
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 • 租金:供给固定的要素所获得的报酬。地租是租金的一种 • 准租金:对某些短期内数量固定的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报酬 • 经济租:要素得到的实际报酬超过转移收入(为防止要素转移到别的用途而必须支付的要素报酬 )的剩余
SMC SAC P0 E AVC C D B G O Q Q0 准租金 = 固定成本+经济利润 准租金 准租金
S E R0 D H L O L0 经济租 • 经济租在形式上和数量上都等同于生产者剩余 • 经济租有时也被用于某些高收入者的收入超过其保留收入的剩余 经济租
基尼系数与收入分配 Y ﹤0.2:高度平均 0.2-0.3:相对平均 0.3-0.4:比较合理 0.4-0.6:差距偏大 ﹥0.6:高度不平均 2003年我国已达0.47,目前已超过0.50 收入% A B C O 人口% 洛伦斯曲线 9.3 社会收入分配问题 9.3.1 收入分配的衡量
9.3.2 收入不均等的原因 • 财产的差别 • 能力的差别 • 教育的差别 • 工作偏好和冒险精神 • 行业垄断
9.3.3 解决收入不均等的途径 • 完善教育制度—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 打破行业垄断---实施反垄断法,降低行业准入壁垒 • 完善税收制度(物业税、遗产税、所得税、消费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