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0 likes | 758 Views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 国家标准委综合业务部 2010 年 1 月 15 日. 主要内容.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现状. 1. 1. 其他有关 工作及注意事项. 3. 3. 《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 》 介绍及释疑. 2. 一、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现状.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现状. 1. 1. 其他有关 工作及注意事项. 3. 3. 《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 》 介绍及释疑. 2. 一、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现状. (一)基本情况. 1979 年开始组建 2001-2003 清理整顿
E N D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 国家标准委综合业务部 2010年1月15日
主要内容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现状 1 1 其他有关工作及注意事项 3 3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 介绍及释疑 2
一、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现状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现状 1 1 其他有关工作及注意事项 3 3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 介绍及释疑 2
一、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现状 (一)基本情况 1979年开始组建 2001-2003清理整顿 对全国573个TC和SC进行了确认,撤销了13个TC,暂停了4个TC 4
一、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现状 • 2006年起,加强标委会建设 •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成立标委会总数(不包括WG)达到1094个,其中: TC—471个,SC—618个,SWG—5个 • 正在组建的标委会总数237个,其中: TC—67个,SC—162个,SWG—6个
一、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现状 • 1980-2009年TC数量变化图
一、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现状 TC按产业分布情况
一、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现状 技术委员会地域分布情况
一、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现状 技术委员会委员组成情况
一、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现状 (二)政策制度 • 1、《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2009年) • 2、《关于更换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印章及有关事项的通知》(2008年) • 3、《关于标准制定工作组组建和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2009年) •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1990年)已经于2009年4月15日废止
一、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现状 (三)技术委员会的贡献 • 1、起草标准,健全国家标准体系 • 2、集聚专家,标准化工作的脊梁 • 3、服务发展,行业领域的技术后盾 • 4、面向国际,对外经贸交流的窗口 • 5、服务会员,业界交流的平台
一、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现状 (四)存在问题 最近几项与技术委员会有关的工作: • 1、《国家标准化战略纲要(征求意见稿)》,印发112个直属标委会,返回 9个。 • 2、报送标委会委员信息,已通知3遍,至今仍有320个标委会未返回信息,其中有5个SWG,138个TC。 • 3、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申报,发文通知了65个TC,分配了75个指标,只上报了27个。
标准质量近两年来逐年下降 一、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现状 第一:标准制修订方面问题 • 1、计划立项申报 • 不按标准体系 • 缺乏前期研究论证 • 2、起草 • 征求意见时间短,范围不准确 • 审查会不符合要求 • 工作进度迟缓,周期长
一、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现状 • 国家技术标准审查部发现的标准问题 • 统计标准总量 1072项
一、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现状 • 单项标准存在问题的数量 • 统计标准总量 1072项
一、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现状 第二:内部管理方面问题 • 1、人员问题:人员配备不合理,缺少有经验的专职人员 • 2、制度不健全 • 内部管理制度:《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细则》 • 3、对委员、分会和工作组疏于管理 • 委员反映:几年没有参与活动 • 分会反映:报标准难、上报标准被TC修改窃为己有
一、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现状 第三:经费管理方面问题 • 1、国标补助经费不按规定支出,存在挪用、占用现象。 • 2、乱收费。
反映出:一些TC承担单位对工作不够重视,责任心不强,工作水平较低,工作质量差。反映出:一些TC承担单位对工作不够重视,责任心不强,工作水平较低,工作质量差。 一、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现状
二、《管理规定》介绍及释疑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现状 1 1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 介绍及释疑 2 其他有关工作及注意事项 3 3
一、管理职责 二、技术委员会工作职责 三、技术委员会的组建 四、技术委员会的组成 五、工作程序 六、经费 七、监督检查 二、《管理规定》介绍及释疑 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
二、《管理规定》介绍及释疑 • 国家标准委统一规划、协调、组建和管理技术委员会 • 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具有行业管理职能的行业协会、集团公司受国家标准委委托,分工管理本部门、本行业的技术委员会 •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受国家标准委委托,协助国家标准委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技术委员会 一、管理职责
二、《管理规定》介绍及释疑 • 管理部门 • SAC • 国务院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分工管理本部门、本行业的技术委员会 注:部分标委会由SAC委托秘书处所在地方标准化主管部门协助管理 • 技术委员会管理模式
二、《管理规定》介绍及释疑 • 层级管理 • 管理分类 • SAC直属 • SAC委托行业部门分工管理
二、《管理规定》介绍及释疑 • 日常管理与业务指导 • 日常管理:标委会组建、调整、换届、监督检查等 • 业务指导:国家标准立项、报批等业务工作的指导
委托 业务指导 日常管理 二、《管理规定》介绍及释疑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模式图 SAC 行业部门 地方局 TC、SWG TC、SWG TC、SWG 地方局 SC WG、标准起草工作组
二、《管理规定》介绍及释疑 二、技术委员会工作职责 • 1、分析本专业领域标准化的需求,研究提出本专业领域的国家标准发展规划、标准体系、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和组建分技术委员会的建议 • 2、按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组织并负责本专业领域国家标准的起草和技术审查工作
二、《管理规定》介绍及释疑 • 3、对所组织起草和审查的国家标准的技术内容和质量负责 • 4、负责本专业领域国家标准的复审工作,提出国家标准继续有效、修订或者废止的建议 • 5、参与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对外通报、咨询和国外技术法规的跟踪及评议工作
二、《管理规定》介绍及释疑 • 6、受国家标准委的委托,负责国家标准起草人员的培训,开展本专业领域内国家标准的宣讲、解释工作 • 7、对本专业领域国家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国家标准委提出处理意见,并向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具有行业管理职能的行业协会、集团公司及时通报有关情况
二、《管理规定》介绍及释疑 • 8、根据国家标准委的有关规定,承担本专业领域的国际标准化工作 • 9、建立和管理国家标准立项、起草、征求意见、技术审查、报批等相关工作档案 • 10、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体委员会工作会议。
二、《管理规定》介绍及释疑 • 技术委员会年度工作报告 • 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体委员会工作会议。及时向国家标准委、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具有行业管理职能的行业协会、集团公司报告工作,每年1月15日前应当报上年度工作报告和《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年度工作报表》
二、《管理规定》介绍及释疑 • 11、分技术委员会的管理工作 • 12、受委托的其他标准化工作
二、《管理规定》介绍及释疑 • (一)组建原则及条件 • (二)组建程序 • (三)其它规定 三、技术委员会的组建
二、《管理规定》介绍及释疑 • 技术委员会的委员应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可以来自企业、科研机构、检测机构、高等院校、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消费者等。 • 技术委员会由委员组成,设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 四、技术委员会的组成
二、《管理规定》介绍及释疑 • 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 • 秘书长、副秘书长 • 委员
二、《管理规定》介绍及释疑 • 委员相关问题 • 1、委员资格 • 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具有与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相对应的职务; • 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应当具有高级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具有与高级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相对应的职务。 • 外企委员问题。
二、《管理规定》介绍及释疑 • 2、委员征集和聘任 • 技术委员会的委员人选应当公开征集并由国家标准委对外公示。 • 对无异议的委员人选,由国家标准委审核批准,技术委员会聘任。委员聘书由国家标准委统一规定。
二、《管理规定》介绍及释疑 • 3、委员人数及相关要求 • 技术委员会和分技术委员会的委员应当为单数,分别不少于25人和15人。 • 主要负责组织起草产品类国家标准的技术委员会,来自企业的委员不得少于1/3。
二、《管理规定》介绍及释疑 • 产品类技术委员会,同一单位在同一技术委员会任职的委员不得超过三名,主任委员和秘书长原则上不得来自同一单位,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不得来自同一单位,秘书长和副秘书长不得来自同一单位。 • 标准化行政管理机关工作人员不得在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标准制定工作组担任委员等任何职务。
二、《管理规定》介绍及释疑 • 4、委员职责 • 参加标准制修订工作,提出国家标准立项、起草、技术审查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 监督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副秘书长及秘书处的工作 • 监督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经费的使用 • 参加国家标准委及技术委员会组织的培训 • 技术委员会章程规定的其它职责
二、《管理规定》介绍及释疑 • 顾问 • 观察员 • 联络员
二、《管理规定》介绍及释疑 • 下设机构 分会(SC):根据工作需要,可以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领域,设置分技术委员会。组建和管理参照TC执行 工作组(WG):根据工作需要,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可组建标准制定工作组,从事某项具体国家标准的起草工作
二、《管理规定》介绍及释疑 • 标准化工作组(SWG) 在新兴技术领域或尚不 具备条件组建技术委员会的专业领域内可组建标准化工作组,从事全国性专业标准化技术工作。组建和管理参照TC 可下设WG
二、《管理规定》介绍及释疑 • 技术委员会每届任期不得超过5年。届满前6个月,由国家标准委公布即将换届的技术委员会名单。 • 技术委员会应当在任期届满前3个月,按照职责分工,由有关单位提出并报送换届材料。 • 换届调整
二、《管理规定》介绍及释疑 • 换届材料包括: • (1) 换届申请书; • (2)《技术委员会登记表》; • (3)《技术委员会委员登记表》; • (4) 新一届技术委员会章程、秘书处工作细则、工作计划等。
二、《管理规定》介绍及释疑 • 联合承担秘书处 有主有次,协商一致 • 委员调整 • 原则上每年一次 • 委员增补、更换、免职需按照制度办理
二、《管理规定》介绍及释疑 五、工作程序 (一)表决制度 需由秘书处形成提案,提交全体委员表决的事项: • (1)技术委员会章程和秘书处工作细则; • (2)工作计划; • (3)本专业领域标准体系表; • (4)国家标准制修订立项建议;
二、《管理规定》介绍及释疑 • (5)国家标准草案技术审查; • (6)委员和机构的调整建议; • (7)工作经费的预、决算及执行情况; • (8)技术委员会章程规定应当表决的其它事项。 • 提案应当获得全体委员3/4以上同意,方为通过。
二、《管理规定》介绍及释疑 • 标准的征求意见稿,经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意,由起草单位向有关行业部门、协会以及相关生产、销售、科研、检测和用户等单位广泛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时间一般为一个月。 (二)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
二、《管理规定》介绍及释疑 • 标准送审稿,经主任委员同意后,采取会议或者函审方式,由秘书处组织提交全体委员审查,有全体委员的四分之三以上同意,方为通过。 • 注意事项:投票时回避及计票等。 (三)其它工作程序